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脓毒症患儿早期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变化分析

舒艳婷;许峰;祝益民;刘成军

关键词:脓毒症, 皮质醇,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儿童
摘要: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儿早期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对脓毒症患儿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2~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40例脓毒症患儿资料,分为脓毒症组(n=21)和严重脓毒症组(n=19),在病情早期监测血清皮质醇、ACTH水平,另选取同期门诊体检儿童20例进行对比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分析血清皮质醇对脓毒症患儿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 (1)严重脓毒症患儿血清皮质醇、ACTH水平均高于脓毒症组和对照组,且脓毒症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脓毒症组与严重脓毒症组患儿皮质醇、乳酸(LAC)、ACTH、危重评分、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小板(PLT)、尿素氮(BU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酐(Cr)、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白细胞(WBC)、血糖(GLU)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按预后分组,脓毒症死亡组与存活组患儿皮质醇、ACTH、危重评分、LA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NR、PLT、BUN、Cr、APTT、CRP、PCT、WBC、GLU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皮质醇水平与ACTH、LAC呈正相关(r=0.445、0.406,P<0.05),与危重评分呈负相关(r=-0.339,P<0.05),与CRP、PCT、WBC无线性相关性(P>0.05).ACTH与皮质醇、LAC、CRP呈正相关(r=0.445、0.560、0.324,P<0.05),与危重评分呈负相关(r=-0.332,P<0.05),与PCT、WBC无线性相关性(P>0.05).(5)皮质醇ROC曲线下面积0.792;ACTH ROC曲线下面积0.88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症患儿早期皮质醇、ACTH浓度升高的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呈正相关.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实践型Seminar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在儿少卫生学课程中的应用

    Seminar教学起源于19世纪初期的德国柏林大学,是一种研究小组形式的学习和交流方式,是欧美大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通常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某一个学科或科学问题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并在Seminar中相互讨论[1-3].Seminar 教学强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分析、提出问题,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究知识,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常处于一种自觉、能动和创造的状态.因而,Seminar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文献阅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非常有效的方法[4-5].本文第一作者将其在美国贝勒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期间学习到的Sem-inar教学模式及经验用于本校儿少卫生学课程的教学,尝试将Seminar教学与实践课结合起来,即实践型Seminar教学,该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好评,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济安;徐辉;Jose M Garcia;张玲;石凯;谢莎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体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是一种新兴MRI对比增强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由于SWI对病变内血红蛋白代谢物(如含铁血黄素、铁蛋白)、铁沉积及出血、钙化等的检测非常敏感,其在体部疾病中的应用也得到不断的扩展并显示出极大的潜力.

    作者:龚静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Canagliflozin治疗2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Canagliflozin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CNKI、万方、维普、CBM 8个数据库,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使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4 50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Canagliflozin与安慰剂相比,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WMD=-0.74,95%CI(-0.84,-0.64),P<0.01]、空腹血糖(FPG) [WMD=-31.03,95%CI(-32.06,-25.50),P<0.01]和体质量[WMD=-2.43,95%CI(-2.77,-2.08),P<0.01]的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方面,Canagliflozin与安慰剂相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RR=1.16,95%CI(1.02,1.32),P=0.02]高于安慰剂组,发生低血糖事件的风险未高于安慰剂组[RR=1.35,95%CI(0.68,2.71),P=0.39].结论 与安慰剂比较,Canagliflozin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HbA1c及空腹血糖,可明显降低体质量;Canagliflozin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发生低血糖风险较低.

    作者:杨旭平;江启蓉;黄毅岚;钟小燕;余彬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两种类型喉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比较两种类型喉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ASAⅠ~Ⅱ级)分为LMA组(L组,n=60)和OPLAC组(O组,n=60),麻醉诱导2 min后置入喉罩,持续泵注丙泊酚,间断推注舒芬太尼及罗库溴铵维持麻醉.记录喉罩置入次数、喉罩置入一次性完成时间和一次性置入成功率、漏气程度和纤维支气管镜声门显露情况和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喉罩置入次数、一次性置入成功率、漏气程度、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欧普乐喉罩置入完成时间、纤维支气管镜声门显露情况明显好于传统喉罩(P<0.01).结论 两种喉罩都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但免充气喉罩置入更快捷,对位更准确.

