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胡煜辉;黄玉珊;肖凤;彭朝龙;孙朝越
目的:探讨昆明某院结肠镜检出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室结肠镜检出大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1年共检出大肠癌1920例,检出率为7.19%,患者平均年龄(60.21±13.61)岁,男女性别比为1.37∶1.00。近5年肠镜对大肠癌的检出率保持在相对稳定水平(7.00%~8.00%),受检者和大肠癌患者平均年龄呈逐年增高趋势,大肠癌以直肠癌为主(56.98%),但直肠癌检出率呈缓慢下降,右半结肠癌检出率呈缓慢上升态势。结肠癌比直肠癌更容易出现狭窄。结论昆明地区大肠癌肠镜检出率保持相对稳定,呈老龄化趋势,发病部位以直肠为主但有右移趋势,直肠指诊和结肠镜检查是有效诊断手段。
作者:南琼;陈娅蓉;珠珠;黄鉴;杨刚;李红缨;谭英;杨宇梅;李晓燕;董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对婴幼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 T直接征象:气管异物12例(33.33%),左侧支气管异物8例(22.22%),右侧支气管异物16例(44.44%);管腔内类圆形阴影18例(50.00%),条形阴影10例(27.78),不规则形阴影8例(22.22%);管腔变窄26例(72.22%),完全堵塞10例(27.78%)。间接征象:阻塞性肺气肿26例(72.22%),阻塞性肺炎18例(50.00%),阻塞性肺不张12例(33.33%),纵隔双边影20例(55.56%),胸壁双边影18例(50.00%),横膈双边征22例(61.11%),肺间质积气1例(2.78%),气胸2例(5.56%),纵隔气肿1例(2.78%),胸腔积液1例(2.78%)。分期:Ⅰ~Ⅱ期10例(27.78%);Ⅲ期22例(61.11%);Ⅳ期4例(11.11%)。结论婴幼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MSCT图像具有特征性,加深认识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及时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程广;张森雄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贵州省人群原发性肝癌(PHC)常见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及分层分析,对贵州省人群PHC常见的危险因素,以及饮酒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PHC发生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饮酒(OR=2.948,95%CI2.096~4.146,P=0.000)、5年前经济状况(OR=0.386,95%CI0.279~0.534,P=0.000)、肝癌家族史(OR=2.402,95%CI1.372~4.206,P=0.002)、吸烟(OR=3.468,95%CI2.265~5.311,P=0.000)、慢性肝病史(OR=1.502,95%CI1.054~2.141,P=0.024)、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R=31.999,95%CI19.318~53.002,P=0.000)、糖尿病史(OR=4.750,95%CI2.761~8.171,P=0.000)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饮酒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OR值达96.903(95%CI35.265~266.275,P=0.000)。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仍为贵州省人群PHC常见的危险因素,而饮酒可增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患PHC的风险。
作者:赵雪珂;张权;陈莎莎;谭家武;王文志;程明亮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I-ABL )对常规射频消融失败的心外膜旁路消融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常规射频消融失败的心外膜旁路患者30例,其中左侧旁路25例,右侧旁路5例,均使用I-ABL ,经心内膜(心室侧或心房侧)或冠状静脉窦内进行消融治疗。结果30例患者经I-ABL消融治疗后均获得满意疗效,术中、术后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 I-ABL对于常规射频消融失败的心外膜旁路的消融治疗是有效及安全的,可能对提高心外膜旁路消融的成功率有一定帮助。
作者:温旭涛;谭海斌;杨希立;许兆延;黄欢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的呼吸道感染致病菌进行监测分析。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60例,对术后感染致病菌进行监测统计。结果所有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首次检测感染阳性率为66.67%,且革兰阴性杆菌的感染率为53.33%,显著高于其他细菌感染率( P<0.01);重复检测感染阳性率为78.33%,且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感染率为61.67%,显著高于其他细菌感染率( P<0.01),重复检测检出率为87.18%,主要是单纯细菌感染(82.05%)。结论患者颅脑损伤后接受气管切开术常并发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张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 ,FAK ),是一种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NRPTK),它可通过整合细胞外信号和介导细胞内的一系列生化反应来调节下游分子的活性,参与生长发育、细胞增殖、迁移、存活、凋亡等过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由整合素(integrin)激活 FAK 介导的信号转导及各信号通路间的相互“对话”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整合素-FAK信号通路中积极行使破骨细胞功能方面的研究,这将为正畸学领域加速牙移动提供实验依据。因此,本文就FA K信号转导以及在口腔领域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梅梅;易杰(综述);张疆弢(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外质体(exosomes)因携带有蛋白质、RNA及信号分子,能够在细胞间穿梭,具有生物标记物、信号传导及靶向治疗载体等作用。微RNA (microRNA ,miRNA )为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长度为20~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 RN A 分子,通过与靶基因3′端非编码区结合从而促进靶基因降解或者抑制其翻译。