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邹连生;高志强;高木英;王柏群;杨少春;娄建云;罗穆云;刘鹏;周晓忠;张宏;罗军;邱传珍
目的 探讨实时弹性成像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3个病灶进行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采用筑波大学5分评分法进行评价,1~3分为良性,4~5分为恶性,以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计算超声弹性成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8.2%、92.5%和85.7%.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作者:吕琛;马方;黄晓;吴蓉;杨琳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研究增龄因素对正畸支抗微钛钉周围骨组织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 mRNA 表达的影响.方法 10只3月龄和10只6月龄雄性新西兰兔应用微钛钉40枚(2枚/只),分别植入在兔双侧上颌骨内.植入3周后右侧加载150 g牵引力,加载3周后处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微钛钉周围骨组织中RANKL mRNA的表达.结果 所有微钛钉均保持稳定,无松动、脱落现象.未加载的微钛钉周围骨组织中RANKL mRNA表达,3月龄组明显高于6月龄组(P<0.01).加载的微钛钉周围骨组织中RANKL mRNA表达均有升高,压力侧均明显高于张力侧(P<0.05),3月龄组明显高于6月龄组(P<0.05).结论 幼年兔RANKL mRNA 表达增高,骨吸收明显增强,且压力侧更为明显,这可能导致微钛钉在骨中稳定性下降.
作者:谭宇;王洁丽;杨正;庞兰;杨四维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七氟醚复合芬太尼全麻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拟行择期扁桃体切除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复合芬太尼全麻组(S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全麻组(P组).记录两组患儿麻醉前、麻醉后5 min、麻醉后10 min和拔管后5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生命体征平稳.两组患儿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S组明显短于P组(P<0.01).结论 七氟醚复合芬太尼全麻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麻醉效果可靠、苏醒快、不良反应少.
作者:解翔彬;陈霞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食管憩室胃镜下表现和患病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34例经胃镜确诊的食管憩室患者临床特点和胃镜下表现.结果 134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食管上、中、下段的食管憩室检出率分别为12.69%、62.69%和23.39%;单发憩室128例(95.52%),多发憩室6例(4.48%);憩室平均直径(1.26±0.61)cm;憩室大小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P=0.016,r=0.210);有食管症状者27例,有并发症者4例,伴发食管其他疾病者23例.结论 胃镜检查食管憩室以中段居多,大多无食管症状,很少有并发症,憩室大小与年龄呈正相关.
作者:南琼;李晓燕;陈娅蓉;杨宇梅;张磊;李树安 刊期: 2011年第31期
帽状腱膜下血肿是临床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为血肿穿刺、抽尽积血后应用绷带加压包扎,但由于血肿多位于头顶部,绷带包扎容易松动、脱落,往往难以奏效,复发率高.本院自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宽胶布条叠瓦状加压包扎法治疗32例帽状腱膜下血肿患儿,与同期应用绷带加压包扎法治疗的35例患儿进行比较,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俊;杨恒;罗成;王超;张勇;刘窗溪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比较解剖型钢板和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2002年7月至2009年9月所收治80例股骨远端骨折病例按入院治疗时段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解剖型钢板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平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解剖型钢板组(P<0.05),而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解剖型钢板组 (P<0.05).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吴大鹏;李小伟;路坦;梁秋冬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索拉非尼联合卡培他滨(CAP)及索拉非尼单药治疗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术后进展的肝细胞癌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TACE术后进展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中毒36例,随机分为A组(索拉非尼联合CAP)18例和B组(索拉非尼单药)18例,两组均给予索拉非尼400 mg,每天口服2次,连续服用,直到疾病进展为止.A组联用CAP 800 mg/m2,每天口服2次,连用14 d,休息1周,每21天重复1次.结果 A组部分缓解2例,稳定11例,进展5例,总有效率(ORR)为11.1%,疾病控制率(DCR)为 72.2%,中位肿瘤进展时间(mTTP)为(4.6±1.3)个月,中位生存期(mS)为7.3个月(95%CI为6.3~8.3).B组无有效病例,稳定11例,进展7例,DCR为61.1%,mTTP为(3.8±0.7)个月,mS为6.1个月(95%CI为5.8~6.4).两组ORR、DCR和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生存曲线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2.386,P=0.122).两组mTT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3,P=0.031).不良反应主要是手足综合征、腹泻和高血压,A组除手足综合征和腹泻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外(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索拉非尼联合CAP治疗TACE术后进展的肝细胞癌较索拉非尼单药治疗mTTP延长,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康马飞;卜庆;刘瑛;骆梅青;涂江江;廖漓漓;董翠梅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大巴山区伤寒流行特征,总结伤寒在特定区域的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描述伤寒发病特点和规律.结果 1949~1996年间,辖区伤寒发病4 471例,年均发病率5.18/10万.发病率以1956和1960年为高;以通川区1 676例为多,占病例数的37.48%;每月均有发病,并以5~10月较多;职业以农民为多,工人次之;部分暴发流行时发病有家庭聚集性;流行因素为生活饮用水受污染.结论 卫生基础资源差是大巴山区时有伤寒暴发流行的主要因素,伤寒是威胁大巴山区人民健康的重要传染病.