    作者:郎中兵;李红梅;陈廷福;张红;李晓霞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特殊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特殊护理干预对冠心痛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 对226例冠心痛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108例焦虑抑郁情绪兼有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药物治疗、常规护理干预联合特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226例冠心病患者中,伴焦虑情绪者127例(56.2%);伴抑郁情绪者116例(51.3%);焦虑、抑郁兼有者108例(47.8%).首次评估时两组SAS、SDS、SCL评分差异不明显;再次评估时试验组SAS(34.19±6.03)、SCL(1.48±0.53)明显低于对照组SAS(46.44±7.48)、SCL(2.26±0.44),P<0.05;试验组SDS(34.57±4.86)、SCL(1.55±0.58)明显低于对照组SDS(47.28±7.76)、SCL(2.32±0.49),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为(12.90±3.32)d、治愈率为64.8%,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9.41±6.89)d、治愈率为2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殊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冠心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朱继芳;李远琼;陈朝容;刘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RF、抗-CCP、AKA及GPI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类风湿因子(RF)、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角蛋白抗体(AKA)及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56例RA患者及300例对照者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RF、ELISA法检测抗-CCP及GPI、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AKA水平.分析各血清标记物单一及不同组合在RA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在单一标志物检测中RF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高(80.1%,88.0%),抗-CCP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高(80.1%,82.3%).两项联合检测中RF+抗-CCP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高(68.6%,85.0%),抗-CCP+ AKA特异度高(94.0%),RF+ GPI及抗-CCP+ AKA的阳性预测值高(均为83.2%).多项联合检测中RF+抗-CCP+ GPI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高(64.1%,83.5%),RF+抗-CCP+ AKA+ GPI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高(96.3%,87.9%).结论 单一标志物检测RF为理想,两项联合检测RF+抗-CCP理想,3项联合检测RF+抗-CCP+ GPI理想.联合检测可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率,其中抗-CCP是检测核心.

    作者:张静思;陈鑫苹;陈斌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格林模式在大学生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格林模式即PRECEDE-PROCEED模式,是由Green LW为首的美国学者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PRECEDE是(教育诊断评价中倾向、强化及促成因素)的缩写;而PROCEED是教育/环境发展中政策、法规及组织因素的缩写[12].格林模式由9个阶段构成(见图1),PRECEDE阶段主要用于需求评估,即1~5阶段属于诊断阶段;PROCEED阶段主要用于执行和评估,即6~9阶段属于干预阶段[3-4].格林模式不是一个独立的理论,而是一个理论框架,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作者:刘堃;杜清;何晓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广州市某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专项评价工作方案制订与效果分析

    为了改善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广州市某三甲医院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要求,制订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考评办法(试行)》,并于2011年起展开了定期抗菌药物处方专项评价工作.该工作针对该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整改建议,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下面就该项工作方案的相关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蔡晶;杨彩华;迟德彪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DNA甲基转移酶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HPV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5种DNA甲基转移酶(DNMTs)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化检测40例官颈癌组织、对应癌旁组织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DNMT1、DNMT2、DNMT3a、DNMT3b和DNMT31的表达情况,应用质谱法检测HPV感染情况.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DNMT1、DNMT3a、DNMT3b、DNMT3l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85.0%、70.0%、80.0%,在癌旁组织内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5%、85.0%、72.5%、77.5%,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内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15.0%、20.0%和30.0%),而DNMT2在宫颈癌和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仅为12.5%和17.5%,明显低于正常官颈组织(约85.0%),且DNMT1、DNMT3a、DNMT3b与HPV阳性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709、0.538和0.536,P<0.05).结论 宫颈癌组织中DNMT的表达谱发生明显改变,且HPV高危亚型感染与DNMT1、DNMT3a、DNMT3b的表达升高密切相关.

    作者:黄团明;王婉;闫晓欢;郑英如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血清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蛋白芯片法检测肺癌组(n=1 021)及健康体检者(n=827)血清中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及糖类抗原15-3 (CA15-3)的表达水平.结果 不同病理类型肺癌中,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9-9、CEA、CA125及CA15-3 4种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均不高;联合检测时诊断敏感性未见明显改善,但随着联合检测标志物种类的增加,特异性明显增加,均在98%以上.4项联合检测时对肺癌诊断具有高的特异性(100%).结论 CA19-9、CEA、CA125及CA15-3 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明显增加诊断的特异性.

