李元;鲜鹏;刘南;罗宏;李俊;戴君勇;宋彦平
近些年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 )被普遍用在治疗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的有发生在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肿瘤、血癌、浆细胞骨髓瘤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1]。大多数的allo‐HSCT治疗,较大程度地延长了患者的生命周期,但是在allo‐HSCT 治疗后,患者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 ,GVHD)的概率仍然很高。接受allo‐HSCT后,患者发生GV HD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与提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之间存在免疫遗传学上不容忽视的差别,患者的抗原可以致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供者的免疫活性细胞(主要是 T细胞),T细胞开始大量增殖分化,攻击患者的受体细胞,使患者,也就是宿主产生一种全身性疾病[2]。该病是骨髓移植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既便从匹配相容性较高的亲属进行移植,慢性GVHD的发病率也可将近50%,严重影响了移植后的疗效及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是导致患者在移植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另外,输血也可造成相关的GV HD。
作者:李玲;杨红(综述);张铀(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情况,分析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及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患者一般资料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215例,其中男104例,女111例;总自我感受负担得分(25.59±10.58)分,处于轻中度水平;其中轻度负担者78例(36.3%),中度负担89例(41.4%),重度负担48例(22.3%)。多因素分析显示,家庭年收入( t=-3.039,P<0.01)、费用支付类型( t=2.769,P<0.01)、并发症个数(t=-2.493,P<0.05)是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自我感受负担与社会支持程度呈负相关(r=-0.292,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自我感受负担,有针对性的护理治疗,充分利用社会支持可以减轻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余瑞;李惠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血浆Klotho蛋白、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与老年高血压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年龄大于60岁高血压病患者180例作为研究组,按血压水平不同分为高血压1级组(60例),高血压2级组(60例),高血压3级组(60例),另选年龄、男女比例大致一致、无高血压病老年人6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检测血浆Klotho、FGF23蛋白水平,应用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高血压1、2、3级组血浆Klotho低于对照组,FGF23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BMI高于对照组(P<0.05)。随血压水平升高,血浆Klotho蛋白水平逐渐降低,而FGF23蛋白水平逐渐升高。Klotho与FGF23之间有负相关性(r=-0.282,P=0.001),Klotho、FGF23与BMI无明显相关性(r=-0.063,-0.098,P>0.05)。结论血浆Klotho蛋白、FGF23蛋白水平与血压水平有明显相关性,可能共同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作者:裴文楠;李宝善;蒋宜;唐渝平;李婷;周敏;柴李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亚砷酸钠抑制肝癌(HCC)细胞增殖是否与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蛋白表达有关。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荧光、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检测HCC组织PML蛋白及基因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随机选择15例高分化、中度分化和低分化HCC组织和细胞均不同程度表达PML蛋白。Western blot 分析发现24例HCC组织、HuH7、HepG2、Hep3B、SMMC‐7721和 L02细胞均表达 PML 蛋白。免疫荧光提示 HuH7、HepG2、Hep3B、SMMC‐7721细胞核均有PML蛋白颗粒,其中 HuH7和 Hep3B细胞表达PML蛋白较 HepG2、SMMC‐7721细胞多。24例 HCC组织, Hep3B、HepG2、SMCC‐7721和HuH7细胞都表达PML基因。亚砷酸钠不仅可下调HuH7和原代 HCC细胞表达PML蛋白,而且亚砷酸钠抑制HuH7,HepG2,Hep3B和SMMC‐7721细胞生长,随着暴露时间延长亚砷酸钠对HCC细胞抑制作用增强。结论HCC 组织和细胞系普遍表达PML 基因和蛋白,PML 蛋白可能是砷剂直接靶向作用的分子基础。
作者:王伟;杨俊涛;刘宏鸣;袁涛;刘孟刚;金世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微电极在立体定向功能核团毁损治疗帕金森病(PD )的应用,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84例未使用微电极引导立体定向功能核团毁损术治疗的PD患者(对照组)和74例使用微电极引导下立体定向功能核团毁损术治疗的PD患者(观察组)的临床病例资料。同时分别获得观察组及对照组核团毁损术前、术后不同服药状态下PD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进而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功能核团毁损手术前后UPDRS运动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术后3、6个月及1年的随访中UPDRS 运动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同时患者术后抗帕金森病药物用量较术前减少(P<0.05)。其中对照组显效70例(83.3%),有效14例(16.7%),总有效率100%;观察组显效62例(83.7%),有效12例(16.3%),总有效率100%。两种治疗方法在改善患者核团毁损手术前后的UPDRS 运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功能核团毁损治疗PD疗效满意,微电极记录是否可显著提高手术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商榷。
