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类血小板抗原基因在广西地区主要民族中的多态性差异

梁秀云;杨兰;曾江辉

关键词:抗原, 人血小板, 广西, 民族
摘要:目的:研究广西地区壮族、瑶族、苗族、侗族和汉族健康人群中人类血小板抗原 HPA-1~17bw 系统基因多态性的差异。方法选取祖上3代均为同民族的壮族、瑶族、苗族、侗族和同地区汉族的健康个体各100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检测上述各民族个体的HPA-1~17bw系统基因,计算HPA各系统的不配合率和基因多态性,并比较5个民族间HPA系统的基因频率。结果基因型a是5个民族HPA-1~17的主要型别,而5个民族的HPA-3和HPA-15的不配合率均大于30%,H PA-2在苗族中的不配合率大于10%。比较5个民族血小板系统的基因频率,发现 H PA-2苗族的杂合程度较其他4个民族高,但只与壮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80,P=0.009);壮族HPA-3的杂合程度高于瑶族和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42,P=0.002;χ2=7.640,P=0.022);各民族间的 H PA-15的杂合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 P<0.05)。结论广西地区壮族、瑶族、苗族、侗族和汉族HPA基因多态性分布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异,HPA-3和 HPA-15系统杂合度高,而H PA-2在苗族中可能具有较大意义,在临床血小板输注中应加以重视。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CIPP模型的军队医学院校教学评价指标的构建

    美国评价学者斯塔弗尔比姆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了CIPP评价模式,他认为评价不应局限在评定目标的达到程度,而应该是为课程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1]。评价的目的是为管理者提供参考意见和信息服务,以便他们作出科学决策,评价者在这一过程中则通过提供信息实现为教育服务。CIPP 由背景(context )、输入(input evaluation )、过程(process)、结果(product)的首个英文字母构成,通常被称为“以决策为导向”或者“以改良为导向”的评价模式[2]。

    作者:黄继东;赵先柱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透析相关性心包炎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心包炎患者血清中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PTH)指标,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血液透析中出现心包炎患者的β2-MG、PTH、尿素氮(BUN)、肌酐(Cr)、血红蛋白(Hb)、清蛋白(ALB)等指标进行测定,并以20例维持血液透析而无合并心包炎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相应指标作对照组,观察并分析相关指标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心包炎组临床合并皮肤瘙痒、骨骼疼痛及发作性低血压症状多于对照组(P<0.01或 P<0.05);心包炎组β2-MG、PTH指标数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BUN、Cr、Hb、ALB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2-MG、PTH指标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合并有心包炎者血液中升高明显,并与皮肤瘙痒、骨骼疼痛及发作性低血压等症状发生率呈一定正相关性,是血液透析患者出现更多并发症及预后不良的标志。

    作者:谢希;李六生;张红胜;钟耀翠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高压氧辅助治疗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

    正常创面愈合经历抗感染、消除炎症、结缔组织基质再生、血管生成和重新覆盖的有序过程,其中一些步骤依赖于足够的血液灌注和氧供给,任何一步出现问题,将形成难愈合创面,终影响机体解剖学与功能完整性的恢复。低氧是导致难愈合创面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成纤维细胞复制、胶原沉积、血管生成、抗感染和细胞内白细胞杀菌作用都是正常创面愈合时必需的反应,都需要氧的参与。从外周血到低氧创面中心的深度氧梯度支持正常创面愈合反应[1]。

