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钗石斛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N F-κB、IL-6表达的影响

金徽;陶凤;唐彦萍

关键词:糖尿病, NF-κB, 白细胞介素6, 金钗石斛
摘要:目的:观察金钗石斛(DNL)水提物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健康对照组、糖尿病组、金钗石斛干预1组(DNL1组)、金钗石斛干预2组(DNL2组),灌胃给药12周。分别测定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尿肌酐、24 h尿蛋白,并计算肌酐清除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F-κB、IL-6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L-6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12周末糖尿病组大鼠血糖、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显著增高(P<0.01),肌酐清除率显著降低(P<0.01),NF-κB、IL-6蛋白表达水平与IL-6 mRNA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DNL1组、DNL2组大鼠血糖、尿素氮、24 h蛋白尿明显降低(P<0.05),肌酐清除率明显增加(P<0.05),NF-κB、IL-6蛋白表达水平与IL-6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DNL能抑制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NF-κB的活化,进而降低IL-6的表达,对糖尿病组大鼠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PDCA在手术室腔镜器械送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灭菌中的应用

    随着外科微创化的发展,腔镜手术占本院外科总手术量的60%左右。目前,本院外科各临床科室将自己买的器械存放到手术室,由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器械的清洗灭菌,而器械的清洗直接影响到器械的灭菌效果。PDC A循环是美国管理学家戴明环先生提出的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基本管理方法,即通过计划(P )、实施(D )、检查(C )、处理(A )4个阶段管理,使工作质量在不断循环中得到提升[1]。本科自2012年3~9月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以来,腔镜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得到提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朝敏;甘晓琴;聂智容;谭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清m iR-203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治疗前血清miR-203水平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对100例Ⅰ~Ⅳ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用荧光定量PCR进行治疗前血清miR-203检测,结合临床资料对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估血清miR-203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100例宫颈癌患者miR-203的相对表达量中位数为2.73,较健康对照组组织明显升高(P=0.005),但是在宫颈癌不同分期中,随着肿瘤进展miR-203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0.006)。其中经手术确定的有淋巴结转移患者40例,相对表达量中位数为2.721,较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中位数为5.440)明显下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于肿瘤直径大于或等于4 cm的患者其miR-203的相对表达量较之肿瘤直径小于4 cm的患者明显降低(P=0.003)。而年龄和病理学分级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203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曲线下面积为0.658±0.061,灵敏度为65.0%,特异度为62.5%,诊断准确性较低。结论 miR-203在宫颈癌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意义不大。

    作者:赵珊;姚德生;陈军莹;丁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肝脏孤立性结节病变的多层CT 与磁共振成像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多层CT(MSCT)、磁共振成像(MRI)在肝硬化背景下肝脏孤立性结节性病变诊断中的诊断效能差异。方法对有肝硬化背景的64例患者(64个孤立性病灶)分别行M SC T 和 M RI增强检查,并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MSCT和MRI的检出率、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56%、65.31%、37.50%、78.79%、72.22%、46.15%和87.50%、85.71%、66.67%、97.14%、82.93%、93.33%,M RI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M SC T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肝硬化背景下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优于MSCT。

    作者:丁怀银;朱西琪;许传军;刘杜先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6例咳嗽致腹壁血肿报道

    自发性腹壁血肿少见,老年人多发,临床表现为急腹诊,易导致漏诊、误诊[1]。该病早期不被重视,部分患者未得到及时诊治而致严重出血、休克甚至死亡[2]。现就本科收治的6例腹壁血肿患者,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例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60~70岁,平均66.2岁,发病到就诊时间1~4d,平均住院11d。6例中5例有高血压病史;6例均无糖尿病、肝硬化病史;无口服抗凝药物病史,家族中无血液系统疾病史。

    作者:杨雪峰;贺新媛;王麦建;黄韩冬;陈正权;程家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人乳铁蛋白对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和细胞外蛋白激酶表达的作用

    目的:探讨人乳铁蛋白(hLF)对软骨细胞外蛋白激酶(ERK)表达与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为临床治疗骨关节炎提供方向。方法体外培养关节软骨细胞,在试验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剂量hLF,并设置空白对照组(hLF为0),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力;用LIVE/DEAD染色检测关节软骨细胞活力;用实时定量PCR检测ERK的表达。结果hLF对关节软骨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且具有浓度依赖性(P<0.05);hLF对关节软骨细胞的活力有促进作用(P<0.05);hLF有上调关节软骨细胞的ERKmRNA表达的作用(P<0.05)。结论hLF增加ERKmRNA的表达,具有促进关节软骨细胞增殖与活力的作用。

