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手术指征初产妇行剖宫产术的原因分析

刘世英;李增艳;张燕

关键词:产次, 剖宫产术, 产式, 教育程度
摘要:目的:分析初产妇无手术指征行剖宫产术的原因,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依据。方法将640例初产妇分为无手术指征行剖宫产组(观察组)和自然分娩组(对照组),各320例。对产妇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组间剖宫产可能原因量表、剖宫产及孕期知识量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年龄高于对照组,月收入大于2000元的比例以及受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忍受度、无信心自然顺产、择时生产、家属意愿、高龄产妇方面,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期知识了解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高(大专及以上学历)、不能忍受疼痛、无信心自然顺产、择时生产、高龄产妇及孕期知识了解程度低,是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结论对不能忍受疼痛、无信心自然顺产的产妇可采用适当的镇痛及鼓励手段;对择时生产、高龄产妇及孕期知识了解程度低的产妇可加强产妇教育。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无手术指征初产妇行剖宫产术的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初产妇无手术指征行剖宫产术的原因,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依据。方法将640例初产妇分为无手术指征行剖宫产组(观察组)和自然分娩组(对照组),各320例。对产妇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组间剖宫产可能原因量表、剖宫产及孕期知识量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年龄高于对照组,月收入大于2000元的比例以及受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忍受度、无信心自然顺产、择时生产、家属意愿、高龄产妇方面,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期知识了解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高(大专及以上学历)、不能忍受疼痛、无信心自然顺产、择时生产、高龄产妇及孕期知识了解程度低,是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结论对不能忍受疼痛、无信心自然顺产的产妇可采用适当的镇痛及鼓励手段;对择时生产、高龄产妇及孕期知识了解程度低的产妇可加强产妇教育。

    作者:刘世英;李增艳;张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超声对150例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癌的声像图特点,探讨超声在诊断甲状腺微小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5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206个甲状腺微小癌结节的超声表现,包括结节内部回声、边界、形态、血流及内部钙化及钙化大小、分布及类型,与同期经病理证实的82个良性结节(直径小于或等于1 cm )的超声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实性低回声、微小钙化、纵横比大于或等于1、丰富血流及颈部淋巴结肿大方面甲状腺微小癌均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微小癌二维超声声像图多表现为实性低回声、形态不规则,纵横比大于或等于1、内部多为微小钙化、边缘模糊及周边小毛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节较大者血供较丰富,分布不规则,结节较小者血流不丰富。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微小癌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毛明锋;杨顺实;戴晴;江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880例胸部创伤患者救治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胸部创伤患者病死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遂宁市中心医院胸心外科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880例胸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胸部创伤患者病死率的相关因素。结果影响胸部创伤患者病死率的高危因素有:年龄“≥60岁”、胸腔引流量“≥2000 m L”、肺挫伤、连枷胸、心脏大血管损伤、合并基础疾病、创伤严重度评分“>16分”、感染相关的器官衰竭评分“≥11分”、改良创伤评分“≤8分”。结论联合采用创伤评分系统准确判断和评估胸部创伤伤情,依据伤情制定有效治疗方案,减少并发症是降低胸部创伤患者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刘建平;夏娟;胡晓勇;张永恒;杨波;周海宁;陈权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B型尿钠肽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液体复苏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B型尿钠肽(BNP)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液体复苏过程中的临床意义,用以指导临床补液。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急救中心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5例S A P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晶胶比3∶1为界,将患者分为低晶胶比组(45例)和高晶胶比组(40例),以早期目标导向治疗为复苏终点,观察液体复苏前及复苏后1、2、3 d 及出院前1 d BNP 的变化。结果不同晶胶比的液体复苏均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BNP 随复苏液体总量的增加而增加,与液体量呈正相关;与高晶胶比组相比,低晶胶比组所需液体量明显减少。结论对SAP 患者宜监测血浆BNP 以指导液体复苏,且宜采用提高胶体比例的限制性液体复苏策略。

    作者:刘茂霞;曾波;梅浙川;万晓强;曾庆贵;郑紫丹;肖潇;廖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电话随访对PICC血液肿瘤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实施护理干预对减少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血液肿瘤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该院血液科120例PICC置管出院血液肿瘤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电话随访进行一般健康知识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PICC专科护士进行电话随访,具体内容包括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能力。随访时间共3个月。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同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电话随访实施护理干预对减少PICC血液肿瘤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钟晖;陈永平;牟庆云;田继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58例非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该院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住院的58例分枝杆菌培养阳性并鉴定为NTM的患者进行队列研究,将其分为单药物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各29例,经过6~8个月的治疗后,对两组的治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67例分枝杆菌培养检出58例NTM,检出率为10.23%。耐药情况:NTM菌株对常用的异烟肼、链霉素等药物耐药,耐药率分别为100.0%、96.5%,但对卷曲霉素、卡那霉素等有一定敏感性,敏感率为46.6%、44.8%。临床特征:咳嗽、咳痰58例(100.0%),消瘦29例(50.0%),气促26例(35.3%),咯血19例(32.4%),胸膜炎12例(23.5%),乏力9例(17.6%),发热7例(11.8%),盗汗5例(8.8%),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11例(23.5%)。胸部影像学表现大体特点:3个肺野39例(67.6%),其中两侧全肺野15例(29.4%),空洞17例(35.3%)。治疗效果:单药物组治愈率为41.3%,联合用药组治愈率为72.4%。结论NTM肺病的临床表现与肺结核相似,肺部病灶多肺野,进展缓慢,耐药率高。

