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海洋(综述);吴延庆(审校)
目的探讨超声连续顺序追踪法(SCSA)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方法运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对2008年1月至2012年4月期间的41460例中晚孕行SCSA检查胎儿肢体,并与出生或引产后胎儿肢体畸形的大体标本相对照。结果41460例胎儿中有肢体畸形99例,其中常规超声检查股骨异常者31例,SCSA发现胎儿肢体畸形92例。19~<27孕周SCSA共检出胎儿肢体畸形68例,占所有检出肢体畸形的73.91%。肢体畸形种类繁多,其中足内翻畸形为常见(27例),其次为四肢短小畸形(24例),之后依次为肢体复合畸形(11例)、肢体姿势异常(10例)、部分截肢(10例)、多指/趾畸形(7例)。结论SCSA是产前筛查胎儿肢体畸形的有效方法,能及早发现胎儿肢体畸形及其类型。
作者:刘满荣;唐建华;骆峰;李鸿燕;陆惠坚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研究痛泻宁颗粒联合培菲康治疗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将112例腹泻型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痛泻宁颗粒联合培菲康治疗),对照组52例(单用培菲康治疗),治疗7周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的肠道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65.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痛泻宁颗粒联合培菲康治疗腹泻型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是有效的临床用药方案。
作者:梁海清;王世和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 )是众多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随着对AS的不断研究,认为AS是一种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炎症和免疫功能失调在A S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1]。近年来,各种炎症以及免疫相关的因子与 AS的关系是当今研究的热点。现对AS的相关因子作一综述。
作者:方海洋(综述);吴延庆(审校)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通过分析产房高风险事件的分布,探讨提高产房管理质量的策略。方法运用帕累托法则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发生于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产房的高风险事件的分布情况。结果所有高风险事件中,产妇满意度低占所有事件的80%,为A类事件。难产、急产、大出血、脐带脱垂等累计构成事件发生率的91%~100%,为C类事件。结论管理者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产房的管理质量。
作者:张霞英;许培华;龚静亚;王克涛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肌电图检查在诊断强直性肌营养不良中的价值。方法对26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患者(肌强直组)进行针极肌电图和神经传导检测。检测25例非强直性神经肌肉疾病(对照组)有无肌强直放电。结果肌强直组肌电图主要特点呈典型肌强直放电,肌源性损害和正常的神经传导;肌强直放电拇短展肌的阳性率为87.5%,伸指总肌阳性率为77.8%,胫前肌的阳性率为57.1%,股四头肌和三角肌的阳性率为45.5%。对照组无肌强直放电。结论肌电图出现肌强直放电及肌源性损害是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区别于其他神经肌肉疾病的主要依据。肌强直放电主要出现在手部的小肌肉,但即使在肌强直放电出现率高的拇短展肌其阳性率亦达不到100%。
作者:郭秀明;杨军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对猪建立不同大小经皮肾通道,观察其对猪肾脏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雌性荣昌小猪分为4组:对照组、16F组、24F组、30F组,每组8只。比较各组经皮肾通道建立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肾盂内压力及术后穿刺通道组织学变化。结果16F组、24F组、30F组通道建立时间分别为(95.00±8.06)、(99.60±5.55)、(103.17±7.99)min ,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F组、24F组、30F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2.40±4.56)、(25.00±5.24)、(20.50±7.87)mL ,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6F组、24F组、30F组术中肾盂内压力分别为(8.84±0.57)、(23.54±0.89)、(16.86±1.06)、(13.30±0.76)cm H2 O ,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示各组穿刺通道组织无明显炎症细胞渗出及纤维组织增生。结论建立猪经皮肾通道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对肾脏组织损伤与通道大小无明显关系,但通道大小明显影响肾盂内压力,其可能与肾脏损害存在关系。
