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琼;陈娅蓉;珠珠;黄鉴;杨刚;李红缨;谭英;杨宇梅;李晓燕;董坚
目的:观察术毕前应用地佐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复苏的影响及对术后疼痛干预效果。方法将择期腹腔镜下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分为观察组(应用地佐辛,n=30)和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n=30)。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术毕前30~40 min观察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 (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 ),对照组注射同容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前、注药后及苏醒前、后的血压、心率(H R )变化,以及复苏时间、复苏期不良反应及术后疼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期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升高、HR增快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时间与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苏醒期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氧饱和度(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躁动-镇静评分(PASS)、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寒战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毕前静脉应用地佐辛,能有效抑制患者苏醒期的心血管应激反应,不影响复苏速度,且能减少苏醒期躁动和术后疼痛。
作者:杨海慧;黄焕森;李长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比较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在该科手术治疗的退行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老年患者37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 PLIF组(n=20)与TLIF组(n=17),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损伤,术后植骨融合情况、症状功能改善以及近、远期并发症。结果3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T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低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IF组中未出现神经根损伤、硬膜囊破裂等术中并发症,PLIF组有2例患者出现神经根损伤、硬膜囊破裂;37例患者平均随访(13.51±3.90)个月,影像学检查尚未见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发生。而TLIF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视觉疼痛评分(VAS)、Oswestry 功能不良指数(ODI)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LIF组与PLIF组植骨融合率分别为88.24%和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IF 与 PLIF 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症合并腰椎管狭窄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TLIF较多适用于单节段病变患者,但其具有创伤较小,可保留组织结构,降低术中硬膜囊破裂、神经根性损伤等优势。
作者:王鹏飞;谢威;王民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自美国西余大学医学院在1952年提出以器官系统为代表的整合课程[1]以来,医学整合课程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实施多年并得到了广泛应用[2]。由于整合课程能够打破临床与基础学科间的壁垒,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对医学课程的兴趣。器官系统整合课程之一的运动系统相关临床技能种类多,短期疗效难判断,其并发症多且严重,对无菌操作要求高,从而使得相关临床技能的培养尤为困难。为提高临床技能的教学水平和效果,整合教学资源与优化教学手段,重庆医科大学自2011年在医学本科生中实施以器官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并开设了临床基本技能横向整合课程,通过医学模拟教学使医学生达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目标。本文以运动系统临床基本技能为例探讨临床技能课程整合模式的可行性。
作者:易雪;陈俊国;古赛;徐晨;徐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近10年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为准确掌握国际上ERCP领域研究态势和选择前沿技术课题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1~2011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有关ERCP的文献,采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ERCP的文献分布特征、关键点文献、热点领域、研究前沿等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出2921条研究文献题录。分析显示,美国在ERCP研究领域实力强;发掘出10篇关键点文献。高频关键词为complications、management、sphincterotomy等,中心度为0.06~0.24。高频突发词为Gold standard、Procedure-related-complications、Biliary-stents等,中心度均为0。结论 ERCP领域的研究热点为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诊断和处理等,但未形成明显的研究前沿。