    作者:李婧(综述);王怀明(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首次大剂量131 I治疗后不同时间开始酸刺激对减少急性唾液腺损伤的研究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首次大剂量131 I治疗后不同时间开始进行酸刺激对减少急性唾液腺损伤发生的差异,以期筛选出佳开始酸刺激的时间。方法309例D T C患者术后进行首次大剂量131 I治疗,口服131 I的剂量为3.7~4.81 GBq ,平均口服131 I的剂量为(4.28±0.43)GBq ,服用131 I后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组分别于131 I治疗后2、12、24 h开始给予酸刺激,酸刺激方法为:含服维生素C片(10 mg/次,3次/日),并在非睡眠状态下每2小时口服柠檬水50 mL ,观察各组急性唾液腺损伤的发生率、发生时间等情况;并对发生急性唾液腺损伤的患者进行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间比较,分析其发生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2、12、24 h开始酸刺激的患者急性唾液腺损伤发生率分别为13.21%(14/106)、24.51%(25/102)、26.73%(27/101),2 h开始酸刺激的患者急性唾液腺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12、24 h开始酸刺激的患者( P<0.05),12 h与24 h开始酸刺激的患者急性唾液腺损伤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84.85%的患者发生急性唾液腺损伤的时间为服用131 I后10~24 h。对发生急性唾液腺损伤的患者进行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间的比较,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间急性唾液腺损伤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时间开始酸刺激对减少DTC患者大剂量131 I治疗后急性唾液腺损伤的发生率有差异,本研究显示以2h开始酸刺激为佳,年龄、性别等因素对急性唾液腺损伤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作者:朱玉泉;段东;庞华;闫亚云;易于颦;叶祥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人类血小板抗原基因在广西地区主要民族中的多态性差异

    目的:研究广西地区壮族、瑶族、苗族、侗族和汉族健康人群中人类血小板抗原 HPA-1~17bw 系统基因多态性的差异。方法选取祖上3代均为同民族的壮族、瑶族、苗族、侗族和同地区汉族的健康个体各100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检测上述各民族个体的HPA-1~17bw系统基因,计算HPA各系统的不配合率和基因多态性,并比较5个民族间HPA系统的基因频率。结果基因型a是5个民族HPA-1~17的主要型别,而5个民族的HPA-3和HPA-15的不配合率均大于30%,H PA-2在苗族中的不配合率大于10%。比较5个民族血小板系统的基因频率,发现 H PA-2苗族的杂合程度较其他4个民族高,但只与壮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80,P=0.009);壮族HPA-3的杂合程度高于瑶族和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42,P=0.002;χ2=7.640,P=0.022);各民族间的 H PA-15的杂合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 P<0.05)。结论广西地区壮族、瑶族、苗族、侗族和汉族HPA基因多态性分布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异,HPA-3和 HPA-15系统杂合度高,而H PA-2在苗族中可能具有较大意义,在临床血小板输注中应加以重视。

    作者:梁秀云;杨兰;曾江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乳腺癌患者配偶认知行为的心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配偶进行认知、行为和心理干预后,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接受标准化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干预组进行相关的指导和干预,在化疗前、后对患者生命质量进行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FACT-B)测定的结果表明,化疗后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在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和总分分别为(18.77±4.18,16.48±4.60,17.35±4.41,16.04±4.80,20.81±6.02,89.45±6.34;22.46±3.57,19.03±4.83,18.58±3.96,18.59±4.48,24.73±5.63,103.39±8.91),干预组得分有显著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配偶进行认知、行为和心理的指导、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唐秀英;罗凤;石果;金鹏娟;张玲;厉红元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小剂量甲状腺素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甲状腺素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76例老年C H 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片(L-T 4)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4 d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4 d后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T4、左室射血分数(LVEF)、NYHA心功能分级和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患者LVEF升高,研究组患者T3、T4和LVEF水平均升高,两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 T3、T4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患者T3、T4和LVEF水平均升高,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d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甲状腺素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重症CHF临床短期疗效显著。

    作者:魏伟;肖学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重庆市某银行职工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研究

    目的:分析重庆市某银行职工的主要健康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管理。方法对1320名银行职工的血压、血脂、肝功能、血糖、血尿酸、腹部B超、女士乳腺彩超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指标异常检出率前5位依次为高血脂(54.2%)、脂肪肝(18.4%)、高血压(18.3%)、高尿酸(17.7%)、高血糖(11.2%);除了高尿酸( P>0.05),其余各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P<0.05);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脂肪肝的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结论常规健康体检是发现血脂异常、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途径,提示要加强健康体检和健康教育。更应该加强对银行职工等白领人群的健康关注,以提高健康水平。