作者:彭开国;张光明;王仁凡 刊期: 2011年第31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是医院创新经营和应对医疗市场竞争的关键.国内外学者一直比较关注医院服务满意度调查并在调查方法、调查内容、调查表评价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作者:陈俊虎;王燕燕;苏汝好;吴进军 刊期: 2011年第31期
临床路径在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美国,是一种高品质、低费用的全新临床服务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方法.其指根据某种疾病诊断或手术制定的一种治疗、护理模式,按照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让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按此模式来接受治疗、护理,以促进康复、节约资源,使患者获得佳服务质量.
作者:冯虎翼;刘俊;徐希彦;宁敏曼;李馨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同轴微导管联合持续加压滴注在大咯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范围、临床效果及其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27例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A组(11例)使用普通造影导管,B组(16例)使用同轴微导管联合持续加压滴注,栓塞材料均为吸收性明胶海绵颗粒,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A组11例患者栓塞后即止血7例(63.6%),1例出血明显减少 (9.1%),止血有效率72.7%.B 组16例患者栓塞后即止血15 例(93.8 %),1例出血明显减少 (6.3 %),止血有效率100 %,A、B 两组止血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A 组复发5例(45.5 %),B 组复发1例(6.3 %),两组半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轴微导管联合持续加压滴注在大咯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安全、可靠;在防止术后再出血和复发,降低手术并发症方面较普通造影导管有较大的优势.
作者:尹刚;郑玉龙;万玉峰;周黎阳;刘淑;张兵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男男同性恋(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高危人群.近几年,重庆市主城区MSM人群HIV感染率监测超过10%[1].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定性调查了解远郊区县MSM人群HIV感染状况及相关知识行为,为远郊区县尽早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作者:王飞;刘松涛;任长庆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了解金牛区吸毒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高危行为特征,为HIV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到针具交换点的吸毒人员使用国家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Epi Data 3.02录入数据,SPSS11.5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吸毒者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总知晓率偏低,为46.81%;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认知不够全面.调查对象全部为注射吸毒者.在高危行为中共用针具的比率较高,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和频率较低.吸毒者中接受过艾滋病服务者占90%以上.结论 针对金牛区吸毒者艾滋病防治知识欠缺和高危行为特征制定有效措施,加强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和干预工作.
作者:汪洋;娄倩苹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评估暴露后预防处理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2006年4月至2010年3月登记报告的64例血源性职业暴露人员进行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结果 血源性职业暴露人群分布由高到低依次是护士(54.69%)、医生(23.44%)、实习进修人员(15.62%)、工人(4.69%)、检验人员(1.56%);暴露方式以锐器伤为主(68.75%); 暴露源以乙型肝炎病毒(25.00%)、人免疫缺陷病毒(23.44%)为主;拔针与拔针后针头放置不当及手术操作是职业暴露的高危环节;手和眼是职业暴露的重要部位;暴露后未出现医务人员感染现象,防护有效率100%.结论 护士是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标准预防是有效的防护措施,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及时正确地预防处理能有效预防感染.
