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8例下肢软组织肉瘤患者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优势及近期疗效观察

白雪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 下肢, 调强放射治疗
摘要:目的 评价下肢软组织肉瘤(STS)术后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剂量学优势及近期疗效.方法 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1月在该院采用IMRT治疗大腿STS 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常规放射治疗(CRT)和IMRT靶区剂量分布PTV3的平均值分别为(95.4±1.2)%和(98.6±1.1)%,Dmax平均值,IMRT(103.7±2.2)%显著低于CRT(113.2±1.1)%,P<0.05.适形指数均值分别为:0.39±0.03和0.74±0.08.局部控制率92.6%(25/27),总生存率为96.3%(26/27).股骨及皮肤的晚期不良反应较轻.结论 IMRT具有明显的靶区剂量分布优势,可以减少股骨、皮肤等正常组织器官的照射剂量.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河南汉族5项舌运动类型的人类学研究

    目的 研究河南汉族五项舌运动类型(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的分布情况,为人类学群体遗传学积累资料.方法 对河南汉族400例(男200例,女200例)正常人五项舌运动类型进行调查,使用SPSS17.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河南汉族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构成比分别为48.0%、8.75%、34.0%、67.25%、6.75%.其中尖舌、三叶舌2项舌运动类型的构成比男女性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与其他族群比较,河南汉族叠舌、翻舌构成比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尖舌构成比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卷舌、三叶舌构成比处于较低水平;(3)叠舌与翻舌、卷舌与三叶舌这两对性状特征间有相关性.结论 河南汉族的舌运动类型与独龙族、四川资阳汉族、广东化州汉族为接近.

    作者:范迎;徐国昌;席焕久;任甫;温有锋;杨雷;陈志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手足口病主、肺动脉血流参数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HFMD)主、肺动脉血流参数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选择 2009年3~9月临沂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42例,根据病情分为3组.手足口病组16例.另选取同期健康婴儿14例为对照组,比较4组患儿的主、肺动脉血流参数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 肺出血组与对照组、手足口病组及脑干脑炎组主、肺动脉血流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主、肺动脉血流参数均有改变,肺动脉射血加速时间/右心室射血时间对预测手足口病合并肺出血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石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患病率和病死率急剧上升[1].其中,心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约80%的糖尿病患者终死于心血管疾病[2].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病等的发病率显著增加[3].

    作者:罗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医学本科基础教育阶段学业导师制体会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教育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等院校在本科教育中实行导师制很大程度上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而在医学院校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的作用和重要性相对其他专业来说则更为明显.本院从2010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中全面实行了学业导师培养制度,现将作者指导的28个医学生近3个学期的带教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邓保国;赵林静;姚金华;郭晓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综合医院危急重症专科护士人文素质培养研究新进展

    人文素质是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人格、气质、修养方面的内化,同时包括文化素质,即语言修养、文学艺术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等[1].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个人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

    作者:杜慧敏;王云贵;于瑞英;饶叶俊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转录活化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5(STAT5)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关系.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该院手术后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NSCLC的患者68例为NSCLC组.同时选取癌旁正常肺组织2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STAT5和EGFR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TAT5及EGFR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肺对照组(P<0.05);NSCLC组中STAT5与EGFR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s=0.430,P<0.05).结论 STAT5和EGFR可能在肺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抑制STAT5信号通路可望成为NSCLC的治疗靶点.

    作者:许学亮;邵红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喉罩通气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术中的作用观察

    目的 比较喉罩通气全身麻醉与气管插管通气全身麻醉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该院神经外科择期实施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喉罩全身麻醉20例为喉罩组,置入喉罩(50 kg以下选用3#,50 kg以上选用4#);气管插管全身麻醉20例为插管组,经喉镜明视下插入加强型气管导管.比较两组患者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等指标.结果 喉罩组丙泊酚、瑞芬太尼单位标准化计量低于插管组(P<0.05),插管组患者在T2、T3、T4、T5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明显高于喉罩组(P<0.05),插管组患者拔管后呛咳、躁动、恶心呕吐、咽部不适发生率高于喉罩组(P<0.05).结论 在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下,靶控输注(TCI)丙泊酚、瑞芬太尼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对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手术的患者,具有麻醉平稳、苏醒快、并发症少、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用药量少等优点.

    作者:刘聪霞;邴海龙;徐鹏;周灿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28例下肢软组织肉瘤患者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优势及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下肢软组织肉瘤(STS)术后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剂量学优势及近期疗效.方法 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1月在该院采用IMRT治疗大腿STS 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常规放射治疗(CRT)和IMRT靶区剂量分布PTV3的平均值分别为(95.4±1.2)%和(98.6±1.1)%,Dmax平均值,IMRT(103.7±2.2)%显著低于CRT(113.2±1.1)%,P<0.05.适形指数均值分别为:0.39±0.03和0.74±0.08.局部控制率92.6%(25/27),总生存率为96.3%(26/27).股骨及皮肤的晚期不良反应较轻.结论 IMRT具有明显的靶区剂量分布优势,可以减少股骨、皮肤等正常组织器官的照射剂量.

    作者:白雪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相关性肺动脉高压1例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临床较少见,国内鲜有HHT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报道.现报道HHT相关性肺动脉高压1例,希望引起专业医师的重视,提高HHT及肺动脉高压的诊疗率.

