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oll样受体4与动脉粥样硬化

张溢华

关键词:TLR4, 动脉粥样硬化, 信号通路, 配体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脑血管疾病、冠脉疾病、周围动脉疾病等诸多血管性疾病的病理基础,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随着AS发病率的增高#而不断增加,人类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研究表明,AS是一种脂质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1],以血管壁内脂质沉积、炎症细胞聚集为特征[2],免疫反应贯穿于AS的始终.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标准化患者应用于肿瘤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初步探讨

    标准化患者(standardized patients,SP)是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患者的实际临床问题的健康人.可以评估医生操作技能#能发挥扮演患者、充当评估者和教学指导者三种功能,是一种新的临床教学和能力评估方法.有助于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能力,临床综合诊断思维能力,以及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养成[1].

    作者:谢启超;陈正堂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SDF-1/RUNX1融合蛋白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滴度测定

    目的 构建SDF-1/RUNX1融合蛋白腺病毒表达载体,并测定其滴度,为研究SDF-1/RUNX1融合蛋白介导的间充质干细胞对造血干细胞定向募集的作用打下基础.方法 全基因合成SDF-1-(GlySer)3-RUNX1片段,并在其两端添加限制性酶切位点XhoI及EcoRI,经测序验证基因序列是否正确.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pAD-SDF-1-(GlySer)3-RUNX1-IRES-GFP腺病毒载体,转染入293A细胞中进行包装,采用免疫法测定腺病毒滴度.结果 全基因合成SDF-1-(GlySer)3-RUNX1片段经测序验证基因序列正确,长约3 000 bp.将其连接至目的 载体pIRES2-EGFP,构建出含有SDF-1-(GlySer)3-RUNX1基因序列的GFP共表达质粒编号为B.以B质粒为模板,扩增出带attB1和attB2位点的SDF-1-(GlySer)3-RUNX1-IRES-EGFP片段,长约4 300 bp.采用BP重组系统将上述目的 片段重组到载体pDONR221,构建出BP重组质粒C.再采用LR重组系统将目的 序列重组到腺病毒载体pAD/CMV/v5-DEST上,构建出pAD-SDF-1-(GlySer)3-RUNX1-IRES-GFP腺病毒载体.经293细胞包装后,采用免疫法测定腺病毒滴度为1.03×1011 ifu/mL.结论 成功构建出SDF-11/RUNX1融合蛋白腺病毒表达载体,且腺病毒滴度较高,有利于后续试验.

    作者:罗红春;张红宾;秦波;汪嘉莉;刘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广西防城港地区壮族成年男性血清睾酮和黄体生成素正常参考范围的建立

    目的 建立广西防城港地区壮族健康成年男性血清睾酮(T)和黄体生成素(LH)的正常参考范围.方法 采集广西防城港地区壮族健康成年男性清晨空腹血清,使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血清T和LH水平,并探讨年龄、吸烟和饮酒对T和LH的影响.结果 经过纳入排除标准并排除极端值后共纳入研究对象209例(20~69岁),血清T和LH的95%参考范围分别为3.39~12.19 ng/mL(11.76~42.30nmol/L),2.64~10.61 IU/L.血清T水平与年龄有较弱的负相关,但不同年龄组间无差别.血清T水平与吸烟相关,但与饮酒无关.血清LH水平与年龄正相关,而与吸烟、饮酒无关.建议将研究对象按是否吸烟或年龄进行分层分别建立血清T或LH的参考范围.结论 各地区实验室应该建立各自健康人群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作者:吕慧;秦雪;林丽文;黄珊;高勇;谭爱花;杨晓波;李山;莫曾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的效果.方法 90例老年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术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等生命体征.比较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硬膜外用药量及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短于对照组,硬膜外用药量少于对照组,HR、SBP、DB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7.8%,对照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安全有效.

    作者:柏平;彭明清;郭林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德尔菲法构建医患纠纷数据库的研究

    医疗纠纷是指患者及其家属与医疗机构之间,因以诊疗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后果及其发生的原因认识不一致而导致的分歧或争议.随着人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及对医疗卫生保健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各级医疗机构面临着医疗纠纷陡增之势.

    作者:缪春玉;张绍蓉;曾琴;李燕萍;郝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Toll样受体4与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脑血管疾病、冠脉疾病、周围动脉疾病等诸多血管性疾病的病理基础,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随着AS发病率的增高#而不断增加,人类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研究表明,AS是一种脂质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1],以血管壁内脂质沉积、炎症细胞聚集为特征[2],免疫反应贯穿于AS的始终.

    作者:张溢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移植肝保存的现状及进展

    肝移植已被公认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自1963年Starzl成功施行了世界上首例人体肝移植手术至今,肝移植技术已有了长足的发展.而移植供肝的良好活力及以及移植后肝脏功能的尽快恢复都是决定肝脏移植成功的重要因素,其中移植肝的保存一直是肝脏移植支柱技术之一.

