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波
急性周围神经损伤是个古老而又棘手的医学难题,各种损伤因素导致突发周围神经结构及功能不同程度的损伤,引起肢体运动、感觉及温度调节等功能障碍,病残率极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病率逐年上升,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众多学者一直在为推动该病的研究、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案努力,促使急性周围神经损伤模型及损伤修复研究在不断地发展和前进.
作者:程兴龙;王培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畸胎瘤是一种来源于胚胎多能干细胞的肿瘤,其组成成分复杂,一般含有2个胚层以上的多种成分,结构混乱.常见发生部位为卵巢、睾丸、前纵隔、腹膜后腔及骶骨前的区域.胎盘部位畸胎瘤罕见,其发生可能是来源于卵黄囊背侧生殖细胞异常迁移至胎盘形成,这些细胞在到达胎盘之前,先经过脐带,也有脐带畸胎瘤发生的报道.目前,关于胎盘畸胎瘤的报道极少[1],现将本科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真子;黄威;崔竞红;郑英如 刊期: 2015年第34期
医院学科建设不仅是资源配置整合的核心和纽带,也是医学高水平成果的产出基地、医学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平台、优质服务保障和学术交流的标志窗口,是医院核心竞争力所在[1].当前,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赋予了医院学科建设新的政策与使命.
作者:何含兵;孙兆林;陈辉;林建明;吴海丽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T细胞亚群、B细胞、NK细胞的比例在新疆地区宫颈癌患者中的特点.方法 随机抽取临床Ⅱ、Ⅲ期宫颈癌患者140例,健康人群159例作为对照,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B细胞、NK细胞的比例.结果 宫颈癌CD3+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的比例均低于健康人群;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例高于健康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B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宫颈癌CD3+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健康人群,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健康人群;汉族宫颈癌仅CD3+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健康人群;所有细胞比例在维、汉之间均无显著差异.HPV16+组与HPV16-组之间,CD4+T细胞、NK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细胞亚群、B细胞、NK细胞在不同年龄、不同临床分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Ⅱ、Ⅲ期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与健康人群存在差异,且可能与HPV表达有关.
作者:姜鹏;胡云辉;古丽娜·库尔班;王若峥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和探讨苍耳子散加味洗波在鼻息肉术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在该院接受鼻息肉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采用苍耳子散加味洗液对术腔进行冲洗,对照组患者采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对术腔进行冲洗.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鼻塞评分、鼻漏评分以及鼻黏膜修复状况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鼻塞以及鼻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鼻黏膜修复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苍耳子散加味洗液在鼻息肉术后患者应用的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修复患者受损的鼻黏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柴龙;李军;杜波;兰友兴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糖尿病患者中发生肿瘤的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加,糖尿病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及免疫力的降低,促进了恶性肿瘤的发生.睾丸生殖细胞瘤占人类恶性肿瘤的1.0%~1.5%,临床少见.本文介绍1例糖尿病合并睾丸生殖细胞瘤患者的诊治过程,旨在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整个诊疗思维过程,希望对广大的医务工作者有所启示,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玉海;刘海蔚;林璐;陈道雄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点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肽素(copeptin)水平在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诊断为脑出血、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共76例及同期体检的健康者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脑出血组和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组在发病后不同时间点以及健康对照组血清PCT与和肽素水平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二者联合检测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组在发病后6、24 h及7、14 d PCT、和肽素水平均高于脑出血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单项检测中PCT、和肤素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4和0.727,PCT的曲线下面积略大于和肤素,PCT、和肽素联合检测时,曲线下面积增加到0.841.结论 血清PCT、和肽素均可作为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早期诊断有价值的参考标志物,联合检测血清PCT、和肽素水平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高于单一指标.
作者:杨永凯;张帆;薛少华;刘盾;周晓辉;何祥中;高伟 刊期: 2015年第34期
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作为一种无创监测技术,它监测方便、快捷,已广泛地应用于手术麻醉的监护中,是全身麻醉的标准监测手段,可以很好地反映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但是,在危重患者中,二者是否也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以及PetCO2的变化提示有哪些警示意义,是临床密切关注的问题,现就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综述如下.
