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氨酸补充对力竭性运动小鼠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

曹进;樊晓飞;李良菊;徐姿

关键词:甘氨酸, 力竭性游泳, 生化指标, 小鼠, 近交系
摘要:目的:探讨甘氨酸补充对一次力竭性运动小鼠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分为3组,每组10只:力竭性游泳运动组(E组),甘氨酸补充后力竭性游泳组(G组)及静息正常对照组(S组)。G组小鼠采用甘氨酸灌胃处理4周,其余两组给予生理盐水。4周后,E组和G组均做力竭性游泳运动。采样后进行补体溶血活性测定,并测定血清中部分生化指标的水平。结果与E组比较,G组的力竭性游泳运动时间显著延长(P<0.01)。力竭性游泳后,E组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尿素氮、血清铁(Fe3+)和补体溶血活性(CHA)的水平较S组发生了显著性的变化(P<0.01),与E组比较,G组小鼠血清中上述生化指标得到了显著改善(P<0.01),其中ALP和LDH的水平可以恢复到与S组相当的水平(P>0.05)。结论力竭性游泳小鼠血清部分生化指标异常,甘氨酸预补充对这些异常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以一定程度地提高小鼠的运动能力。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嗜酸乳酸杆菌对过敏性鼻炎模型大鼠血清中组胺、IL-5、IL-12及组织中ICAM-1的影响

    目的:探讨嗜酸乳酸杆菌(LBA )对过敏性鼻炎模型大鼠血清中组胺、白细胞介素(IL )‐5、IL‐12及组织中细胞黏附因子‐1(ICAM‐1)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LBA 组(1×1010 CUF/kg)、氯雷他定(LRD)组(5 mg/kg),每组12只;LBA组每天灌胃1次,共6周;LRD组每天灌胃1次,共7 d。对大鼠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并检测血清中组胺、IL‐5、IL‐12的水平,鼻黏膜组织ICAM‐1 mRNA及蛋白的表达,观察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LBA能显著改善AR模型大鼠症状评分,组织病理评分,改善AR引起的鼻痒、喷嚏、清涕等症状;降低血清组胺、IL‐5水平,组织ICAM‐1 mRNA及蛋白表达,提高血清IL‐12水平,对AR有显著治疗作用。结论长期(6周)给予LBA治疗可降低血清组胺、IL‐5水平及组织中ICMA‐1的表达,提高血清IL‐12水平对A R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池海超;陈觅;张杰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双氯芬酸钠栓在骨性关节炎患者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镇痛的应用

    目的:研究双氯芬酸钠栓经直肠给药在骨性关节炎患者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术期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市中医院骨三科收治的因骨性关节炎行单侧TKA病例22例,分为治疗组1(塞来昔布胶囊+静脉镇痛泵)和治疗组2(塞来昔布胶囊+静脉镇痛泵+双氯芬酸钠栓),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结果两组基线VAS评分及膝关节主、被动屈伸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两组VAS评分及膝关节主、被动屈伸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两组VAS评分及膝关节主、被动屈伸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性关节炎患者初次单侧TKA围术期应用双氯芬酸钠栓经直肠给药能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并提高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塞来昔布胶囊+静脉镇痛泵+双氯芬酸钠栓的镇痛模式安全有效。

    作者:周毅强;张建新;周殿阁;林蔚莘;许恺;林国文;陈志斌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EB病毒对树突状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 )是 Epstein和Barr于1964年首次成功地在建株细胞涂片中用电镜观察到疱疹病毒颗粒,它主要感染人类口咽部的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是多种恶性肿瘤(如鼻咽癌、胃癌、Burkitt 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等)的病因之一。树突状细胞(DC )是目前所知的功能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 APC),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递呈抗原。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tritic cell ,imDC )具有强大的抗原摄取能力,是机体免疫应答的主要启动者,在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机体局部imDC的数量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在鼻咽部非角化癌中,imDC主要分布于癌巢内;得出结论癌巢内imDC的数量与鼻咽部非角化癌 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而成熟DC能有效激活初始型 T 细胞,处于启动、调控、并维持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

