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岗位职责问题研究

杨玲;颜星;林幻;邓梦露;胡新业;蒲川

关键词:重庆, 基层, 医疗卫生机构, 岗位职责, 医疗卫生服务, 岗位绩效, 岗位管理, 医务工作人员, 人事制度改革, 制度保障, 医务人员, 人民群众, 聘用制度, 绩效考核, 绩效工资, 管理制度, 工作任务, 工作内容, 工作岗位, 服务质量
摘要:岗位职责规范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行岗位绩效,实施岗位管理的基本制度保障,它明确了各工作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规定了医务工作人员应该做哪些工作,做到哪个层面,做到什么程度。科学、全面、合理的岗位职责会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标准化建设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是主要承担着辖区内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工作任务。人事制度改革是深化基层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以服务质量和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能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初入院及药物治疗过程中血清自身抗体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6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和5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初入院及接受临床治疗不同时间(1、3、12、24个月)的血清中抗核抗体(ANA),同时用免疫印迹法对血清中的肝病相关抗体谱(AMA-M2抗体、Sp100抗体、gp210抗体、LKM-1抗体、LC-1抗体、SLA抗体)进行检测,结合肝脏酶学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AIH与PBC患者血清中 ANA的检出率分别是57.8%和61.4%,滴度集中于1∶320和1∶640,治疗中 AILD患者血清中 ANA阳性率与滴度不随病情缓解而明显改变(P>0.05);肝病抗体谱检测,PBC患者血清中只有 AMA-M2抗体、Sp100抗体、gp210抗体检出,检出率依次是73.7%、17.5%、26.3%,AIH患者6项抗体均有不同程度检出,但以 LKM-1、LC-1、SLA特异性检出为主;治疗1、3、12、24个月 AILD患者肝功能指标逐渐恢复(P<0.05),自身抗体谱检出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抗体检测对于 AILD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随病情缓解而改变,不能作为临床疗效观察的指标。

    作者:张宏宇;朱珍;徐昕;王永忠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生思想道德培养探讨

    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如何,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关系到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提高[1],不仅是医学院校教学水平及医院综合实力的体现,还对医院医、教、研水平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2]。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是教育的核心及灵魂[3]。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通过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出的医师应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作者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就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作一探讨。

    作者:方丽金;杨玉成;洪苏玲;胡国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感染性脑损伤中橙皮苷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目的:探索橙皮苷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感染性脑损伤小鼠在暗场环境中自主活动的影响。方法将45只 ICR小鼠平均分为3组,即生理盐水组(对照组)、LPS组、橙皮苷组,每组15只,以ZH-ZFT型自主活动视频分析系统考察各组小鼠活动路程和穿格次数的情况。结果相对于对照组,LPS组小鼠的活动路程缩短,穿格次数减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 LPS组,橙皮苷组小鼠的活动路程延长,穿格次数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橙皮苷可显著增强 LPS诱导的感染性脑损伤小鼠在暗场环境中的自主活动能力。

    作者:吴健;刘红芝;温相如;付燕燕;张磊;孙颖;张芳;刘永民;董红燕;刘永海;宋远见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双磷酸盐药物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约占心律失常住院患者的1/3[1]。在55岁以上的人群中,年龄每增长10岁,其房颤事件发生率增加1倍;在85~94岁人群发病达到高峰[2-3]。在75岁以上的人群中,男性房颤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60% vs.40%)[4-6]。我国大规模调查研究显示,房颤患病率为0.77%,男性房颤患病率(0.9%)高于女性(0.7%)。此外,房颤患病率的增长还与冠心病、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增长密切相关,未来50年房颤将成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7]。近年来,除了双磷酸盐药物使用的常规不良反应外,逐渐有学者关注到骨质疏松患者长期使用双磷酸盐药物与房颤事件发生风险有密切关系。