作者:娄金峰;常克亮;耿晓腾;牛光明;陶胜忠 刊期: 2016年第12期
1两个标准制订的主要背景院前医疗急救作为入院治疗的前站,是及时抢救突发患者的关键,主要工作包括寻找现场、现场抢救、途中救治、转运病患等,及时到达突发现场,缓解和控制患者病情,有效降低死亡率及减轻伤残率,为院内救治做好前期准备,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医疗技术水平,同时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具有重大意义[1‐2]。
作者:张福林;赵晖;张桦;黎盈和;练晓;周哲;孙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近年来,我国医疗技术出现高速发展和更新的趋势,而在疾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医疗设备体现出其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价值。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医疗设备的采购行为也逐渐成为医疗机构的主要经济行为,其采购数量和金额也有逐渐上涨的趋势[1‐2]。如果医疗设备的采购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那么会降低医疗设备的使用率,可能会造成医疗资源的闲置或紧缺,影响医院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经济效益,降低医院在群众中的信誉,也可能会滋生腐败行为[3]。因此,对医院医疗设备采购行为的规范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寻找一种医院医疗设备采购的规范化流程管理模式,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本研究自2013年8月起探索和实施了一系列有关医疗设备采购管理的规范化措施,取得较满意的管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邢昊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以368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子宫肌瘤大小、数量及位置对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母儿结局的影响情况。结果合并子宫肌瘤直径大于或等于5 cm、多发、肌壁间及位于宫颈的子宫肌瘤的产妇先兆流产、先兆早产、胎位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高于子宫肌瘤直径小于5 cm、单发、浆膜下型或黏膜下型及位于宫体的子宫肌瘤( P<0.05)。子宫肌瘤直径大于或等于5 cm、多发或肌壁间型子宫肌瘤剖宫产率显著增高(P<0.05)。胎儿窘迫、胎儿畸形、早产儿、低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在子宫肌瘤直径大于或等于5 cm、多发、肌壁间型子宫肌瘤患者中明显增高( P<0.05)。结论晚期妊娠合并较大、多发及肌壁间型子宫肌瘤对母儿预后的不良影响更加显著。
作者:邱雪茹;夏怡;陶定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应用术中神经监测(IONM)探测喉返神经(RLN)肌电信号减弱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311例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患者,术中应用IONM识别RLN,记录V1、R1、R2、V2信号,分析R2/R1信号比值,分析除牵拉、钳夹等损伤因素外造成RLN肌电信号减弱的其他影响因素。结果该组共探测RLN482支,其中左RLN248支,右RLN234支,RLN肌电信号减弱大于50%的有8支(1.66%),肌电信号减弱在1%~50%的RLN141支(29.25%)。肌电信号减弱除牵拉、钳夹等损伤因素外,还与气管插管深度、肌松剂使用剂量和淋巴结清扫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应用IONM探测RLN,导致肌电信号减弱的因素,除牵拉、钳夹等损伤因素外,还与气管插管深度、肌松剂使用剂量和淋巴结清扫有关。
作者:晏龙强;何向辉;张艳丽;王义增;章帅;张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在癌症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大约有70%的患者需要放射治疗,然而肿瘤细胞的辐射抗拒特性是肿瘤放射治疗失败的根源。影响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因素有很多,归结起来有3个方面:(1)肿瘤细胞的外环境和肿瘤组织基质因素;(2)在细胞层次上的因素;(3)肿瘤细胞内分子或基因改变因素。目前,放射肿瘤学已经面临了一个新概念的出现,即免疫系统能够调节放射治疗中的抗肿瘤效应。以下就机体免疫系统在放射治疗中的作用及肿瘤细胞产生辐射抗拒特性的机制,和目前白细胞介素‐12(IL‐12)在放射治疗中的意义作一综述。
作者:尹姣姣(综述);潘耀柱;白海(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总结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移植中心移植肾组织穿刺活检的穿刺指征及病理学类型和特点,评价移植肾组织活检的安全性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2005年1月至2014年6月629位患者共773例移植肾穿刺活检资料。结果肾穿刺成功率100%,术后移植肾周小血肿9例(1.2%),肉眼血尿33例(4.3%),腹痛1例(0.13%)。穿刺指征:单纯蛋白尿205例(26.5%),不明原因的血肌酐升高187例(24.2%),蛋白尿合并血肌酐升高313例(40.5%),肾移植术后无尿/少尿53例(6.9%),程序性肾组织活检15例(1.9%)。病理类型:正常21例(2.7%);T细胞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179例(23.2%),抗体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51例(6.6%);T细胞介导的慢性排斥反应205例(26.5%),抗体介导的慢性排斥反应43例(5.6%);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NI)药物中毒41例(5.3%),急性肾小管坏死29例(3.7%);复发/新发性的肾病11例(1.4%);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病(HBVGN)9例(1.2%);临界性病变39例(5.0%);其他145例(18.8%)。结论移植肾活检安全性高,对肾移植术后肾疾病的病因诊断有重要的意义,能指导临床治疗并改善移植肾长期存活,临床中应常规开展。