    作者:曹培明;刘奉凤;李桓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于共词分析法的我国儿科临床教学研究现状分析

    儿科学是一门专业性、实用性很强的临床学科,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临床教学的难度远高于其他学科。因而医学生对儿科学学习积极性相对较低,儿科临床教学工作中带教教师的积极性亦很难充分发挥,加之日益突出的医患矛盾,影响了儿科临床教学工作的开展。目前儿科临床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1-2]。临床教学和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从医学生过渡到医师的第一步,是医学生进入到医疗活动的开始。不少儿科医务工作者和教务工作者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儿科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研究,提出对策,以期寻找新的改善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作者:杨晓燕;陈超;母得志;唐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PTEN、P27和BAG-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PTEN、P27和BAG-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10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90例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和44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T EN、P27和BAG-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PT EN和P27在子宫内膜癌及增生组织呈低表达,BAG-1呈高表达。PT EN和BAG-1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及肌层浸润相关,BAG-1表达还与患者临床分期相关,而 P27表达与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均无明显相关性。三者关联性分析显示,PT EN与P27及BAG-1之间存在关联性,而P27与BAG-1之间无关联。结论子宫内膜癌及增生组织中PT EN和P27呈低表达,BAG-1呈高表达,三者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梁艳芳;曾今诚;康东平;王玲梅;陈灿;阮建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以医学影像学为例

    我国从1998年起开始设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制度,这是我国医学研究生培养的一项重大创举。该制度一方面改变了我国医学研究生培养体系单一的局面,推动了医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旨在解决研究生毕业后不会看病、无法承担起相应工作的尴尬局面。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也凸显了很多的问题,第三军医大学从2006年起开始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本科经过摸索,总结经验和教训,基本上建立了一套较为有效的医学影像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现讨论如下。

    作者:李然;张伟国;熊坤林;陈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泌尿系统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行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泌尿系统感染的细菌种类及药敏分析。方法选择该院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后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的56例患者,采集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结果56例患者共检出病原菌23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84株(77.97%),包括大肠埃希菌55株,肺炎克雷伯菌50株,铜绿假单胞菌43株,其他菌株36株;革兰阳性菌52株(22.03%),包括粪肠球菌2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9株,其他菌株11株。革兰阴性菌中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32株,包括大肠埃希菌21株,肺炎克雷伯菌11株。革兰阳性菌中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药敏分析显示,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性较低,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性较低。结论革兰阴性菌是输尿管结石行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作者:郑会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两组,其中50例采用莫沙必利治疗(莫沙必利组),50例采用多潘立酮治疗(多潘立酮组),比较两组治疗7、14、28 d的有效率,以及治疗后1、3、6个月的累计复发率。结果多潘立酮组治疗7 d后有效率(66.0%)明显高于莫沙必利组(52.0%)( P<0.05),14、28 d有效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莫沙必利组6个月累计复发率(32.0%)明显低于多潘立酮组(44.0%)(P<0.05),1、3个月复发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显效较快,但复发率较高,远期疗效欠佳;莫沙必利显效温和,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作者:倪猛;高改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设计开发人乳腺癌组织资源库管理系统

    乳腺癌是一类常发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妇女健康。调查数据表明,每年全球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发病率约37.5/10万,其发病率为妇女恶性肿瘤发病率的22.8%,病死率约13.2/10.0万,为所有肿瘤病死率的14.1%[1]。近年研究表明乳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发病年龄逐年降低[2]。

    作者:段承刚;罗彬;龚舒;王丽;梅自强;何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规范化护士培训中指导教师现状与思考

    规范化护士培训是指护理专业院校的毕业生继岗前培训后所接受的护理专业培训,目的是使其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语水平和医德医风等得到全面提高,达到卫生部《卫生技术人员试行条例》规定的护师基本条件[1]。2006年国家卫生部颁布了《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我省各地乃至全国多家医院开展了规范化护士培训,取得了“模式”性经验,但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指导教师的任职资格没有相应的认证标准。本研究对四川省规范化护士培训中指导教师任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探索规范化护士培训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以期对指导教师的培养与发展有所启示。

