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小RNA鼻咽癌潜在的诊断标志和治疗靶点

龙表利(综述);胡国华(审校)

关键词:鼻咽肿瘤, 微RNAs, 生物学标记
摘要:鼻咽癌主要为非角化鳞状细胞癌,其恶性程度很高,伴随着局部浸润和早期远处转移。鼻咽癌的病因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和EB病毒(EBV )感染,然而,鼻咽癌发病的分子机制仍未完全明确。鼻咽癌对放化疗非常敏感,如果肿瘤仅局限于鼻咽部,可以通过放疗治愈。遗憾的是,30%~40%确诊的患者已经到了晚期,他们往往在治疗4年后出现远处转移或局部复发。因此,迫切需要更深入地研究鼻咽癌的分子机制,寻找早期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及开发新的治疗方案。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影像学位置对PFNA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影像学位置对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 )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121例接受了PFNA内固定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术后尖顶距(TAD)值分组,A组72例,TAD<20 mm ;B组49例, TAD≥20 mm。比较两组手术后的疗效情况。结果 A组总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40.3%,明显低于B组的75.5%(P<0.05);A组发生轻度贫血、低蛋白血症的比例明显低于B组(P<0.05);骨折稳定型和不稳定型A组开始完全负重行走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B组(P<0.05);B组稳定型患者开始行走时间、开始完全负重行走时间、骨性愈合时间明显低于不稳定型(P<0.05);骨折稳定型和不稳定型A组Harris评分为优的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5);B组稳定型患者评分为优的比例明显高于不稳定型(P<0.05)。生物力学实验表明,骨折稳定型和不稳定型C组在拉伸侧、压缩侧、外侧、内侧的应力强度均明显高于D组(P<0.05);D组稳定型患者在拉伸侧、压缩侧、外侧、内侧的应力强度均明显高于不稳定型(P<0.05)。结论术后 TAD值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预后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合适的影像学位置有助于提高PFNA手术的疗效。

    作者:宋阳;毕荣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微小RNA鼻咽癌潜在的诊断标志和治疗靶点

    鼻咽癌主要为非角化鳞状细胞癌,其恶性程度很高,伴随着局部浸润和早期远处转移。鼻咽癌的病因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和EB病毒(EBV )感染,然而,鼻咽癌发病的分子机制仍未完全明确。鼻咽癌对放化疗非常敏感,如果肿瘤仅局限于鼻咽部,可以通过放疗治愈。遗憾的是,30%~40%确诊的患者已经到了晚期,他们往往在治疗4年后出现远处转移或局部复发。因此,迫切需要更深入地研究鼻咽癌的分子机制,寻找早期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及开发新的治疗方案。

    作者:龙表利(综述);胡国华(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结合小块膨胀海绵压迫治疗老年人难治性鼻腔前端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结合小块膨胀海绵压迫治疗老年人难治性鼻腔前端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老年人难治性鼻腔前端出血患者200例,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96例,给予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结合小块膨胀海绵压迫治疗;对照组104例,给予鼻内窥镜直视下小块膨胀海绵压迫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后查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治疗有效率、治疗后复发率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治疗有效率(98.96%)明显高于对照组(7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成功后3个月的复发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成功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1.04%)低于对照组(4.8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结合小块膨胀海绵压迫治疗老年人难治性鼻腔前端出血止血彻底,疗效显著。

    作者:肖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CT扫描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及Schatzker分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T扫描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及Schatzker分型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80例经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与CT扫描重建在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和Schatzker分型中的差异,分析C T扫描重建对治疗方案的影响。结果经X线片检查,77例患者可获得初步诊断,3例X线片检查不能确定骨折分型;经CT扫描重建后,3例X线片检查不能确定患者1例为Ⅰ型,2例为Ⅳ型;另外,7例患者更改Schatzker分型,其中3例Ⅱ型改为Ⅴ型,1例Ⅲ型改为Ⅱ型,3例Ⅳ型改为Ⅴ型。经比较发现,X线片与C T扫描重建对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T扫描重建后10例患者Schatzker分型改变或明确,根据CT分型确定手术方案,并作相应调整。80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所见骨折分型与C T扫描重建相符,C T 重建准确率为100.0%(80/80),X线片准确率为87.5%(70/80)。随访12个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现象。结论 C T扫描重建技术能直观、立体地反映胫骨平台骨折情况,包括具体的部位、类型、关节塌陷程度等,对制订手术方案、准确复位以及术后复查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汪文章;刘剑;张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内毒素急性肾损伤大鼠肾组织liv in的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livin在内毒素急性肾损伤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急性肾损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内毒素急性肾损伤大鼠模型,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并检测血肌酐、尿素氮水平观察肾损伤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不同时间点上,内毒素急性肾损伤大鼠肾组织中livin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变化与肾损伤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内毒素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损伤明显,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显著升高(P<0.01),存在急性肾损伤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提示,livin和caspase-3在内毒素大鼠肾组织中均有阳性表达(P<0.01),且在livin出现较高水平表达后,随时间推移,caspase-3表达增强趋势变缓。结论 livin参与了内毒素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并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等重要凋亡效应蛋白,发挥减轻肾损伤、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作者:佟琳;张标;姚华国;孙小聪;陈骥;观春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穿透性心脏损伤护理干预比较分析

