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卒中风险评估系统对非瓣膜性房颤人群评估结果的比较

焦昌安;石文蕾;张煜;邱朝晖;郭新贵

关键词:心房颤动, 卒中, 风险评估
摘要:目的:两种卒中风险评估系统CHADS2和CHA2 DS2-VASc对非瓣膜性房颤人群的卒中风险评估。方法对420例非瓣膜性房颤人群,用CHADS2和CHA2 DS2-VASc评估系统进行卒中风险评估,比较两种评估系统平均得分以及卒中危险分层的差异。结果 CHADS2平均得分为(1.39±1.39)分,CHA2DS2-VASc平均得分为(2.41±1.93)分,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5)。CHADS2卒中危险分层低危组为34.5%(145/420),中危组为28.8%(121/420),高危组为36.7%(154/420);CHA2DS2-VASc卒中危险分层低危组为16.2%(68/420),中危组为23.3%(98/420),高危组为60.5%(254/420),CHA2 DS2-VASc评分低危组明显低于 CHADS2,高危组比例要明显高于 CHADS2(P<0.05)。结论 CHA2DS2-VASc评估得分高于 CHADS2, CHA2 DS2-VASc评估的抗凝适应人群也更为广泛。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药诊治进展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的临床表现[1],是多种慢性肝损害动态发展的严重阶段[2],属中医“鼓胀”、“肿胀”等病的范畴,以“腹大如鼓,皮色苍黄,腹部青筋显露”为特征,为中医四大危重症之一。目前西医对该病仍未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且复发率高,而中医从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和特色治疗出发,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将对近年来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药治疗情况进行概述。

    作者:夏莉(综述);祝峻峰(审校)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低分子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1例

    低分子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可能发生更为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和频率更高的血栓事件。本文对1例非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钠后出现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进行分析,提示临床中应用低分子肝素时应警惕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董岸莺;马兴杰;韩国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抗组氨酸标签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及应用

    目的:制备特异性抗组氨酸标签(His-tag)的单克隆抗体(mAb)并进行鉴定。方法以合成的15个组氨酸的多肽耦联牛血清清蛋白(BSA)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胞融合。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选阳性克隆及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化,用Protein G柱亲和纯化抗体及ELISA 检测纯化抗体的效价、相对亲和力及抗体亚类,用ELISA及Western blotting对mAb的特异性进行鉴定,并与含His-tag的重组蛋白特异性抗体配对建立双抗夹心ELISA定量检测对应的重组蛋白。结果筛选出5株能稳定分泌抗 His-tag的杂交瘤细胞株,抗体亚类均为IgG1(κ),其中1-G2亲和力高(1.27×1010),并且1-G2在ELISA及 Western blotting中能与不同类型的含 His-tag的重组蛋白结合,能与降钙素原(PCT )抗体构建双抗夹心ELISA定量检测含 His-tag的PCT重组蛋白,灵敏度达到4.6 ng/mL。结论成功制备了特异性好、亲和力高、能稳定分泌抗His-tag的mAb ,该抗体能应用于ELISA及 Western blotting等多种 His-tag的检测方法,为蛋白质研究检测、定位、相互作用等提供了工具。

    作者:戚大梁;王强;易维京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血浆蛋白质组学分析

    目的:寻找糖尿病肾病敏感的血浆分子标志物。方法对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浆和正常血浆进行蛋白质组学荧光差异双向电泳(2-D DIGE)分析,选择表达差异大于1.5倍的蛋白斑点进行质谱分析。结果成功建立糖尿病肾病和正常血浆的胶内差异双向凝胶电泳图谱,通过分析共鉴定出13种差异蛋白质,包括C3补体、C4补体、载脂蛋白E等。结论2-D DIGE能够客观地显示糖尿病肾病与正常血浆之间的蛋白质表达差异,本研究鉴定的13种蛋白有可能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潜在的血浆分子标志物。

    作者:卢洪梅;汤水福;胡坤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县级公立医院运行效率评价

    目的:探讨运用数据包络分析评价县级公立医院的运行效率,为卫生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随机抽样选取2008~2011年重庆市16家县级公立医院的卫生资源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CCR-CRS和BCC-VRS模型对2011年16家县级公立医院的相对运行效率进行研究,通过M almquist指数对2008~2011年生产率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16家县级公立医院平均综合效率值0.938,总体有效7家,非总体有效9家,非总体有效的县级公立医院当中有8家规模效率递减,1家规模效率递增。2008~2011年,全要素生产率年平均增加2.5%,2008~2009年生产率减少,2009~2011年生产率连续增加。结论16家县级公立医院的总体效率不高,需要合理发展医院规模,加强医院管理水平,提高技术能力。