    作者:汪广杰;王东;张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抗结核药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2例报道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是一种以急性广泛的皮损,伴发热、淋巴结肿大、多脏器受累(肝炎、肾炎、肺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血液异常为特征的严重全身性药物反应.1 临床资料病例1,男,23岁.2012年2月13日诊断继发型右上肺结核(空洞)涂片阳性初治,予以常规剂量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抗结核治疗.2012年3月9日因发热,皮疹3d入院.入院体检:体温39.0℃,全身红色麻疹样皮疹,双侧颈部触及多个淋巴结肿大,活动无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4.1×109/L,中性细胞1.55×109/L,淋巴细胞1.33×109/L,嗜酸性粒细胞0.64×109/L,单核细胞0.78×109/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56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50 U/L.

    作者:吴小梅;蔡颖;张敬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脓毒症患儿早期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变化分析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儿早期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对脓毒症患儿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2~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40例脓毒症患儿资料,分为脓毒症组(n=21)和严重脓毒症组(n=19),在病情早期监测血清皮质醇、ACTH水平,另选取同期门诊体检儿童20例进行对比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分析血清皮质醇对脓毒症患儿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 (1)严重脓毒症患儿血清皮质醇、ACTH水平均高于脓毒症组和对照组,且脓毒症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脓毒症组与严重脓毒症组患儿皮质醇、乳酸(LAC)、ACTH、危重评分、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小板(PLT)、尿素氮(BU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酐(Cr)、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白细胞(WBC)、血糖(GLU)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按预后分组,脓毒症死亡组与存活组患儿皮质醇、ACTH、危重评分、LA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NR、PLT、BUN、Cr、APTT、CRP、PCT、WBC、GLU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皮质醇水平与ACTH、LAC呈正相关(r=0.445、0.406,P<0.05),与危重评分呈负相关(r=-0.339,P<0.05),与CRP、PCT、WBC无线性相关性(P>0.05).ACTH与皮质醇、LAC、CRP呈正相关(r=0.445、0.560、0.324,P<0.05),与危重评分呈负相关(r=-0.332,P<0.05),与PCT、WBC无线性相关性(P>0.05).(5)皮质醇ROC曲线下面积0.792;ACTH ROC曲线下面积0.88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症患儿早期皮质醇、ACTH浓度升高的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呈正相关.

    作者:舒艳婷;许峰;祝益民;刘成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阻断金地鼠颊囊白斑癌变的实验研究

    目的 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口腔白斑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将30只金地鼠分为两组,A组(n=5):为空白对照组,颊囊涂布生理盐水;B组(n=25)两侧颊囊涂布0.5%二甲基苯并蒽(DMBA)丙酮液,每周3次,连续5周,构建白斑动物模型.左侧为超声治疗侧,HIFU剂量参数为功率4周,时间10 min,右侧为模型对照侧,不进行超声治疗,均于超声治疗后6周时处死.取颊囊标本进行大体病理观察、光学显微镜下病理切片变化比较.结果 25只金地鼠颊囊超声治疗侧(左侧)白斑、上皮异常增生和肿瘤发生率均低于模型对照侧(右侧),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U治疗能有效降低金地鼠颊囊白斑的发生率并阻断其癌变.

    作者:唐宇英;邓军;陈方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瑞舒伐他汀对大鼠缺血心肌嗜铬粒蛋白A和MR-proADM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嗜铬粒蛋白A(CGA)和肾上腺髓质素原中间片段(MR-proADM)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术建立30只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分成对照组(n=15)和治疗组(n=15),以15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组,其中治疗组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分别在手术治疗后3、7d和14 d取5只大鼠的心肌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组织内CGA和MR-proADM mRNA转录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组织内CGA和MR-proADM的表达量.结果 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治疗组CGA和MR-proADM mRNA和蛋白表达量与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GA和MR-proADM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治疗组和空白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内CGA和MR-proADM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

    作者:孙慎杰;吴小鹏;宋恒良;李贵琦;张娟;万大国;段温泉;朱沙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23万重庆市民代谢综合征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重庆市民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在该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性别、年龄段分组,对调查者的一般项目(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血压)及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重庆市民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检出率分别为18.9%、34.8%和6.5%.其中男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分别为22.3%、41.6%和8.2%;女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分别为13.7%、24.7%和4.1%.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25~34岁组高检出率明显高于18~24岁组;中年男性高血压检出率近30%,老年人一半以上患有高血压;35岁以上的男性及55岁以上的女性每两人中就有一人血脂增高.结论 重庆市民高血脂检出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血压、高血糖检出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呈年轻化趋势,男性尤为突出.中年是代谢综合征的高发年龄段.

