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霞;唐明
目的:探讨分析90例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及方法。方法选取酉阳县人民医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90例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患者,评价治疗效果。结果90例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治愈86例(95.56%)。死亡4例(4.44%)。治疗后8例(8.88%)并发症,与治疗前并发症73例(81.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病情需及时诊断,解除呼吸道阻塞,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及术后护理。
作者:熊维;钱柯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评价经 Wiltse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钉结合伤椎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2例单节段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经 Wiltse 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成形术治疗,随访观察患者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伤椎前、后缘高度、脊柱后凸 Cobb 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 Beaujon-Lassale 功能评分。结果术后1周伤椎前、后缘高度,脊柱后凸 Cobb 角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 <0.05),术后1周患者 VAS 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 <0.05)。末次随访 Beaujon-Lassale 功能评分为(19.4±2.6)分。随访期间2例患者出现腰背部疼痛症状,术后1个月症状完全恢复;2例椎管内渗漏发生,3例术中发生骨水泥椎旁渗漏,但患者均未出现神经症状。结论经 Wiltse 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结合伤椎 PVP 是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腰痛少等优点。
作者:卢旻鹏;邱皓;董靖;曹春风;王群波;刘佐忠;李波;屈一鸣;焦春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肝切除术(LLR)与开腹肝切除术(OLR)治疗肝脏良恶性疾病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实施LLR 的患者20例作为 LLR 组,同期以患者年龄、性别、肝硬化程度、疾病种类、肿瘤大小、手术方式为配对条件在 OLR 中按1∶1抽选20例作为 OLR 组。比较两组手术方式、输血例数、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结果 LLR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输血例数、术后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均优于 OLR 组(P <0.05)。结论LLR 在短期疗效方面优于 OLR,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前者具有良好的安全可行性。
作者:余华;孙建明;朱卓立;刘明忠;赵宇;王翔翔;熊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联合断流术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食道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26例(处理组)行脾切除联合断流术术后使用生长抑素2 mg/8 h,连续使用72 h;另22例(对照组)术后未使用生长抑素,术后观察记录治疗前后血清清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丙草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处理组 Alb 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 <0.05),ALT、AST 分别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 <0.05),PTA 及 TBIL 亦得到明显改善(P <0.05)。结论术后联合应用生长抑素不仅能降低门静脉压力,控制出血,亦能明显减轻患者肝损害,促进肝功能恢复。
作者:范炜;吴晓春;陈圣开;薛强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术前对肝门部胆管癌(HCCA)采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进行分型相对于手术分型及手术方式选择的价值。方法分析40例 HCCA 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入组患者 MRCP 分型相对于手术分型的准确性,以及手术分型与手术方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RCP 分型的准确率高达95.0%(38/40)。 HCCA 手术率为62.5%(25/40),其中Ⅰ、Ⅱ型84.6%(11/13),Ⅲa 型66.7%(4/6),Ⅲb 型63.6%(7/11),Ⅳ型未行手术治疗。手术分型越高,可行手术切除的概率越低(P <0.01)。结论MRCP 对于判断 HCCA 的分型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刘青志;王妍;胡鹏;张雷达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是机体对血液动力学负荷长期增加的一种适应性反应,表现为心室壁增厚、心肌重量增加和心肌重塑,其形成过程涉及诸多因素。作为高血压病常见的靶器官损害,LVH 是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脑卒中乃至猝死等一系列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1-2],深入研究其形成机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该方面研究为近年来国内外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已取得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超(综述);张萍(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全科医学已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必须大力发展全科医学得到共识。国内专家学者普遍的观点表明,综合医院设置全科医学科并进行规范化的学科建设,开展全科医学医、教、研工作,是全科医学发展的重要保障[1],也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要求[2-3]。
作者:龚放;何芸芳;谢波;刘北忠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了解湖北省15岁及以上居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状况,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10~11月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湖北省先分层随机整群抽取20个县市作为调查县市,进行入户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家庭一般情况、家庭成员个人情况、慢性病患病情况等。结果共调查28563人,其中423人报告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为14.8‰。疾病类型主要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29人(54.1%)、哮喘44人(10.4%)、慢性咽喉炎35人(8.3%),其他肺部疾病115人(27.2%)。城市和农村居民患病率分别为13.6‰和15.7‰。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大、收入水平较低、参加新农合的居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较高。结论湖北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有所升高,需要加强预防控制力度。