    作者:许国琼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双侧卵巢巨大K rukenberg瘤伴畸胎瘤1例并文献复习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主要的发病年龄集中在50~60岁,青少年大肠癌相对少见,仅占大肠癌比例的11.26%[1]。本例患者年龄26岁,刚入院检查时因为年龄因素,临床上忽视了肠癌的可能。卵巢转移性肿瘤来源的部位众多,但临床上常把来源于胃肠道的卵巢转移性肿瘤宽泛地归为Krukenberg瘤[2]。畸胎瘤是来源于生殖细胞的肿瘤,具有向不同胚层分化的能力。青少年发生大肠癌的概率低,而大肠癌转移形成双侧卵巢巨大Krukenberg瘤同时伴畸胎瘤则更为罕见,现将本院收治1例结合其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文亦磊;黄克强;陈玲;罗瑛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及对策研究

    目的:观察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选取体检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左右,经过自然凝固和离心后测定血液中的K+、Na+、总蛋白质(T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清蛋白(ALB)、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乳酸脱氢酶(LDH)以及α-羟基丁酸脱氢酶(HBD H )等生化指标。然后将标本血清溶液溶血后再测定以上各项生化指标,对比溶血前、后的测定结果。结果溶血前、后测定的各项生化指标中 K+、Na+、TP、CK、CK-MB、AST、LDH 以及 HBDH 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前、后测定的各项生化指标中ALB、HDL以及 TG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回归分析,K+、Na+、TP、CK、CK-MB、AST、LDH以及 HBDH等指标与溶血有关。结论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中的K+、Na+、TP、CK、CK-MB、AST、LDH以及HBDH等造成影响,利用血清血红蛋白(Hb)浓度校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祖军;邹德学;王强;蔡仲仁;薛燕芬;林棋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大型综合医院持续改进门诊管理的措施及效果分析

    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是西南地区的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经过近15年的飞速发展,门诊容量由日2000人左右增加到7000人以上。持续增长的门诊量与狭小空间之间的矛盾(表1),使本院门诊“三长一短”现象日益凸显,患者满意度呈下降的趋势。本着“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本院自2011年6月起对门诊管理进行了持续改进,并对改进前、后的就诊等候时间和综合满意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邱铭;沈世琴;李霞;向勤;刘朝辉;邹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术91例治疗体会

    随着重视对胆囊功能的再认识,人们对保胆的意愿不断增强,保胆手术正逐渐被接受。本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开展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术91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艾其海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尼莫地平在微血管减压术后迟发性面瘫防治作用中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扩张药物尼莫地平在防治面肌痉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MVD)后迟发性面瘫(DFP)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行M VD术的193例面肌痉挛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应用血管扩张药将病例分为两组,实验组72例,术后第1天起服用血管扩张药尼莫地平,持续2周;对照组121例,术后未予以尼莫地平治疗。随访时间为6~12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迟发性面瘫的发生率、发作等级、术后发病时间及持续时间。结果实验组中有6例发生迟发性面瘫,发病率为8.3%(6/72),发病时间为(14.5±5.2)d,发病持续时间为(41.3±14.4)d;对照组有11例发生迟发性面瘫,发病率为9.1%(11/121),发病时间为(12.2±7.4)d ,发病持续时间为(55.7±36.4)d。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迟发性面瘫发作等级按 House-Brackman评级,实验组中4例为Ⅱ级,2例为Ⅲ级;对照组中2例为Ⅱ级,6例为Ⅲ级,3例为Ⅳ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VD术后迟发性面瘫受多种病因影响,血管扩张药物能降低迟发性面瘫的发病程度,在促进面瘫恢复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詹傲;石全红;熊伟茗;谭赢;谢延风;但炜;王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对公立医院集团化新热潮的几点冷思考

    中国医院集团化的发展出现了2次热潮,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以哈尔滨医大一院医疗联合体为代表,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开始至今的新一轮集团化热潮。第一次热潮在短短几年间由盛转衰,本文对第一次热潮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进行充分总结,以促进新一轮集团化发展产生质的飞跃,而不是历史的重复。