    作者:徐雨晨;王润华;付广建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医疗服务市场与教育服务市场信息不对称比较研究

    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商品贸易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市场交易各方商品信息的公开与共享。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对商品消费信息的知情与对称,只有这样,消费合宜性在消费过程中才能在不同程度上得以实现,尽管在某些方面,合宜所体现的可能只是相对的满足。但是,对消费者而言,商品交易的过程是可及的和公平的。随着商品范围的扩大与市场内涵的延伸,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新型的、特殊的商品不断涌现,充实了市场种类,特别是服务市场大行其道,其中尤以教育与医疗市场发展甚。医疗服务的消费关系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服务的消费关系人的知性与发展,二者对个人、家庭、社会生活影响极大,关乎社会和谐。然而,正是这两个对消费者至关重要的商品,却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几无任何信息优势的商品,其中信息不对称是其重要原因。本文对教育与医疗服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作一比较,对消解消费者心中的迷障或可有益,同时也可为管理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曹艳春;郭智勇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不同剂量的食用白酒对大鼠心脏结构与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食用白酒对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心脏损害的机制。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54只分成生理盐水组、乙醇组和白酒组,每组各分为低、中和高剂量组。灌胃12周后,监测大鼠左心室内压,计算左心室内压变化幅度;测定全心质量指数;快速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细胞纤维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ACE2 mRNA表达。结果白酒、乙醇增加了全心质量指数、左心室内压变化幅度,剂量依赖性地加重了心肌细胞变性,纤维组织增生,且剂量依赖性地增加了心肌组织AngⅡ含量及ACE mRNA表达。低剂量的白酒、乙醇增加了心肌组织ACE2 mRNA表达,但其中、高剂量降低了心肌组织ACE2 mRNA表达。结论长期饮酒可破坏心肌内的ACE和ACE2平衡,使ACE和AngⅡ升高,ACE2降低,导致心肌纤维化,其纤维化的变化程度与饮酒量以及时间长短有关。

    作者:刘爱东;蒋慧;牛晨;田虹;潘贵书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肌电图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肌电图检查在诊断强直性肌营养不良中的价值。方法对26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患者(肌强直组)进行针极肌电图和神经传导检测。检测25例非强直性神经肌肉疾病(对照组)有无肌强直放电。结果肌强直组肌电图主要特点呈典型肌强直放电,肌源性损害和正常的神经传导;肌强直放电拇短展肌的阳性率为87.5%,伸指总肌阳性率为77.8%,胫前肌的阳性率为57.1%,股四头肌和三角肌的阳性率为45.5%。对照组无肌强直放电。结论肌电图出现肌强直放电及肌源性损害是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区别于其他神经肌肉疾病的主要依据。肌强直放电主要出现在手部的小肌肉,但即使在肌强直放电出现率高的拇短展肌其阳性率亦达不到100%。

    作者:郭秀明;杨军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某三级甲等医院实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成效分析

    目的:探讨某三级甲等医院实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成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1年7~11月(整治前)和2012年7~11月(整治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费用比例、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由整治前的13.73%、16.97%、59.93%和72.71 DDDs/100人天下降到整治后的7.37%、13.83%、44.88%和40.08 DDDs/100人天;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各项指标极大改善;抗菌药物用药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结论经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该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趋于合理,多项指标已符合卫生部规定,其整治经验值得借鉴。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引起重视。

    作者:郑双江;张成志;李佳芯;吕富荣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Rh(D)阴性患者实施配合型输血的有关问题探讨

    由于我国Rh(D)阴性人口只占0.2%~0.3%[1],所以,Rh (D)阴性血液库存普遍不足;即使建立Rh(D)阴性稀有血型血库或将日常富余的 Rh (D )阴性血液制备成冰冻红细胞保存[2],也难以及时满足所有 Rh (D )阴性患者的抢救用血。关于Rh (D )阴性患者的科学安全输血,兰炯采等[3-4]、郭祥萍等[5]专家学者也作了一些专题指导。在医疗纠纷日趋上升的今天,用Rh(D)阳性血液抢救Rh(D)阴性患者,现行法规没有明确规定。所以,即使是在面对生命垂危的R h (D )阴性患者,无法及时给予ABO同型Rh(D)阴性血液抢救时,医务人员也担心用Rh(D)阳性血液配合型输血抢救患者后会惹上医疗纠纷而不敢为之。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对R h (D )阴性患者给予Rh (D )阳性血液配合型输血抢救,同时又能避免发生医疗纠纷,也就成了大家关心的话题。本文作者就紧急给予 Rh (D)阳性血液配合型输血抢救Rh(D)阴性患者,从法规与技术方面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使医院和医务人员能够积极主动、尽职尽责地抢救更多的Rh (D )阴性患者。