作者:吴晓英;汪道琼 刊期: 2011年第31期
颅脑肿瘤是神经外科中的常见病,其年发病率为(4~10)/10万.而颅脑肿瘤伴发癫痫的发生率也近30%[1],甚至癫痫发作常是颅脑肿瘤的首发症状.Lynam等[2]在对147例脑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中发现其中有50例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国内报道20岁以上颅脑肿瘤患者癫痫的发病率为67.7%[3].国外有文献报道,癫痫患者中大约有4%发现颅脑肿瘤[4-5],Bauer等[6]也报道在癫痫手术中10%~30%发现颅脑肿瘤,证实了颅脑肿瘤特别是幕上肿瘤伴发癫痫的常见性.不仅如此,肿瘤术后遗留癫痫或新发癫痫也有较高的发生率.
作者:方升;万伟峰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比较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与血液透析(HD)治疗尿毒症脑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45例慢性肾衰竭并发尿毒症脑病的患者,33例行CVVH治疗(CVVH组),12例行常规HD治疗(HD组).观察患者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电解质水平、肾功能、血浆渗透压、β2微球蛋白(β2-MG)浓度、碳酸氢根离子(HCO3-)及血pH值的变化,并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比较.结果 治疗后CVVH组的疗效好于HD组(P<0.05);治疗后CVVH组患者血浆渗透压、MAP、心率、肾功能、血pH值、HCO3-波动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D组在透析后血浆渗透压、MAP、心率、肾功能、血pH值、HCO3-浓度波动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VVH组β2-MG浓度、APACHEⅡ评分与HD组患者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VVH能很好清除尿毒症毒素,可以稳定、持续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其治疗尿毒症脑病的疗效明显优于HD.
作者:陈利群;甘华;李正荣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头颈联合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DSCTA)技术应用.方法 收集2007年5月至2011年2月应用通用公司16层螺旋CT行头颈联合DSCTA检查患者153例,应用经Add/Sub软件处理后的血管重建图像评价16层螺旋CT头颈联合DSCTA成像效果.结果 头颈联合DSCTA质量优者57例(37.3%)、良者81例(52.9%)、差者15例(9.8%),满足临床诊断者共138例(90.2%).结论 合理应用16层螺旋CT行头颈联合DSCTA检测可以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作者:项劲驰;罗天友;吕发金;张雅红 刊期: 2011年第31期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指患儿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1个月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伴有智力、语言受损和行为异常[1].国外统计显示,脑瘫发病率达2‰~3‰[2].我国约2‰,现有患儿400万~500万,致残率达42%~45%[3],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作者:王涛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气腹造影CT扫描在腹腔粘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例腹部手术术后慢性腹痛、腹胀或机械性肠梗阻反复发作的患者(怀疑为腹腔粘连).采用气腹造影CT扫描诊断,并行腹腔镜探查证实.结果 7例CT诊断为腹腔粘连患者行腹腔镜探查联合粘连松解术,1例因气腹造影CT扫描未见明显异常行保守治疗.CT诊断结果与腹腔镜探查结果完全吻合.术后随访1~32个月,5例症状完全缓解,2例明显缓解,无1例再发生机械性肠梗阻.结论 气腹造影CT扫描检查技术操作简单、安全,对腹腔脏器与腹壁之间的粘连可提供清晰的影像图像,并且有可重复性,可对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客观评价.
作者:支永发;张宽;任勇刚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窥镜辅助锁孔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3例,根据头颅CT,采用体表定位法,建立手术工作通道,神经内镜观察并在直视下清除血肿.结果 神经内镜可提供良好的照明和清晰、放大的图像,清除血肿及止血方便可靠,术后立即行头颅CT检查,示血肿清除比较理想;术后1周复查头颅CT,示出血区周围水肿不明显.对侧肢体轻度瘫痪16例,重度瘫痪5例,死亡2例.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下锁孔入路清除颅内血肿,损伤轻微,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快,预后好.
作者:刘德华;邹连生;高志强;高木英;王柏群;杨少春;娄建云;罗穆云;刘鹏;周晓忠;张宏;罗军;邱传珍 刊期: 2011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