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β-NGF重组质粒转染GFP转基因小鼠BMSC的实验研究

刘强和;王亮亮;王翔;王永宝;黄鑫;邓铭;刘芳贤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 绿色荧光蛋白质类, Lipofectamine 2000, 转染, 小鼠, 骨髓基质干细胞
摘要:目的:观察携带有人β神经生长因子(β-NGF)重组质粒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培养小鼠BMSC ,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Lip2000)转染方法将含有人β-NGF基因的重组质粒转染至含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小鼠BMSC中,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的方法检测其β-NG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采用脂质体Lip2000转染方法能成功地将β-NGF重组质粒转染至BMSC ,转染后细胞出现β-NGF基因的表达,并且其表达的β-NGF蛋白能有效地保护转染过程中对细胞的损害。结论经转染后携带β-NGF基因质粒的小鼠BMSC仍有增殖、分化能力,并且具有了β-NGF蛋白的表达能力。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肝母细胞瘤中的干细胞表面标记物的初步识别

    目的:初步筛选出肝母细胞瘤(HB)中的肿瘤干细胞(NSC)相关表面标记组合,并了解NSC的分布。方法选择入住江西省儿童医院并接受手术的 HB患儿,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干细胞相关标记物CD34、T hy-1、c-kit、CD56和干细胞生长因子(SCF),在 HB组织及距肿瘤组织边缘3 cm以外的正常肝脏组织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Thy-1、c-kit散在分布于HB组织中,主要集中在汇管区,而正常肝脏组织中不表达;CD34及SCF在HB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脏组织(P<0.05),其中CD34主要在血管内皮系统中分布,SCF主要表达在汇管区;CD56表达于成簇的神经纤维组织中,在 HB及正常肝脏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干细胞相关表面标志物分布于 HB组织中,并且集中表达在特定区域。表达 Thy-1/c-kit阳性细胞可能对 HB的发生起一定作用。

    作者:张守华;肖菊花;邓庆强;徐红艳;罗鸣;谌卫龙;雷俊;陶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关键要素与现实路径

    随着医疗改革(简称医改)的推进,中国医疗保险(简称医保)逐步实现了全覆盖、全统筹,开始进入了全民医保时代,医保资金收入日益成为医疗机构主要经费来源,也成为财政对医疗机构财政补偿的主要方式之一。由此,如何约束住医疗机构的不合理开支,使百姓的“救命钱”发挥大效益,使医保制度保持可持续性,便成了进入全民医保时代后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当前,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被认为是约束医疗机构、破除“以药补医”的一个重要切入点[1]。那么,如何认识这一改革在全民医保时代的重要地位?在医保支付方式的设计和改革中应注重哪些关键要素?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

    作者:薛大东;皮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兔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基本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兔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基本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兔腹腔镜肾切除、输尿管吻合及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动物模型;在自制模拟训练箱内,对8名无实际腹腔镜手术操作经验的临床医师分别进行10次此3种术式的模拟训练,记录每人每次手术操作完成时间,观察学习曲线和训练效果。结果8名医师均顺利完成培训,腹腔镜下肾切除手术时间从首次(45.75±6.88)min降至第6次、末次的(30.75±4.53) min、(25.86±3.31)min;腹腔镜下输尿管吻合手术时间从首次(56.75±7.13)min降至第8次、末次的(43.00±4.34) min、(35.50±4.04)min;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手术时间从首次(77.38±5.34)min降至末次的(59.13±7.26) min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训练后期,总体上参与者缝合时出现重缝、撕裂组织的概率明显下降,控制的针距和边距也更精确,完成的质量和外观上都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兔可以便利地用来建立腹腔镜肾切除、输尿管吻合及肾盂输尿管成形手术训练的动物模型;适合于临床医师进行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基本技能操作培训。