作者:胡榜利;覃山羽;黄鑫;杨光业;陈斌冠;邓莉;蔡金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贵州省人群原发性肝癌(PHC)常见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及分层分析,对贵州省人群PHC常见的危险因素,以及饮酒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PHC发生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饮酒(OR=2.948,95%CI2.096~4.146,P=0.000)、5年前经济状况(OR=0.386,95%CI0.279~0.534,P=0.000)、肝癌家族史(OR=2.402,95%CI1.372~4.206,P=0.002)、吸烟(OR=3.468,95%CI2.265~5.311,P=0.000)、慢性肝病史(OR=1.502,95%CI1.054~2.141,P=0.024)、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R=31.999,95%CI19.318~53.002,P=0.000)、糖尿病史(OR=4.750,95%CI2.761~8.171,P=0.000)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饮酒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OR值达96.903(95%CI35.265~266.275,P=0.000)。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仍为贵州省人群PHC常见的危险因素,而饮酒可增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患PHC的风险。
作者:赵雪珂;张权;陈莎莎;谭家武;王文志;程明亮 刊期: 2014年第10期
Goffman在1963年将病耻感定义为:对个体或群体的明显身体或行为特性,产生负面及错误的社会态度,使其拥有者在他人眼里丧失社会信誉或社会价值[1]。病耻感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健康领域,如艾滋病、精神疾病、癌症、身体残障等。精神疾病病耻感(stigma of mcntal illness )测评工具是推动精神疾病病耻感研究走向科学化和深入化的主要动力之一。国外已研发出多种针对精神疾病病耻感的测评工具,但是国内精神病病耻感测评工具的研究相对滞后。现就应用于精神疾病病耻感测评工具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精神疾病病耻感的评估与干预等提供有效的测评工具,以及为本土化测评工具的研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潘胜茂(综述);周英(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影响女性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基线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大于或等于60分、病程小于或等于5年的女性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280例,进行康复随访3年,对相关因素、治疗效果与复发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 PANSS总分减分率与病程长短、起病形式、发病诱因、持续用药时间、家庭支持、家庭经济、婚姻情况存在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复发情况与持续用药时间也存在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程较短、起病形式较急、发病诱因较少、持续用药时间较长、家庭支持多、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婚姻情况稳定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钟古华;廖君兰;王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肾损伤(AKI)的病因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AKI患儿的临床特征、病因分布及转归等情况,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婴儿以肾前性因素为主,其余年龄段以肾性因素为主。单因素分析显示,AKI分期、病因、机械通气、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M ODS )、酸中毒、肌酐初值、肌酐峰值、血钾是影响预后的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MODS、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是影响AKI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AKI的病因多样化,其分布具有年龄特点,机械通气、MODS、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是影响AKI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作者:叶国嫦;李秋;文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随着医疗改革(简称医改)的推进,中国医疗保险(简称医保)逐步实现了全覆盖、全统筹,开始进入了全民医保时代,医保资金收入日益成为医疗机构主要经费来源,也成为财政对医疗机构财政补偿的主要方式之一。由此,如何约束住医疗机构的不合理开支,使百姓的“救命钱”发挥大效益,使医保制度保持可持续性,便成了进入全民医保时代后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当前,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被认为是约束医疗机构、破除“以药补医”的一个重要切入点[1]。那么,如何认识这一改革在全民医保时代的重要地位?在医保支付方式的设计和改革中应注重哪些关键要素?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
作者:薛大东;皮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颗粒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血清P物质(SP)及内皮素(ET )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取清洁级Wistar大鼠60只,平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健脾化湿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的匹维溴铵组。除对照组外各组大鼠束缚应激配合番泻叶煎剂溶液灌胃复制模型。造模成功后,予以相应药物治疗。实验过程中观察各组大鼠大便性状及大便次数。实验结束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观察血清中ET、SP水平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腹泻症状明显改善;健脾化湿高剂量组与匹维溴铵组大鼠症状改善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匹维溴铵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SP水平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剂量组与匹维溴铵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匹维溴铵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ET水平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健脾化湿中、高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有一定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健脾化湿颗粒可明显改善IBS-D模型大鼠胃肠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SP水平,提高血清 ET水平有关。
