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霞;李永秀;万小娅;向生娟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该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12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子宫肌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8.33%)显著少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症状缓解率、子宫肌瘤复发率及子宫异常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常规开腹手术小。
作者:王瑞敏;侯懿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方法(J钩、多用途弓)压低上颌前牙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 ed、EM base、维普、万方及知网等在线数据库,收集比较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方法压低上颌前牙的随机对照试验及病例对照试验,并追查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经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 an5.1软件进行M 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研究文献,其中关于种植体与J钩比较的文献有6篇,154例患者;关于种植体与多用途弓比较的文献有5篇,127例患者。M eta分析结果显示,(1)与J钩组相比,种植体组U1-PP距变化量较多(P<0.001),覆变化量较多(P =0.001),治疗时间较短(P<0.001),SN-OP角增大量较少(P=0.004),U6-PP距变化量较少(P=0.020);两组的覆盖变化量、牙根吸收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多用途弓组相比,种植体组U1-PP距变化量较多(P=0.010),U6-PP角增大量较少(P<0.001);两组的 U1-PP距、U1-PP角、U6-PP距、U6水平向移动距离、覆、覆盖、疗程、牙根吸收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种植体与抗压低上颌前牙疗效优于传统方法(J钩、多用途弓),压低前牙量多、时间短、患者较舒适,两者牙根吸收量相当。
作者:潘姗;李建霞;那毕;刘恒朗;范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调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外并发症及影响因素,并分析该院婴幼儿与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肺外消化系统损害临床表现的异同点。方法回顾分析583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按发病年龄分为婴幼儿组(75例)和儿童组(201例),主要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血清转氨酶、血总胆红素、血尿淀粉酶、B超、胆囊炎、X线片等指标。结果583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中276例(47.3%)有肺外损害表现,其中对肺外器官如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及血液系统损害大;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肺外系统损害组使用阿奇霉素的初始时间显著晚于肺炎支原体感染非合并肺外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外损害检出率不受性别影响,受患儿年龄、发病季节影响;患儿病程不受是否合并肺外损害影响。97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患儿中,儿童组的腹痛症状表现明显,婴幼儿组恶心、呕吐症状明显;婴幼儿组和儿童组肠道积气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血清转氨酶增高、血总胆红素增高、血尿淀粉酶增高、尿淀粉酶增高、肝脏B超异常、胆囊炎、腹腔积液等表现的比例较婴幼儿组略高,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损害脏器中消化系统损害率高;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肺外消化系统损害婴幼儿较儿童临床症状表现明显。
作者:陈咏丽;严晓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超声内镜(EUS)与CT检查在食管癌术前临床分期中的准确率。方法对临床诊断为食管癌的6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EUS检查组和CT检查组,每组各34例,于术前行EUS或CT检查,并按照TNM(2003)分期标准作出诊断,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比较。结果以食管癌术后病理分期作为标准,术前EUS检查T、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Tis期0(0/2),T1期75.0%(3/4),T2期75.0%(6/8),T3期86.7%(13/15),T4期80.0%(4/5),T期总准确率为76.5%(26/34);N0期71.4%(5/7),N1期75.0%(9/12),N2期0(0/11),N3期0(0/4),N期总准确率为41.2%(14/34)。术前CT检查T、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Tis期0(0/1),T1期33.3%(2/6),T2期28.6%(2/7),T3期78.6%(11/14),T4期83.3%(5/6),T期总准确率为58.8%(20/34),与EUS检查组T期总准确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0期77.8%(7/9),N1期76.9%(10/13),N2期66.7%(4/6),N3期50.0%(3/6),N期总准确率为70.6%(24/34),与EUS检查组N期总准确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US检查对食管癌的临床T期诊断准确率较高,而CT检查对食管癌的N期诊断准确率较高,术前采用EUS联合CT检查可能对指导术前制订治疗方案、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文静;沈小春;刘海燕;李平;兰丽;陈东风;兰春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穿透性心脏损伤在美国等一些国家中以火器伤为主,占45%~65%,由于损伤较广泛,常为贯通伤或多心腔损伤,病死率较高。而我国和南非等地以锐器刺伤为主,占85%~95%,损伤较局限,只要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并在手术前后实施正确的护理干预,就可获得较高的生存率[1-5]。本科自1998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穿透性心脏损伤患者48例,现对是否实施规范护理干预的不同结局作回顾性比较分析。