    作者:王卒平;刘啟蒙;张冬青;况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富氢生理盐水对大鼠重度颅脑损伤后氧化应激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富氢生理盐水对大鼠重度颅脑损伤(STBI)引起的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健康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TBI+生理盐水(NS)组和STBI+富氢生理盐水(HS)组。通过皮质直接打击方法建立大鼠STBI模型。模型建立后5 min内分别给予STBI+NS组和STBI+ HS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富氢生理盐水进行治疗。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12、24、48 h检测3组动物血浆中丙二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STBI+NS组动物血浆MDA水平在术后24 h和48 h明显升高(P<0.05),富氢生理盐水治疗可以显著降低颅脑损伤后MDA的水平(P<0.05)。STBI手术组动物血中的SOD及GSH-PX的活性在颅脑损伤后12 h有所升高,但在颅脑损伤24 h和48 h后显著降低(P<0.05)。富氢生理盐水治疗可以显著增加颅脑损伤后SOD及GSH-PX的活性(P<0.05)。结论富氢生理盐水治疗在某种程度上可通过降低体内氧化应激水平而对大鼠STBI具有保护作用。富氢生理盐水治疗可能是治疗颅脑损伤的更有效治疗策略。

    作者:徐其岭;闫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低分子肝素对骨盆骨折患者术后vWF、GM P-140、t-PA 、PAI-1、D-D及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影响

    骨盆骨折患者术后长期制动及卧床休息可导致下肢静脉血流减慢,加之手术创伤后引起的炎性反应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导致静脉血管狭窄,易诱发下肢静脉血栓(D V T )[1]。DV T因其栓子容易脱落而导致肺动脉栓塞,是引起骨科患者术后死亡的重要因素[2]。研究表明,血小板及凝血因子被激活、内皮细胞受损、纤溶及抗凝系统功能下降、血液黏稠度增大是引起患者术后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通过测定血小板活性及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可有效预测骨科患者术后血栓形成情况[3-4]。低分子肝素具有抗凝血功能,能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同时能拮抗Xа及Ⅱа等抗凝血因子活性,在预防及治疗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5]。本文观察骨盆骨折患者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后血小板活性及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低分子肝素在预防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国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6层螺旋CT对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 T血管成像对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黄石中心医院普爱院区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集的9例确诊的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的16层螺旋C T血管成像影像表现,运用后处理技术如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曲面重建和容积再现等方法进行分析和诊断。结果16层螺旋C 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均能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真假腔、内膜片、破裂口位置、夹层累计的范围及是否合并血栓、分支血管受累等病变。结论运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能清楚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及邻近血管病变,对筛选和诊断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意义重大。

    作者:王勇;孟亚辉;任伯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住院患儿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及其应用

    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护理学会将营养不良定义为能量、蛋白质以及其他营养素缺乏或过量的一种营养状态。近10年来,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疾病状态下住院患儿的营养不良问题日趋严重,它不仅影响儿童的体格生长和智力发育,也增加临床不良预后风险,如增加发病率和病死率,延长住院时间,提高医疗费用支出等[1-2],成为威胁儿童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2000年Sermet-Gaudelus等[3]对法国某医院内的296例住院患儿营养调查发现,64.5%的儿童住院期间丢失体质量。2005年土耳其某医院对528例住院患儿调查结果显示,急性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40.9%[4]。2011年Sissaoui等[5]对法国12所大学的附属医院和2所康复中心的1063例患儿进行大样本的营养调查发现,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达10.0%。2002~2003年陶晔璇等[6]对上海3家以儿科为主的三级甲等医院儿科住院患儿2265例进行调查,发现患儿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生长迟缓7.1%,低体质量5.5%,消瘦5.2%;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分别为:生长迟缓13.5%,低体质量16.8%,消瘦16.3%。严重创伤和烧伤对儿童的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更严重,据统计其影响时间可长达2年[1]。因此,迫切需要制定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营养筛查工具,对每一位住院患儿进行入院时营养评估,及时发现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风险的患儿,以便早期对其进行营养干预,从而改善疾病预后,降低临床不良预后风险。