    作者:张钢(综述);蒋电明(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肺癌中的研究现状

    肺癌作为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目前其治疗手段一直主要针对肿瘤细胞本身所展开。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研究关注的视角也逐步由肿瘤细胞本身扩展到其所在的微环境,试图从肿瘤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更进一步了解或明确肿瘤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以探索出更有效的诊疗方式提高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现主要就近几年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肺癌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刘小艳(综述);许新华(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氟比洛芬酯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妇科拟行腹腔镜手术的122例患者分为Ⅰ组和Ⅱ组,分别采取哌替啶和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比较两组麻醉前(T0)、麻醉后30 min(T1)、4 h(T2)、12 h(T3)和24 h(T4)各时间点血浆细胞因子和应激反应指标变化。结果Ⅱ组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在T1~T3时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4时与 T0比较明显升高(P<0.05),且 T2、T3时 IL-6水平与Ⅰ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在T1~T4时均较T0时明显升高,且T2、T3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血浆皮质醇水平术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 T2、T3时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可较好的平衡血浆细胞因子水平,抑制过度应激反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安礼俊;胡伟;刘海林;张志捷;李金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重庆市中小学生传染病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对常见传染病的知晓情况,为传染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采用 SPSS17.00统计学软件中的χ2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重庆市中小学生中能掌握75%传染病基本知识的占24.6%。从病种分布看,知晓率在60%以下的前6种疾病分别是乙型肝炎、细菌性痢疾、霍乱、麻疹、蛲虫病、狂犬病;从各年级的掌握情况看,高中生对结核、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乙型肝炎、脊髓灰质炎等疾病掌握得较好,小学生对手足口病、蛲虫病掌握得较好(P<0.01)。结论中小学生对传染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偏低,有针对性地加强传染病知识普及是减少传染病发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有力措施。

    作者:唐小红;杨春;朱卫民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三维超声在评估盆腔器官脱垂老年女性患者肛提肌收缩功能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评估盆腔器官脱垂老年女性患者肛提肌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2月该院妇科收治的盆腔器官脱垂老年女性患者58例,患者均接受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及张力强度评分(Oxford Scale)。采集患者三维图像及数据,计算出膀胱颈移动度(D)、肛提肌裂孔长度(L)、水平成角(R)及面积(S)的变化值等参数数值,并对肛提肌Oxford Scale与三维超声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肛提肌Oxford Scale 0分2例,1分3例,2分10例,3分18例,4分20例,5分5例。三维超声参数D、L、R及 S值分别为(7.46±2.15)mm、(9.05±3.27)mm、(9.55±5.24)°和(16.43±2.58)%。对肛提肌 Oxford Scale与三维超声参数的相关性作进一步分析发现,肛提肌 Oxford Scale 与 S 值相关性好(rs=0.77,P<0.01),其次为 L(rs=0.72,P<0.01)、R(rs=0.69,P<0.01)、D(rs=0.64,P<0.01)。结论三维超声能够较为客观地评估盆腔器官脱垂老年女性患者的肛提肌收缩功能。

    作者:陈静;冯艳;练丹;黄晴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不同透析方式对改善肾性贫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透析方式在改善透析患者肾性贫血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血液透析(HD)31例和腹膜透析(PD)患者34例,观察其血红蛋白数值及使用的促红素用量。结果 HD患者的血红蛋白达标率高于血液透析患者,同时促红素的使用量及达标后患者的低维持剂量亦低于 PD患者。结论 HD患者的肾性贫血更易纠正。

    作者:吴峰芬;季晓英;邱晓园;蒋良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肾上腺髓质素及其结合蛋白改善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

    目的:观察肾上腺髓质素(AM)及 AM结合蛋白(AMBP-1)对梗阻性黄疸后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24只,分为3组(n=8):假手术(Sham)组、梗阻性黄疸对照(Vehicle)组、梗阻性黄疸治疗(AM/AMBP-1)组。于胆道结扎术后第6天,经股静脉输入 AM和 AMBP-1,24 h后取材检测各项指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检测肠黏膜通透性,用 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采用原位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小肠组织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小肠组织 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情况,光镜下采用 Chiu′s评分法评测小肠黏膜损伤情况。结果 Vehicle组较 Sham组大鼠肠黏膜通透性增高(P<0.05),血清 TNF-α的水平增高(P<0.05),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及凋亡指数增加(P<0.05),肠黏膜损伤评分增加(P<0.05)。AM/AMBP-1组与 Vehicle组比较,肠黏膜通透性有明显改善(P<0.05),血清TNF-α的水平降低(P<0.05),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减少(P<0.05),凋亡指数下降(P<0.05),肠黏膜损伤Chiu′s评分降低(P<0.05)。结论 AM与AMBP-1可以明显改善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黏膜的高通透性状态,降低小肠组织的细胞凋亡,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具有保护肠黏膜屏障作用。

    作者:唐永梁;郭勇;杨俊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重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岗位职责问题研究