作者:刘丁;陈传宝;孙光曦;徐小龙;雷学智;刘永光;郭颖;赵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明重庆市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为加强高校教职工身体健康水平的深层健康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通过对6633名高校教职工的健康体检报告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按高校、年龄、性别分别统计出疾病阳性体征检出率较高的疾病。结果重庆市部分高校教职工疾病阳性检出率前十名疾病依次为血脂异常(25.30%)、脂肪肝(24.95%)、超体质量(24.83%)、颈椎退行性变(22.57%)、乳腺腺体增生(13.74%)、宫颈腺囊肿(12.65%)、血压偏高(10.88%)、尿常规异常(10.78%)、高尿酸血症(10.28%)、肝功能异常(10.12%),疾病检出率均高于10.00%;同种高发疾病脂肪肝、超体质量、血脂异常、颈椎退行性变等男性疾病阳性检出率高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庆市高校教职工的健康均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亚健康状态明显,男性教职工的健康状况较女性更差。定期的健康体检是预防、发现及治疗疾病的一种有效措施。
作者:杨辉;常青;何庆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炎症的机制。方法36只SD大鼠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阿奇霉素组。模型组及阿奇霉素组采用烟熏联合气管内滴入脂多糖1个月建立COPD大鼠模型。阿奇霉素组烟熏前30 min给予50 mg/kg阿奇霉素灌胃,健康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个月后,处死大鼠,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ELISA法检测肺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IL‐6水平;RT‐PCR检测Toll样受体4(TLR4)及核因子‐κB(NF‐κB)、磷酸化p65(pp65)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 TLR4、pp65、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MMP‐9表达水平。并对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胞分类和计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阿奇霉素组能改善肺组织形态,降低中性粒细胞数(P<0.01),减少肺组织匀浆中 TNF‐α、IL‐1β、IL‐6、MMP‐2及MMP‐9的分泌(P<0.01),并抑制TLR4表达及pp65(P<0.01)。结论阿奇霉素能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干预COPD大鼠炎症。
作者:郭彩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营养风险增加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同步放化疗食管癌患者68例,采用患者自评‐主观全面评定量表(PG‐SGA)进行营养风险评分。所有患者接受早期营养教育并对重度营养不良者进行短期营养支持,于放疗结束再次营养评估。根据入院时PG‐SGA评分将患者分为轻中度营养不良组[PG‐SGA(B)组]和重度营养不良组[PG‐SGA(C)组]。收集放化疗前后的体质量、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客观营养指标。结果 PG‐SGA(B)组24例,PG‐SGA(C)组44例;两组性别、年龄和民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前两组Hb和A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后 PG‐SGA(B)组 Hb(χ2=2.710;P=0.009)和 Alb(χ2=3.743;P=0.000)均高于PG‐SGA(C)组。两组体质量指数(BMI)在放化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下降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7)。放化疗后PG‐SGA评分与放化疗前后 Hb、Alb、BMI参数的变化及体质量下降百分比呈正相关(rs=0.240、0.249、0.282、0.447,P<0.05)。结论较差的营养不良认知,放化疗前后Hb、Alb、BMI参数的变化及体质量下降百分比是食管癌放化疗后营养风险增加的因素。
作者:刘晓梅;张瑾熔;阿衣古丽·哈热;帕丽达·阿皮孜阿吉;卢喜;伊斯刊达尔·阿布力米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筛选稳定转染FA T E/BJ‐HCC‐2基因的肝癌细胞中肿瘤转移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分别提取稳定转染FATE/BJ‐HCC‐2的肝癌细胞(5B4)及转染空质粒的对照细胞(Mock)总 RNA ,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结果与Mock细胞比较,5B4细胞共筛选出1694个差异表达基因,有11个基因表达差异明显,其中MMP‐1、PTGS2、FN、CA9、IL‐8、ILK、Areg 7个基因在转染FATE/BJ‐HCC‐2基因后表达量明显上升,差异倍数分别为81.80、49.86、11.30、16.26,3.48、2.79、2.20。E‐cadherin、RhoBTB3、ALPP、HLA‐DRB 4个基因表达量明显下降,差异倍数分别为-5.42、-2.23、-5.93、-8.03。结论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FA T E/BJ‐HCC‐2参与的肝癌转移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细致的筛选,其终目的是为研究肝癌转移机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作者:葛丽丽;杨小昂;朴军颜;尹艳慧;张毓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调查分析ⅠA2~ⅡA2期宫颈癌主韧带浸润情况,探寻影响早期宫颈癌主韧带浸润的高危临床病理因素。方法调取5家医院200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宫颈癌行手术治疗患者2982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纳入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855例,主韧带浸润20例(2.3%)。