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庆市黔江区农村妇女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调查

杨碧辉;李兰双;聂青

关键词: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流行病学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重庆市黔江区农村妇女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的患病情况。方法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对重庆市黔江区25128例已婚农村妇女进行了筛查,对检查结果阳性者进行阴道镜及宫颈组织病理活检。结果病理活检结果阳性112例,其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58例,CINⅡ26例,CINⅢ及原位癌19例,浸润癌9例。土家族妇女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患病率明显高于汉族妇女及苗族妇女。结论宫颈癌普查是发现宫颈癌早期病变、防治宫颈癌的重要途径,是降低农村妇女宫颈癌发病率的必要手段。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B超定位后腹膜活检对不明原因腹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B超定位后腹膜穿刺活检对不明原因腹腔积液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95例不明原因腹腔积液的住院患者常规检查不能明确腹腔积液性质,在B超检查提示腹膜增厚及了解拟穿刺点腹腔内周围器官的相互关系后,行腹膜活检。结果95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活检成功,分别取出2~4块腹膜组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转移性腹膜癌37例(38.9%),腹膜结核41例(43.1%),腹膜间皮瘤5例(5.2%),嗜酸细胞肉芽肿1例(1.1%),纤维组织增生4例(4.2%),慢性炎性细胞浸润7例(7.4%)。经腹膜穿刺活检的诊断阳性率为88.4%。结论腹膜穿刺活检对不明原因腹腔积液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颜綦先;樊丽琳;胡辂;陈东风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鞍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 , PNET )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近年来PNET的报道逐渐增加,但鞍区 PNET 报道不多,临床及病理医师对其认识较少。本院2012年2月收治了1例鞍区PNET病例,并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病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做初步的探讨。

    作者:徐冠军;黄龙璋;傅敬忠;胡志平;邓泽锋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重庆市黔江区农村妇女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调查

    目的探讨重庆市黔江区农村妇女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的患病情况。方法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对重庆市黔江区25128例已婚农村妇女进行了筛查,对检查结果阳性者进行阴道镜及宫颈组织病理活检。结果病理活检结果阳性112例,其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58例,CINⅡ26例,CINⅢ及原位癌19例,浸润癌9例。土家族妇女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患病率明显高于汉族妇女及苗族妇女。结论宫颈癌普查是发现宫颈癌早期病变、防治宫颈癌的重要途径,是降低农村妇女宫颈癌发病率的必要手段。

    作者:杨碧辉;李兰双;聂青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数字血管减影导向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数字血管减影(DSA)导向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技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7例经影像检查确定为肺内肿块的患者,在DSA导向下,进行细针穿刺活检。结果120例患者成功获取活检组织涂片进行细胞学检查,109例作出定性诊断,阳性诊断率为90.8%;术后并发气胸8例,少量肺内出血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1%。结论 DSA引导肺穿刺活检操作简便,定位准确,并发症少,可获得明确的细胞学诊断,在诊断肺内肿物性病变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岳勇;韦忠恒;陆建勋;周石;迟明艳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颈部韧带样纤维瘤病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韧带样纤维瘤又叫侵袭性纤维瘤,该病形态上表现良性,而其生物学行为属于低度恶性,以浸润性生长和易于局部复发为特征,但不转移[1]。本文报道1例复发的韧带样纤维瘤,并复习相关文献,对该病的诊治总结如下。

    作者:杨柳;任佳;刘世喜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CT 表现特点和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CT表现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肺穿刺活检或支气管肺泡灌洗病理证实的PAP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对PAP的CT表现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两肺弥漫性随机分布的斑片状磨玻璃影10例(100%),2例伴有肺实变,病灶与正常肺组织间分界清楚,呈地图样分布者8例(80%);在磨玻璃影中可见网格状较高密度影,呈碎石路征6例(60%);充气支气管征者4例(40%)。同一病例中可同时有上述几种改变。结论 PA 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对PAP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杨新官;邱维加;周智鹏;刘光俊;邓东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以信息化促进药房建设与管理

    在信息化、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医院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支持。药剂科作为医院重要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受到计算机网络和电子信息化带来的影响。随着医院药学的发展,各类信息的复杂化,传统的技术已经无法适应药剂科的发展需求。如何有效地运用计算机网络和电子信息技术满足医院药学的综合管理(包括门诊药品调剂、住院药房管理、药库管理、药学服务、便民药房以及中药房管理),是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