    穿透性心脏损伤在美国等一些国家中以火器伤为主,占45%~65%,由于损伤较广泛,常为贯通伤或多心腔损伤,病死率较高。而我国和南非等地以锐器刺伤为主,占85%~95%,损伤较局限,只要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并在手术前后实施正确的护理干预,就可获得较高的生存率[1-5]。本科自1998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穿透性心脏损伤患者48例,现对是否实施规范护理干预的不同结局作回顾性比较分析。

    作者:肖霞;李永秀;万小娅;向生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影像导航鼻内镜系统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和鼻窦骨瘤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采用影像导航进行鼻内翻性乳头状瘤、鼻窦骨瘤鼻内镜手术与传统鼻内镜手术的疗效。方法73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鼻窦骨瘤患者被分成导航组与非导航组,导航组采用影像导航下鼻内镜手术,非导航组采用传统鼻内镜手术。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术后疗效情况。结果导航组与非导航组患者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导航组与非导航组Ⅰ、Ⅱ级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Ⅲ、Ⅳ级中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窦骨瘤中非导航组有1例复发,导航组未见复发病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中导航组与非导航组鼻内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级鼻内并发症导航组与非导航组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Ⅲ、Ⅳ级鼻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鼻窦骨瘤中导航组与非导航组鼻内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鼻窦骨瘤及Ⅲ、Ⅳ级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影像导航下鼻内镜手术优于传统鼻内镜手术,特别在术前评价和确保手术中的安全性方面起到了有价值的辅助作用,使得肿瘤切除更彻底,复发率更低。

    作者:李忠万;高明华;李朝军;李劲松;方红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880例胸部创伤患者救治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胸部创伤患者病死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遂宁市中心医院胸心外科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880例胸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胸部创伤患者病死率的相关因素。结果影响胸部创伤患者病死率的高危因素有:年龄“≥60岁”、胸腔引流量“≥2000 m L”、肺挫伤、连枷胸、心脏大血管损伤、合并基础疾病、创伤严重度评分“>16分”、感染相关的器官衰竭评分“≥11分”、改良创伤评分“≤8分”。结论联合采用创伤评分系统准确判断和评估胸部创伤伤情,依据伤情制定有效治疗方案,减少并发症是降低胸部创伤患者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刘建平;夏娟;胡晓勇;张永恒;杨波;周海宁;陈权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比较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方法压低上颌前牙疗效的 Meta分析

    目的:比较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方法(J钩、多用途弓)压低上颌前牙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 ed、EM base、维普、万方及知网等在线数据库,收集比较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方法压低上颌前牙的随机对照试验及病例对照试验,并追查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经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 an5.1软件进行M 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研究文献,其中关于种植体与J钩比较的文献有6篇,154例患者;关于种植体与多用途弓比较的文献有5篇,127例患者。M eta分析结果显示,(1)与J钩组相比,种植体组U1-PP距变化量较多(P<0.001),覆变化量较多(P =0.001),治疗时间较短(P<0.001),SN-OP角增大量较少(P=0.004),U6-PP距变化量较少(P=0.020);两组的覆盖变化量、牙根吸收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多用途弓组相比,种植体组U1-PP距变化量较多(P=0.010),U6-PP角增大量较少(P<0.001);两组的 U1-PP距、U1-PP角、U6-PP距、U6水平向移动距离、覆、覆盖、疗程、牙根吸收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种植体与抗压低上颌前牙疗效优于传统方法(J钩、多用途弓),压低前牙量多、时间短、患者较舒适,两者牙根吸收量相当。