作者:肖汉;聂秀红;陈功;龙虹霏;许亚运;高梦婷;燕虹;李十月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联合尿微量清蛋白(mALB)对妊娠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产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孕妇88例(观察组)及正常妊娠孕妇75例(对照组),HDCP 孕妇按照病情严重程度进一步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35例,轻度子痫前期组3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23例,检测观察组及对照组 Cys 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mALB。结果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妊娠期高血压组与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CysC 与 mALB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各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Cys C与 mALB 相关分析呈正相关(r=0.661,P <0.05)结论HDCP 孕妇早期即存在 Cys C 及 mALB 水平增高,二者联合检测有利于尽早发现 HDCP 孕妇早期的肾损害。
作者:柳颖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通过对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治疗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伴阻塞性肺炎疗效观察,了解影响疗效的临床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经病理学确诊的64例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伴阻塞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单纯静脉使用抗菌药物的对照组与加用 BAI 的治疗组的疗效,以及治疗组中既往曾行标准的全身静脉化疗/放疗的复治组与未行任何放化疗的初治组之间疗效情况。结果对照组阻塞性肺炎治愈好转率为43.33%。而治疗组阻塞性肺炎治愈好转率为70.59%。在治疗组中,复治组患者阻塞性肺炎治愈好转率为50.00%;而初治组患者阻塞性肺炎治愈好转率为88.89%。结论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伴阻塞性肺炎在全身静脉使用抗菌药物的基础上,加用 BAI 治疗,可明显提高阻塞性肺炎治愈好转率。
作者:陈杰;黄凤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抑郁、焦虑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126例 CHF 患者进行评分,其中有心理障碍者45例作为观察组,在无心理障碍者中抽取4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 Logistic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126例 CHF 患者中抑郁发生率26.2%,焦虑发生率20.6%,其中11.1%为抑郁、焦虑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性别、经济状况、病程、心功能分级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经济状况、病程、心功能分级、生活质量评分是 CHF 患者并发心理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P <0.05)。结论CHF 患者有较高的焦虑、抑郁发生率,经济状况、病程、心功能分级、生活质量评分是其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医生应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陈素群;黄毅;王小林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了解肝硬化伴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探讨各指标预测预后的能力。方法收集肝硬化伴 SIRS 患者56例,依预后分为好转组39例,死亡组17例,出现 SIRS 后第1、3、7天检测 CRP、PCT、IL-6水平,观察 CRP、PCT、IL-6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第1天两组比较 CRP、PCT、IL-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第3天两组相比较 PCT、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好转组 CRP 明显下降(P <0.05);第7天两组CRP、PCT、IL-6比较,好转组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 <0.05)。同组相比,死亡组 CRP、PCT、IL-6第1天、第3天、第7天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好转组 PCT、IL-6第3天与第1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RP 第3天、第7天明显下降(P <0.05),好转组 PCT、IL-6第7天与第1天相比显著下降(P <0.05)。结论CRP、PCT、IL-6的持续高水平提示预后不良;与PCT、IL-6相比,CRP 更能迅速反应病情改善。
作者:赵蔚;瞿志军;李国航;庄桂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宫颈腺癌 Hela 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宫颈腺癌Hela 细胞。对照组:用不含 TGF-β1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 Hela 细胞。试验组:用不同浓度 TGF-β1(0.01、0.10、1.00、10.00 ng/mL)刺激 Hela 细胞。在刺激后不同时间点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变化,并用半定量 RT-PCR 法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标记物 E-cadherin、Vimentin 的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TGF-β1刺激 Hela 细胞48 h 时开始出现形态变化,刺激72 h 后变化更明显,大部分细胞呈现明显的间质细胞形态;半定量 RT-PCR 检测结果显示,TGF-β1刺激后,Hela 细胞的上皮标记物 E-cadherin mRNA 表达下调,间质标记物 Vimentin mRNA 表达上调且均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TGF-β1刺激后,随着 TGF-β1浓度的增加 E-cadherin 蛋白的表达逐渐降低,Vimentin 蛋白的表达则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GF-β1可诱导宫颈腺癌 Hela 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