    作者:李文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MMP-2、MMP-3、MMP-9和 TIMP-1评价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关节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3、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 IM P-1)4种蛋白水平,并探讨其与关节损伤程度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52例患者均给予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玻璃酸钠、双醋瑞因的治疗方法,于治疗前后采用 ELISA 检测52例膝关节 OA 患者及10例症状轻、X线等影像阴性者关节液中MMP-2、MMP-3、MMP-9和TIMP-1的含量并进行相关分析,并在关节镜下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膝关节OA患者关节液中MMP-2、MMP-3、MMP-9和TIMP-1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关节液中MMP-2、MMP-3、MMP-9和TIMP-1的含量与关节软骨损伤程度呈正相关,随着病情的好转,关节液中MMP-2、MMP-3、MMP-9和TIMP-1的含量也随之降低。结论检测关节液中MMP-2、MMP-3、MMP-9和TIMP-1水平对膝关节OA的早期诊断、病情程度判断、预后评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贺占坤;沈杰威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M RI测量骨肉瘤髓腔内侵袭范围与确定合理截骨平面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析M RI测量骨肉瘤侵袭髓腔范围的作用和确定合理截骨平面的准确性。方法入选30例行保肢术的骨肉瘤患者,术前均行X线片及M RI检查,术后肉眼观察肿瘤标本的肿瘤髓腔内范围,术中行骨髓组织取材,于术后同肿瘤标本同行病理学检查,判断微观范围。术后评价患者肢体功能。结果患者平均功能恢复率是81%,X线片测得的侵袭范围显著小于病理检查(P<0.05),而MRI测得的侵袭范围与病理检查相近,无显著差异。结论采用MRI诊断骨肉瘤的髓腔内侵袭范围准确性高,以此作为手术参考可靠性高,短期随访表明,以髓腔内边界外30 mm作为截骨平面安全有效。

    作者:张庆喜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肌钙蛋白对8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T(cTnT)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82例ARDS患者,检测患者入院时的血浆cTnT浓度,并记录各项实验室检测指标和临床生理指标。以28 d为终点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的cTnT 水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和Murray肺损伤评分(LIS);分析 cTnT 水平与28 d病死率的关系。结果82例 ARDS 患者28 d内共有43例死亡,死亡组血浆 cTnT 浓度(0.048±0.030) ng/mL明显高于存活组(0.027±0.014) ng/mL。cTnT 水平与 APACHE Ⅱ评分和 LIS均呈正相关(r1=0.509、r2=0.314,P<0.01)。cTnT水平预测28 d病死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734,95%可信区间为0.627~0.841,预测28 d病死率的佳界值为0.034 ng/mL。血浆cTnT>0.034 ng/mL、APACHEⅡ评分大于17.5分和LIS大于1.65分是预测患者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TnT水平是预测ARDS患者28 d病死率的独立指标,其预测能力与APACHEⅡ评分和LIS相近。

    作者:范雪;张宏涛;卞淼;逄利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成体干细胞在慢性肺疾病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慢性肺部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有明显上升。世界卫生组织的 Lopez 等[1]调查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于2002年居常见死亡原因的11位,预计至2030年该病上升成为第4位。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常规治疗,但由于疾病本身特点,导致这类疾病的治疗进展缓慢。随着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其在肺损伤修复中作用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大量研究表明,诱导植入体内的成体干细胞可以向包括肺组织在内的多种非造血细胞类型分化[2-3],从而给慢性肺疾病的治疗另辟蹊径。

    作者:魏健平(综述);叶小群(审校)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腹水CD64指数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检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腹水CD64指数,探讨其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失代偿期肝硬化伴腹水患者分为非SBP组、SBP疑诊组和SBP确诊组,并设阴性和阳性对照组(非SPB组、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组);依据腹痛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将SBP疑诊组进一步分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的腹水CD64指数;并比较抗菌药物治疗后腹水CD64指数的差异。分析腹水CD64指数、腹水WBC计数及降钙素原诊断SBP的效能。结果腹水CD64指数在SBP确诊组(179.39±65.56)及SBP疑诊组(115.49±58.42)高于非SBP组(26.88±2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BP疑诊伴腹痛组与无痛组腹水CD64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BP疑诊伴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组较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组腹水CD64指数水平明显升高( P<0.05)。治疗无效组的CD64指数水平明显高于治疗有效组( P<0.01)。腹水CD64指数曲线下面积大于降钙素原及腹水WBC计数,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论腹水CD64指数检测快捷,影响因素少,可为临床上诊断SBP提供一种新选择。