    作者:陈卓;顾小红;戴若以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昆明市与永德县不同喂养方式婴儿缺铁性贫血状况比较分析

    目的 对昆明市和永德县的婴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对2011年9月至2013年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地段辖区内以及永德县地区进行预防接种和健康体检的10个月以内的婴儿130名,进行外周血象检测,设计问卷调查,记录母婴的一般情况及喂养状况.结果 (1)昆明市纯母乳喂养的有28名(40%),临沧永德县为51名(85%).昆明市辅食添加合理的46名(65.7%),永德县为11名(18.3%);(2)昆明市与永德县的婴儿外周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昆明市70名婴儿的贫血发生率为20%,永德县60名婴儿的贫血发生率为50%;(3)婴儿的年龄、居住地、不同喂养方式及辅食添加与贫血发生有相关性.结论 辅食添加合理是贫血的保护因素,6~9月龄婴儿仍单纯母乳喂养是贫血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海薇;赵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地佐辛与芬太尼对健忘镇痛慢诱导麻醉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

    目的 对比观察地佐辛与芬太尼对健忘镇痛慢诱导麻醉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40例,分为芬太尼组(F组,n=20)、地佐辛组(D组,n=20).两组患者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随后地佐辛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2 mg/kg,芬太尼组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给药5 min后环甲膜穿刺注入1%丁卡因注射液2 mL行喉部表面麻醉,喉麻3 min时在直视下行气管内插管.记录患者入室后,静脉注药前(T0),静脉注药后3min(T1),5min(T2),环甲膜穿刺时(T3),穿刺后3 min(T4),气管插管即刻(T5),插管后5 min(T6)各时刻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氧分压(SpO2)、BIS值;并记录各时刻的镇静程度.结果 两种药物都能有效地抑制穿刺及插管时血压、,心率等应激反应,但地佐辛组在慢诱导麻醉插管过程中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明显优于芬太尼组.结论 0.2 mg/kg地佐辛用于健忘镇痛慢诱导麻醉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优于2 μg/kg芬太尼,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李国利;王暐;刘薇;滕金亮;李福龙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磁共振波谱成像联合fPSA/tPSA、PSAD对PSA灰区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比值(fPSA/tPSA)及PSA密度(PSAD)在PSA灰区(4~10 ng/mL)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PSA位于灰区,病理检查证实为前列腺增生(BPH)或PCa的男性患者60例,收集tPSA、fPSA数据,计算PSAD、fPSA/tPSA、(胆碱+肌酸)/枸橼酸盐的数值,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RS联合PSAD及fPSA/tPSA对PCa的诊断价值.结果 PCa组(n=24)和BPH组(n=36)的年龄和t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PSA、fPSA/tPSA、前列腺体积、PSAD和MR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PSAD和fPSA/tPSA诊断PCa的效果相似(P>0.05);MRS与PSAD或fPSA/tPSA联合后对PCa诊断效能无明显增加(P>0.05);MRS、PSAD和fPSA/tPSA三者联合后,诊断效能显著增加(P<0.05).结论 MRS联合PSAD及fPSA/tPSA可提高灰区PCa诊断的准确性,对灰区PCa诊断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舒泽华;张克勤;王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90岁以上高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硬化研究

    目的 探讨90岁以上高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硬化的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回顾2009年7月至2014年7月在该院住院诊断为缺血性卒中且已行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患者.年龄大于或等于90岁者设为研究组,年龄小于90岁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CTA影像形态学特点及差异,分析两组患者既往病史、体质量指数、血压、血糖、尿酸、血脂等危险因素与颅内外动脉硬化发生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斑块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中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者多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90岁以上高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硬化严重程度及发生率均明显增加.

    作者:王峻峰;郁可;钟婷婷;周华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肥胖、IGT、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血浆胰多肽水平的观察

    目的 探讨肥胖、糖耐量异常(IGT)、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血浆胰多肽(P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肥胖、IGT、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共47例,测定其基础、标准蛋白餐后15、30、60、120 min血浆PP及空腹血糖、胰岛素,比较并观察在肥胖、IGT、2型糖尿病患者中不同水平PP的意义.结果 单纯肥胖组PP水平低,肥胖伴糖耐量异常组及2型糖尿病组PP水平升高.结论 肥胖、IGT、2型糖尿病患者中可能出现了影响PP分泌的自主神经功能改变.

    作者:何雷;年碧霄;赵星辰;周斌;谭泽世;尹翰鹏;欧阳奋竞;叶仁青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