    作者:孙宝珍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重症监护病房236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临床诊疗中的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 U )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36脓毒症患者的病历资料,将所有患者分为28 d存活组和28 d死亡组,录入相关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相当一部分脓毒症患者诊断前缺乏全面的临床评估,早期集束化治疗达标率低,影响患者存活率的疾病因素包括:年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前降钙素原水平、受累脏器数、早期集束化治疗达标率(P<0.05),不同感染部位,不同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患者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是ICU 常见病种,病死率高,建立脓毒症早期预警机制,提高集束化治疗达标率,规范脓毒症诊疗流程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作者:祖建;霍锐;陈光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内镜手术对比开放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内镜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 MEDLINE、EMBASE、CO-CHRANCE CENTRAL、CNKI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这些数据库1989年至2012年8月所有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偏倚风险评估、质量评价并进行M eta分析。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21篇,包括手术1863例,内镜组982例,开放手术组881例,内镜组和开放手术组在术后握力值、两点辨别觉、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术后症状缓解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镜组返回工作时间、捏力值、术后疼痛率均优于开放手术组。结论内镜组在返回工作时间、捏力值、术后疼痛率方面要优于开放手术组,其他相关指标两种手术方法无明显差异。

    作者:张翼;薄占东;赵劲民;苏伟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低剂量CT 结肠成像对结肠外偶发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估低剂量C T结肠成像对腹部结肠外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低剂量C T结肠成像患者的影像资料,记录所有腹部的肠外病变,根据年龄将所有患者分为老年组以及非老年组;并根据病变的临床重要性将腹部所有肠外病变分为E1~E4组,分别比较老年组与非老年组之间发病率的差异。结果 E2~E4级病变总体发病率老年组高于非老年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结肠成像对腹部结肠外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重要临床意义的肠外病变发病率随之增高,尤其是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

    作者:朱丽;王天乐;龚沈初;崔磊;唐军华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非手术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食管癌是世界上常见的6大恶性肿瘤之一,位居中国癌症患者死因的第4位。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有手术、放疗和化疗[1]。对于一些高龄食管癌患者,由于伴随疾病的存在使手术风险明显增高,手术受益率也显著下降。单纯放疗或放、化疗结合成为高龄食管癌患者主要治疗手段。本研究收集本科室2006年7月至2010年7月应用单纯放疗或放、化疗结合治疗的高龄食管癌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疗效及影响因素,报道如下。

    作者:杨莉;唐友明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性病门诊开展干预性预防服务的研究

    目的探讨在性病门诊开展预防服务并评价其效果。方法由重庆市5家医疗机构的性病门诊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对入选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开展健康干预服务,发放特制的预防服务包,在性病门诊候诊区域张贴健康知识宣传。就诊者复诊时再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性病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安全套使用情况。结果96.4%的患者在初诊时接受过性病、艾滋病相关的预防知识干预,其中有84.1%的人是通过医生所提供的咨询服务所获得的知识。初诊干预后安全套使用率为60.9%,远高于初诊时的17.4%。结论就诊人群满意在性病门诊开展干预性预防服务,他们的相关知识改善和不良行为的改变效果明显。

    作者:雷山川;吴音;王千秋;王苏平;薛茂;吴国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颅脑损伤致死的法医学分析

    近年来,颅脑创伤已成为发达国家伤病致死的首位原因[1]。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颅脑创伤的发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也逐年增加。有资料显示,当今中国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已达到100/10万,其中重型颅脑损伤占颅脑损伤的20%左右[2]。这使得颅脑损伤鉴定成为了法医学鉴定中常见的情形。目前,颅脑损伤是法医鉴定中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其中机械性颅脑损伤是颅脑损伤的主要原因。由于人类的脑部是全身重要的中枢器官,他控制着人体的各种高级指令和反射活动,加上脑部结构的复杂性,这让头部成为了刑事案件中遭受打击的首选部位,同时也是其他事件中暴力损伤容易产生的部位。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各类纠纷频繁发生,从而引起打架斗殴案件不断上升,涉及的人身伤害案件也不断增加,导致法医临床鉴定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人身伤害案件中头部打击首当其冲[3-4]。

    作者:喻安孝;李毅;刘慧芝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射频消融辅助腹腔镜肝脏切除的16例报道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辅助腹腔镜肝脏切除的技术要点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该中心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7月30日共16例射频消融辅助的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规则性肝切除5例:左半肝切除2例,左外叶2例,右后叶1例;其余11例为不规则肝脏切除。16例患者均未阻断入肝血流,平均手术时间125 min ,平均出血量310 mL。全组无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病例,平均住院时间9 d。随访2~12个月,除1例术后60 d再发肿瘤外,其余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肝脏切除时,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在射频消融辅助下能有效控制切缘的肝脏血流,有利于腹腔镜手术成功,是值得选择的微创治疗方式。

    作者:余华;刘明忠;孙建明;赵宇;熊杰;张代忠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医学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途径探析