作者:赵立波;王迎寒;刘玉玲;张晓峰;董岫岩;郭洪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外质体(exosomes)因携带有蛋白质、RNA及信号分子,能够在细胞间穿梭,具有生物标记物、信号传导及靶向治疗载体等作用。微RNA (microRNA ,miRNA )为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长度为20~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 RN A 分子,通过与靶基因3′端非编码区结合从而促进靶基因降解或者抑制其翻译。目前,对exosomes中的miRNA的研究表明,其能影响很多靶细胞功能,鉴定正常人群血液中exosomes的miRNA ,可为人类疾病提供具有预测性的miRNA ,也可探究出特定的miRNA所调节的生物学功能[1],Koh 等[2]发现 miRNA 也存在于人类胚胎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外环境中,在人类胚胎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内与细胞外环境中检测到的 miRNA有明显的不同,且let-7 miRNA家族在人类胚胎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外与细胞内都高表达。先进的 miRNA 检测技术在exosomes中的miRNA检测取得了重要的进步,对其研究也逐渐便利。exosomes中包含了一系列的miRNA ,但是与供体细胞相比,很少核糖体 RNA被检测到[3]。然而,在某些exosomes中的miRNA并没有反映出母细胞中的miRNA谱。在T细胞、B 细胞、树突装细胞中分离出的 exosomes 所含miRNA谱有别于母细胞[4]。相比于细胞内的RNA ,exosomes中的RN A更为稳定,而且在储存及冰冻环境中具有更好地抵抗降解的优势。exosomes膜结构增强了内容物的稳定性,提高了其作为一种癌或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潜能。
作者:徐向东(综述);吴小候(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初步筛选出肝母细胞瘤(HB)中的肿瘤干细胞(NSC)相关表面标记组合,并了解NSC的分布。方法选择入住江西省儿童医院并接受手术的 HB患儿,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干细胞相关标记物CD34、T hy-1、c-kit、CD56和干细胞生长因子(SCF),在 HB组织及距肿瘤组织边缘3 cm以外的正常肝脏组织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Thy-1、c-kit散在分布于HB组织中,主要集中在汇管区,而正常肝脏组织中不表达;CD34及SCF在HB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脏组织(P<0.05),其中CD34主要在血管内皮系统中分布,SCF主要表达在汇管区;CD56表达于成簇的神经纤维组织中,在 HB及正常肝脏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干细胞相关表面标志物分布于 HB组织中,并且集中表达在特定区域。表达 Thy-1/c-kit阳性细胞可能对 HB的发生起一定作用。
作者:张守华;肖菊花;邓庆强;徐红艳;罗鸣;谌卫龙;雷俊;陶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构建微管解离蛋白stathmin过表达的人SMMC-7721肝癌细胞株,并探讨stathmin过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将Flag-pcDNA3.1-stathmin重组质粒和 Flag-pcDNA3.1空质粒分别转染人SMMC-7221肝癌细胞,抗生素加压筛选,构建稳定表达stathmin的SMMC-7721细胞(实验组),以稳转空质粒的细胞为对照组,Western blot对建系细胞进行鉴定。采用CCK-8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FCM )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体外细胞运动侵袭实验(Transwell)测定细胞的运动、侵袭能力。结果实验组中stathmin的表达0.76±0.12较对照组0.16±0.05明显增加(P<0.05),成功构建了过表达stathmin的人SMMC-7721肝癌细胞株;CCK-8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显示,实验组的细胞增殖较对照组明显增加(A4500.60±0.05 vs.0.29±0.03,P<0.01);实验组细胞凋亡降低[(5.80±0.33)% vs.(11.57±1.09)%,P<0.05],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T ransw ell实验结果证实,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运动和侵袭能力均显著加强[运动实验透膜细胞数:(54.03±7.21)个 vs.(130.45±14.13)个;侵袭实验透膜细胞数:(17.75±2.52)个 vs.(57.76±8.50)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tathmin的过表达能促进人SMMC-7721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
作者:龚舒;陶忠桦;刘晓燕;郭坤;刘银坤;甘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进行心理行为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分为心理行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38例,对干预组父母实施心理行为干预。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 )和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 )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组患者得到的家庭支持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P<0.01);BPRS 评分、IPRO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APGAR总分与BPRS总分、IPROS总分呈负相关( r=-0.496、r=-0.453,P<0.01)。结论心理行为干预有利于指导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向患者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肖容;李清均;杨波;程农梅;郑琼;吴进纯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海南省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现状,探讨适合的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管理模式。方法按医院等级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对海南省24所医院器械清洗处理模式、清洗消毒间布局、清洗处理方法和设施、清洗人员的防护、清洗人员的培训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器械的医院共有14所(58.33%)。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都有独立清洗消毒间,设有专职清洗消毒人员,布局合理;清洗人员防护设施应用到位,有接受相关清洗消毒工作培训,清洗流程符合规范要求。10所一级及以下医院仅有1所(10.00%)清洗消毒间的布局合理;设有专职清洗消毒人员的有3所(30.00%)医院;基本未进行清洗消毒人员的相关培训且防护不到位,大部分清洗消毒设施及清洗流程不符合要求。三、二、一级医院的ATP生物荧光法评价器械清洗消毒的合格率分别为100.00%、90.00%、80.00%。结论一级及一级以下医院存在的问题普遍而且突出,建议实行区域化消毒供应管理模式,大程度实现消毒供应中心资源的优化配置。