    作者:潘姗;李建霞;那毕;刘恒朗;范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电话随访对PICC血液肿瘤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实施护理干预对减少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血液肿瘤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该院血液科120例PICC置管出院血液肿瘤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电话随访进行一般健康知识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PICC专科护士进行电话随访,具体内容包括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能力。随访时间共3个月。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同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电话随访实施护理干预对减少PICC血液肿瘤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钟晖;陈永平;牟庆云;田继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PTEN、P27和BAG-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PTEN、P27和BAG-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10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90例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和44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T EN、P27和BAG-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PT EN和P27在子宫内膜癌及增生组织呈低表达,BAG-1呈高表达。PT EN和BAG-1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及肌层浸润相关,BAG-1表达还与患者临床分期相关,而 P27表达与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均无明显相关性。三者关联性分析显示,PT EN与P27及BAG-1之间存在关联性,而P27与BAG-1之间无关联。结论子宫内膜癌及增生组织中PT EN和P27呈低表达,BAG-1呈高表达,三者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梁艳芳;曾今诚;康东平;王玲梅;陈灿;阮建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人食管癌裸鼠皮下移植及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目的:研究建立人食管癌裸鼠皮下移植及原位移植模型的方法。方法从新鲜的人食管癌标本上切除肿瘤组织,移植于裸鼠皮下,建立原代移植瘤并连续传代3次后,取肿瘤组织分别移植于裸鼠皮下及食管黏膜下,分别观察移植瘤成瘤率、大体及组织形态、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情况。结果皮下移植模型成瘤率60%,为低分化鳞癌,未见淋巴结及远处器官转移;原位移植模型成瘤率80%,与患者原发肿瘤组织形态一致,可见广泛的淋巴结转移及肝肺转移。结论初步建立了有效的人食管癌裸鼠皮下移植及原位移植模型,为食管癌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作者:姚文健;白玉;赵宝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超声内镜与CT检查对食管癌临床TN分期的比较

    目的:比较超声内镜(EUS)与CT检查在食管癌术前临床分期中的准确率。方法对临床诊断为食管癌的6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EUS检查组和CT检查组,每组各34例,于术前行EUS或CT检查,并按照TNM(2003)分期标准作出诊断,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比较。结果以食管癌术后病理分期作为标准,术前EUS检查T、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Tis期0(0/2),T1期75.0%(3/4),T2期75.0%(6/8),T3期86.7%(13/15),T4期80.0%(4/5),T期总准确率为76.5%(26/34);N0期71.4%(5/7),N1期75.0%(9/12),N2期0(0/11),N3期0(0/4),N期总准确率为41.2%(14/34)。术前CT检查T、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Tis期0(0/1),T1期33.3%(2/6),T2期28.6%(2/7),T3期78.6%(11/14),T4期83.3%(5/6),T期总准确率为58.8%(20/34),与EUS检查组T期总准确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0期77.8%(7/9),N1期76.9%(10/13),N2期66.7%(4/6),N3期50.0%(3/6),N期总准确率为70.6%(24/34),与EUS检查组N期总准确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US检查对食管癌的临床T期诊断准确率较高,而CT检查对食管癌的N期诊断准确率较高,术前采用EUS联合CT检查可能对指导术前制订治疗方案、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文静;沈小春;刘海燕;李平;兰丽;陈东风;兰春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设计开发人乳腺癌组织资源库管理系统

    乳腺癌是一类常发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妇女健康。调查数据表明,每年全球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发病率约37.5/10万,其发病率为妇女恶性肿瘤发病率的22.8%,病死率约13.2/10.0万,为所有肿瘤病死率的14.1%[1]。近年研究表明乳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发病年龄逐年降低[2]。

    作者:段承刚;罗彬;龚舒;王丽;梅自强;何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脑出血患者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研究

    临床路径是针对某一种疾病,由医院领导、专家、专科医师、护士长等各专业人员,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制定出标准化的工作流程,通过界定标准住院日数,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项目,从而降低患者的住院医疗费用[1-2]。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是应用临床路径的预定目标。