    作者:张建文;刘春晓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PBL教学法运用于病理生理学双语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当今国际医疗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重要,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教育部提出了双语教学的要求。顺应时代需要,本校医学专业各学科的双语教学逐步展开,其中病理生理学双语课程被列为医学院精品示范课程。病理生理学作为一门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学科,对其实施效果良好的双语教学,无疑对后续临床课程的双语化教学和学习意义重大[1]。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学生的自主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使之成为中国教育改革探讨的热点[2-5]。然而目前PBL在医学双语教学中的探索和研究却少见报道。为培养时代所需的复合创新型人才,本教研室以病理生理学双语课程为改革试点,尝试引入PBL教学法,并获得一些宝贵的经验和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青;胡煜辉;黄玉珊;肖凤;彭朝龙;孙朝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海南省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海南省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现状,探讨适合的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管理模式。方法按医院等级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对海南省24所医院器械清洗处理模式、清洗消毒间布局、清洗处理方法和设施、清洗人员的防护、清洗人员的培训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器械的医院共有14所(58.33%)。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都有独立清洗消毒间,设有专职清洗消毒人员,布局合理;清洗人员防护设施应用到位,有接受相关清洗消毒工作培训,清洗流程符合规范要求。10所一级及以下医院仅有1所(10.00%)清洗消毒间的布局合理;设有专职清洗消毒人员的有3所(30.00%)医院;基本未进行清洗消毒人员的相关培训且防护不到位,大部分清洗消毒设施及清洗流程不符合要求。三、二、一级医院的ATP生物荧光法评价器械清洗消毒的合格率分别为100.00%、90.00%、80.00%。结论一级及一级以下医院存在的问题普遍而且突出,建议实行区域化消毒供应管理模式,大程度实现消毒供应中心资源的优化配置。

    作者:周淑萍;许晨耘;柯雅娟;鲜于舒铭;符林秋;符蔚;王秀菊;孙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心理行为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进行心理行为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分为心理行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38例,对干预组父母实施心理行为干预。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 )和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 )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组患者得到的家庭支持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P<0.01);BPRS 评分、IPRO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APGAR总分与BPRS总分、IPROS总分呈负相关( r=-0.496、r=-0.453,P<0.01)。结论心理行为干预有利于指导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向患者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肖容;李清均;杨波;程农梅;郑琼;吴进纯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膝关节镜半月板切除术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剂量

    目的:探索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膝关节镜半月板切除术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膝关节镜半月板切除术患者25例,以序惯法研究罗哌卡因的 ED50,有效标准为:蛛网膜下腔阻滞后20 min ,感觉阻滞平面至少达到 T12水平;运动阻滞达到Bromage Scale评分大于或等于2分;蛛网膜下腔阻滞后至少1 h硬膜外不追加局部麻醉药物。首次剂量为10 mg ,根据上一个患者有效与无效结果减少或增加1 mg剂量。结果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膝关节镜半月板切除术罗哌卡因的 ED50为12.24 mg (95% C I:12.09~12.39)。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膝关节镜半月板切除术罗哌卡因的应用剂量好大于12.24 mg ,但麻醉效果可能还与局部麻醉药物的比重和患者因素(身高、体质量、年龄)有关。

    作者:徐涛;王佳;杨庆国;王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腹腔孤立性纤维瘤8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腹腔孤立性纤维瘤(SFT )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复习国内、外文献,回顾性分析该院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手术切除及行病理检查确诊为SFT患者的病例资料,就其来源、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其预后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SFT术前诊断困难,表现多为惰性生长的无痛性肿瘤,无特殊临床表现,肿块巨大累及邻近脏器时可出现相应的症状。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确诊SFT患者8例,肿瘤位于腹腔右髂窝、盆腔、胃窦部等,临床表现不明显。8例患者均行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经病理确诊为良性SFT 7例,恶性SFT 1例,8例患者随访6个月至9年,肿瘤无复发。结论超声、CT检查对SFT无特异性,病理检查是其确诊的惟一方法,根治性切除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是否切除彻底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杨雪峰;何金艳;穆青清;程家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SENP1和c-myb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骨髓标本中小泛素样修饰蛋白特异性蛋白酶1(SENP1)和c-myb蛋白表达及其相关性,为阐明SENP1和c-myb在ALL中的作用、机制及与预后的关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经确诊的ALL患者31例(ALL组,其中含B-ALL 22例,T-ALL 1例,未分类ALL 8例),将其分为低/中危组(n=6)和高危组(n=25);另选取同期经形态学确诊的增生性骨髓象、增生性贫血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real-time 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SP法)检测SENP1、c-myb在ALL及对照组骨髓标本中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ALL患者骨髓标本及骨髓涂片中SENP1、c-myb均高表达,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SENP1与c-myb高表达具有相关性。SENP1、c-myb的表达在低/中危组低于高危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L患者骨髓标本中存在着SENP1、c-myb的高表达, SENP1与c-myb可能与ALL的发生、发展相关;但在不同危险度分级ALL患者中尚不能证明SENP1与c-myb表达有差异。

    作者:李庆容;徐双年;张建民;陈洁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昆明某院11年结肠镜检出大肠癌临床特点变化趋势