目前,对exosomes中的miRNA的研究表明,其能影响很多靶细胞功能,鉴定正常人群血液中exosomes的miRNA ,可为人类疾病提供具有预测性的miRNA ,也可探究出特定的miRNA所调节的生物学功能[1],Koh 等[2]发现 miRNA 也存在于人类胚胎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外环境中,在人类胚胎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内与细胞外环境中检测到的 miRNA有明显的不同,且let-7 miRNA家族在人类胚胎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外与细胞内都高表达。先进的 miRNA 检测技术在exosomes中的miRNA检测取得了重要的进步,对其研究也逐渐便利。exosomes中包含了一系列的miRNA ,但是与供体细胞相比,很少核糖体 RNA被检测到[3]。然而,在某些exosomes中的miRNA并没有反映出母细胞中的miRNA谱。在T细胞、B 细胞、树突装细胞中分离出的 exosomes 所含miRNA谱有别于母细胞[4]。相比于细胞内的RNA ,exosomes中的RN A更为稳定,而且在储存及冰冻环境中具有更好地抵抗降解的优势。exosomes膜结构增强了内容物的稳定性,提高了其作为一种癌或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潜能。
作者:徐向东(综述);吴小候(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隐丹参酮(CTS)与多奈哌齐(DON)合用对β-淀粉样蛋白(Aβ)损伤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H-SY5Y细胞,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采用MTT 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 CTS、DON及联合用药均能明显减轻Aβ对SH-SY5Y细胞的损伤,提高细胞的存活率,显著上调Bc1-2蛋白表达,减少Bax 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凋亡。CTS与DON合用其抑制细胞凋亡的效果显著强于CTS与DON单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S与DON合用对Aβ损伤SH-SY5Y细胞有协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协同调节凋亡相关基因Bcl-2蛋白家族的表达有关。
作者:梅峥嵘;张芳艳;吴仲洪;张仲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检测维吾尔族(维族)和汉族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层粘连蛋白(LN)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二步法检测galectin-1、LN及VEGF蛋白在慢性宫颈炎(维族30例,汉族30例)、宫颈鳞癌(维族45例,汉族35例)中的表达。结果 galectin-1、VEGF在维族和汉族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组织(P<0.05),LN在维族和汉族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慢性宫颈炎组织(P<0.05);并且galectin-1与VEGF呈正相关(r=1.000,P<0.01),LN分别与galectin-1、VEGF呈负相关(r=-1.000,P<0.01)。结论 galec-tin-1、LN和VEGF蛋白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相互作用;维族和汉族患者虽然有不同的基因背景差异,但galectin-1、LN和V EG F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
作者:杨波;刘迎嘉;张晨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预处理对体外循环(CPB)手术中心肌的保护作用、机制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拟行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前2 d给予皮下注射 rHuEPO 300 IU/kg ,1次/天,共2 d;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检测术前及术后第7天血常规,以及术前、主动脉开放后6、24、72 h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水平。术毕心肌活检,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记录CPB时间、主动脉阻断(ACC)时间、ICU停留时间、输血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CK-MB、cTnT 均于主动脉开放后显著升高,术后6 h数值高,其后呈下降趋势。术后各时点观察组CK-MB、cTn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rHuEPO处理主效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没有导致术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明显升高和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并减少术后输血量。结论 rHuEPO预处理对CPB手术中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具有安全可靠性。
作者:王晓进;危小良;张希;刘云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兔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基本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兔腹腔镜肾切除、输尿管吻合及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动物模型;在自制模拟训练箱内,对8名无实际腹腔镜手术操作经验的临床医师分别进行10次此3种术式的模拟训练,记录每人每次手术操作完成时间,观察学习曲线和训练效果。结果8名医师均顺利完成培训,腹腔镜下肾切除手术时间从首次(45.75±6.88)min降至第6次、末次的(30.75±4.53) min、(25.86±3.31)min;腹腔镜下输尿管吻合手术时间从首次(56.75±7.13)min降至第8次、末次的(43.00±4.34) min、(35.50±4.04)min;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手术时间从首次(77.38±5.34)min降至末次的(59.13±7.26) min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训练后期,总体上参与者缝合时出现重缝、撕裂组织的概率明显下降,控制的针距和边距也更精确,完成的质量和外观上都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兔可以便利地用来建立腹腔镜肾切除、输尿管吻合及肾盂输尿管成形手术训练的动物模型;适合于临床医师进行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基本技能操作培训。
