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茜
目的 探索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76例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妊娠高血压组、子痫前期轻度组、子痫前期重度组的不良围产儿率分别为:4.65%、25%、61.5%;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16.3%、45%、61.5%.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分娩组不良结局为15%,经剖宫产组不良结局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及时控制和治疗,可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和不良围产儿结局的发生率,并为剖宫产术适时终止妊娠是保障母婴安全的佳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陈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Ki67与Her-2在Luminal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的相关性及与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221例甲醛固定的乳腺癌组织标本中Ki67和Her-2的表达强度以及组织病理学分级,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Ki67、Her-2的表达强度以及组织病理学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Ki67与Her-2的表达强度呈中度正相关(r=0.605,P<0.01),Her-2的表达强度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呈中度正相关(r=0.455,P<0.01),Ki67的表达强度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489,P<0.01).结论 在Luminal型乳腺癌组织中,Ki67、Her-2的表达强度、组织病理分级之间呈正相关,用IHC检测Ki67的表达及病理分级对Her-2阳性判断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沈三弟;陈卓荣;肖高芳;黄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叶酸(FA)、维生素B12 (VitB12)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23例恶性肿瘤无贫血患者进行了血清FA、VitB12水平检测,并与27例癌性贫血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肿瘤患者血清F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VitB1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FA水平的变化对其病情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VitB12的测定似乎临床价值不大.
作者:王凌云;刘小芳;杜涛;刘蕾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尿神经丝蛋白(AD7c-NTP)和血浆高半胱氨酸(Hcy)在老年性痴呆(AD)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筛选AD患者120例和正常对照组120例,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和循环酶法检测患者尿液AD7c-NTP和血浆Hcy的含量.结果 AD组尿AD7c-NTP均值为(4.02士3.19)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16±2.33)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血浆Hcy均值为(17.13±12.99),μmol/L,亦高于正常对照组(13.61士7.4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AD7c-NTP和血浆Hcy与AD密切相关,可用于AD患者的诊断及筛查.
作者:蔡超群;周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脊柱骨折合并其他器官损伤患者的诊治经验.方法 收集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于该院就诊的92例脊柱骨折患者病历资料,对合并症状予相应处理,其中合并头部颅脑损伤12例(13%)、胸部损伤29例(31.5%)、腹部损伤22例(23.9%)、骨盆骨折13例(14.1%)、四肢骨折或脱位30例(32.6%).对于脊柱骨折71例患者手术治疗,21例行保守治疗.随访患者神经康复情况并定期复查.结果 85例生存,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3年,平均1.9年;A级患者神经功能均康复,B级8例中2例感觉恢复,其余神经功能均比术前改善1~3级;本组中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行后路手术较前路手术用时短、出血量少;手术组患者的脊椎后凸畸形及慢性腰脊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手术组患者(P<0.05);7例患者在发病后3个月内死亡,其中重型颅脑损伤3例,严重胸部损伤或截瘫继发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结论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行前、后路手术均有较好近期疗效,发生脊柱骨折后应及早行相应手术治疗,以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作者:陈余兴;李雄杰;蒋家正;张衡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构建含大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C(PDGF-C)基因的pAD-EGFP-PDGF-C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体外转染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并观察目的基因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方法 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T-PCR)法从pIRES2-EGFP-PDGF-C真核表达载体中获得PDGF-C目的片段,经BP重组与LR重组插入到pAD/CMV/V5-DEST,构建pAD-PDGF-C-IRES2-EGFP腺病毒载体.酶切及DNA测序鉴定后转染HEK293A包装、纯化,测定病毒滴度后转染大鼠骨髓源性EPCs,应用Real-time q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检测PDGF-C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核酸内切酶消化及PCR分析证实PDGF-C基因成功插入pAD/CMV/V5-DEST腺病毒载体,转染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转染48 h后实时定量酵素聚合反应技术(Real-time qPCR)测定EPCs中PDGF-C含量明显提高(P<0.05),Wester blotting检测证实在46×103存在特异性条带.