    随着新教育理念的大发展,教育技术和教育手段日渐多元化,医学信息的迅猛增长,医学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在多种新的教学模式中,信息化教学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更多学生的欢迎,也越来越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如何提高医学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优势,成为广大医学教学工作者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梅林;刘磊;翟建才;王云贵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SAAC联合CPR对心脏骤停家猪模型复苏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持续腹主动脉按压(SAAC )联合单纯胸外心脏按压(SCC )对心脏骤停家猪模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复苏成功率及24 h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20只健康家猪分为2组:标准心肺复苏组(S-CPR),复苏过程中采用SCC ;SAAC心肺复苏组(SAAC-CPR),复苏过程中采用SCC联合SAAC。经右心房内电极交流电刺激诱发心室颤动建立心脏骤停模型,经历9 min未干预间期后进行心肺复苏。两组均先予 SCC ,30 s后 SAAC-CPR组加以SAAC。观察并比较两组PETCO2、冠状动脉灌注压(CPP)、ROSC率、复苏成功率及24 h生存率。结果 SAAC-CPR组 PET-CO2[(22.50±3.17)mm Hg]明显高于该组SCC时期[(11.80±2.57)mm Hg]及S-CPR组SCC时期[(13.40±3.53)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AC-CPR组CPP[(50.30±6.49)mm Hg]亦明显高于本组SCC时期[(14.12±3.01)mm Hg]及S-CPR组SCC时期[(14.62±2.59)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PR组3只和SAAC-CPR组9只动物均在3次以内除颤后恢复自主循环,经10 min ROSC期后复苏成功并经历24 h生存;SAAC-CPR组ROSC率及复苏成功率及24 h生存率明显高于S-CP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动物行尸体解剖均未发现腹腔内脏器损伤。结论 SAAC联合SCC可提高心脏骤停家猪模型PETCO2、冠状动脉灌注压、ROSC、复苏成功率及24 h生存率,有利于心肺复苏且安全并易于操作。

    作者:冉启华;刘亚华;周满红;周静;刘兰;肖梦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CRP水平及基因多态性和急性心肌梗死发病风险的关系

    目的探讨中国苏南地区汉族人群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CRP基因C+1444T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了227例A M I患者(A M I组)和161例非冠心病者(对照组)的CRP基因C+1444T多态性,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CRP水平。结果 AMI组CRP基因C+1444T型分布频率为CC 82.38%、CT 17.62%、T T 0%;对照组分别为CC 86.96%、CT 13.04%、T T 0%,两组基因型分布频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基因型之间的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苏南地区汉族人群的CRP基因C+1444T多态性不增加AMI的易感性,并且不影响其血清CRP水平。

    作者:杨海涛;何国平;戚传平;许联红;钱亿超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治疗方案的选择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效果,评价强化治疗后降糖治疗方案的转换。方法72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分为基础胰岛素组(G组)和常规口服药物组(OAD组),并随访2年。强化治疗前后及随访期检测血糖、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结果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有效控制血糖,降低三酰甘油、胆固醇、HOMA-IR ,升高 HOMA-IS(P<0.05)。G组和OAD组第1年随访平均HbA1c分别为(6.13±0.47)%和(6.21±0.38)%,第2年随访平均 HbA1c分别为(6.91±0.57)%和(6.43±0.62)%,HOMA-IR、HOMA-IS均获得长期改善,体质量均无显著增加。结论强化治疗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β细胞功能;强化治疗后采用基础胰岛素和口服药物治疗均能获得较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张先祥;阳皓;罗涌;李启富;郭莲;李彦;徐伟;向娟;乐曦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常见、逐渐加重的疾病,在美国主要导致死亡的疾病中位列第4,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1]。绝大部分中、重度COPD 会经历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AECOPD常伴不同程度的不良后果,包括:生活质量下降、肺功能减损、严重者甚至会引起死亡,患者还需承担更高的社会经济负担。约25%~50%的AECOPD是由细菌感染导致的,尽管抗菌药物的使用在减少病死率和治疗失败率等方面大有益处,而欧美有约85%的AECOPD使用了抗菌药物治疗,这个比例显然高于细菌导致AECOPD所应使用的抗菌药物比例[2]。但甄别细菌感染或非细菌感染仍然是个问题,前者需要积极的抗菌药物治疗,后者则不需要。误用或滥用抗菌药物会导致耐药菌株增加、增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以及医疗费用。从临床症状看,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存在广泛的交叉,这给医生在是否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抉择时带来了困难[3]。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 PC T )作为细菌感染的标志物近年来受到重视,它在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以及指导使用抗菌药物方面有一定作用。

    作者:高天敏;代廷涛;陈家华(综述);程春瑞(审校)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水肿15例

    随着产前超声检查的广泛普及和超声设备的升级换代,超声检查能越来越早地发现和诊断胎儿水肿,并可能发现病因,而一般的临床产科检查不能诊断胎儿水肿,大多数孕妇也没有症状,所以产前超声检查对发现胎儿异常和优生优育十分重要。

    作者:白兰平;张灿晶;张晓明;陈静 刊期: 2013年第27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