    作者:王红(综述);温文胜(审校)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芬太尼透皮贴剂对于治疗食管癌患者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44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分成两组,A组术后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B组术后使用患者自控静脉给药(PCIA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12、24、48、72 h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以评估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咳嗽排痰、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各个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咳嗽排痰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应用于食管癌术后镇痛确切有效,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海峰;马海涛;陈晓春;黄海涛;陈少慕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重庆市主城九区3~6岁儿童忽视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重庆市主城九区3~6岁儿童的忽视状况。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主城九区18个街道的1316名3~6岁儿童,运用“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常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3.0软件对不同年龄、性别、忽视层面(身体、情感、教育、安全和医疗)的忽视率与忽视度进行统计学描述与检验。结果重庆市主城九区3~6岁儿童总忽视率为22.95%,总忽视度为39.56±7.19,不同性别、各年龄组间儿童在忽视率和忽视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儿童忽视的5种类型中,忽视率为5.09%~10.64%,其中安全与身体忽视的频率较高,分别为10.64%与9.50%;忽视度为36.94~41.24,教育、身体忽视的强度较大,分别为41.24±10.43与39.81±9.32。除各年龄组儿童情感忽视度外,5种类型的忽视率与其他4类的忽视度在各年龄组及男女童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同时受忽视种类发生率在不同性别与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儿童均以单项(即只在5种忽视种类的任何一种)受忽视为主,发生率13.68%,构成比59.60%。结论重庆市主城九区3~6岁儿童受到忽视的频率与强度均处于一般水平,除情感忽视强度外,不同性别、各年龄的儿童受到忽视的频率和强度相同。儿童安全与身体受到忽视的频率较高,教育、情感受到忽视的强度较大。所有儿童均以单项受忽视为主。

    作者:周晓军;蒋秋静;何春燕;肖年;张高东;林晓宁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急性主观性耳鸣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不同的治疗方法在急性主观性耳鸣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327例急性主观性耳鸣患者分为物理组、药物组、综合组。物理治疗组97例给予高压氧+耳鸣声治疗+针炙治疗,药物治疗组103例给予金多纳改善微循环+激素治疗,综合组127例给予上述两组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周时分别予以耳鸣致残(THI)量表进行评价。结果治疗2周时物理、药物及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60.82%、64.78%、70.08%;治疗4周时有效率分别为70.10%、72.81%、80.31%;治疗2周时物理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分别与物理组及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时物理组与药物组分别与2周时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4周时与2周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时综合组分别与物理组及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物理治疗急性主观性耳鸣与药物治疗效果相当,但效果不及综合治疗。治疗4周时单纯物理及药物治疗疗效较2周时并未得到明显提高,而综合治疗疗效仍有提高。

    作者:杨贵军;高明华;李朝军;李忠万;邝韶景;邹帆;苏述平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延续护理在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中的应用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后尿流改道术是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标准治疗方法[1]。该手术操作复杂、难度大,且改变了原有的生理功能,对患者术后躯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然而,患者出院便意味着与医院关系的结束,传统的医疗照护服务主要注重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与护理[2],患者只能通过回院复诊来延续治疗和获取相关的康复信息,健康需求难以得到及时的满足。延续护理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将护理服务延伸到家庭和社区,被认为能够有效降低医疗成本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近年,延续护理服务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关注,但目前尚未见在膀胱肿瘤患者中应用的相关报道。研究证明,对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进行长期监测、随访,对于确定泌尿功能恶化的可能性、恢复的稳定性很有必要[4‐6]。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探讨其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杨倩蓉;杨明莹;贺加;王剑松;王海峰;李丹娜;杨娇;古启启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直径小于4 cm 子宫肌瘤的远期随访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治疗子宫肌瘤(<4 cm)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在该院经 HIFU治疗的79例单发肌瘤患者,评价其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肌瘤远期缩小情况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79例子宫肌瘤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年肌瘤缩小率为79.0%(四分位间距:57.9%,92.1%);患者治疗后症状严重程度(SSS)评分及肌瘤症状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卷(UFS‐QOL)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HIFU可以安全用于直径小于4 cm的子宫肌瘤治疗。

    作者:吴琳;万丽丽;刘晓芳;何佳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D-乳酸跨肺梯度在肺炎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D‐乳酸跨肺梯度在快速诊断肺炎及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 U )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分肺炎组(n=46)及非肺炎组(n=28),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第7天D‐乳酸跨肺梯度的差异,分析D‐乳酸跨肺梯度诊断肺炎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分析其与肺损伤评分(LIS)、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氧合指数和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关系。结果与非肺炎组相比,肺炎组D‐乳酸跨肺梯度显著升高[(163.84±10.72)ng/mL vs .(30.33±7.25) ng/m L ,P<0.01)],以106.11 ng/m L为截断值,D‐乳酸跨肺梯度诊断肺炎的灵敏度为90.7%,特异度为75.5%;D‐乳酸跨肺梯度与LIS及CPIS存在直线相关关系(分别为 r=0.554,P<0.01;r=0.543,P<0.01)。结论 D‐乳酸跨肺梯度与肺部感染密切相关,有望成为快速诊断肺炎及判断疗效的指标。