    作者:陈果越;冯泽永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婴幼儿急性喉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治疗婴幼儿急性喉炎的疗效。方法将急性喉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同方法进行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疗效以及主要症状持续时间进行对照评价。结果治疗组咳嗽、声嘶、喉鸣等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治疗婴幼儿急性喉炎,可提高治愈率,给药方便,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实习护生使用便携式血糖仪的操作行为调查与分析

    便携式血糖仪作为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 , POC T )设备,因其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快速准确、操作简单等特点,在临床各科室得到广泛使用[1]。使用便携式血糖仪的人员多样,实习护生亦是重要的操作者之一,然而影响便携式血糖仪测试准确性的因素很多,且大部分的影响因素都与操作者有关[2]。实习护生初涉临床,使用便携式血糖仪的知识、操作技能和评估能力等直接关系到血糖监测的结果和患者的临床治疗。本研究旨在调查实习护生使用便携式血糖仪的操作行为和培训现状,同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指导实习护生的规范化操作培训,达到正确使用便携式血糖仪、确保床边血糖检测准确的目的。

    作者:周滋霞;孙海燕;孙静;武建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分析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116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根据开始出血至手术时间分为超早期(出血后≤7 h )手术组52例,早期(出血后8~24 h )手术组35例和延迟(出血后>24 h )手术组29例。根据出血部位、血肿大小、是否破入脑室和患者自身的身体情况,选择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组,35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手术组,43例)及微创血肿清除术(微创组,38例)。总结不同手术时间、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疗效的影响及其随访1年后预后情况分析。结果超早期手术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73.08%,明显高于早期手术组的48.57%和延迟手术组的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微创组脑出血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21.05%,明显低于开颅组的48.88%和小骨窗手术组的34.88%(P<0.05)。在ADL评定中,超早期手术组预后Ⅰ级和Ⅱ级患者比率显著高于早期手术组,而Ⅴ级患者比率明显低于早期手术组(P<0.05);超早期手术组的Ⅰ级、Ⅱ级及Ⅲ级患者比率均显著高于延迟手术组,而Ⅳ级、Ⅴ级患者比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延迟手术组(P<0.05)。早期手术组的Ⅰ级、Ⅱ级及Ⅲ级患者比率均显著高于延迟手术组,而Ⅳ级患者比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延迟组(P<0.05)。结论及早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能有效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但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手术是综合治疗的过程,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佳的手术治疗方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宏浩;王少雄;黄程;李毅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抑癌基因RU NX3表达与结直肠腺癌的关系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RU NX3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原位杂交技术检测60例结直肠腺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 RUNX3蛋白及 RUNX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RU NX3蛋白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8.33%,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86.6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直肠腺癌组织中RUNX3 mRNA的表达率为40.00%,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90.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UNX3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 TNM 分期、浸润深度、淋巴转移、肝转移呈负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无关(均 P>0.05)。结论 RUNX3蛋白的特异性低表达与结直肠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高度相关性,其基因功能的下调可能与结直肠癌的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薛军;武雪亮;王立坤;屈明;贾光辉;赵秀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曲美他嗪治疗尿毒症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尿毒症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尿毒症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液透析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20 mg每日3次,对照组40例为常规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超声心动图指标和6 min步行距离的变化。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除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外,心功能改善情况、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舒张早期大血流速度/舒张晚期大血流速度比值(E/A)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尿毒症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效。

    作者:蒋先洪;罗华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重庆地区中老年人腰椎及髋部骨密度测量差异比较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中老年男性与女性人群正位腰椎及髋部骨密度测量值对骨质疏松诊断的差异。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量2151例40岁以上人群的正位腰椎及髋部骨密度,按年龄、性别分组统计。结果男、女人群腰椎及髋部骨密度值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各年龄组男性髋部骨质疏松检出率高于腰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女性腰椎骨质疏松检出率高于髋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检测敏感部位为髋部,女性为腰椎。为提高骨质疏松检出率,好行腰椎和髋部的多部位联合检测。

    作者:何敏;唐良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