结论 成功构建了大鼠PDGF-C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pAD-EGFP-PDGF-C,体外转染大鼠骨髓源性EPCs能高效表达目的基因产物,为后续研究PDGF-C基因功能以及进一步开展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锋;罗文军;唐博;陈以宽;孙建明;付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重庆不发达地区农村老年居民基本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更好地采取预防及保障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入户调查的方法对495人5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人健康率为36.3%,婚姻、文化程度、职业类型等与老年健康状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OR=28.071)、患重病(OR=0.415)是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农村基层地方政府应加强卫生保健常识的宣传,鼓励发展简单易行的村级老年常见患病医疗服务;强化老年人的心理卫生意识和自我调控的能力,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作者:向露雨;韩飞飞;张宝平;许红;江杨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在螺旋CT上的表现以及CT三维重建技术对诊断FNH的应用价值,提高CT诊断FNH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FNH的CT平扫和增强表现,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其中4例行三维重建.结果 CT共发现11个病灶,均为单发;平扫CT上7个病灶为略低密度,4个为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除了中央瘢痕和纤维分隔外,所有病灶都明显均匀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大部分病灶变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8个FNH病灶中发现中央瘢痕,2个病灶增强扫描后经三维重建可发现肿瘤周围增粗迂曲的血管.结论 FNH在螺旋CT增强扫描上表现具有特征性,螺旋CT诊断FNH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游兴攀;杨柳;彭吉明;官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光氨酸(Hcy)的检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心内科收治的99例冠心病(CHD)患者进行Hcy检测,另抽取同期在本院保健科进行健康体查的健康人群8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CHD组患者的血清Hcy水平明显比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99例CHD患者中有59例检出Hcy阳性,占59.59%,而对照组中只有3例检出Hcy阳性,占3.48%,CHD患者组中检出Hcy阳性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对各类型CHD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本研究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组的Hcy水平、Hcy阳性率比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明显升高(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Hcy水平、Hcy阳性率比稳定型心绞痛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Hcy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其水平随着CHD病程的加重而升高,因此,血清Hcy的检测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曹龙翎;陈之毅;吴华美;林梓波;罗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以下简称燃煤型氟中毒)人群血锌(Zn)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巫山、奉节2个燃煤型氟中毒病区县作为调查点,在两县各抽取50例氟斑牙患者及100名健康对照者以及在巫山县抽取30例氟骨症患者及60名健康对照者组成样本.对390名研究对象抽取空腹静脉血并测定血Zn含量,收集尿液并检测尿氟含量.t检验对比分析病例与对照者血Zn、尿氟含量的差异以及两县人群之间血Zn、尿氟含量的差异.结果 两县儿童及巫山成人尿氟平均含量均为病例组高于对照组(P<0.05).巫山儿童和成人血Zn含量以及奉节儿童血Zn含量均为病例组低于对照组(P<0.05).巫山儿童病例组和对照组血Zn含量分别低于奉节儿童病例组和对照组血Zn含量(P<0.05).结论 燃煤型氟中毒引起人体血Zn含量下降;该病防治效果较差的巫山人群血Zn含量普遍较低.
作者:闫菊;王应雄;王力;雍开文;张茂忠;罗兴建;晏维;钟朝晖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该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9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西替利嗪,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4%,两组患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能够有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较好.
作者:孙静;崔蓉;李乐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明确医疗纠纷发生特点和规律,为医疗纠纷防范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05~2011年的医疗纠纷数据,进行文献研究和描述性分析.结果 该院近5年医疗纠纷总体数量较前明显增加;外科纠纷发生率高,其次是儿科、妇产科;医疗纠纷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诊断、治疗、手术和告知义务的履行;自行协商是医疗纠纷的主要解决方式.结论 建立健全医疗风险管理体系,强化质量管理,重视业务培训,坚持医德医风建设,尊重患者权利,规范和完善医疗纠纷的解决方式,以预防医疗纠纷,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作者:罗秀;王轶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左乙拉西坦(LEX)与奥卡西平(OXC)单药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03例各种类型癫痫患几分为A、B组两组,A组55例单用LEX治疗,B组48例单用OXC治疗.观察6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A组控制率67.27%,总有效率为90.91%,总不良反应率21.82%;B组控制率66.67%,总有效率为89.58%,不良反应率22.9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X与OXC单药治疗儿童癫痫均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较少,可选择作为儿童癫痫一线治疗的药物.