    作者:陈霞;刘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重庆市990名农村老年人精神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重庆市农村老年人的精神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0岁及以上的重庆市农村常住老年人口990名进行调查。以筛查量表筛选出可疑精神病阳性者,并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进行复查诊断;对无精神病者,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纽芬兰幸福度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修订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进行心理测试。结果(1)990名老年人中,精神病筛选阳性率为24.04%(238/990),现患病率为19.43%(193/990),分别诊断为乙醇所致精神障碍(11.4%)、器质性精神障碍(5.96%)、心境障碍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2.12%)。(2)797名非精神病老年人中,一般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17.17%(124/722),其中家庭组的检出率及SCL-90总分均显著高于机构组[检出率20.24% vs .3.73%,χ2=20.90,P=0.000;SCL-90总分(109.14±11.77)分 vs .(100.59±7.87)分,t=-8.01,P=0.000]。(3)SCL-90总分显示,女性、无配偶、有负性生活事件、独居、有慢性病、收入较差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农村老年人SCL-90总分与幸福度总分、正性情感、正性体验、社会支持及各维度、内外向呈显著负相关,与负性情感、负性体验、神经质、精神质呈显著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负性情感、精神质、慢性病、养老方式、婚姻状况、是否独居、社会支持总分、神经质进入回归方程,决定系数 R2=0.346。结论1/3以上的农村老年人有精神卫生问题,养老方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明显;防治乙醇所致精神障碍、转变养老方式仍然是当前农村老年精神卫生工作的重点。

    作者:张代江;谭小林;程雪;汪波;周建初;曹国兴;陈黎明;刘涛;李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规范化护士培训中指导教师现状与思考

    规范化护士培训是指护理专业院校的毕业生继岗前培训后所接受的护理专业培训,目的是使其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语水平和医德医风等得到全面提高,达到卫生部《卫生技术人员试行条例》规定的护师基本条件[1]。2006年国家卫生部颁布了《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我省各地乃至全国多家医院开展了规范化护士培训,取得了“模式”性经验,但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指导教师的任职资格没有相应的认证标准。本研究对四川省规范化护士培训中指导教师任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探索规范化护士培训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以期对指导教师的培养与发展有所启示。

    作者:陈丽;文华;陈晨;佘秋群;涂素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初级创伤救治(PTC)原则在规范化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法对该院2011~2012年使用该培训技能院前急救严重创伤患者和2011年前未使用该培训技能院前急救严重外伤患者各1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并进行经验总结。结果使用PTC规范化急救院前创伤患者在转运后死亡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TC培训项目能够指导院前急救,进一步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作者:范小勇;郝向峰;石德志;吴景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58例非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该院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住院的58例分枝杆菌培养阳性并鉴定为NTM的患者进行队列研究,将其分为单药物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各29例,经过6~8个月的治疗后,对两组的治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67例分枝杆菌培养检出58例NTM,检出率为10.23%。耐药情况:NTM菌株对常用的异烟肼、链霉素等药物耐药,耐药率分别为100.0%、96.5%,但对卷曲霉素、卡那霉素等有一定敏感性,敏感率为46.6%、44.8%。临床特征:咳嗽、咳痰58例(100.0%),消瘦29例(50.0%),气促26例(35.3%),咯血19例(32.4%),胸膜炎12例(23.5%),乏力9例(17.6%),发热7例(11.8%),盗汗5例(8.8%),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11例(23.5%)。胸部影像学表现大体特点:3个肺野39例(67.6%),其中两侧全肺野15例(29.4%),空洞17例(35.3%)。治疗效果:单药物组治愈率为41.3%,联合用药组治愈率为72.4%。结论NTM肺病的临床表现与肺结核相似,肺部病灶多肺野,进展缓慢,耐药率高。

    作者:曹培明;刘奉凤;李桓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胃动力变化及枸橼酸莫沙必利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胃动力变化及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9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7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作为胃轻瘫组,37例无胃轻瘫症状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对照组,另选择5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的胃半排空时间(GET1/2)、胃电图(主频、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和餐后、餐前功率比)、胃肠激素(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及生长抑素)。结果(1)胃轻瘫组患者普遍胃排空延长、胃动过缓、胃电节律紊乱百分率增高、餐后餐前功率比明显降低。胃肠激素检查显示胃轻瘫组患者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分泌增加,生长抑素分泌降低,以上各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对照组患者胃动力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作用:经过4周治疗,57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痊愈15例,显效17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患者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分泌降低,生长抑素分泌增加;液相、固相GET1/2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具有明显的胃动力迟缓现象,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对此类患者安全有效,无症状糖尿病患者需预防胃轻瘫的发生发展。

    作者:李九文;吕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