    目的:探讨昆明某院结肠镜检出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室结肠镜检出大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1年共检出大肠癌1920例,检出率为7.19%,患者平均年龄(60.21±13.61)岁,男女性别比为1.37∶1.00。近5年肠镜对大肠癌的检出率保持在相对稳定水平(7.00%~8.00%),受检者和大肠癌患者平均年龄呈逐年增高趋势,大肠癌以直肠癌为主(56.98%),但直肠癌检出率呈缓慢下降,右半结肠癌检出率呈缓慢上升态势。结肠癌比直肠癌更容易出现狭窄。结论昆明地区大肠癌肠镜检出率保持相对稳定,呈老龄化趋势,发病部位以直肠为主但有右移趋势,直肠指诊和结肠镜检查是有效诊断手段。

    作者:南琼;陈娅蓉;珠珠;黄鉴;杨刚;李红缨;谭英;杨宇梅;李晓燕;董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血清脑钠肽在呼吸困难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BNP)在呼吸困难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该院收治的呼吸困难患者120例,其中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60例(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包括心功能Ⅱ、Ⅲ、Ⅳ级各20例(分别为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Ⅳ级组);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60例(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测定120例呼吸困难患者的血清BNP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患者的BNP明显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的患者(t=251.3938,P=0.0000),LVEF值明显低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的患者(t=22.8107,P=0.0000)。心功能Ⅱ级组患者的BNP水平明显低于心功能Ⅲ级组患者(t=28.5454,P=0.0000),LVEF明显高于心功能Ⅲ级组患者(t=8.6824,P=0.0000);心功能Ⅲ级组患者的BNP水平也明显低于心功能Ⅳ级组患者(t=54.3293,P=0.0000),LVEF也明显高于心功能Ⅳ级组患者(t=6.1017,P=0.0000)。结论血清BNP在呼吸困难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吴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超小剂量Test Bolus技术在头颈部VCTDSA的应用

    目的:探讨头颈部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VCTDSA)检查时行超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定(Test Bolus)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行头颈部VCTDSA的成人患者平分为3组,按A组10 mL、B组6 mL、C组4 mL的对比剂用量分别完成Test Bolus技术,利用兴趣区峰值时间及靶血管CT值对3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感兴趣区域(ROI)达到峰值时间A组平均为(16.10±2.19)s ,B组平均为(16.00±3.04)s ,C组平均为(15.90±2.55)s ,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CTD-SA扫描靶血管CT值A组平均为(367.32±57.11)HU ,B组平均为(380.35±74.13)HU ,C组平均为(371.05±80.73)HU ,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4 mL对比剂的超小剂量Test Bolus技术,可应用于头颈部VCTDSA检查。

    作者:胡志华;周旸;彭刚;张志伟;李信友;吕发金;曾勇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腹腔纱布瘤4例诊治分析

    纱布瘤(Gossypiboma)由Wilson于1884年首次报道[1]。腹腔残留的异物中,纱布瘤是较为罕见的一种医源性疾病,可以静止不发展,也可诱发一系列炎症反应,这种反应可能导致化脓性炎症、组织纤维化或肉芽肿的形成,甚至出现类似肿瘤性质的表现。

    作者:詹玮;张汝一;甄运寰;廖欣;李珀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黏着斑激酶在整合素信号转导中的研究进展

    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 ,FAK ),是一种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NRPTK),它可通过整合细胞外信号和介导细胞内的一系列生化反应来调节下游分子的活性,参与生长发育、细胞增殖、迁移、存活、凋亡等过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由整合素(integrin)激活 FAK 介导的信号转导及各信号通路间的相互“对话”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整合素-FAK信号通路中积极行使破骨细胞功能方面的研究,这将为正畸学领域加速牙移动提供实验依据。因此,本文就FA K信号转导以及在口腔领域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梅梅;易杰(综述);张疆弢(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与 HBV preS1黏附相关的细胞受体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膜上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区(preS1)的结合蛋白进行分离和质谱分析,寻找与HBV黏附相关的特异受体。方法以免疫磁珠法分离与preS1肽段结合的HepG2膜蛋白,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结合蛋白,选取目的条带进行LC-MS/MS质谱分析及数据库检索。结果 HepG2细胞与preS1结合的蛋白,通过SDS-PAGE电泳分离出了16条带,选取HepG2与preS1结合蛋白分离出重复性较好的6条带,质谱分析出14种蛋白。结论质谱分析的蛋白主要是与物质运输、细胞信号转导、抗原提呈、免疫调节以及能量代谢相关的蛋白。

    作者:王良宏;杨丽;潘卫;李兴;杨国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外质体及其源性微RNA的研究进展