作者:陈桃;郭渠莲;杨义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 68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接受TACE治疗.分析治疗后瘤体变化、生存率及生存期、甲胎蛋白(AFP)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68例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1.2±2.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0.8个月.在治疗后3个月内存活率为100%,瘤体客观有效率为61.8%,瘤体控制率为94.1%.之后有效率及控制率逐渐下降.AFP治疗后3个月降至(568±87)μg/L,6个月后降至低为(421±76)μg/L,在9、12、24个月后逐渐回升.治疗后3个月KP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之后逐渐降低.TACE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发热、疼痛、恶心、呕吐、腹胀、一过性肝功能受损、白细胞减低等,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或消失.结论 TACE可提高中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为手术根除提供机会,并且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高志华;简继华;任宏伟;刘桂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联合国界定青年年龄于15~24岁,但它并不要求世界各国统一于这一界定.事实上,世界各国对本国青年的年龄界限,多为14~30岁.临床上多数研究提示,30岁以下为青年高血压的发病年龄.本文就近年来青年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理、临床特征及防治策略的研究作一概要的综述.1 青年高血压流行病学概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近10年,青年高血压的患病率呈逐年提高[1].2011年Nguyen等[2]报道美国24~32岁青年中高血压患病率19%,并仍然在不断上升.中国1991年高血压普查显示,15~45岁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0%,2002年18~45岁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9.1%[3],近10年增加了1倍.防治青年高血压不仅应了解患病率,其高漏诊率也应引起重视.
作者:曹位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医疗、药学、护理、营养临床综合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临床对症治疗,而干预组合并实施临床综合干预.于入组时和干预3、6、12个月末对两组患者进行SAS和SDS评定量表、WHO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 QOL-BREF)、治疗依从性、复发率和再住院率的评定.结果 入组时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AS和SDS总分、WHO QOL-BREF评分及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个月末时,干预组患者在WHO QOL-BREF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和环境领域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再住院率、SAS和SD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医疗、药学、护理、营养临床综合干预可提高乳腺癌患者维持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好转,使患者的病情更稳定且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可作为促进患者康复的常用措施.
作者:林伟玲;王传升;沈永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小儿休克的临床特征和治疗要点.方法 对该院儿科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休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临床资料分为两组:休克代偿期组35例和休克失代偿期组25例,两组患儿均予以液体复苏、改善微循环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 休克代偿期组治疗有效30例(痊愈25例、好转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71%;休克失代偿期组治疗有效(好转)10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4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29,P<0.05).结论 早期诊断并及时予以液体复苏,改善微循环能有效改善休克患儿预后.
作者:张文贵;张赟;陆国梁;方国秀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瘢痕子宫手术导致泌尿系统损伤是妇产科常见并发症,有文献报道发生率为0.21%,经腹手术的发生率为0.14%,腹腔镜手术的发生率为0.25%,外阴及阴道手术的发生率为0.33%[1].妇产科手术损伤膀胱造成膀胱阴道漏较多,但发生输尿管宫颈漏少见,现将本院2012年4月收治的1例再次剖宫产术致输尿管宫颈漏患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杨碧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规范和完善,医疗费用的审核关系到医患双方的合法利益,促进医保民生大业的健康发展口].加强病历质量的管理,完善医疗服务收费项目的病历记录,对错误的收费或不符的收费项目,在患者办理出院结账手续前及时纠正,能有效地减少患者对医疗收费问题的投诉和医疗保险机构对不合理收费的扣罚款,明显提高医疗质量的管理.现对本院出院病历书写质量与医疗收费的核查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潘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酮替芬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口服酮替芬1 mg,每天2次,对照组30例口服孟鲁司特钠10 mg每天1次,两组同时吸入舒利迭50/250 μg,每天2次,治疗时间12周.结果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的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和FEV1和PEF、变应性鼻炎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A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应性鼻炎的症状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酮替芬联合舒利迭治疗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时在改善FEV1和PEF方面不差于孟鲁司特钠联合舒利迭,在提高ACT和改善变应性鼻炎的症状评分方面好于孟鲁司特钠联合舒利迭.
作者:王东安;孙洁民;杨硕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