作者:周淑萍;许晨耘;柯雅娟;鲜于舒铭;符林秋;符蔚;王秀菊;孙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骨髓标本中小泛素样修饰蛋白特异性蛋白酶1(SENP1)和c-myb蛋白表达及其相关性,为阐明SENP1和c-myb在ALL中的作用、机制及与预后的关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经确诊的ALL患者31例(ALL组,其中含B-ALL 22例,T-ALL 1例,未分类ALL 8例),将其分为低/中危组(n=6)和高危组(n=25);另选取同期经形态学确诊的增生性骨髓象、增生性贫血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real-time 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SP法)检测SENP1、c-myb在ALL及对照组骨髓标本中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ALL患者骨髓标本及骨髓涂片中SENP1、c-myb均高表达,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SENP1与c-myb高表达具有相关性。SENP1、c-myb的表达在低/中危组低于高危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L患者骨髓标本中存在着SENP1、c-myb的高表达, SENP1与c-myb可能与ALL的发生、发展相关;但在不同危险度分级ALL患者中尚不能证明SENP1与c-myb表达有差异。
作者:李庆容;徐双年;张建民;陈洁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索适合临床治疗应用的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分离培养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无酶分离法和胶原酶消化法从脂肪抽吸术抽吸的人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细胞,对比分析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特性。结果无酶分离法所需时间仅为胶原酶消化法的1/3,分离的细胞在细胞形态学、增殖能力、免疫表型、分化潜能等特性与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的细胞一致。结论无酶分离法能够从脂肪抽吸术抽吸的人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出ADSCs ,是一种安全可靠、适合临床应用的ADSCs分离培养方法。
作者:刘苹;史春梦;胡玲莉;张波;王正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γ谷氨酰羧化酶(GGCX)(rs6738645)基因型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以及其基因多态性与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稳定剂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napshot技术检测228例研究对象GGCX(rs6738645)位点基因型,研究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其中176例瓣膜置换术患者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稳定剂量的相关性。结果228例研究对象中,GGCX (rs6738645)位点基因型T T、GT、GG分别为84例(36.84%)、122例(53.51%)、22例(9.65%),T和G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63.60%和36.40%;176例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服用华法林达稳定状态,华法林日维持剂量GG组低于T T、G T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因型3组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时间(P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汉族人群GGCX (rs6738645)基因多态性可能是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个体剂量差异的影响因素。
作者:刘寅强;杨百晖;夏健明;张学玉;张桂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I-ABL )对常规射频消融失败的心外膜旁路消融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常规射频消融失败的心外膜旁路患者30例,其中左侧旁路25例,右侧旁路5例,均使用I-ABL ,经心内膜(心室侧或心房侧)或冠状静脉窦内进行消融治疗。结果30例患者经I-ABL消融治疗后均获得满意疗效,术中、术后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 I-ABL对于常规射频消融失败的心外膜旁路的消融治疗是有效及安全的,可能对提高心外膜旁路消融的成功率有一定帮助。
作者:温旭涛;谭海斌;杨希立;许兆延;黄欢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ALD)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实验室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出自身抗体阳性的218例住院患者,将其分为单纯自身抗体阳性组(抗体阳性组),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乙型肝炎组)和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自身抗体阳性组(合并组),对3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 )和总胆红素(TBIL)等主要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中,抗体阳性组患者的ALT显著低于乙型肝炎组及合并组(P<0.05);16例ALD患者中,14例(87.50%)抗核抗体(ANA)滴度大于或等于1∶320;2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23例(92.00%)为1∶100。结论检测自身抗体对 ALD和慢性乙型肝炎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珍;张宏宇;何梅芳;樊燕;郑国军;王永忠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