作者:邱明;龙平华;杨秀江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临床标本中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A )。方法收集40份分离鉴定含有M RSA的临床标本,应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标本中的mecA基因和nuc基因,并与vitek2-compact细菌快速培养和药敏检测系统、M RSA鉴定培养基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出36份mecA基因、nuc基因均为阳性的含有M RSA的临床标本。实时荧光PCR法与vitek2-compact细菌鉴定、M RSA鉴定培养基检测临床标本中的M RSA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MRSA检出率分别为90%、100%和95%,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62,P>0.05)。结论实时荧光PCR法检测临床标本中的mecA基因和nuc基因,可以直接、有效地筛查M RSA ,可免去培养、常规生化鉴定,为临床上M RSA的检测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作者:方莉;龙思琪;许媛;唐中;赵维皎;黄义山;廖涛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运用数据包络分析评价县级公立医院的运行效率,为卫生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随机抽样选取2008~2011年重庆市16家县级公立医院的卫生资源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CCR-CRS和BCC-VRS模型对2011年16家县级公立医院的相对运行效率进行研究,通过M almquist指数对2008~2011年生产率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16家县级公立医院平均综合效率值0.938,总体有效7家,非总体有效9家,非总体有效的县级公立医院当中有8家规模效率递减,1家规模效率递增。2008~2011年,全要素生产率年平均增加2.5%,2008~2009年生产率减少,2009~2011年生产率连续增加。结论16家县级公立医院的总体效率不高,需要合理发展医院规模,加强医院管理水平,提高技术能力。
作者:徐雨晨;王润华;付广建 刊期: 2013年第32期
解剖学是医学生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临床工作都非常重要。解剖学作为形态学课程,标本的实地解剖对形态结构知识的掌握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通过亲自动手解剖尸体标本,对人体的结构层次以及神经血管的毗邻会形成清晰的立体印象,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实验考核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既往的实验考试是以实验报告的方式来评定,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报告的书写上,未能重视操作的过程和质量,造成操作不够积极认真、自觉性不强,未能达到解剖操作实验的预期效果。鉴于实地解剖操作对于实践技能的培养和知识掌握的重要性,本教研室尝试改革解剖操作评价机制,加大对操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制订了一套较完整的多元化考核体系,包括操作质量、参与程度、科研综述、标本辨认、实验报告、平时成绩,从知识掌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各层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以使全体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解剖学实验,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作者:司道文;康绍叁;张宇新;张志勇;孙红;高俊玲;张子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经眉弓入路微创治疗前颅底和鞍区病变优点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行眉弓入路微创治疗前颅底和鞍区病变28例(治疗组),与经额入路治疗26例(对照组)比较两种手术入路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各自的优缺点。结果治疗组切除肿瘤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输血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眉弓入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痛苦小、操作时间短、住院时间短、花费少等优点,是目前显微手术中一项新技术,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刘振波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凝胶和脂肪干细胞(ADSCs)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取大鼠腹股沟脂肪组织,使用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ADSCs ,三系诱导分化鉴定。取6~7周龄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选取12只大鼠经心脏取动脉血7~10 mL/只,采用改良Appel法制备PRP ;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对留存的全血及PRP进行血小板计数。剩余18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A组为ADSCs+PRP处理组,B组为ADSCs处理组;C组为PRP处理组,所有未处理创面设定为D组(对照组);观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创面周围炎症反应及上皮化程度。记录创伤后各时间点创面面积、创面收缩率、创面完全愈合时间;24 d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创面愈合组织,HE染色观察。结果大鼠PRP中血小板计数约为全血的5.21倍。创面完全愈合所需要的时间A组为(18.25±1.44)d ,B组为(19.13±1.28)d ,C组为(19.72±0.87)d ,D组为(22.31±1.65)d;术后3、7、11、15 d A、B、C组创面收缩率均高于D组(P<0.05)。结论 PRP凝胶可促进ADSCs修复创面,且较单独使用ADSCs或PRP效果好。