作者:王群英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IFN-α)对人血管内皮细胞(VECs)凋亡的影响并了解其部分机制.方法 应用IFN-α和转染IFN诱导蛋白16基因(IFI16)的siRNA瞬时干预体外培养的VECs,以转染非特异性siRNA设为对照组,RT-PCR法检测IFI16及P2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IFI16及P21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Annexin-V 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IFN-α组IFI16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5),细胞凋亡增多(P<0.05),伴P21 mRNA和蛋白表达增多(P<0.05);IFN-α干预后再转染IFI16 siRNA,IFI16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5),细胞凋亡减少(P<0.05),P21 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 IFI16及P21参与IFN-α诱导VECs凋亡过程的调控.
作者:龙向淑;吴强;宋方;黄晶;田茂波;肖燕 刊期: 2015年第34期
早产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围生期母胎高病死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的主要原因.母胎界面感染和(或)炎症反应是发生早产的主要原因[1],存在于约1/2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和近1/3自发性早产中.炎症反应是分娩发动的重要特征之一,其可能在早产发生机制中亦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晶;陈黎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疣状胃炎、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疣状胃炎、胃息肉患者各120例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每例患者在胃窦距幽门约2~5 cm处取1~2块黏膜做快速尿素酶试验,所有患者行13C呼气试验,二者均阳性即为Hp感染.统计每组患者Hp感染的例数,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疣状胃炎组Hp阳性患者77例,阳性率64.17%;胃息肉组Hp阳性患者41例,阳性率34.7%;消化性溃疡组Hp阳性患者64例,阳性率53.33%.疣状胃炎组Hp阳性率高于消化性溃疡组(P<0.05),胃息肉组Hp阳性率低于消化性溃疡组(P<0.05).疣状胃炎组中病理为萎缩和(或)肠化Hp阳性率高,为72.55%.胃息肉组Hp阳性患者中炎性10例,增生性28例,腺瘤性息肉3例.增生性息肉Hp感染率与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组Hp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疣状胃炎的发生与Hp关系密切,胃息肉的发生与Hp感染之间并无显著相关性.胃息肉类型与Hp感染率相关,其中增生性息肉Hp感染率均显著高于炎性息肉及腺瘤性息肉.
作者:吕名南;田川;李健;唐科江;李洪焱;肖华鑫;王敏;杜燕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β淀粉样蛋白25~35 (Aβ25~35)对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并阐明可能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给予不同浓度Aβ25~35刺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查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水平.观察Aβ25~35对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酸化的影响,并进一步评估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对Aβ25~35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Aβ25~35可以诱导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升高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且呈现浓度依赖的关系.同时发现给予Aβ25~35后p38MAPK磷酸化水平增加,而给予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结论 Aβ25~35可以导致体外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发生凋亡,而p38MAP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该过程.本研究探索阿尔兹海默病(AD)患者心肌损伤的可能发病机制,为将来有效防治AD相关性心肌损伤提供新思路.
作者:卢永浩;吴昊;张恒谦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白血病是一组异质性、克隆性的造血干细胞疾病,主要表现为造血干细胞不断积累的获得性遗传学异常,使其发生克隆性的突变,从而不能进行正常的自我更新、增殖和分化[1].随着治疗手段的发展,白血病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但是复发及感染并发症一直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患者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包括了复杂的基因突变、缺失、癌基因激活及抑癌基因失活等多种分子生物学水平的异常.
作者:王晓果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使用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物,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降压治疗的同时,对比观察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电解质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从而探讨适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降压治疗方案.方法 采用单中心前瞻性研究,纳入本院血液透析中心符合入选标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60例.将其分为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A组)、使用硝苯地平或非洛地平(B组)、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ARB)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药物(C组)3组,观察时间18个月,定期检测各项血生化指标、尿量,记录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计算Kt/V及残余肾功能.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束时,3组患者残余肾功能均有下降,其中,B组下降明显(P<0.05).尿量和脱水量方面比较,B组尿量减少快,超滤量增加多(P<0.05),其余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钾血症发生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比较,C组均为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CCB药物,苯磺酸氨氯地平有更好保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及尿量的作用.