    作者:向证文;夏先明;苏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QQ群网络平台在骨外科学WPBL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人类医学的不断发展,学科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不断呈现浸润式的深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现代教育教学对人才的培养.如何在沿袭数千年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方法中调动学生的热情,增加师生的互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杨卫良;徐佳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广州地区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耳聋相关基因突变分析

    目的 分析广州地区非综合性耳聋患者相关耳聋基因突变,初步了解广州地区耳聋患者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详细询问病史和临床检查后,收集广州地区52例非综合性耳聋患者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对4个常见耳聋相关基因(GJB2、SLC26A4、线粒体12S rRNA及GJB3基因)的9个位点进行检测.结果 52例耳聋患者中共检出18例带有耳聋基因突变,检出阳性率为34.6%,其中GJB2基因235delC纯合突变6例,杂合突变2例,299delAT纯合突变1例;SLC26A4基因IVS7-2A>G纯合突变4例,杂合突变1例;线粒体12S rRNA A1555G均质突变4例.结论 广州地区非综合性耳聋患者的耳聋相关基因检出阳性率、GJB2基因及SLC26A4基因的携带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线粒体基因突变的携带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作者:贾蓓;李琦;宋兰林;刘思平;钟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IVUS-VH评价冠状动脉斑块成分及血清中hs-CRP的表达对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

    目的 应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成像技术(IVUS-VH)量化评价斑块成分和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以观察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与斑块成分和血清中hs-CRP的关系.方法 对3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应用IVUS-VH量化评价罪犯病变血管的斑块成分,根据斑块成分分为2组,坏死成分大于或等于10%为观察组(n=146),坏死成分小于10%为对照组(n=154);均按常规进行经皮介入治疗(PCI)手术;同时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中hs-CRP的表达水平;术后1年复查冠脉造影或冠脉CT以了解再狭窄与斑块成分和hs-CRP的关系.结果 (1)观察组1年后再狭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2.3%∶1.2%;P<0.05);(2)观察组hs-CRP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1.28±5.80)∶(1.57±0.49),P<0.01].结论 罪犯病变血管的斑块坏死成分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相关,是否可作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指标之一.

    作者:罗江宾;王天松;方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投入均等化现状分析

    目的 根据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财政投入状况,分析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城乡间、地区间存在的不均等现状,政府财政投入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 采取文献查询与专家咨询方法,对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投入均等化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城乡和地区间服务不均等,成效差距较大,基本公共卫生投入总量不足,地区间卫生投入差距依然突出.结论 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完善经费分配,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缩小城乡差距.

    作者:李雪平;蒲川;吴海峰;何坪;张维斌;潘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CT肺功能成像技术在早期尘肺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T肺功能成像技术对早期尘肺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表面遮盖显示(SSD) 3D-lung三维后处理技术、值域限定图像分割技术以及特殊的体积直方图软件1对30例早期尘肺患者和30例健康者的16排螺旋CT胸部平扫图像进行后处理.定性、定量比较二组的差异.结果 定性:对照组的3D-lung肺表面显示平滑的脏层胸膜;尘肺组显示肺表面局部凹陷.定量:尘肺组肺体积(3 730.4±603.6)cm3比健康者(4 114.8±742.2)cm3减小;而平均CT值尘肺组(-747.1±51.9)HU与对照组(-852.9±30.2)HU相比增大.2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尘肺组体积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稍有降低.结论 CT肺功能成像的多种技术能够定性、定量的观测到早期尘肺的纤维化及程度,结果客观、可靠,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王伊;吕富荣;盛波;夏露花;肖云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31例B型血友病患者凝血因子Ⅸ基因突变研究

    目的 研究B型血友病患者的凝血因子(F)Ⅸ基因的突变类型与分布.方法 采集31例血友病B患者外周静脉血,提取DNA,对FⅨ基因的8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PCR扩增并测序.结果 31例血友病B患者共检出34种突变,其中1例为三重突变,6例为双重突变,另外发现新突变13种.结论 B型血友病的FⅨ基因突变分散,呈高度异质性.31例B型血友病患者的FⅨ基因上均发现有序列改变,为B型血友病患者基因缺陷的分子机制提供了证据,发现了13种新突变,丰富了FⅨ基因突变谱.

    作者:刘丹娟;李莉艳;李强;孙竞;钟梅;罗深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褪黑素及其受体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褪黑素是松果体腺分泌的一种吲哚类激素,它作为季节和昼夜节律的调节剂得名,其合成主要在松果体腺细胞内进行,其次位于视网膜,胃肠道和胰腺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及许多非内分泌细胞如免疫细胞也可产生褪黑素[1-2].褪黑素具有广泛的生理和药理作用,对生物的昼夜节律、性成熟及生殖、免疫反应、肿瘤、衰老等均有调节作用[3-5].