    作者:高中敏(综述);李廷玉(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不同孕龄与母婴结局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不同孕龄与母婴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7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根据发病时孕周将其分为28~31周组(33例)、32~34周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发症及围生儿结局。结果28~31周组终止妊娠时间(31.8±0.9)周、期待治疗时间(12.4±4.1)d、新生儿体质量增加量(493.5±20.3)g与32~34周组[(33.5±1.2)周、(8.1±3.9) d、(302.2±18.6)g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8~31周组期待治疗时间大于或等于1周患者的围生儿结局明显好于期待治疗时间小于1周者( P<0.05);28~31周组围生儿病死率(27.3%)、新生儿监护病房(N IC U )入住率(36.4%)均明显高于32~34周组(8.1%、13.5%)( P<0.05);28~31周组并发症中肾功能异常(51.5%)、H EL L P综合征(6.1%)、胎盘功能不良(45.5%)的比例与32~34周组(21.6%、24.3%、2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会导致围生儿病死率高,N IC U入住率高,容易发生并发症。

    作者:刘伟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对重庆市转化医学中心建设的几点思考

    转化医学又称转化研究,是指“从实验室到病床”和“从病床到实验室”的双向转化研究,其概念由时任美国国立卫生院院长的Elias Zerhouni在2003年正式提出[1],其内涵包括快速有效地将生物医学基础研究的新成果转化为临床医学技术和产品,把临床医疗的实际情况反馈给实验室并开展研究的双向过程。近年来,也有学者认为其内涵应延伸至将基础医学研究成果应用到社区医疗保健和公共卫生防治工作中,即医学研究成果的普及和社会化的过程[2]。

    作者:谭小丽;伍群;吴小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取220例自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n=110)和对照组(n=110),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开腹手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和肠梗阻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左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以及直肠癌根治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为5.45%(6/1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82%(13/1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肠梗阻的发生率较常规开腹手术小。

    作者:朱旭;李炯;曾冬竹;石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重庆某综合医院新发结核病及结核防治知晓度调查

    目的:了解新发结核病患者的各类临床特征,调查患者对结核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确诊的648例初诊和434例复诊肺结核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具体诊断信息、结核防治知晓度、用药状况等。结果结核患者以男性居多(60.2%),中青年仍是结核发病的主要人群(77.8%),发病地区以农村为主(61.6%),职业中以体力劳动者(65.4%)居多,结核类型中以继发性肺结核居多(72.8%),40.0%(52/130)的结核型胸膜炎合并有肺结核。结核常合并尘肺(8.0%)、糖尿病(3.6%)、哮喘(4.3%)等基础疾病。初诊结核患者对结核防治问题知晓情况差异较大,但普遍偏低。复诊结核患者比初诊患者拥有更多的结核防治知识(P<0.05)。初诊患者结核防治相关知识主要的来源为亲友告知(30.3%),而复诊患者结核防治相关知识主要来源为医护教育(36.9%)。不清楚疗程(45.3%)、结核症状消失(30.8%)是患者不规律用药的主要原因。结论农村等经济条件较差地区、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中青年男性是结核的主要发病人群。初诊结核患者对结核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普遍较低。综合医院在复诊患者结核知识来源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宣传教育过程中,应就结核的传播方式、预防措施、治疗疗程、不良反应监测、免费药物发放、结核预后等目前知晓率低的知识点进行重点关注。

    作者:罗虎;祝冰晶;周向东;宫亮;胡建林;杨和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N-cadherin和vim entin在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N钙黏蛋白(neuronal cadherin ,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在原发性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58例原发性直肠腺癌组织和距肿瘤5 cm以上的正常直肠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组织中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并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直肠腺癌组织中N-cadherin和vim-entin阳性表达率[53.4%(31/58)、46.6%(27/58)]明显高于正常直肠黏膜组织[3.4%(2/58)、1.7%(1/58)](P<0.01);N-cad-herin和vimentin的阳性率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 TNM 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与原发性直肠腺癌的转移密切相关,检测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可作为判断直肠腺癌转移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张俊君;郭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甘肃省三级医院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技术效率评价

