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遵燕;杨晓秋
65岁以上高龄胆石病患者以并发症多、起病急、手术风险大为特点,临床医师常面临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两者难以选择的困境.现将本院2001年4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305例65岁以上胆道疾病患者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明兵;胡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7岁,因上腹部疼痛10+d 于2009年9月9日入院.入院前10 d,患者进食酸辣粉后出现中上腹隐痛,呈阵发性加剧,无放射痛,弯腰屈膝位可缓解,伴恶心、嗳气、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晨起明显,约4~5次/天,便后疼痛无明显缓解.不伴畏寒发热、皮肤黄染、呕血、便血、黑便等症状.自服溃疡散胶囊后上述症状无明显缓解.既往身体健康.
作者:白鍊;贺学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骨髓涂片与活检联合检测在诊断低增生性白血病中的重要性,为临床制订适宜强度的化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对骨髓涂片提示低增生性白血病的30例患者行骨髓活组织检查,并计算二者的符合率.结果 本组30例患者被活检证实为低增生性白血病的17例,其余13例骨髓组织增生度为增生活跃、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结论 低增生性白血病的诊断须行骨髓涂片与活检联合检测.
作者:周格琛;贺望娇;梁委军;陈晓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白血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 分析148例初治的白血病合并DIC 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30例白血病合并DIC患者在选用适当的化疗方案进行化疗的同时,应用小剂量肝素抗凝治疗,同时输注血小板和补充凝血因子.结果 30例患者中治愈17例,显效5例,总有效率为73.3%,死亡8例,其中5例死于脑出血.结论 DIC是白血病常见及严重并发症,动态观察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值是诊断和治疗白血病合并DIC重要观察指标.治疗期间并发脑出血是主要死亡原因.采用恰当方案积极治疗原发病白血病、正确使用肝素和补充凝血因子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晓霞;王智明;罗贤生;孟娟;徐丹丹;李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就诊顺序依次分为莫沙必利组(A组)、氟西汀组(B组)以及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组(C组),并对3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24%,明显高于单独使用莫沙必利和氟西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结论 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性健康知识、行为及态度的现状,为开展性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大学在校本科学生共958名,采用现场匿名自填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性生理知识方面,女生正确率高于男生;避孕知识方面,男生正确率高于女生;7.4%学生与其异性伙伴曾有过性行为;对婚前性行为持肯定态度的学生占34.3%;在性健康教育中,学生关注的前3位内容依次为性自我保护与性道德观(72.2%)、性保健知识(68.4%)、怀孕避孕的知识(66.5%).结论 应该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性健康知识教育及性道德、性观念教育.
作者:张眉;王应雄;李少芳;杨镜琳;钟朝晖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malignant atrophic papulosis)又称为Degos病,临床非常罕见,该病为血管性疾病,表现为血管炎性和血管栓塞性病变,血管内皮增生,主要累及皮肤、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少数尚可累及心脏、眼、肾脏、膀胱、阴茎等脏器.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特征性皮疹及组织病理学检查,预后多较差,死亡率高,无特效治疗手段,目前主要针对免疫功能异常和凝血功能进行治疗.现将本科收治的1例恶性萎缩性血疹病伴肠穿孔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陈胤;杨日高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清胰汤与生长抑素联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 将52例SA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采用生长抑素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24例在生长抑素等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清胰汤治疗.结果 治疗组腹胀明显减轻,恢复明显提前,治愈率提高,并发症及转手术率减少,死亡率降低.结论 清胰汤与生长抑素联合治疗SAP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
作者:石世平;龙泽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24例,根据血清CRP浓度分为正常组(A组)和高浓度组(B组),并检查确定两组患者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发病率及血压、血脂、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控制水平.结果 B组的血压、血脂、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发病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和血压、血脂、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一样,与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有显著的关系,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作者:杨国斌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5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保肛手术45例,均采用Dixon术.结果 全组45例无手术期死亡,术后1年局部复发率为6.67%,均发生在Dukes C期.吻合口瘘1例,狭窄1例,经保守治疗愈合.术后3年生存率为73.3%(33/45).结论 绝大多数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保肛手术是可行的,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杜俊义;张耘 刊期: 2010年第05期
1998年重庆市制订了<把重庆市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医学中心规划>,为了解规划实施情况,2007年特进行了立项,对重庆医学中心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估.