作者:廖怀伟;韩超;刘丽忠;曹闽军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检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腹水CD64指数,探讨其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失代偿期肝硬化伴腹水患者分为非SBP组、SBP疑诊组和SBP确诊组,并设阴性和阳性对照组(非SPB组、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组);依据腹痛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将SBP疑诊组进一步分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的腹水CD64指数;并比较抗菌药物治疗后腹水CD64指数的差异。分析腹水CD64指数、腹水WBC计数及降钙素原诊断SBP的效能。结果腹水CD64指数在SBP确诊组(179.39±65.56)及SBP疑诊组(115.49±58.42)高于非SBP组(26.88±2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BP疑诊伴腹痛组与无痛组腹水CD64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BP疑诊伴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组较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组腹水CD64指数水平明显升高( P<0.05)。治疗无效组的CD64指数水平明显高于治疗有效组( P<0.01)。腹水CD64指数曲线下面积大于降钙素原及腹水WBC计数,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论腹水CD64指数检测快捷,影响因素少,可为临床上诊断SBP提供一种新选择。
作者:刘光亮;王娜;陈春波;陶鹏;张大志;周智;胡鹏;孙航;刘杞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制备特异性抗组氨酸标签(His-tag)的单克隆抗体(mAb)并进行鉴定。方法以合成的15个组氨酸的多肽耦联牛血清清蛋白(BSA)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胞融合。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选阳性克隆及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化,用Protein G柱亲和纯化抗体及ELISA 检测纯化抗体的效价、相对亲和力及抗体亚类,用ELISA及Western blotting对mAb的特异性进行鉴定,并与含His-tag的重组蛋白特异性抗体配对建立双抗夹心ELISA定量检测对应的重组蛋白。结果筛选出5株能稳定分泌抗 His-tag的杂交瘤细胞株,抗体亚类均为IgG1(κ),其中1-G2亲和力高(1.27×1010),并且1-G2在ELISA及 Western blotting中能与不同类型的含 His-tag的重组蛋白结合,能与降钙素原(PCT )抗体构建双抗夹心ELISA定量检测含 His-tag的PCT重组蛋白,灵敏度达到4.6 ng/mL。结论成功制备了特异性好、亲和力高、能稳定分泌抗His-tag的mAb ,该抗体能应用于ELISA及 Western blotting等多种 His-tag的检测方法,为蛋白质研究检测、定位、相互作用等提供了工具。
作者:戚大梁;王强;易维京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析M RI测量骨肉瘤侵袭髓腔范围的作用和确定合理截骨平面的准确性。方法入选30例行保肢术的骨肉瘤患者,术前均行X线片及M RI检查,术后肉眼观察肿瘤标本的肿瘤髓腔内范围,术中行骨髓组织取材,于术后同肿瘤标本同行病理学检查,判断微观范围。术后评价患者肢体功能。结果患者平均功能恢复率是81%,X线片测得的侵袭范围显著小于病理检查(P<0.05),而MRI测得的侵袭范围与病理检查相近,无显著差异。结论采用MRI诊断骨肉瘤的髓腔内侵袭范围准确性高,以此作为手术参考可靠性高,短期随访表明,以髓腔内边界外30 mm作为截骨平面安全有效。
作者:张庆喜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某三级甲等医院实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成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1年7~11月(整治前)和2012年7~11月(整治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费用比例、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由整治前的13.73%、16.97%、59.93%和72.71 DDDs/100人天下降到整治后的7.37%、13.83%、44.88%和40.08 DDDs/100人天;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各项指标极大改善;抗菌药物用药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结论经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该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趋于合理,多项指标已符合卫生部规定,其整治经验值得借鉴。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引起重视。
