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莉(综述);祝峻峰(审校)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凝胶和脂肪干细胞(ADSCs)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取大鼠腹股沟脂肪组织,使用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ADSCs ,三系诱导分化鉴定。取6~7周龄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选取12只大鼠经心脏取动脉血7~10 mL/只,采用改良Appel法制备PRP ;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对留存的全血及PRP进行血小板计数。剩余18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A组为ADSCs+PRP处理组,B组为ADSCs处理组;C组为PRP处理组,所有未处理创面设定为D组(对照组);观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创面周围炎症反应及上皮化程度。记录创伤后各时间点创面面积、创面收缩率、创面完全愈合时间;24 d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创面愈合组织,HE染色观察。结果大鼠PRP中血小板计数约为全血的5.21倍。创面完全愈合所需要的时间A组为(18.25±1.44)d ,B组为(19.13±1.28)d ,C组为(19.72±0.87)d ,D组为(22.31±1.65)d;术后3、7、11、15 d A、B、C组创面收缩率均高于D组(P<0.05)。结论 PRP凝胶可促进ADSCs修复创面,且较单独使用ADSCs或PRP效果好。
作者:廖怀伟;韩超;刘丽忠;曹闽军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改良低张法肠系超声造影在老年小肠疾病患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A组为临床可疑28例小肠疾病患者和常规腹部超声检查可疑肠道肿瘤患者8例,行甘露醇法、低张法、改良低张法肠系超声造影对比。B组为37例经胃镜或X线钡餐造影确诊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息肉、降部憩室患者行饮水法、低张法、改良低张法肠系超声造影对比。结果 A组病灶检出从9例增加到12例,B组病灶检出率从13例提高到33例。改良低张法肠系超声造影比传统造影更加明显地消除肠道气体,更充分弛张肠腔,提高病灶检出率。结论改良低张法肠系超声造影可作为老年小肠疾病患者诊断的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曾南萍;曾玲;张和林;易斐;肖丽敏;祝中荣;吴艳红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及成人ABO血型系统中,A、B、O血型红细胞上A、B、H抗原强度的差异。方法将标准血清倍比稀释,采用试管法检测被测标本红细胞与不同稀释度标准血清的凝集强度直至阴性。将各标本与不同稀释度血清凝集强度计分并累计,后总积分用SPSS 13.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生儿A、B、H抗原强度均显著低于成人;无论是新生儿还是成人,A抗原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B抗原;成年男性与女性之间A、B、H抗原强度无显著差异。结论新生儿与成人之间A、B、H同种抗原强度存在显著差异,抗原种类对A、B、H抗原强度有影响,性别对成人A、B、H抗原强度没有影响。
作者:陆华;肖瑞卿;隆晓秋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在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表达与肿瘤侵袭性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PDCD4在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同时通过测量核磁共振影像上的瘤周水肿低信号范围,并与免疫组化表达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在星形细胞肿瘤中随着肿瘤的恶性程度的增加,PDCD4表达下调;肿瘤恶性程度与肿瘤侵袭性指标MRI扫描图像上表现的瘤周水肿低信号范围分级呈正相关(P<0.05),而PDCD4表达与肿瘤侵袭性指标MRI扫描图像上瘤周水肿低信号范围分级呈负相关(P<0.01)。结论PDCD4可以作为脑星形细胞肿瘤的预后判断指标和侵袭指标之一。
作者:万志先;王雄伟;董元训;汪雷;田春雷;王旭光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肌电图检查在诊断强直性肌营养不良中的价值。方法对26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患者(肌强直组)进行针极肌电图和神经传导检测。检测25例非强直性神经肌肉疾病(对照组)有无肌强直放电。结果肌强直组肌电图主要特点呈典型肌强直放电,肌源性损害和正常的神经传导;肌强直放电拇短展肌的阳性率为87.5%,伸指总肌阳性率为77.8%,胫前肌的阳性率为57.1%,股四头肌和三角肌的阳性率为45.5%。对照组无肌强直放电。结论肌电图出现肌强直放电及肌源性损害是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区别于其他神经肌肉疾病的主要依据。肌强直放电主要出现在手部的小肌肉,但即使在肌强直放电出现率高的拇短展肌其阳性率亦达不到100%。
作者:郭秀明;杨军 刊期: 2013年第32期
低分子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可能发生更为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和频率更高的血栓事件。本文对1例非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钠后出现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进行分析,提示临床中应用低分子肝素时应警惕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董岸莺;马兴杰;韩国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研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关节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3、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 IM P-1)4种蛋白水平,并探讨其与关节损伤程度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52例患者均给予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玻璃酸钠、双醋瑞因的治疗方法,于治疗前后采用 ELISA 检测52例膝关节 OA 患者及10例症状轻、X线等影像阴性者关节液中MMP-2、MMP-3、MMP-9和TIMP-1的含量并进行相关分析,并在关节镜下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膝关节OA患者关节液中MMP-2、MMP-3、MMP-9和TIMP-1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关节液中MMP-2、MMP-3、MMP-9和TIMP-1的含量与关节软骨损伤程度呈正相关,随着病情的好转,关节液中MMP-2、MMP-3、MMP-9和TIMP-1的含量也随之降低。结论检测关节液中MMP-2、MMP-3、MMP-9和TIMP-1水平对膝关节OA的早期诊断、病情程度判断、预后评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贺占坤;沈杰威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慢性感染性创面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0年该院收治225例慢性感染性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慢性感染性创面以创伤性溃疡、压疮、术后溃疡、糖尿病性溃疡、血管性溃疡为主,占80.4%(181/225)。