    岗位职责规范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行岗位绩效,实施岗位管理的基本制度保障,它明确了各工作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规定了医务工作人员应该做哪些工作,做到哪个层面,做到什么程度。科学、全面、合理的岗位职责会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标准化建设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是主要承担着辖区内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工作任务。人事制度改革是深化基层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以服务质量和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能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作者:杨玲;颜星;林幻;邓梦露;胡新业;蒲川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建立质量管理长效机制持续改进医院质量

    医院质量管理(hospital quality management )是为了保证和不断提高医院各项工作质量和医疗质量而对所有影响质量的因素和工作环节实施计划、决策、协调、指导及质量信息反馈和处理等以质量为目标的全面管理过程[1]。医院质量是管理的核心,是医院各项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本院是一所具有117年历史的综合医院,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的评审方针,遵照评审标准,紧紧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以患者为中心进行了三级综合医院的创建。医院对照等级医院标准积极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结合“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及“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进行持续整改,在2011年顺利通过了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评审。如何在医院通过“三甲”评审后,保持创建成果,使各项工作不松懈,不出现反复,质量不滑坡,是摆在医院领导班子面前的重要问题。为此本院进行了探讨,采取措施建立医院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医院的质量管理。通过建立医院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促进了医院质量的持续改进,使医院的医疗质量、服务质量等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作者:张万蓉;冯虎翼;展群岭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大肠癌组织中MMP-2与TIMP-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大肠癌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大肠癌、20例大肠腺瘤和2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MMP-2与TIMP-2的表达,并分析二者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浸润程度、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指标间的关系。结果MMP-2在大肠正常黏膜、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强度依次增加,而TIMP-2在三者中的表达强度则依次降低。MMP-2在浸润程度深的大肠癌中的表达高于浸润程度浅的,低分化的高于中高分化的,有淋巴结转移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TIMP-2的表达则在浸润程度深的低于浸润程度浅的,低分化的低于中高分化的,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MMP-2与 TIMP-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发生部位无显著相关性,MMP-2与 TIMP-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MMP-2与TIMP-2表达的失平衡与大肠癌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李英健;赵恩宏;苏锐;侯雷;刘志满;申兴斌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益智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加益智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在健康体检人群内进行抽样横断面调查和纵向随访研究。益智组92例(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经常参加下列活动中任何一项或多项,持续时间达5年及以上:象棋、围棋、麻将、扑克、跳棋、书法、绘画及阅读等,参加的频率至少每周2次。筛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匹配的健康体检者92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均不参加上述益智活动或偶尔参加,未达到前述标准。入选者均无基线认知功能损害,排除继续参加工作者。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自制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评定。1年后健康体检时,对两组人员再次使用上述量表进行评估,观察两组评分变化。结果入组时,两组人员 MoCA、MMSE、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益智组与对照组 MMSE、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oCA评分显示益智组有2例(2.2%)低于认知损害的临界值,对照组有6例(6.5%)低于认知损害的临界值,达到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标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智活动可能对预防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下降有益,MoCA更适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筛查。

    作者:傅朝晖;陈登容;吴娟;邓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双模式健康教育提高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服药依从性的研究

    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严重危害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为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及住院时间短的特点[1]。PCI 虽然部分恢复了心肌血流供应,解除了心绞痛症状,但没有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还在,约有5%~8%的患者会在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部分患者将再次出现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而影响预后[2]。临床研究表明,减少冠心病患者院外复发的危险因素,降低支架置入后再狭窄发生率,其根本仍是改善生活方式、坚持药物治疗、定期随访[3]。因此,探索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适当的运动、心理调节,坚持定期检查、自我监测、提高服药依从性等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服药依从性是指患者对医嘱的服从或遵守,并产生相关的有效作用,其依从性的高低直接影响药物治疗的效果[4]。本研究以护理程序与健康信念(health belief model,HBM)双模式健康教育的整合运用,对老年冠心病 PCI术后患者开展全程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小琳;罗仕兰;徐钦;周世群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原发性十二指肠梭形细胞鳞癌1例报道