    数据包络分析(date envelop analysis ,DEA )是评价医院技术效率较为成熟和先进的方法之一。甘肃省政府在2010年的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39.5%(全国2010年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为28.69%),比2009年增长了14.12亿元。如此规模的投入,是否得到了有效的产出,一直困扰着甘肃省政府及卫生界管理人士。有研究表明,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低效率是造成医疗卫生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1-2]。本文对甘肃省三级医院的技术效率进行分析,旨在为制定合理的卫生资源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韩雪梅;李娟;王立先;胡琦;邵雨薇;姚倩;王增福;韩云倩;陈永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干扰RNA 沉默 ATP1A1基因对 U251胶质瘤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沉默ATP1A1基因对人U251胶质瘤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ATP1A1-shRNA慢病毒感染人U251胶质瘤干细胞,逆转录实时定量PCR(RT-q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ATP1A1的mRNA和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M T T法检测细胞体外的增殖情况。结果通过RT-qPCR及Western blot 分析表明,感染后的细胞组ATP1A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受到明显抑制,ATP1A1 mRNA抑制率为84.15%,蛋白表达抑制率为55.33%,细胞生长变慢,细胞凋亡比例显著增加,G1期细胞增多,而S期细胞减少,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靶向ATP1A1基因干扰能够抑制人U251胶质瘤干细胞ATP1A1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调控细胞周期再分布,抑制细胞增殖。

    作者:赵洪新;张丽;王玉玉;李刚;李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病历档案的作用及在病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住院病历又分为运行病历和归档病历,一般习惯将归档病历即已经完成并进入病案室的病历称为病历档案。目前医院病历档案的利用率高,范围广泛,复印、复制量大,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是病案管理适合新形势的必然要求[1]。本文从病历档案及利用特点等,分析当前病历档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作者:杨巧;付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不同人群在震后不同阶段的心理状况研究

    目的:对玉树地震后亲身经历地震的受灾人群,远离震区的受灾人群亲属、救援人员,远离震区的普通人群分别在半年、1年、2年进行心理状况调查,为危机干预提供有力依据。方法使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阶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人群在不同阶段PTSD、焦虑症、抑郁症检出率不同,并且同一人群PTSD、焦虑症、抑郁症检出率及SCL-90项中各因子得分随着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不同人群PTSD、焦虑症、抑郁症检出率及SCL-90项各因子得分也因离地震源距离增加而呈下降趋势。结论震后不同人群在不同阶段均存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应加大心理干预力度,提高对应激事件的应对能力。

    作者:董强利;叶兰仙;张玉堂;刘建斌;荔志云;杜欣柏;马显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贵州省某职业教育中心学生健康素养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贵州省某职业教育中心学生的健康素养状况,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08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基础上自行设计健康素养问卷,于2012年11月随机抽取某职业教育中心高一至高三38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职业教育中心学生健康基本知识知晓率为78.35%,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知晓率为39.57%,基本技能素养的知晓率为66.61%,3个调查项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651.710,P<0.01)。就总体健康素养而言,来自较高家庭收入的学生健康商数分数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户口和性别对学生健康商数的影响不大;随着学龄的增加,学生健康素养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657,P<0.05)。结论该职业教育中心学生在生活方式与行为方面健康素养较差,应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养健康习惯,对于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应加强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其健康素养。

    作者:吴永亮;杨増俊;伍亚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早期学龄儿童的体质量水平对后期体格生长和血压变化的影响

    目的:了解学龄儿童体质量水平对后期体格生长和血压改变的影响。方法通过个人信息匹配,获得研究对象在2005、2009年的2次学校体检数据,然后按全国儿童年龄别体质量推荐值将2005年的体质量进行分组,比较不同体质量组别和不同年龄段儿童5年后身高、体质量和血压变化。结果共获得10373名6~14岁学龄儿童的2次体检数据。结果表明,2005~2009年体质量和身高增幅在低年龄段的低体质量儿童中较高;血压增幅在低年龄段与早期体质量呈负相关,在高年龄段这种相关性消失或者逆转;血压增幅还与5年间体质量的增幅呈正相关,但与身高的增幅无关。结论低体质量学龄儿童在青春期前出现明显的体质量和身高的赶上生长;学龄早期体质量低下,过多的增质量,学龄晚期体质量过高是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勇;雨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