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李思思;郁葱
目的:研究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促进人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将胶质瘤样本分为低级别胶质瘤组和高级别胶质瘤组,脑挫裂伤患者样本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各12例;将胶质瘤细胞系 C6细胞分为细胞对照组、牛血清蛋白(BSA)组和 GDNF 组。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 AKT、p-AKT、β-catenin 和p-β-catenin 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胶质瘤组 AKT、p-AKT、β-catenin 和 p-β-catenin 的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 <0.05),且高级别胶质瘤组的蛋白水平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组(P <0.05)。CCK-8检测 C6胶质瘤细胞实验中,与细胞对照组相比, GDNF 组细胞增殖率明显增高(P <0.05),Akt 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而 p-Akt、β-catenin 和 p-β-catenin 的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 <0.05)。结论GDNF 可能通过上调胶质瘤细胞 p-AKT、β-catenin 和 p-β-catenin 来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增殖。
作者:李周儒;滕道辉;董国凯;殷文江;蔡红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比较胸椎旁神经阻滞和静脉术后镇痛用于高原地区老年开胸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全身麻醉下择期行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根据术毕所采用镇痛方式的不同分为胸椎旁神经阻滞组(A 组)和静脉镇痛组(B 组)。A 组于术毕拔管后在超声引导下行胸椎旁神经阻滞,给予盐酸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混合液;B 组于术毕缝皮前开启经静脉自控镇痛(舒芬太尼和雷莫司琼)。观察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后1 h(t1)、2 h(t2)、3 h(t3)、12 h(t4)和24 h(t5)安静及咳嗽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术后镇痛满意度、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 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顺利完成胸椎旁神经阻滞,未见与穿刺引起的相关并发症。与 B 组比较,A 组术后 VAS 评分明显降低(P <0.05);镇痛效果好,满意度高(P <0.01),恶心呕吐及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高原地区老年开胸患者术后镇痛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少,患者总体满意度高。
作者:何旭秀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联合尿微量清蛋白(mALB)对妊娠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产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孕妇88例(观察组)及正常妊娠孕妇75例(对照组),HDCP 孕妇按照病情严重程度进一步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35例,轻度子痫前期组3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23例,检测观察组及对照组 Cys 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mALB。结果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妊娠期高血压组与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CysC 与 mALB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各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Cys C与 mALB 相关分析呈正相关(r=0.661,P <0.05)结论HDCP 孕妇早期即存在 Cys C 及 mALB 水平增高,二者联合检测有利于尽早发现 HDCP 孕妇早期的肾损害。
作者:柳颖 刊期: 2015年第22期
无明显接触史的布鲁菌病误诊、漏诊率较高,以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一般被误诊为关节炎、风湿病、骨结核等,该病在南方很少见,因而更容易误诊。本文通过对1例被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布鲁菌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布鲁菌病的临床特点,分析其误诊原因,强化临床医生对布鲁菌病的认识,以便早期诊断,尽可能地改善患者的预后。临床医师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对长期发热的患者即使非牧区、无明显接触史也应考虑布鲁菌病,行血培养可助诊。
作者:林洁华;徐侦雄;何晓红;岳丽红;何羿婷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不同染色试剂和时间对组织抗酸杆菌染色结果的影响,并探讨其质量控制措施。方法搜集抗酸杆菌染色阳性病例共38例,取带菌落的典型组织蜡块,每个蜡块切片4张,用不同的染色试剂和时间进行抗酸染色。结果采用二甲苯及乙醇流程染色20 min 组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抗酸杆菌明显淡弱,抗酸杆菌区域呈不连续的模糊淡红色小点,阳性0例,阳性率0%;松节油流程染色15 min 组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抗酸杆菌清晰,呈红色,微弯曲分枝状,容易识别辨认,阳性34例,阳性率89%;松节油流程染色20 min 组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抗酸杆菌区域整个背景呈红色,不易辨识抗酸杆菌,阳性28例,阳性率74%;松节油流程染色30 min 组,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整个抗酸杆菌区域呈深红色,难以辨识抗酸杆菌,阳性27例,阳性率71%。结论不同染色试剂和时间对抗酸杆菌染色阳性结果有明显差异;组织抗酸杆菌适宜松节油流程设定染色15 min 组。
作者:刘瑾;李刚;袁怀志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术前对肝门部胆管癌(HCCA)采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进行分型相对于手术分型及手术方式选择的价值。方法分析40例 HCCA 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入组患者 MRCP 分型相对于手术分型的准确性,以及手术分型与手术方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RCP 分型的准确率高达95.0%(38/40)。 HCCA 手术率为62.5%(25/40),其中Ⅰ、Ⅱ型84.6%(11/13),Ⅲa 型66.7%(4/6),Ⅲb 型63.6%(7/11),Ⅳ型未行手术治疗。手术分型越高,可行手术切除的概率越低(P <0.01)。结论MRCP 对于判断 HCCA 的分型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刘青志;王妍;胡鹏;张雷达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经导管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RDN)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RDN 治疗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RDN 治疗后患者血压的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术后2周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3个月进一步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平均应用降压药种数为(5.3±0.9)种,术后6个月随诊平均用药种类(3.2±0.6)种,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RDN 可迅速、持续地降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黄国鹏;许中恒;彭亚;陶黎;宋文信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不同栓塞方法对肾癌外科根治性切除术前经动脉插管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癌患者43例,分为 A 组(同时成功栓塞患侧肾动脉及肾包膜动脉、肾上腺动脉)、B 组(仅栓塞患侧肾动脉)、C 组(直接行外科根治性切除)。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难易程度、术中出血量、病灶切除成功率、术后生存率。结果A、B 组与 C 组比较其手术时间、手术难易程度、术中出血量度、病灶切除成功率及术后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A、B 两组间比较除病灶切除成功率外其余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肾癌外科根治性切除术前辅助性动脉栓塞治疗效果好,尤其以彻底栓塞病变侧肾动脉、包膜动脉等血供者效果更佳。