作者:张建文;刘春晓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比较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在该科手术治疗的退行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老年患者37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 PLIF组(n=20)与TLIF组(n=17),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损伤,术后植骨融合情况、症状功能改善以及近、远期并发症。结果3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T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低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IF组中未出现神经根损伤、硬膜囊破裂等术中并发症,PLIF组有2例患者出现神经根损伤、硬膜囊破裂;37例患者平均随访(13.51±3.90)个月,影像学检查尚未见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发生。而TLIF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视觉疼痛评分(VAS)、Oswestry 功能不良指数(ODI)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LIF组与PLIF组植骨融合率分别为88.24%和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IF 与 PLIF 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症合并腰椎管狭窄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TLIF较多适用于单节段病变患者,但其具有创伤较小,可保留组织结构,降低术中硬膜囊破裂、神经根性损伤等优势。
作者:王鹏飞;谢威;王民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ALD)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实验室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出自身抗体阳性的218例住院患者,将其分为单纯自身抗体阳性组(抗体阳性组),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乙型肝炎组)和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自身抗体阳性组(合并组),对3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 )和总胆红素(TBIL)等主要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中,抗体阳性组患者的ALT显著低于乙型肝炎组及合并组(P<0.05);16例ALD患者中,14例(87.50%)抗核抗体(ANA)滴度大于或等于1∶320;2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23例(92.00%)为1∶100。结论检测自身抗体对 ALD和慢性乙型肝炎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珍;张宏宇;何梅芳;樊燕;郑国军;王永忠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 )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分析2009年9~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收治的206例甲型 H1N1流感患者的血清γ-GT结果,依据《甲型 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第3版)》将患者分为轻症组、重症组、危重症组,对各组γ-GT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组及重症组患者血清γ-GT明显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甲型H1N1流感的严重程度与血清γ-GT水平呈正相关(r=0.444,P=0.000)。结论血清γ-GT水平,是判断甲型H1N1流感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之一。
作者:张学军;张庆;邢志俐;赵志伟;郑宏飞;张勃;张小葵;何权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海南省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现状,探讨适合的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管理模式。方法按医院等级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对海南省24所医院器械清洗处理模式、清洗消毒间布局、清洗处理方法和设施、清洗人员的防护、清洗人员的培训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器械的医院共有14所(58.33%)。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都有独立清洗消毒间,设有专职清洗消毒人员,布局合理;清洗人员防护设施应用到位,有接受相关清洗消毒工作培训,清洗流程符合规范要求。10所一级及以下医院仅有1所(10.00%)清洗消毒间的布局合理;设有专职清洗消毒人员的有3所(30.00%)医院;基本未进行清洗消毒人员的相关培训且防护不到位,大部分清洗消毒设施及清洗流程不符合要求。三、二、一级医院的ATP生物荧光法评价器械清洗消毒的合格率分别为100.00%、90.00%、80.00%。结论一级及一级以下医院存在的问题普遍而且突出,建议实行区域化消毒供应管理模式,大程度实现消毒供应中心资源的优化配置。