(2)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7.1%(196/225),共培养46种,342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40.6%(139/342),革兰阴性菌57.6%(197/342),真菌1.8%(6/34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52株)、大肠埃希菌(43株)、铜绿假单胞属(44株)、肺炎克雷伯(27株)等为主,对青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等高度耐药,多重耐药率达37.1%(127/342)。从2007年后慢性创面及多重耐药菌呈迅速增加趋势。(3)201例行局部抗菌药物治疗,208例(49例行再手术)行手术封闭创面治疗,213例治愈,12例因经济等原因未愈出院。结论慢性创面感染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注重清创,合理的选择,循环、交替使用抗菌药物以及创面床准备,早期手术封闭创面,能有效控制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陈文海;果磊;王灿;蒲晓姝;魏东山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水平变化及其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方法收集383例甲状腺疾病病例资料,分为单纯甲状腺腺瘤(T A )组30例,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NG)组59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PTH)组3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NG+ TA)组196例,桥本甲状腺炎(HT)组13例,甲状腺癌(TC)组49例。分析6组患者血清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TSH、TgAb、TpoAb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结果(1) TSH平均水平在 HT组均值高于正常值上限,与 TA组、NG组、PTH组、TA+ N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组虽较高,但在正常范围波动,与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TSH异常率、TgAb阳性率和TpoAb阳性率在 HT组和TC组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肿瘤(BT)组(P<0.05)。(3)HT 组和TC组甲状腺抗体双阳性率和 Tpo-Ab阳性率,均高于BT组(P<0.05)。结论血清 TSH、TgAb、TpoAb水平与甲状腺疾病,尤其是与 HT 和 TC有密切联系, TSH升高和TpoAb阳性在TC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黄静;张文静;吴靖芳;刘亚超;张耕;薛刚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其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该院收治的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21例,其中男16例,女5例。采取O′Leary-Sant评分及其尿流动力学检查的方法对水扩张治疗前后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水扩等综合治疗后,平均随访(8±4)个月,21例患者O′Leary-Sant症状和问题评分明显降低,膀胱容量增加,逼尿肌不稳定收缩频率减少。结论长期吸食氯胺酮可导致严重的下尿路症状,以尿频、尿急为主,严重者有膀胱挛缩。而麻醉状态下水扩张能显著地增加膀胱容量,配合膀胱灌注等综合治疗,可有效地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
作者:王宇雄;刘春晓;姜成龙;谢小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运用数据包络分析评价县级公立医院的运行效率,为卫生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随机抽样选取2008~2011年重庆市16家县级公立医院的卫生资源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CCR-CRS和BCC-VRS模型对2011年16家县级公立医院的相对运行效率进行研究,通过M almquist指数对2008~2011年生产率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16家县级公立医院平均综合效率值0.938,总体有效7家,非总体有效9家,非总体有效的县级公立医院当中有8家规模效率递减,1家规模效率递增。2008~2011年,全要素生产率年平均增加2.5%,2008~2009年生产率减少,2009~2011年生产率连续增加。结论16家县级公立医院的总体效率不高,需要合理发展医院规模,加强医院管理水平,提高技术能力。
作者:徐雨晨;王润华;付广建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研究痛泻宁颗粒联合培菲康治疗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将112例腹泻型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痛泻宁颗粒联合培菲康治疗),对照组52例(单用培菲康治疗),治疗7周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的肠道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65.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痛泻宁颗粒联合培菲康治疗腹泻型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是有效的临床用药方案。
作者:梁海清;王世和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关系。方法比较该院280例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分为实验组(125例)和对照组(155例)。实验组采用术前预存血和术中自体血回收技术输入自体血,对照组全部使用异体输血,观察两组输血情况,术前、术后3 d、术后1周血常规检查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自体输血(480±140)m L ,对照组患者异体输血(490±180)m L ,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3 d白细胞较术前升高,血小板较术前降低,血红蛋白降低,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1周的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关节置换术,采用术前预存自体血及术中引流血回输技术对患者血常规的影响较小,可促进血常规更快恢复正常,并且大大减少异体输血以及各种术后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桂芬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以单腔气管导管插管法行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80例ASAⅠ~Ⅱ级需行双腔支气管插管的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单腔气管导管插管法组(A组)和传统插管法组(B组),每组40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插管一次到位的成功率及插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插管一次到位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插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单腔气管导管插管法行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插管较传统插管法一次到位成功率高,插管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行。