    作者:汪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糖尿病足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 分析本地区糖尿病足患者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性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25例糖尿病足患者的足分泌物细菌真菌培养及药敏资料.结果 143份合格标本中共培养出病原菌11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9株(52.7%)、革兰阳性球菌41株(36.6%)、真菌12株(10.7%).革兰阴性杆菌对碳氢酶烯类抗菌药物、莫西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高;革兰阳性球菌对糖肽类抗菌药物、碳氢酶烯类抗菌药物及莫西沙星敏感性高.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应及早、多次的行分泌物病原学检查,指导临床筛选敏感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作者:杨毅;鲜杨;李蓬秋;张学军;吴冀川;包明晶;张磊;杨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青年大学生BMI与血压的相关性分析及运动干预实验

    目的 探讨大学生人群中体质量指数(BMI)对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2008~2010年入学新生共8 757例大学生的身高、体质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作为基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超重肥胖者进行有氧运动干预.结果 BMI分别与SBP、DBP呈正相关(SBP:r=0.23,P=0.000,DBP:r=0.16,P=0.000),且SBP、DBP水平均表现为:肥胖组[(117.65±14.28)mm Hg,(75.65±9.55)mm Hg]大于超重组[(117.41±12.86)mm Hg,(74.78±8.91)mm Hg]大于体质量正常组[(111.78±11.38)mm Hg,(71.49±8.14)mm Hg]大于低体质量组[(107.85±10.66)mm Hg,(69.80±7.95)mm Hg],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BMI增长而增高.对超重组及肥胖组大学生进行运动干预,发现干预后人群的BMI、SBP、DBP及血压阳性率、正常血压高值阳性率[(22.93±2.74)mm Hg,(103.65±10.14)mm Hg,(69.62±7.83)mm Hg,2.4%,27.13%]均较未干预前[(26.50±3.07)mm Hg,(117.45±13.45)mm Hg,(74.93±9.02)mm Hg,6.1%,47.4%]下降,均P<0.05.结论 BMI增高对大学生血压水平有负面影响,可将BMI作为血压偏高的重要预测指标对学生的肥胖及血压情况进行监测,通过控制他们的体质量来降低今后患高血压的危险.

    作者:吴秋桃;胡蓉;叶春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3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分为子宫栓塞组和药物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刮宫术前准备时间、刮宫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人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子宫栓塞组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费用发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剖宫产瘢痕处妊娠具有快速、安全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方亮;周晓;毛世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离体SH-SY5Y细胞内酸化对早老素-1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早老素-1(PS1)在细胞内pH值降低时的表达情况,探讨细胞内pH值变化对γ-分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抑制细胞表面酸碱调节基因Na+-H+交换泵第一亚型(NHE1)的表达和酸化培养基,使细胞内pH值降低,构建细胞内酸化的SH-SY5Y细胞模型,将实验对象分为正常组、阴性对照组、NHE1组和酸化培养基组,应用ELISA法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PS1的蛋白浓度及表达,分析细胞内pH值变化对PS1表达和活性的影响及其与γ-分泌酶的关系.结果 检测胞膜离子交换蛋白NHE1组和酸化培养基组细胞内的PS1活性和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有显著增高(P<0.05),而NHE1组和酸化培养基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组间比较也无明显差异.结论 细胞内pH值降低可促使PS1表达量增加,活性增高,提示细胞内pH值降低可能促使γ-分泌酶活性增高.

    作者:高芳峭;方伯言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PICC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的应用价值与护理策略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将注射针头阻塞,在静脉输液时常需反复穿刺而损伤血管壁,易引起注射部位出血及渗液,给临床治疗和护理带来较大困难[1].本组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近4年间80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应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输液治疗,并与普通输液进行平行比较,发现PICC优势明显,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蒋希兰;冯英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玉树地震救援人员发生急性高原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高原救援人员发生急性高原反应(AMS)的相关影响因素及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为高原地区救援提供实践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63例救援特警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针对相关因素对发生AMS影响进行卡方检验,对劳动强度评分与恢复时间进行逻辑回归分析.结果 通过63例救援人员调查分析,发现救援人员短时间内进入高原方式的不同对发生A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既往是否发生过高原反应对发生A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劳动强度与恢复时间具有相关性.结论 短时间内飞机及汽车两种方式进入高原发生高原反应比例均较高,而通过适度地、有计划的安排不同强度的救援任务,采取完善的预防措施,可能降低短时间内进入高原救援部队的AMS发生率.

    作者:高宏光;张志;韩恩泽;胡海;曹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