Ⅰ A2期无主韧带浸润发生,Ⅰ B1期主韧带浸润率1.7%、ⅠB2期1.2%、ⅡA1期5.7%、ⅡA2期2.9%,随宫颈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 )分期增加,主韧带浸润率无明显增加( P=0.269)。(2)ⅠA2~ⅡA2期宫颈癌左、右侧主韧带浸润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FIGO分期不同的左侧主韧带浸润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86),而右侧主韧带浸润率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5),其中ⅡA1期高(4.3%)。(3)单因素分析发现淋巴脉管浸润、宫颈间质浸润深度、盆腔淋巴结转移、宫体浸润、阴道穹窿浸润是主韧带浸润的危险因素(P<0.1);多因素分析确定宫体浸润(OR=11.858)、盆腔淋巴结转移(OR=6.359)及阴道穹窿浸润(OR=6.012)为主韧带浸润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早期宫颈癌主韧带浸润的发生率低,宫体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阴道穹窿浸润是影响ⅠA2~ⅡA2期宫颈癌主韧带浸润的危险因素。
作者:邓凯贤;李维丽;陈春林;刘萍;李东林;陆安伟;赵卫东;凌斌;段慧;王莉伶;莫可欣;张伟峰;刘云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步行运动训练对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心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142例HFPEF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但无运动处方;运动组72例,按设定的运动处方进行康复训练。经过24周的随访,比较两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血浆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和左心室舒张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运动组与运动训练前及对照组比较6 min步行试验距离、静息心率显著增加、NT‐proBNP显著降低(P<0.01)。结论按运动处方进行步行训练能显著改善HFPEF患者的运动耐力。
作者:戴玫;付珞;赵新;王超;蒋晖;王引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优化体外分离、培养和筛选胎鼠肝脏干细胞(LSC)的方法,并鉴定其双向分化的潜能。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和细胞差异性贴壁法分离小鼠胎肝干细胞(FLSC),以细胞平板克隆技术和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FLSC的增殖,通过添加二甲基亚砜(DMSO)和 HGF等诱导干细胞分化。结果分离后的FLSC 24 h内贴壁,卵圆形,排列紧密,1~2周内活化, CD133、CD49f、EPCAM的阳性率分别为(97.95±1.21)%、(92.71±3.49)%、和(50.73±3.45)%,表达甲胎蛋白(AFP)、细胞角蛋白19(CK19);诱导分化后糖原染色(PAS)法染色可见红色糖原颗粒,表达清蛋白(ALB)、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结论联合密度梯度离心和差异性贴壁法成功分离FLSC ,分离后的FLSC干性强,增殖能力强,具有向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双向分化的能力。
作者:于黎明;陈姝;何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近年,全球的合成毒品滥用人群增长数量惊人,中国情况亦然,尤以近五年更为明显。吸毒人群由单一的社会闲散人员、性工作者、男男同性恋者向白领阶层、演艺明星、高文化程度人群发展,并日趋低龄化。据公安部禁毒局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4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的滥用合成毒品的吸毒者已达117万人[1]。由于合成毒品有产生性冲动的特性,滥用者有出现高危性行为可能[2]。这更增加了艾滋病(AIDS)传播作为主要性传播途径的危险性。据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13年1~9月我国新增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IV )感染者近9成通过性传播。国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64%的 HIV感染者使用过非法药物[3]。为此,本文对合成毒品滥用及高危性行为现象与 A ID S传播的相关影响作一综述性讨论。
作者:向静(综述);石芸(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疗效及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3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至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80例螨致敏过敏性鼻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18个月,观察两组疗效及症状积分、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ELISA法检测血清IL‐4、IL‐35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92.5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26,P=0.305);治疗后两组患儿症状积分、用药评分和Eo s计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用药评分、Eos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L‐4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IL‐35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4、IL‐35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3,P=0.644)。结论粉尘螨滴剂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可有效改善螨致敏过敏性鼻炎患儿症状,降低促炎因子IL‐4水平,提高抑炎因子IL‐35水平。
作者:李沫民;柳旎;王小阳;高阳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