    作者:陈韵名;邓烈华;张媛莉;李娟;姚华国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直肠癌组织中Id-2和MMP-9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

    目的:观察在人直肠癌组织中分化抑制因子‐2(Id‐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探讨直肠癌临床病理学指标与两者的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5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Id‐2和MMP‐9在直肠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Spearman 相关分析法分析Id‐2与MMP‐9表达有无相关性,分析Id‐2与MMP‐9表达与直肠癌临床病理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Id‐2在直肠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73.21% vs .48.21%,P<0.05),MMP‐9在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71.43% vs .44.64%,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检测 Id‐2与 MMP‐9表达水平存在正相关性(r=0.393,P=0.003);Id‐2和MMP‐9表达水平与直肠癌分化程度、TNM 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结论 Id‐2和MMP‐9的表达水平与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直肠癌组织中Id‐2高表达可能是通过MMP‐9途径来促进肿瘤的侵袭转移。

    作者:单铁英;单铁强;岳峰;袁征;王芳;王雪丹;郑海萍;董永杰;周进朝;李桂英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不同氨甲环酸给药途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出血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单侧全膝关节置换(TKA)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的不同给药方法对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符合标准的120例初次单侧TKA术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33例,女97例;年龄31~81岁,平均(65±9)岁。将患者分为静脉使用氨甲环酸组(V组)、局部使用氨甲环酸组(T组)、冲洗液使用氨甲环酸组(I组)以及未使用氨甲环酸组(L组),每组30例。4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疾病诊断、手术时间、术前血红蛋白、术前红细胞比积等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术后失红细胞量和输红细胞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症状。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V组总红细胞丢失量为(368±95)mL,T组(407±118)mL,少于对照组(509±9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总红细胞丢失量为(491±122)mL,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4)。V组隐性失血量少,T组可见失血量少。4组均未出现深静脉栓塞、感染等并发症。结论TKA术中静脉和局部使用氨甲环酸均能明显减少术后出血量。冲洗液中加入氨甲环酸不能有效减少出血量。

    作者:及松洁;周一新;李玉军;徐辉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细胞自噬与肿瘤治疗

    1细胞自噬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的降解途径主要有两条: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和自噬/溶酶体途径。自噬/溶酶体途径(auto‐phagy)是大分子物质及细胞器的降解途径,尤其存在缺氧、营养匮乏、蛋白质错误折叠、病原菌感染等细胞适应性应激时,通过双层膜包裹待降解物形成自噬体,后运送至溶酶体隔离并被吞噬降解,用来维持细胞本身结构、代谢、功能的平衡和细胞器的更新,以及细胞内能量和物质的转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1],这一过程作为保持细胞稳态的必要过程不依赖caspase凋亡途径,而以出现自噬体为特征,与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凋亡、癌变等密切相关。

    作者:杨柯(综述);潘耀柱(审校)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髓系肿瘤克隆演变的研究进展

    血液系统肿瘤包括髓系和淋系两大类,常见的髓系肿瘤有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 ,M PN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等。环境、年龄、机体本身等因素作用使得细胞的分化阻滞、异常增殖发生在机体造血的不同阶段,引起不同血液系统肿瘤亚型的产生。近年来,随着二代测序[1],单细胞分析技术[2],基因芯片,基因表达谱分析等基因分析技术及异种移植技术等动物实验技术[3]的成熟应用,肿瘤细胞的基因特征、基因表达变化过程和致病特征已经越来越清晰。关于肿瘤基因相关致病机制的研究主要有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 ,CSC)[4]和克隆演变理论[5],本文将重点阐述克隆演变理论在髓系肿瘤发病机制中的应用。

    作者:苟阳;杨武晨;杨程(综述);彭贤贵(审校)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长寿区孕期人群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血液学筛查及基因检测的研究

    目的:对长寿区孕期人群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血液进行筛查及基因检测,指导优生优育和提供产前诊断。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长寿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760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血红蛋白(H b )成分分析,对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进行初级筛选;对初筛结果阳性、血常规异常的孕妇和其配偶进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检测,确定基因型。结果对1760名孕妇进行 H b成分分析,其中怀疑为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者27例,阳性率为1.53%,怀疑为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者25例,阳性率为1.42%;对465名受检者进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检测,其中女性438名中,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携带者阳性率为31.51%;男性27名中,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携带者阳性率为33.33%。结论孕期常规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筛查,对发病率高的地区的生育指导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进行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基础。