作者:官彬;廖先国;鹏程;唐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制备和鉴定肺弹性蛋白降解肽段人工抗原,为进一步研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免疫检测试剂盒打下良好基础。方法以 Sulfo-SMCC 为偶联剂,钥孔血蓝蛋白(KLH)为载体蛋白制备免疫原;经紫外扫描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电泳鉴定偶联情况;以免疫原免疫 Balb/c 小鼠制备特异性抗体,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评价抗血清效价及特异性。结果紫外扫描和 SDS-PAGE 电泳确认了肺弹性蛋白降解肽段人工抗原合成成功,其蛋白浓度为1.181 mg/mL,抗血清效价高于1∶64000,IC50为13.7 ng/mL,抗血清与无关肽段无交叉反应。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了肺弹性蛋白降解肽段人工抗原,其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为建立快速准确检测 COPD 免疫检测方法奠定基础。
作者:彭方毅;崔玉花;马明炎;李元宽;邬红雨;姜海蓉;周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现代医学教育目标为培养医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1],明确提出对医学生的评价应该从罗列医学知识的考试转向良好学习能力的评价[2],评价者应通过调整评价方式来推动教学,改善、促进学生学习[3]。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特定情境对知识主动构建的过程[4]。因此,以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为目的的教学评价必须熟悉教学评价所处的整体教学情境[5]。而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能够集现代教学评价于一身,扎根于教学实践,立足于教学情境,追求真实和发展[6]。
作者:何莹;冉素娟;邓红梅;罗征秀;杨春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分析90例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及方法。方法选取酉阳县人民医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90例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患者,评价治疗效果。结果90例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治愈86例(95.56%)。死亡4例(4.44%)。治疗后8例(8.88%)并发症,与治疗前并发症73例(81.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病情需及时诊断,解除呼吸道阻塞,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及术后护理。
作者:熊维;钱柯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能否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抗生素治疗方面有指导意义。方法选入75例 AECOPD 患者,分成 PCT 组(n=40)和对照组(n=35)。对照组仅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或消失决定抗生素的停用,而 PCT 组在对照组停药依据的基础上加上了血清 PCT 水平(PCT<0.25 ng/mL)决定抗生素的停用。观察指标主要为抗生素治疗时间,住院时间,临床加重数,3个月内复发率、病死率、临床有效率。结果PCT 组的抗生素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和3个月内再次住院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根据患者 PCT 水平指导抗感染策略在 AECOPD 患者中是安全有效的,能够降低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减少患者复发率。
作者:李蓓;霍敏琴;李仲廷;游辉;吴海华;黄汉钊;吕绍翔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肝切除术(LLR)与开腹肝切除术(OLR)治疗肝脏良恶性疾病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实施LLR 的患者20例作为 LLR 组,同期以患者年龄、性别、肝硬化程度、疾病种类、肿瘤大小、手术方式为配对条件在 OLR 中按1∶1抽选20例作为 OLR 组。比较两组手术方式、输血例数、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结果 LLR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输血例数、术后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均优于 OLR 组(P <0.05)。结论LLR 在短期疗效方面优于 OLR,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前者具有良好的安全可行性。
作者:余华;孙建明;朱卓立;刘明忠;赵宇;王翔翔;熊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神经细胞黏附分子 L1(L1 CAM)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10例肝癌样本用Western blot 及 qRT-PCR 方法检测 L1CAM 蛋白和 mRNA 的表达,分析了 L1CAM 表达与肝癌患者总体生存率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 L1CAM 蛋白、mRNA 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应非肿瘤组织(P <0.01);在中-低分化肝癌患者 L1CAM 表达量高于高分化肝癌患者(P <0.01);L1CAM mRNA 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TNM 分期密切相关(P <0.05);采用 Kaplan-Meier 法生存分析,高表达 L1CAM 患者预后差(P <0.01)。结论L1CAM 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或许可作为评估肝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杨少芬;池秀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产科大出血治疗中的技术操作成功率、安全性、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科方法治疗无效的产后大出血者临床资料65例,其中,行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止血成功41例作为 A 组,行子宫切除术治疗24例作为 B 组,分析比较两组止血成功率、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结果A 组因病情异常危重而不能耐受子宫切除者为26.8%(11/41),止血成功率95.1%(39/41),栓塞后因止血效果不佳再行子宫切除者4.9%(2/41);B 组止血成功率95.8%(23/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B 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3.8 min、61.5 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A、B 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155.5 mL、3215.7 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A 组无并发症、B 组出现并发症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具有适应证广、微创、止血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及保全子宫等优势。