    作者:刘光亮;王娜;陈春波;陶鹏;张大志;周智;胡鹏;孙航;刘杞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实时荧光PC R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临床标本中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A )。方法收集40份分离鉴定含有M RSA的临床标本,应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标本中的mecA基因和nuc基因,并与vitek2-compact细菌快速培养和药敏检测系统、M RSA鉴定培养基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出36份mecA基因、nuc基因均为阳性的含有M RSA的临床标本。实时荧光PCR法与vitek2-compact细菌鉴定、M RSA鉴定培养基检测临床标本中的M RSA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MRSA检出率分别为90%、100%和95%,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62,P>0.05)。结论实时荧光PCR法检测临床标本中的mecA基因和nuc基因,可以直接、有效地筛查M RSA ,可免去培养、常规生化鉴定,为临床上M RSA的检测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作者:方莉;龙思琪;许媛;唐中;赵维皎;黄义山;廖涛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成年维生素D缺乏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目的:建立维生素D缺乏大鼠模型,并进行初步评价,为研究维生素D缺乏与高血压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将成年的SD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维生素D缺乏组和维生素D对照组,分别采用普通正常饲料、维生素D缺乏饲料和维生素D对照饲料进行饲养,饲养环境采用白炽灯作为照明光源,维持12 h:12 h光暗周期;饲养6周后通过眼底取血的方式采集外周血,使用EIA法测定血清维生素D含量,之后每隔两周测定1次。结果饲养10周后维生素D缺乏组大鼠血浆维生素D平均含量降至2.07 nmol/L ;维生素D对照组为56.74 nmol/L ,正常对照组为57.61 nmol/L ,正常对照组与维生素D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余两组相比,维生素D缺乏组大鼠血压显著升高。结论通过控制光照和特殊饲料饲养方法建立维生素D缺乏大鼠模型是可行的,相比对照组,维生素D缺乏动物的血压显著升高。

    作者:李清华;张丰香;邵丽军;王飞;翟强;连波;杨潍潍;王国辉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复苏液体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心肌热休克蛋白90α表达的影响

    目的:用不同种类液体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进行复苏后,对比大鼠心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HSP)90α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大鼠生存率,为临床治疗失血性休克选择复苏液体提供参考。方法建立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分别运用乳酸林格液、聚明胶肽注射液、高渗氯化钠右旋糖酐进行液体复苏,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HSP90α蛋白的表达及大鼠死亡率。结果重度失血性休克后运用不同种类液体进行复苏,大鼠心肌组织HSP90α表达、大鼠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失血性休克可以诱导大鼠心肌组织中HSP90α的表达,当用不同液体进行复苏后各组HSP90α的表达不同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提示HSP90α作为一个重要的调控分子参与失血性休克后心肌组织的保护机制。

    作者:杨晓鲲;徐明元;徐贵森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腰椎骨质增生MRI信号类型与CT结构特点对照研究

    目的分析腰椎骨质增生MRI信号类型和CT结构特点间的对应关系,探讨腰椎退变椎体重塑的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在该院同时行腰椎MRI和CT检查的45例受检者的影像学资料,CT数据行容积再现(VR)和多平面重组(MPR)观察骨质增生结构特点,记录腰椎有无骨质增生形成、骨质增生MRI信号类型和CT表现,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45例受检者的225个椎体中,38个椎体有肉眼可见骨质增生形成,其MRI信号Ⅰ型2个(5.3%)、Ⅱ型4个(10.5%)、Ⅲ型10个(26.3%)和Ⅳ型22个(57.9%);CT骨质增生结构特点A型4个(10.5%)、B型11个(28.9%)和C型23个(60.5%);A型骨质增生MRI信号全为Ⅱ型(100%),B、C型骨质增生MRI信号多为Ⅳ型(分别72.7%和65.2%)。结论腰椎骨质增生不同MRI信号类型和CT结构特点间存在对应关系,骨质增生不断塑形完成腰椎退变时椎体重塑过程。

    作者:王筱璇;吕发金;李鹏;张丹;彭聪;刘丹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受试患者分为治疗组(温针灸配合推拿)36例,对照组(推拿)36例。于治疗前和治疗4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程度、膝关节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5%,对照组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膝关节评分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Lysholm膝关节评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推拿能有效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和改善运动功能。

    作者:黄科 刊期: 2013年第32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