    作者:左凌燕;何泽真;车显;张敏;文皓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肺功能及血气分析对间质性肺疾病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的临床价值

    目的:观察肺功能及血气分析对间质性肺疾病(ILD )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的评价。方法对26例ILD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进行检测,通过配对 t检验分析指标变化。结果结果显示 ILD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肺活量(VC)升高24.6%(P<0.01),用力肺活量(FVC)升高18.1%(P<0.01),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升高25.6%(P<0.01);血气分析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21.2%(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升高8.2%(P>0.05)。结论肺功能及血气分析在ILD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中有重要意义,能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必要依据。

    作者:王云兵;梅同华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布拉酵母菌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布拉酵母菌散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患儿,年龄在2个月至8岁的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19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蒙脱石散及常规对症治疗,n=62)、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常规治疗+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n=64)、布拉酵母菌散组(常规治疗+布拉酵母菌散,n=65),治疗第3天及第5天后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布拉酵母菌散组的显效、有效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布拉酵母菌散组的显效和总有效率指标稍高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布拉酵母菌组在治疗第3天、第5天大便次数及腹泻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拉酵母菌散组腹泻持续时间较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酵母菌散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两种益生菌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疗效相似,布拉酵母菌散较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以缩短腹泻持续时间。

    作者:吴立强;陈建平;何念海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胡芦巴碱对缺氧/复氧乳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究胡芦巴碱(T RG )对缺氧/复氧乳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原代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Control组)、缺氧/复氧组(H/R组)和TRG加缺氧/复氧组(TRG+ H/R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TRG对缺氧/复氧乳鼠心肌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采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试剂盒检测SOD活性和MDA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rocaspase‐9、cleaved caspase‐9、pro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结果 TRG能够显著降低缺氧/复氧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率(P<0.05),增强SOD活性(P<0.05),减少MDA的生成(P<0.05),稳定线粒体膜电位( P<0.05),促进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化。结论 T RG可减轻缺氧/复氧对乳鼠心肌细胞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和稳定线粒体膜电位有关。

    作者:韩坤;王丹萍;袁磊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进展

    肝癌传统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或局部消融,而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sati‐on ,TACE)治疗也被用作姑息治疗手段[1‐2]。但由于这些治疗手段适用范围并不广泛,只在肝癌早期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很多肝癌晚期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化疗被用作晚期肝癌也已有50余年历史,包括阿霉素在内的传统化疗药物并未给患者带来生存优势[3]。直至索拉菲尼等靶向治疗药物的问世,给肝癌晚期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索拉菲尼具有潜在抗血管生成和促进凋亡的活性,因此具有显著的抗肿瘤的效应[4]。作者汇总了相关临床数据,并对靶向药物疗效和安全性及单独或联合运用的疗效作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朱端权;袁方超;龚建平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重症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NT-proBNP、cTnI水平的临床观察及其与炎性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重症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深入探讨ARDS ,尤其是ARDS后继发心肌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及临床意义。方法将确诊为重症肺炎致ARDS的患者33例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收集患者入院时血气分析、CRP、NT‐proBNP、cTnI等相关指标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度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组(P<0.01),中度组NT‐proBNP水平也较轻度组升高(P<0.05);重度组cTnI水平与轻、中度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而轻、中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CRP水平也有随着病情加重而逐渐升高,重度组CRP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ARDS患者血NT‐proBNP水平与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与cTnI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ARDS病程中过度活化的炎性反应很可能直接参与并介导心肌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联合NT‐proBNP、cTnI检测对ARDS病程早期评价,及早期实施器官功能保护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玲玲;李辉煜;肖晓文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玉林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对玉林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筛查结果进行分析,为采供血机构开展合理有效的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和检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玉林市2009~2013年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用ELISA法筛查梅毒抗体的结果,按年份、性别、年龄、职业、学历等进行分组分析。结果2009~2013年玉林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率为0.82%,呈逐年下降趋势;按年龄、职业、学历分组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份、性别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毒感染已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采供血机构应加宣传力度,发展一支固定志愿无偿献血者队伍。采用先进的检测方法和技术,保证血液检测质量,减少不必要的血液资源浪费,大限度地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作者:任蓉;秦银鸽;毛学锋 刊期: 2015年第31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