作者:卢增停;马钧阳;曾丽蓉;钟梅英 刊期: 2013年第32期
随着新医改方案的推行,社区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于一体的社区卫生团队服务模式成功运行。社区护理人员是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的重要组成,有时身兼数职,肩负多重任务。为满足新医改对社区护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必须对专门培养社区护士岗位能力的社区护理课程进行改革。
作者:吕颖;潘红宁;郑丹;陈青燕;王群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上呼吸道感染并发低钾血症的原因及临床特征。方法对32例上呼吸道感染并发低钾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低钾血症性软瘫、腹胀或排尿困难,占总人数的93.8%;血清钾浓度为2.30~2.92 mmol/L ,平均2.58 mmol/L ;病毒感染、体液失钾、原发疾病、既往用药史等与该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经补钾治疗后,患者低血钾症状消失迅速,血清钾浓度均在96 h内恢复正常。结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并发低钾血症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部分患者治疗前进行常规血钾检测是必要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徐高峰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大鼠相关性哮喘的可能相关机制。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RSV组和抗神经生长因子(NGF)组,每组10只。RSV组采用每周1次RSV滴鼻法复制RSV感染模型。抗NGF组先腹膜腔内注射山羊抗大鼠β-NGF抗体,3 h后按照RSV组相同的方法进行RSV感染。电镜观察肾上腺髓质细胞超微结构变化,ELISA检测血清NGF和肾上腺素浓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上腺髓质细胞NGF表达变化,RT-PCR检测肾上腺髓质细胞NF-L mR-NA表达差异。结果(1)电镜下 RSV组髓质细胞线粒体丰富,嗜铬颗粒浓度明显降低,细胞膜可见明显杵状突起生长现象。(2)ELISA结果显示,RSV组大鼠血清NG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抗NGF组(P<0.05),而对照组和抗NGF组大鼠血清NGF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RSV组和抗NGF组血清肾上腺素浓度明显下降(P<0.01);与抗NGF组相比,RSV组血清肾上腺素浓度明显下降(P<0.05)。(3)免疫组织化学显示,与对照组和抗NGF组相比,RSV组肾上腺髓质细胞NGF阳性表达明显增强;与对照组相比,抗NGF组肾上腺髓质细胞 NGF阳性表达也明显增强。(4)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RSV组和抗NGF组肾上腺髓质细胞NF-L mRNA表达明显增强;与RSV组相比,抗NGF组肾上腺髓质细胞NF-L mR-NA表达明显减弱。结论 RSV感染相关性哮喘的发生可能与NGF诱导肾上腺髓质细胞向神经元细胞转化导致血清中肾上腺素浓度下降有关。
作者:王爱平;李秋根;汪俊;喻杰;夏莺;蔡金莲 刊期: 2013年第32期
从1950年我国正式实行护理中专教育开始,我国护理教育事业经历着不断的变革。其逐渐由护理中专教育的单一体系向护理专科教育、护理本科教育、护理研究生教育和其他继续教育形式并存发展的这一综合体系的转变[1]。护理本科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未来发展的主体,肩负着发展护理专业、提高专业水平的重要使命。临床护理实践环节是护理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护理本科生实践技能的关键阶段。临床带教老师是学生实习过程中的重要支持,是学生专业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影响人士[2]。因此,临床带教老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临床护理教学的任务能否顺利完成。本研究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合理的准入指标体系,意在对河南省本科护理教育临床护理师资队伍的建设收集意见和建议,并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侯睿;杨培常;张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某三级甲等医院实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成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1年7~11月(整治前)和2012年7~11月(整治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费用比例、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由整治前的13.73%、16.97%、59.93%和72.71 DDDs/100人天下降到整治后的7.37%、13.83%、44.88%和40.08 DDDs/100人天;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各项指标极大改善;抗菌药物用药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结论经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该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趋于合理,多项指标已符合卫生部规定,其整治经验值得借鉴。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引起重视。
作者:郑双江;张成志;李佳芯;吕富荣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受试患者分为治疗组(温针灸配合推拿)36例,对照组(推拿)36例。于治疗前和治疗4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程度、膝关节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5%,对照组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膝关节评分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Lysholm膝关节评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推拿能有效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和改善运动功能。
作者:黄科 刊期: 2013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