作者:肖霞;李永秀;万小娅;向生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手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9~2012在该院行手部手术的患者197例。记录患者一般状况、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血压波动大于20%),随访并记录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进行因素分析。结果术后48 h内发生心血管事件23例,总发生率为11.7%,其中窦速3例(1.52%),房颤2例(1.02%),室性早搏4例(2.03%),心肌缺血11例(5.58%),心绞痛3例(1.52%),心肌梗死1例(0.5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影响因素分别为糖尿病(OR=2.012,P=0.023)、冠心病(OR=2.301,P=0.028)、术前ST缺血改变(OR=2.942,P=0.031)、血脂异常(OR=3.012,P=0.019)、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变(OR=3.522,P=0.020)。结论手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糖尿病、冠心病、术前ST缺血改变、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变。
作者:任志鹏;梁运海;刘东;刘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重庆市农村老年人的精神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0岁及以上的重庆市农村常住老年人口990名进行调查。以筛查量表筛选出可疑精神病阳性者,并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进行复查诊断;对无精神病者,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纽芬兰幸福度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修订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进行心理测试。结果(1)990名老年人中,精神病筛选阳性率为24.04%(238/990),现患病率为19.43%(193/990),分别诊断为乙醇所致精神障碍(11.4%)、器质性精神障碍(5.96%)、心境障碍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2.12%)。(2)797名非精神病老年人中,一般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17.17%(124/722),其中家庭组的检出率及SCL-90总分均显著高于机构组[检出率20.24% vs .3.73%,χ2=20.90,P=0.000;SCL-90总分(109.14±11.77)分 vs .(100.59±7.87)分,t=-8.01,P=0.000]。(3)SCL-90总分显示,女性、无配偶、有负性生活事件、独居、有慢性病、收入较差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农村老年人SCL-90总分与幸福度总分、正性情感、正性体验、社会支持及各维度、内外向呈显著负相关,与负性情感、负性体验、神经质、精神质呈显著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负性情感、精神质、慢性病、养老方式、婚姻状况、是否独居、社会支持总分、神经质进入回归方程,决定系数 R2=0.346。结论1/3以上的农村老年人有精神卫生问题,养老方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明显;防治乙醇所致精神障碍、转变养老方式仍然是当前农村老年精神卫生工作的重点。
作者:张代江;谭小林;程雪;汪波;周建初;曹国兴;陈黎明;刘涛;李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长春瑞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于该院接受诊断和治疗并对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给予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6%,对照组为7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21.1%)显著低于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31.6%)和静脉炎发生率(3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和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长春瑞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总有效率,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李瑞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初产妇无手术指征行剖宫产术的原因,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依据。方法将640例初产妇分为无手术指征行剖宫产组(观察组)和自然分娩组(对照组),各320例。对产妇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组间剖宫产可能原因量表、剖宫产及孕期知识量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年龄高于对照组,月收入大于2000元的比例以及受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忍受度、无信心自然顺产、择时生产、家属意愿、高龄产妇方面,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期知识了解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高(大专及以上学历)、不能忍受疼痛、无信心自然顺产、择时生产、高龄产妇及孕期知识了解程度低,是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结论对不能忍受疼痛、无信心自然顺产的产妇可采用适当的镇痛及鼓励手段;对择时生产、高龄产妇及孕期知识了解程度低的产妇可加强产妇教育。