作者:杨成万;高霞;周铁军;张强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医生、护士、卫生保洁员同组梯次排班在埃博拉诊疗中心病房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根据埃博拉传染病防控特点,分别从医生、护士、卫生保洁员的构成、工作时段、岗位职责分工等方面进行了合理的排班,并对该排班模式的效果,从出入院时间、个人防护用品(PPE)消耗、PPE 穿脱差错、队员的满意度等环节进行考核评价。结果通过这种工作模式的运行,减少了患者出院入院等候时间,减少了 PPE 消耗及 PPE 穿脱差错的发生,提高了医生、护士、卫生保洁员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采用医生、护士、卫生保洁员同组梯次排班工作模式有助于埃博拉诊疗中心各项护理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
作者:张丽敏;宋彩萍;王丽慧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产科大出血治疗中的技术操作成功率、安全性、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科方法治疗无效的产后大出血者临床资料65例,其中,行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止血成功41例作为 A 组,行子宫切除术治疗24例作为 B 组,分析比较两组止血成功率、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结果A 组因病情异常危重而不能耐受子宫切除者为26.8%(11/41),止血成功率95.1%(39/41),栓塞后因止血效果不佳再行子宫切除者4.9%(2/41);B 组止血成功率95.8%(23/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B 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3.8 min、61.5 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A、B 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155.5 mL、3215.7 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A 组无并发症、B 组出现并发症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具有适应证广、微创、止血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及保全子宫等优势。
作者:钟兴军;李豪胜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埃博拉病毒病(EVD)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对5例确诊 EVD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根据护理评估的结果确定护理诊断,对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预期目标和实施相应护理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针对5例 EVD 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后,5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3例 EVD患者痊愈出院,取得了良好的救治效果和社会效益。结论对 EVD 患者按照护理程序进行系统护理可帮助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病死率的降低。
作者:李晓琴;宋彩萍;罗春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滴鼻结合笑/氧吸入镇静在老年患者拔牙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门诊老年患者拔牙患者分成两组(n=30),Ⅰ组(笑/氧吸入镇静);Ⅱ组(右美托咪定滴鼻结合笑/氧吸入镇静)。记录患者基础值(T0)、局部麻醉时(T1)、拔牙时(T2)、拔牙后10 min(T3)生命体征,Ramsay镇静评分,焦虑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术后患者满意度Ⅱ组高于Ⅰ组(P<0.05)。T1时,Ⅱ组患者焦虑评分,VAS 评分均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Ⅱ组患者镇静程度高,Ramsay镇静评分高于Ⅰ组(P<0.01),焦虑评分、VAS 评分低于Ⅰ组(P<0.05)。T2时,Ⅱ组心率低于Ⅰ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滴鼻结合笑/氧吸入镇静可用于老年患者门诊拔牙术。
作者:杨阳;李思思;郁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比较高龄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不同抗栓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完成2年随访的住院和门诊房颤患者共157例,根据服用抗栓药物将患者分为3组,即华法林组、阿司匹林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组,观察3组患者心血管血栓事件及出血事件。结果双抗组冠心病和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其他两组(P <0.05),双抗组和华法组脑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P <0.05),而双抗组患者在抗栓效果中和华法林组患者无明显区别。在不良事件方面,华法林及双抗组患者的皮肤淤斑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P <0.05),双抗组患者皮肤瘀斑的发生率高于华法林组(P <0.05)。结论房颤患者口服华法林或双联抗血小板对抗栓疗效优于阿司匹林,但出血风险明显增加。
作者:罗羽慧;崔坤;尹纯;梅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无明显接触史的布鲁菌病误诊、漏诊率较高,以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一般被误诊为关节炎、风湿病、骨结核等,该病在南方很少见,因而更容易误诊。本文通过对1例被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布鲁菌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布鲁菌病的临床特点,分析其误诊原因,强化临床医生对布鲁菌病的认识,以便早期诊断,尽可能地改善患者的预后。临床医师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对长期发热的患者即使非牧区、无明显接触史也应考虑布鲁菌病,行血培养可助诊。
作者:林洁华;徐侦雄;何晓红;岳丽红;何羿婷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神经细胞黏附分子 L1(L1 CAM)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10例肝癌样本用Western blot 及 qRT-PCR 方法检测 L1CAM 蛋白和 mRNA 的表达,分析了 L1CAM 表达与肝癌患者总体生存率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 L1CAM 蛋白、mRNA 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应非肿瘤组织(P <0.01);在中-低分化肝癌患者 L1CAM 表达量高于高分化肝癌患者(P <0.01);L1CAM mRNA 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TNM 分期密切相关(P <0.05);采用 Kaplan-Meier 法生存分析,高表达 L1CAM 患者预后差(P <0.01)。结论L1CAM 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或许可作为评估肝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杨少芬;池秀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