    外质体(exosomes)因携带有蛋白质、RNA及信号分子,能够在细胞间穿梭,具有生物标记物、信号传导及靶向治疗载体等作用。微RNA (microRNA ,miRNA )为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长度为20~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 RN A 分子,通过与靶基因3′端非编码区结合从而促进靶基因降解或者抑制其翻译。目前,对exosomes中的miRNA的研究表明,其能影响很多靶细胞功能,鉴定正常人群血液中exosomes的miRNA ,可为人类疾病提供具有预测性的miRNA ,也可探究出特定的miRNA所调节的生物学功能[1],Koh 等[2]发现 miRNA 也存在于人类胚胎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外环境中,在人类胚胎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内与细胞外环境中检测到的 miRNA有明显的不同,且let-7 miRNA家族在人类胚胎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外与细胞内都高表达。先进的 miRNA 检测技术在exosomes中的miRNA检测取得了重要的进步,对其研究也逐渐便利。exosomes中包含了一系列的miRNA ,但是与供体细胞相比,很少核糖体 RNA被检测到[3]。然而,在某些exosomes中的miRNA并没有反映出母细胞中的miRNA谱。在T细胞、B 细胞、树突装细胞中分离出的 exosomes 所含miRNA谱有别于母细胞[4]。相比于细胞内的RNA ,exosomes中的RN A更为稳定,而且在储存及冰冻环境中具有更好地抵抗降解的优势。exosomes膜结构增强了内容物的稳定性,提高了其作为一种癌或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潜能。

    作者:徐向东(综述);吴小候(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826例艾滋病住院患者临床并发症分析

    目的:提高对艾滋病(AIDS)并发症的认识,减少误诊发生。方法对该中心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826例AIDS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IDS患者并发症以细菌、病毒、原虫和真菌感染为主,在临床上以呼吸、消化、中枢神经等系统症状多见,发生率前4位由高到低依次为白色念珠菌感染(60.90%)、肺结核(37.05%)、细菌性肺炎(36.08%)、肺孢子虫肺炎(PCP)(23.00%)。本组患者死亡82例,病死率为9.93%。结论 AIDS患者可同时伴有多种并发症,且临床表现多为非特异性症状,因此应扩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IV )抗体的检测,从而达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徐艳;侯毅;黄成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SIGIRR胞内区酵母双杂交诱饵质粒的构建及自激活作用检测

    目的:构建单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SIGIRR)胞内区酵母双杂交诱饵质粒,并检测其是否存在自激活作用。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人SIGIRR胞内区基因片段(480~1230 bp),并将此基因片段重组入pSos载体中,构建诱饵质粒pSos-SIGIRR ,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构建正确后,将重组质粒与对照质粒共转化感受态酵母菌cdc25H ,接种于25℃SD/Glucose(-UL)和SD/Galactose(-UL)平板以及37℃ SD/Glucose(-UL)和SD/Galactose(-UL)平板上,连续观察6 d酵母菌生长状况;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目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确构建了人SIGIRR胞内区酵母双杂交诱饵质粒pSos-SIGIRR , pSos-SIGIRR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无自激活及毒性作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目的蛋白以170×103的融合蛋白形式表达。结论诱饵质粒pSos-SIGIRR可应用于酵母双杂交系统中,为在人肺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 )文库中寻找与SIGIRR相互作用蛋白奠定了重要基础。

    作者:陈旭昕;冯华松;段蕴铀;吴学玲;钱桂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223例儿童急性肾损伤的病因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肾损伤(AKI)的病因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AKI患儿的临床特征、病因分布及转归等情况,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婴儿以肾前性因素为主,其余年龄段以肾性因素为主。单因素分析显示,AKI分期、病因、机械通气、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M ODS )、酸中毒、肌酐初值、肌酐峰值、血钾是影响预后的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MODS、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是影响AKI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AKI的病因多样化,其分布具有年龄特点,机械通气、MODS、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是影响AKI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作者:叶国嫦;李秋;文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贵州省原发性肝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贵州省人群原发性肝癌(PHC)常见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及分层分析,对贵州省人群PHC常见的危险因素,以及饮酒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PHC发生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饮酒(OR=2.948,95%CI2.096~4.146,P=0.000)、5年前经济状况(OR=0.386,95%CI0.279~0.534,P=0.000)、肝癌家族史(OR=2.402,95%CI1.372~4.206,P=0.002)、吸烟(OR=3.468,95%CI2.265~5.311,P=0.000)、慢性肝病史(OR=1.502,95%CI1.054~2.141,P=0.024)、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R=31.999,95%CI19.318~53.002,P=0.000)、糖尿病史(OR=4.750,95%CI2.761~8.171,P=0.000)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饮酒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OR值达96.903(95%CI35.265~266.275,P=0.000)。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仍为贵州省人群PHC常见的危险因素,而饮酒可增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患PHC的风险。

    作者:赵雪珂;张权;陈莎莎;谭家武;王文志;程明亮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