作者:刘世英;李增艳;张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影像学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 A )腕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6~12月收治的78例RA患者(RA组)腕关节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对照同期50例健康体检人群(健康对照组),观察记录各解剖结构的声像图表现及双侧腕关节滑膜的厚度;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技术检测关节滑膜的血流特点:滑膜动脉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按Alde半定量法将滑膜血流丰富程度分为0~3级并探讨其与RI及PI的相关性,观察高频超声对RA腕关节早期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1)超声显示RA组腕关节存在关节积液(65例,122个)、周围炎性渗出(34例,70个)、滑膜增生(78例,153个)、血管翳(37例,69个)及关节面不规则骨质侵蚀(29例,58个)。RA组腕关节滑膜厚度(3.50±1.37)m m ,健康对照组腕关节滑膜厚度(1.46±0.32)m m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64例关节滑膜可探及血流信号,其中RI随着血流分级的增加而逐级减低,与血流分级呈负相关( r=-0.79,P<0.05);PI随血流分级增加变化不大,二者无相关性;(3)与血清类风湿因子(RF)水平及X线片检查相比,超声检查对RA的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腕部超声检查能较好地显示RA患者的病理改变,较血清RF水平检测和X线片检测更为敏感,可以提高临床RA患者病变检出率,促进其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
作者:宋海霞;王全师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特点,以便减少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方法对该院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4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47例患者中有62例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前降支(L AD )33例(LAD组),左回旋支(LCX)7例(LCX组),右冠状动脉(RCA)22例(RCA组)。LAD组快速型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RCA组(P<0.05);RCA组缓慢型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LAD组(P<0.05)。梗死相关动脉开通时间小于6 h发生心律失常43例,而大于6 h发生心律失常19例;心律失常主要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相关动脉较早开通者。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心律失常的类型与梗死相关动脉有相关性,其发生率与再灌注时间有关。
作者:查克岚;曾瑜;李家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EBM SD )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接受EBM SD治疗的12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与手术疗效。结果128例患者成功置入胆道金属支架119例,成功率92.97%;术后胆红素(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显著下降,明显低于术前( P<0.01),减黄效果满意68例(57.1%),一般47例(39.5%),无效4例(3.4%),总有效率为96.6%;1周后检查肝功能较术前有显著改善,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也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术后并发症较轻,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119例成功置入胆道金属支架患者,金属支架畅通期为140~145 d ,中位畅通期277 d ,术后生存期为145~560 d ,中位生存期299 d。结论采用EBM SD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疗效明显,能显著改善患者状况。
作者:马鸿祥;周鸣清;陈欣然;蒋海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实施护理干预对减少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血液肿瘤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该院血液科120例PICC置管出院血液肿瘤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电话随访进行一般健康知识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PICC专科护士进行电话随访,具体内容包括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能力。随访时间共3个月。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同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电话随访实施护理干预对减少PICC血液肿瘤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钟晖;陈永平;牟庆云;田继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临床分离的24株铜绿假单胞菌(PA )对致病性真菌(如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葡萄牙念珠菌等)的抑制作用。方法收集临床上24株PA ,通过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及API 20NE(法国梅里埃公司产品)进行鉴定;通过纸片法、十字交叉划线法及共培养检测PA对致病性真菌的抑制作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有抑制作用的PA和无抑制作用的PA分泌蛋白进行电泳。结果24株PA中部分菌株对常见的致病性真菌有显著抑制作用,而部分PA菌株有一定抑制作用,另外一些完全没有抑制作用;共孵育试验显示 PA可能是通过抑制真菌的菌丝生长而产生抑制作用。SDS-PAGE显示有抑制作用的PA和无抑制作用的PA分泌物蛋白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PA对常见的致病真菌具有抑制作用,推测可能与抑制真菌的菌丝生长及分泌抑制真菌生长的各种蛋白类物质有关。
作者:徐令清;汪峰;侯红艳;刘彩林;欧国平;孙明月;孙自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鼻咽癌主要为非角化鳞状细胞癌,其恶性程度很高,伴随着局部浸润和早期远处转移。鼻咽癌的病因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和EB病毒(EBV )感染,然而,鼻咽癌发病的分子机制仍未完全明确。鼻咽癌对放化疗非常敏感,如果肿瘤仅局限于鼻咽部,可以通过放疗治愈。遗憾的是,30%~40%确诊的患者已经到了晚期,他们往往在治疗4年后出现远处转移或局部复发。因此,迫切需要更深入地研究鼻咽癌的分子机制,寻找早期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及开发新的治疗方案。