作者:邓菲;洪大情;何强;冯韵霖;王莉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肾炎舒颗粒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G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严格控制血糖、血压于目标水平,并采用氯沙坦钾片,每天50 mg,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并采用肾炎舒颗粒,5 g/次,3次/日.疗程:连续使用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清蛋白(UAER)排泄率、尿β2微球蛋白(32-MG)、尿微量清蛋白(mAlb)、尿N-乙酰-俨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血肌酐(Cr)、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TNF-α、IL-6、hs-CRP、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x2=6.4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UAER、mAlb、Cr、ARC、NAG、β2-MG、Hcy、FPG、HbA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P<0.01),观察组UAER、mAlb、ARC、NAG、β2-MG、Hc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TNF-α、IL-6和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肾炎舒颗粒联合氯沙坦钾片能保护早期DN患者肾功能,减轻蛋白尿,疗效较单纯使用氯沙坦钾片更佳.
作者:李斌;张跃;郭兵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脂肪增生率及相关因素,为改进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指导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市内10家不同等级医院门诊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1年以上为调查对象,以问卷调查、视诊、触诊注射部位的方式进行,评估注射部位脂肪增生情况.结果 736例接受调查患者中,有540例发生注射部位脂肪增生,增生率为73.4%.注射部位的脂肪增生与患者的糖尿病病程、针头自费比例、注射部位轮换、注射间距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注射部位脂肪增生患者HbA1c、疾病治疗成本(每月医疗总费用)皆高于无增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规范化指导胰岛素注射可减少注射部位脂肪增生,减轻患者个人、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作者:李飞霏;刘智平;傅仕敏;胡春娟;刘秀容;刘小群;杨梅;李启富 刊期: 2015年第34期
医学生生命道德教育是社会增强生命道德的起点,是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有序进行的精神动力.当今社会处于转型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医患交往的不断扩大和医疗体制的更新,人们对个体生命及其生命观教育的关注正在指涉一场深刻的精神变革.
作者:崔婷婷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前上纵隔肿瘤的MSCT影像学表现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前上纵隔肿瘤患者影像资料.其中,恶性肿瘤19例,良性肿瘤13例.所有影像资料均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共同阅片分析.结果 前上纵隔肿瘤与胸骨后前胸壁间隙、大血管前间隙及弓上头臂血管间隙模糊消失,恶性肿瘤组侵犯心包、胸膜的概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组中,淋巴瘤与精原细胞瘤侵犯大血管前间隙发生率均为100%,发生率高于侵蚀性胸腺瘤(3/5)及胸腺癌(2/3);淋巴瘤与侵蚀性胸腺瘤对头臂血管周围间隙的漫润,发生率分别为71.4%(5/7)和80%(4/5),发生率高于胸腺上皮癌和精原细胞瘤;侵蚀性胸腺瘤多呈偏一侧性生长常伴分叶,发生率为80%,稍高于其他各组(P>0.05).病灶本身强化程度与密度是否均匀及有无钙化方面,良性肿瘤组69.2%(9/13)与恶性前上纵隔肿瘤组100%(17/17)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对于前上纵隔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判断病灶与胸骨后间隙、大血管前间隙、弓上头臂血管间隙的关系,是否侵犯心包、胸膜,在鉴别诊断中具有不同的价值.
作者:滕才钧;崔惠勤;宾怀有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37例肺癌合并VT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同期不伴有VTE的37例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37例肺癌合并VTE患者中,29例单纯深静脉血栓,5例深静脉血栓合并肺血栓栓塞症,3例单纯肺血栓栓塞症.肺癌确诊后前6个月内发生21例(56.76%).37例患者溶栓和(或)抗凝治疗总有效率为78.38%.肺癌合并VTE患者1年生存率为43.24%,12个月血栓复发率为21.05%.肺癌合并VTE患者的1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未合并VTE的肺癌患者(P<0.05).结论 肺癌确诊后前6个月内VTE高发,肺癌合并VTE常见的症状是呼吸困难、肢体肿胀.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增加病死率,血栓复发率高,抗凝治疗仍是基本的治疗方法.对于肺腺癌和ⅢB~Ⅳ期肺癌患者要警惕VTE的发生.
作者:李金玲;代俊利;姜峰;郑洪飞;张艳敏;勾建强 刊期: 2015年第34期
功能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使各种生物组学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代谢组学为其重要分支.代谢组学关注的是代谢循环中分子量小于1 000的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反映外界刺激或遗传修饰的细胞或组织的代谢应答变化[1].外界刺激、遗传改变等对机体的影响终表现为代谢产物相应的改变,另外,相对于基因组学对个人信息暴露的可能、蛋白质组学价格的昂贵性等,代谢组学拥有更接近临床、费用更低等优势,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作者:胡兰 刊期: 2015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