    小肠恶性肿瘤发生率远不及大肠恶性肿瘤,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较为少见,一般以腺癌较为常见,而十二指肠鳞状细胞癌(primary duodenum squamous cell carcinoma,PDSCC)更少见,梭形细胞鳞癌是鳞状细胞癌的一种少见的特殊亚型,所以原发性十二指肠梭形细胞鳞癌极为罕见。本科于2012年发现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梭形细胞鳞癌,现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罗红波;王桂芬;王锡平;王敏;周英泽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血清乳酸脱氢酶检测在巨幼细胞性贫血诊断中的意义

    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MA)是由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致的一组贫血,主要是体内缺乏维生素B12或(和)叶酸所致,亦可因遗传或药物获得性 DNA合成障碍而引起[1]。其特点是外周血见大细胞性贫血,骨髓特点是红系、粒系、巨核系均出现巨幼变,以红系为明显,红细胞核发育不良,成为特殊的巨幼红细胞。但是,许多疾病可引起细胞“巨幼样变”,临床上所见的巨幼细胞增多不一定是巨幼细胞性贫血[2],不伴有原始细胞增多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在临床、实验室检测及细胞形态学上与 MA有很多相似之处,常使临床上诊断难以明确。在临床工作中,作者发现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检测在诊断巨幼贫中有重要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海燕;陈焯文;邓善威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维生素D及日照时间对女性原发性高血压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规范剂量的维生素D及适度日照时间对女性原发性高血压的血压控制影响。方法将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未绝经(50例)及绝经(50例)两组;再将两组按自愿分别分为单纯规范治疗组和维生素 D添加组(规范治疗并辅以每天25μg维生素D添加),运用 ELISA法测定各组25羟维生素[25(OH)D]水平;同时发放调查问卷以了解患者生活习性及日照时间,跟踪时间持续一年,其间监测各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未绝经维生素 D添加组血清25(OH)D水平为(107.8±29.7) nmol/L,较未绝经单纯规范治疗组[(28.9±15.7)nmol/L]显著升高(P<0.05),其血压控制较未绝经单纯规范治疗组好;绝经维生素D添加组血清25(OH)D水平[(115.4±37.1)nmol/L]较绝经规范治疗组[(25.4±18.3)nmol/L]明显升高(P<0.05),其血压控制情况较绝经规范治疗组平稳;习惯性坚持每周不少于10公里散步运动且不少于14 h 日光浴者,血清25(OH)D 水平[(102.4±35.2)nmol/L],较生活无规律者[(24.7±14.1)nmol/L]显著升高(P<0.05);健康对照组血清25(OH)D水平为(98.5±21.7)nmol/L,与未补充维生素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坚持规范治疗并规范补充维生素 D、适度运动及日照,有利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控制,补充维生素D对女性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有积极意义。

    作者:区大刚;张栋武;陈立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肿瘤性与非肿瘤性肠梗阻临床诊治的比较分析

    目的:通过探讨肿瘤性与非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为临床机械性肠梗阻病因诊治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与诊治经过,按病因分为肿瘤性肠梗阻52例;非肿瘤性机械性肠梗阻68例,包括肠粘连58例,肠套叠3例,肠扭转3例,嵌顿疝2例,粪石2例。结果52例肿瘤性肠梗阻均经手术治疗,其中治愈21例(40.3%),好转20例(38.5%),未愈8例(15.3%),死亡3例(5.8%)。68例非肿瘤性机械性肠梗阻经治疗后,治愈21例(30.9%),好转32例(47.1%),未愈10例(14.7%),死亡5例(7.4%)。结论临床肠梗阻以机械性肠梗阻居多,肿瘤性肠梗阻诊断明确后应首选手术治疗,非肿瘤性肠梗阻以粘连性肠梗阻多见,应根据临床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

    作者:崔小鹏;梁海滨;樊勇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是一组罕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上有独特的表现[1]。其家族成员包括:血管平滑肌脂瘤(angiomyolipoma,AML)、肺及肺外组织的透明细胞“糖”瘤(clear cell “sugar”tumor,CCST)、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ym-phangioleiomyomatosis,LAM)、镰状韧带的透明细胞肌黑色素细胞肿瘤(clear cell myomelanocytic tumors,CCMMT)及其他部位罕见的透明细胞瘤[2-6]。1996年,Zamboni等[7]通过报道1例CCST首次提出PEComa的概念。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PEComa为“由组织学和免疫表型上具有独特特征的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组成的间叶源性肿瘤”[8]。本文对 PE-Coma的细胞组织来源、临床病理特点和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国内中文报道的病例数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张彩;潘飞豹(综述);赵纯全(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