作者:郑双江;张成志;李佳芯;吕富荣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研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关节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3、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 IM P-1)4种蛋白水平,并探讨其与关节损伤程度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52例患者均给予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玻璃酸钠、双醋瑞因的治疗方法,于治疗前后采用 ELISA 检测52例膝关节 OA 患者及10例症状轻、X线等影像阴性者关节液中MMP-2、MMP-3、MMP-9和TIMP-1的含量并进行相关分析,并在关节镜下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膝关节OA患者关节液中MMP-2、MMP-3、MMP-9和TIMP-1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关节液中MMP-2、MMP-3、MMP-9和TIMP-1的含量与关节软骨损伤程度呈正相关,随着病情的好转,关节液中MMP-2、MMP-3、MMP-9和TIMP-1的含量也随之降低。结论检测关节液中MMP-2、MMP-3、MMP-9和TIMP-1水平对膝关节OA的早期诊断、病情程度判断、预后评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贺占坤;沈杰威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受试患者分为治疗组(温针灸配合推拿)36例,对照组(推拿)36例。于治疗前和治疗4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程度、膝关节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5%,对照组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膝关节评分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Lysholm膝关节评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推拿能有效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和改善运动功能。
作者:黄科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分析腰椎骨质增生MRI信号类型和CT结构特点间的对应关系,探讨腰椎退变椎体重塑的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在该院同时行腰椎MRI和CT检查的45例受检者的影像学资料,CT数据行容积再现(VR)和多平面重组(MPR)观察骨质增生结构特点,记录腰椎有无骨质增生形成、骨质增生MRI信号类型和CT表现,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45例受检者的225个椎体中,38个椎体有肉眼可见骨质增生形成,其MRI信号Ⅰ型2个(5.3%)、Ⅱ型4个(10.5%)、Ⅲ型10个(26.3%)和Ⅳ型22个(57.9%);CT骨质增生结构特点A型4个(10.5%)、B型11个(28.9%)和C型23个(60.5%);A型骨质增生MRI信号全为Ⅱ型(100%),B、C型骨质增生MRI信号多为Ⅳ型(分别72.7%和65.2%)。结论腰椎骨质增生不同MRI信号类型和CT结构特点间存在对应关系,骨质增生不断塑形完成腰椎退变时椎体重塑过程。
作者:王筱璇;吕发金;李鹏;张丹;彭聪;刘丹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慢性感染性创面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0年该院收治225例慢性感染性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慢性感染性创面以创伤性溃疡、压疮、术后溃疡、糖尿病性溃疡、血管性溃疡为主,占80.4%(181/225)。(2)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7.1%(196/225),共培养46种,342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40.6%(139/342),革兰阴性菌57.6%(197/342),真菌1.8%(6/34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52株)、大肠埃希菌(43株)、铜绿假单胞属(44株)、肺炎克雷伯(27株)等为主,对青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等高度耐药,多重耐药率达37.1%(127/342)。从2007年后慢性创面及多重耐药菌呈迅速增加趋势。(3)201例行局部抗菌药物治疗,208例(49例行再手术)行手术封闭创面治疗,213例治愈,12例因经济等原因未愈出院。结论慢性创面感染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注重清创,合理的选择,循环、交替使用抗菌药物以及创面床准备,早期手术封闭创面,能有效控制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陈文海;果磊;王灿;蒲晓姝;魏东山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在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表达与肿瘤侵袭性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PDCD4在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同时通过测量核磁共振影像上的瘤周水肿低信号范围,并与免疫组化表达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在星形细胞肿瘤中随着肿瘤的恶性程度的增加,PDCD4表达下调;肿瘤恶性程度与肿瘤侵袭性指标MRI扫描图像上表现的瘤周水肿低信号范围分级呈正相关(P<0.05),而PDCD4表达与肿瘤侵袭性指标MRI扫描图像上瘤周水肿低信号范围分级呈负相关(P<0.01)。结论PDCD4可以作为脑星形细胞肿瘤的预后判断指标和侵袭指标之一。
作者:万志先;王雄伟;董元训;汪雷;田春雷;王旭光 刊期: 2013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