作者:龙表利(综述);胡国华(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B型尿钠肽(BNP)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液体复苏过程中的临床意义,用以指导临床补液。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急救中心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5例S A P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晶胶比3∶1为界,将患者分为低晶胶比组(45例)和高晶胶比组(40例),以早期目标导向治疗为复苏终点,观察液体复苏前及复苏后1、2、3 d 及出院前1 d BNP 的变化。结果不同晶胶比的液体复苏均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BNP 随复苏液体总量的增加而增加,与液体量呈正相关;与高晶胶比组相比,低晶胶比组所需液体量明显减少。结论对SAP 患者宜监测血浆BNP 以指导液体复苏,且宜采用提高胶体比例的限制性液体复苏策略。
作者:刘茂霞;曾波;梅浙川;万晓强;曾庆贵;郑紫丹;肖潇;廖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livin在内毒素急性肾损伤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急性肾损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内毒素急性肾损伤大鼠模型,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并检测血肌酐、尿素氮水平观察肾损伤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不同时间点上,内毒素急性肾损伤大鼠肾组织中livin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变化与肾损伤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内毒素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损伤明显,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显著升高(P<0.01),存在急性肾损伤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提示,livin和caspase-3在内毒素大鼠肾组织中均有阳性表达(P<0.01),且在livin出现较高水平表达后,随时间推移,caspase-3表达增强趋势变缓。结论 livin参与了内毒素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并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等重要凋亡效应蛋白,发挥减轻肾损伤、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作者:佟琳;张标;姚华国;孙小聪;陈骥;观春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胃动力变化及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9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7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作为胃轻瘫组,37例无胃轻瘫症状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对照组,另选择5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的胃半排空时间(GET1/2)、胃电图(主频、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和餐后、餐前功率比)、胃肠激素(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及生长抑素)。结果(1)胃轻瘫组患者普遍胃排空延长、胃动过缓、胃电节律紊乱百分率增高、餐后餐前功率比明显降低。胃肠激素检查显示胃轻瘫组患者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分泌增加,生长抑素分泌降低,以上各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对照组患者胃动力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作用:经过4周治疗,57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痊愈15例,显效17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患者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分泌降低,生长抑素分泌增加;液相、固相GET1/2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具有明显的胃动力迟缓现象,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对此类患者安全有效,无症状糖尿病患者需预防胃轻瘫的发生发展。
作者:李九文;吕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影响胸部创伤患者病死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遂宁市中心医院胸心外科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880例胸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胸部创伤患者病死率的相关因素。结果影响胸部创伤患者病死率的高危因素有:年龄“≥60岁”、胸腔引流量“≥2000 m L”、肺挫伤、连枷胸、心脏大血管损伤、合并基础疾病、创伤严重度评分“>16分”、感染相关的器官衰竭评分“≥11分”、改良创伤评分“≤8分”。结论联合采用创伤评分系统准确判断和评估胸部创伤伤情,依据伤情制定有效治疗方案,减少并发症是降低胸部创伤患者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刘建平;夏娟;胡晓勇;张永恒;杨波;周海宁;陈权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结合小块膨胀海绵压迫治疗老年人难治性鼻腔前端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老年人难治性鼻腔前端出血患者200例,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96例,给予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结合小块膨胀海绵压迫治疗;对照组104例,给予鼻内窥镜直视下小块膨胀海绵压迫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后查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治疗有效率、治疗后复发率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治疗有效率(98.96%)明显高于对照组(7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成功后3个月的复发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成功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1.04%)低于对照组(4.8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结合小块膨胀海绵压迫治疗老年人难治性鼻腔前端出血止血彻底,疗效显著。
作者:肖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