    作者:陈丽;文华;陈晨;佘秋群;涂素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影像学位置对PFNA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影像学位置对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 )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121例接受了PFNA内固定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术后尖顶距(TAD)值分组,A组72例,TAD<20 mm ;B组49例, TAD≥20 mm。比较两组手术后的疗效情况。结果 A组总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40.3%,明显低于B组的75.5%(P<0.05);A组发生轻度贫血、低蛋白血症的比例明显低于B组(P<0.05);骨折稳定型和不稳定型A组开始完全负重行走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B组(P<0.05);B组稳定型患者开始行走时间、开始完全负重行走时间、骨性愈合时间明显低于不稳定型(P<0.05);骨折稳定型和不稳定型A组Harris评分为优的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5);B组稳定型患者评分为优的比例明显高于不稳定型(P<0.05)。生物力学实验表明,骨折稳定型和不稳定型C组在拉伸侧、压缩侧、外侧、内侧的应力强度均明显高于D组(P<0.05);D组稳定型患者在拉伸侧、压缩侧、外侧、内侧的应力强度均明显高于不稳定型(P<0.05)。结论术后 TAD值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预后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合适的影像学位置有助于提高PFNA手术的疗效。

    作者:宋阳;毕荣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CT扫描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及Schatzker分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T扫描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及Schatzker分型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80例经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与CT扫描重建在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和Schatzker分型中的差异,分析C T扫描重建对治疗方案的影响。结果经X线片检查,77例患者可获得初步诊断,3例X线片检查不能确定骨折分型;经CT扫描重建后,3例X线片检查不能确定患者1例为Ⅰ型,2例为Ⅳ型;另外,7例患者更改Schatzker分型,其中3例Ⅱ型改为Ⅴ型,1例Ⅲ型改为Ⅱ型,3例Ⅳ型改为Ⅴ型。经比较发现,X线片与C T扫描重建对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T扫描重建后10例患者Schatzker分型改变或明确,根据CT分型确定手术方案,并作相应调整。80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所见骨折分型与C T扫描重建相符,C T 重建准确率为100.0%(80/80),X线片准确率为87.5%(70/80)。随访12个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现象。结论 C T扫描重建技术能直观、立体地反映胫骨平台骨折情况,包括具体的部位、类型、关节塌陷程度等,对制订手术方案、准确复位以及术后复查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汪文章;刘剑;张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氧化应激激活的信号传导与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性反应疾病,主要特征为血清免疫球蛋白 E (Ig E )水平升高、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气道黏液分泌增加、气道重塑等。近年研究发现,哮喘发病与多种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有关,如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传导和转录活化子(JAK/STAT )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磷脂肌醇3激酶(PI3K )信号通路等,而氧化应激与气道内各种炎性反应有关,哮喘作为一种气道慢性炎性反应同样存在应激现象。因此,氧化应激参与哮喘发病的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氧化应激激活的信号传导与支气管哮喘发病作如下综述。

    作者:杨明(综述);李国平(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穿透性心脏损伤护理干预比较分析

    穿透性心脏损伤在美国等一些国家中以火器伤为主,占45%~65%,由于损伤较广泛,常为贯通伤或多心腔损伤,病死率较高。而我国和南非等地以锐器刺伤为主,占85%~95%,损伤较局限,只要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并在手术前后实施正确的护理干预,就可获得较高的生存率[1-5]。本科自1998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穿透性心脏损伤患者48例,现对是否实施规范护理干预的不同结局作回顾性比较分析。

    作者:肖霞;李永秀;万小娅;向生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手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手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9~2012在该院行手部手术的患者197例。记录患者一般状况、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血压波动大于20%),随访并记录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进行因素分析。结果术后48 h内发生心血管事件23例,总发生率为11.7%,其中窦速3例(1.52%),房颤2例(1.02%),室性早搏4例(2.03%),心肌缺血11例(5.58%),心绞痛3例(1.52%),心肌梗死1例(0.5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影响因素分别为糖尿病(OR=2.012,P=0.023)、冠心病(OR=2.301,P=0.028)、术前ST缺血改变(OR=2.942,P=0.031)、血脂异常(OR=3.012,P=0.019)、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变(OR=3.522,P=0.020)。结论手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糖尿病、冠心病、术前ST缺血改变、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变。

    作者:任志鹏;梁运海;刘东;刘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布托啡诺在急诊重症监护患者镇痛镇静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 U )患者镇痛镇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急诊科IC U收治的成年严重创伤患者60例,患者分为布托啡诺组和芬太尼组,每组30例。布托啡诺组应用布托啡诺联合咪唑安定进行镇痛镇静;芬太尼组应用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进行镇痛镇静,观察两组的镇痛静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各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低于用药前(P<0.05),而Ramsay评分均明显高于用药前(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各时间点的血氧饱和度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布托啡诺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芬太尼组低(P<0.05)。结论布托啡诺与芬太尼的镇痛镇静效果相当。但应用布托啡诺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更低。

    作者:罗毅;刘路培;黄振宇;黄善华;罗翠琼;龙春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初级创伤救治(PTC)原则在规范化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法对该院2011~2012年使用该培训技能院前急救严重创伤患者和2011年前未使用该培训技能院前急救严重外伤患者各1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并进行经验总结。结果使用PTC规范化急救院前创伤患者在转运后死亡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TC培训项目能够指导院前急救,进一步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作者:范小勇;郝向峰;石德志;吴景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