作者:廖国宇;周燕荣;钟晓妮;杨竹;陈永忠;张维斌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有机磷农药是广泛用于农业的杀虫剂,但对人畜也有较强的毒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农村中常见,此病病情发展迅速,变化快,如不及时抢救,死亡率很高[1].本院2004年6月至2007年8月收治了5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江岚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抗癌平丸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在中晚期肝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肝癌患者按住院先后随机分为(1)治疗组30例:TACE术后第3天加抗癌平丸1.0 g口服,3次/天,总量60 g;(2)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TACE治疗.两组均以30~40 d为1个周期,每例至少化疗2个周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66.67% ,生活质量改善率73.33%,中位生存期11.6个月.对照组总有效率56.67% ,生活质量改善率53.33%,中位生存期8.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癌平丸联合TACE对中晚期肝癌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作者:张杰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在校医学生与非医学生角膜捐献意识的差别.方法 以调查问卷形式,对承德市4所大学875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875份问卷调查,有效答卷814份.有意向捐献角膜人数、支持亲友捐献角膜人数,在校医学生均高于非医学生.对角膜捐献缺乏了解,成为不能捐献的主要因素.结论 在非医学生中加强角膜捐献知识和角膜捐献意识的宣传教育十分必要.
作者:邓志鸿;董微丽;付笑笑;刘刚;贾淑君;王绍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前我国层流手术室的建设处于高峰期,对净化系统的相关管理知识学习也成为热点.对于采用手术区集中垂直送风的洁净手术室而言,国内外的观点都是采取落地式手术台布,防止手术台下方出现涡流,以减弱手术台下方气流与清洁空气掺混.本研究采用3种不同手术台布高度铺设后,通过空气沉降法采样,检测手术室各部位空气含菌量,探讨层流洁净手术室手术台布距地高度对空气洁净度的影响.
作者:王亚玲;孙静;杨天德;钟河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30例急性胆囊炎,术前充分准备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观察急性胆囊炎行LC的疗效和术后恢复过程.结果 130例患者中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11例,非结石性胆囊炎者19例,其中125例行LC,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5例,LC手术切除率为96.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结论 胆囊炎急性期不应成为LC的禁忌证,胆囊炎急性期行LC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宋建宁;罗玉政;洪明;宋林学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科1997~2008年收治的可评估的老年AML患者67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标准化疗组、姑息治疗组及保守支持组,并进行治疗效果、毒副作用的比较和单因素的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 67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4.2个月.20例(29.9%)获得完全缓解(CR),中位生存期为7.5个月;未缓解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7例采用标准剂量诱导化疗的有14例(51.9%)获得CR,中位生存时间为5.5个月;31例采用姑息治疗的有6例(19.4%)获CR,中位生存时间为3.9个月;9例仅给予保守支持疗法的CR率为0%,中位生存时间为0.9个月;缓解率的比较及生存分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标准方案组毒副作用较姑息治疗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AML患者采用标准化疗可取得较高的CR率及长期生存率,但毒副作用也大;治疗需个体化.
作者:林文远;莫东华;陈蓓莉;王晓桃;刘冯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鼻腔异物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异物种类多种多样,其中以外生性类圆形异物多见,多滞留于鼻道前段.鼻腔异物经前鼻孔为常见,常因儿童的好奇玩耍,误将细小异物塞入鼻腔所致[1].到目前为止仍无一种理想的治疗器械,在治疗中,多数需由临床医师临时制作,如用回形针、齿科刮匙等,这些器械,虽可将异物顺利取出但总感到不太理想,当遇到大而光滑坚硬的物体时取出就非常困难,如果遇到小儿哭闹不予配合更容易发生将异物推向咽喉部而滑入气管内的危险.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作者使用牙龈分离器取出106例儿童鼻腔异物,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柴养倬;宋建明;顾同保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柱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柱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并获得随访,所有病例均行后路经尺骨鹰嘴截骨,内侧柱内侧使用1/3管形钢板固定,外侧柱后侧用重建钢板固定.术后早期行肘关节的主动功能锻炼.结果 29例随访12~36个月,平均19个月,骨折全部愈合.3例植骨患者术后伤口有渗出液,经换药愈合; 1例因内侧柱远端固定螺钉刺激尺神经,于术后8周取出远端1枚螺钉后症状缓解.1例合并颅脑外伤患者术后4个月发生异位骨化.无切口皮肤坏死、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定量肘关节的功能活动范围,优9例,良16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6.20%.结论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柱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可较好地保留伸肘装置完整性,双柱固定可获得较为坚强的稳定;二者均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可较好地挽救肘关节功能.该法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较好方法 .
作者:胡如印;田晓滨;孙立;杨先腾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采用后路减压钉棒固定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和注意事项.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对32例腰椎滑脱患者行后路全椎板减压、椎间盘摘除加钉棒固定Cage植骨融合术,术后定期复查和随访.结果 随访时间12~54个月,平均32个月,3~7个月达到植骨融合,融合成功率为100%;治疗效果按Macnab标准评定,优19例,良7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1.3%.结论 后路全椎板减压钉棒固定Cage植骨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的良好方法 .
作者:夏世银;王全美;薛治宇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