作者:钟兴军;李豪胜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改善后其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的变化,以及治疗性生活方式对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共筛选135例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冠心病患者,分为干预组(A 组,冠心病常规药物治疗+强化生活方式干预,n=97)和非干预组(B 组,冠心病常规药物治疗,n=38)。分别于入选时和随访结束时测定所有入选患者血清 FFA 水平,同时采集所有患者的体质指标进行比较。结果(1)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冠心病患者 FFA 水平与腰围和腰高比显著正相关;(2)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后 A 组患者腰围、BMI 和 FFA 水平显著低于 B 组(P <0.05);(3)与基线时比较,A 组患者经过平均6个月的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后各体质指标和 FFA 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结论在规范的冠心病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性生活方式可以降低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冠心病患者 FFA 水平并改善其体质指标。
作者:刘小永;张戈;杨瑞丰;林志;杨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比较电刺激和针灸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DD)的临床疗效,为急性脑卒中后球麻痹康复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急性脑卒中后 DD 患者80例(真、假性球麻痹各40例),在基本吞咽康复训练基础上,随机分为真性球麻痹-电刺激组(A1组)、真性球麻痹-针灸组(A2组)、假性球麻痹-电刺激组(B1组)和假性球麻痹-针灸组(B2组)。所有患者在基本吞咽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电刺激或针灸连续治疗2周;结合“洼田俊夫饮水试验标准”和“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评定疗效。结果A1组显效4例,有效12例,无效4例;A2组显效2例,有效7例,无效11例。A1组治疗好转率为80%(16/20)、A2组为45%(9/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2)。B1组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B2组显效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B1组治疗好转率为90%(18/20)、B2组为85%(17/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33)。结论吞咽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或针灸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可取得较好疗效;而对于真性球麻痹,吞咽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疗效明显优于吞咽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
作者:杨玲;黄科源;王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使用骨水泥对能够强化椎弓根和病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病椎强化技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骨折68例,评价治疗前、治疗后1、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影像学采用测量椎体高度及正中矢状位 CT 影像上测量椎体 Cobb 角进行评价,同时记录患者术后病变椎体高度丢失的发生率、内固定失效发生率。结果6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例术中注入骨水泥后出现一过性血压下降,8例骨水泥在椎体侧方外溢。64例患者获得12~60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4.8个月,56例患者骨折均在6~8个月获得骨性融合。末次影像学评价无椎弓根钉松动和拔出病例,椎弓根螺钉在位率100%。术前 VAS 评分、椎体高度、Cobb 角与术后各个时间节点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在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骨折后路手术中应用骨水泥椎体强化结合骨水泥强化置钉技术可以有效增强节段稳定性,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韩建华;蔡小军;董革辉;孙厚杰;周鑫;鄢家强;张晗祥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宫颈腺癌 Hela 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宫颈腺癌Hela 细胞。对照组:用不含 TGF-β1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 Hela 细胞。试验组:用不同浓度 TGF-β1(0.01、0.10、1.00、10.00 ng/mL)刺激 Hela 细胞。在刺激后不同时间点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变化,并用半定量 RT-PCR 法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标记物 E-cadherin、Vimentin 的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TGF-β1刺激 Hela 细胞48 h 时开始出现形态变化,刺激72 h 后变化更明显,大部分细胞呈现明显的间质细胞形态;半定量 RT-PCR 检测结果显示,TGF-β1刺激后,Hela 细胞的上皮标记物 E-cadherin mRNA 表达下调,间质标记物 Vimentin mRNA 表达上调且均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TGF-β1刺激后,随着 TGF-β1浓度的增加 E-cadherin 蛋白的表达逐渐降低,Vimentin 蛋白的表达则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GF-β1可诱导宫颈腺癌 Hela 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
作者:杨成万;高霞;周铁军;张强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Krüppel 样因子4(KLF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 KLF4调节MMP9对原发性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癌和癌旁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实时荧光定量 PCR 和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50例肝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 KLF4和 MMP9的表达情况;构建重组质粒,上调肝癌细胞(HepG2细胞系)的 KLF4表达,检测 MMP9 mRNA 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转染后的 HepG2细胞运用 Tran-swell 侵袭试验和划痕试验观察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相比癌旁组织,KLF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 <0.05),而 MMP9的表达明显增高(P <0.05)。通过构建重组质粒,上调 KLF4的表达,发现 MMP9的 mRNA 和蛋白表达均降低,并影响 HepG2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结论在原发性肝癌中,KLF4低表达,而 MMP9高表达。在肝癌细胞中上调 KLF4表达可引起 MMP9表达下降,进而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作者:冯潜;石世代;周勇;李恩亮;吴荣寿;李科浩;邬林泉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