    作者:张林林;张宏斌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临床路径设计的关键环节与执行障碍因素研究

    随着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的高速发展,各国的医疗水平也不断提高.然而,基于卫生资源的有限性,仅依附于高科技诊疗手段的医学发展模式不足以为居民提供高质量卫生服务.临床路径以缩短平均住院日、合理支付医疗费用为特征,按病种设计佳的医疗和护理方案,根据病情合理安排住院时间和费用,实现对临床治疗关键环节进行质量监管的目标.临床路径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规范诊疗行为、控制医疗成本为有效的途径之一[1-2].无疑,在中国现行的医疗体制背景下,衍生出的诸如医疗费用过高、医疗质量下降、医疗安全状况令人担忧及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均表明,中国急需临床路径这一科学的医疗质量管理方法来改变卫生事业发展的窘迫现状[3].

    作者:杨惠英;刘丽敏;于秋滨;张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内导管相关感染(CRI)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上有效地防治和治疗CRI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1年1~12月该院综合性ICU所有住院患者相关导管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综合性ICU住院患者中,呼吸机相关肺炎例次感染率、导尿管相关感染例次感染率、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例次千日感染率分别3.92‰、3.08‰、8.08‰.结论 ICU医院感染率高,导管使用率高,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工作,并对有侵入性诊疗操作的患者进行重点监护.

    作者:程科萍;孔庆芳;张徐军;李家玮;王长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RNA干扰技术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研究现状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是利用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高效、特异性降解细胞内同源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从而阻断特定基因表达,使细胞出现靶基因缺失的表型.1998年Fire等[1]首次应用RNAi技术将dsRNA正义链与反义链的混合物注入线虫体内,结果发现注入dsRNA比单独注入单链RNA引起的基因沉默要强得多,并可导致子一代同源基因的沉默.

    作者:田瑞敏;鄢佳程;王含彦;易芳;陈建业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急救重症哮喘突发急进型患者21例的救治观察

    目的 探讨重症哮喘突发急进型患者的救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哮喘突发急进型患者21例的救治措施.结果 2例患者(9.5%)于入院前死亡,15例患者(71.4%)症状于24 h内改善,4例患者(19.0%)于48 h内症状改善,其中19例入院的患者均缓解出院.结论 提高对重症哮喘突发急进型的认识,采取积极综合措施治疗,进行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和激素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董玉龙;徐辉;何亚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髓过氧化物酶指数在5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液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指数(MPXI)的变化及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11年5~8月该院收治的ACS患者57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0例为UAP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20例为NSTEMI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17例为STEMI组.选取同期该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比较4组MPXI、心肌肌钙蛋白I(cTnI)等指标的结果.结果 对照组、UAP组、NSTEMI组血液MPXI、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中性粒细胞比值(NEUT%)低于STEMI组(P<0.05).结论 常规血细胞分析能快捷方便检测出血液MPXI结果,可作为ACS疾病粥样斑块不稳定性的标志物之一,有利于ACS疾病的早期诊断与监测.

    作者:邹国英;汤旭东;任碧琼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112例临床分析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指自然绝经1年以上发生的阴道出血,是老年妇女就诊的常见主诉之一.引起出血的原因多种多样,现将本院收治的11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周英;张灵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防己黄芪汤对肺叶切除术后肺功能改善的研究

    目的 探讨防己黄芪汤对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肺功能改善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该院行肺叶切除术后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A组为常规治疗加口服防己黄芪汤干预,B组为常规治疗对照组,治疗包括吸氧、抗感染、祛痰、呼吸锻炼等.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及B组患者术后第14天检测肺功能均较同组术后第1天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第14天肺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防己黄芪汤对肺叶切除术后肺功能改善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何凡;张家衡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形态学因素研究进展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人群发病率为3.6%~6%[1-2].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中,约有68%为动脉瘤破裂所致,其破裂的发生率(占动脉瘤人群)为1%~2%[2],破裂后致残、致死率很高.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诊断水平的提高[3],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不断提高.但是,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尤其是对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仍存在争议,加之开颅夹闭术及介入栓塞术的手术风险大,因此,对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动脉瘤形态学特征的改变,可以反映其发生、发展及破裂过程,但其具体的预测价值尚存在争议.近年来,国内外做了不少关于动脉瘤形态学特征与破裂风险关系的研究.本文着重对影响动脉瘤破裂的形态学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李剑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吸入性麻醉药对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究异氟醚预处理减轻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Lewis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对照组和异氟醚组,每组8只.以40%O2为载气,对照组吸入40%O2,异氟醚组吸入40%O2加2%异氟醚,对照组和异氟醚组均尾静脉注射脂多糖,脂多糖给予4 h后取材,细胞计数仪统计BALF中炎症细胞的数量;ELISA法和RT-PCR法检测肺组织和BALF中TNF-α蛋白和mRNA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2和INF-γ的含量.结果 炎症细胞的总数从小到大依次为正常组、异氟醚组、对照组(P<0.05);异氟醚组的肺组织和BALF中TNF-α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异氟醚组的血清中IL-2和INF-γ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异氟醚可能通过减少炎症细胞和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以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李江;李丽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比阿培南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6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比阿培南对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该院住院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恶性血液病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有效率为73.4%,细菌学清除率为55.6%,不良反应率为4.7%.结论比阿培南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晏丽;娄世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脑氧供需及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研究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脑氧供需及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1月于该院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24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采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进行治疗的2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肝素化前、术后即刻、术后1、6 h的脑氧供需及凝血纤溶系统指标.结果观察组肝素化前、术后即刻、术后1、6 h的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g)均高于对照组,CD62p则低于对照组;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jvO2)高于对照组,脑氧摄取率(CERO2)、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Ca-jO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患者的脑氧供需及凝血指标均较好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其可有效控制出血及降低脑损伤.

    作者:任明明;韩振;冯钢;许志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