作者:周淑萍;许晨耘;柯雅娟;鲜于舒铭;符林秋;符蔚;王秀菊;孙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颗粒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血清P物质(SP)及内皮素(ET )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取清洁级Wistar大鼠60只,平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健脾化湿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的匹维溴铵组。除对照组外各组大鼠束缚应激配合番泻叶煎剂溶液灌胃复制模型。造模成功后,予以相应药物治疗。实验过程中观察各组大鼠大便性状及大便次数。实验结束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观察血清中ET、SP水平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腹泻症状明显改善;健脾化湿高剂量组与匹维溴铵组大鼠症状改善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匹维溴铵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SP水平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剂量组与匹维溴铵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匹维溴铵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ET水平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健脾化湿中、高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有一定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健脾化湿颗粒可明显改善IBS-D模型大鼠胃肠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SP水平,提高血清 ET水平有关。
作者:赵立波;王迎寒;刘玉玲;张晓峰;董岫岩;郭洪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二氧化硒(SeO2)对宫颈癌细胞株Hela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对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P53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光学显微镜观察Hela细胞经过SeO2处理24h后的形态学变化;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SeO2对Hela细胞增殖及活力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Hela细胞凋亡率;用Westernblot检测Hela细胞内caspase-3、P5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光学显微镜下SeO2可对Hela细胞生长形态产生明显影响,大量细胞变圆皱缩,失去正常形态,贴壁细胞减少,增殖减慢;MTT结果显示SeO2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呈量效依赖关系,其中7.500、15.000、30.000μmol/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875、3.750、7.500、15.000、30.000μmol/LSeO2诱导Hela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12%、30.56%、33.42%、37.50%、45.43%、69.38%,呈明显上升趋势。Westernblot分析显示SeO2可上调caspase-3与P53蛋白水平,并于7.500μmol/L处达到峰值。结论SeO2可能通过上调caspase-3、P53的表达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
作者:刘丝荪;熊洁琦;闵庆华;郭玲;修敏;何凤;娄远蕾;郭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孤立性纤维瘤(SFT )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复习国内、外文献,回顾性分析该院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手术切除及行病理检查确诊为SFT患者的病例资料,就其来源、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其预后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SFT术前诊断困难,表现多为惰性生长的无痛性肿瘤,无特殊临床表现,肿块巨大累及邻近脏器时可出现相应的症状。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确诊SFT患者8例,肿瘤位于腹腔右髂窝、盆腔、胃窦部等,临床表现不明显。8例患者均行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经病理确诊为良性SFT 7例,恶性SFT 1例,8例患者随访6个月至9年,肿瘤无复发。结论超声、CT检查对SFT无特异性,病理检查是其确诊的惟一方法,根治性切除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是否切除彻底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杨雪峰;何金艳;穆青清;程家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通过检测骨关节炎(OA)关节软骨中蛋白多糖与YKL-40的表达,探讨OA关节软骨中蛋白多糖与YKL-40的相关性。方法将56只健康SD大鼠分为7组,每组8只。选取一侧膝关节行前交叉韧带离断,建立O A模型。分别于手术当天,术后2、4、8、12、16、20周随机处死1组大鼠,收集不同时间段手术侧关节软骨样本,行番红O/固绿染色和 H E染色,根据改良Mankin评分对OA样本进行病理分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蛋白多糖、YKL-40在各期OA关节软骨中的表达,并分析蛋白多糖与YKL-40在OA发病过程中的相关性。结果随着OA病情加重,蛋白多糖表达逐渐减少,YKL-40表达均逐渐增多。在OA早、中、晚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多糖与YKL-40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随着OA病情加重,软骨蛋白多糖水平进行性减少。蛋白多糖与YKL-40水平呈负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关节软骨细胞的去分化程度。
作者:陈喜德;宋丽君;魏波;刘军;林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携带有人β神经生长因子(β-NGF)重组质粒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培养小鼠BMSC ,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Lip2000)转染方法将含有人β-NGF基因的重组质粒转染至含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小鼠BMSC中,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的方法检测其β-NG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采用脂质体Lip2000转染方法能成功地将β-NGF重组质粒转染至BMSC ,转染后细胞出现β-NGF基因的表达,并且其表达的β-NGF蛋白能有效地保护转染过程中对细胞的损害。结论经转染后携带β-NGF基因质粒的小鼠BMSC仍有增殖、分化能力,并且具有了β-NGF蛋白的表达能力。
作者:刘强和;王亮亮;王翔;王永宝;黄鑫;邓铭;刘芳贤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