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杨国斌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血管并发症, C-反应蛋白
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24例,根据血清CRP浓度分为正常组(A组)和高浓度组(B组),并检查确定两组患者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发病率及血压、血脂、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控制水平.结果 B组的血压、血脂、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发病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和血压、血脂、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一样,与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有显著的关系,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灌注化疗联合热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方法 收集2004年3月至2007年10月的老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共49例,分为顺铂(DDP)加IL-2配合热疗组(对照组)和DDP加香菇多糖配合热疗组(实验组),并对生存质量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生存质量改善率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为62.50%和84.00%.不良反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均有发热,对照组为69.00%(15/24),实验组为12.00%(3/25);胸痛发生率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为41.70%、24.00%.发生骨髓抑制对照组为50.50%,实验组为16.90%.对照组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组有效率为88.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组有效率相近,实验组的方案对于老年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是更好的选择.

    作者:向莉;任培蓉;杨红茹;吴敬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硬化肝脏再生研究进展

    正常肝脏在受损伤或部分切除后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但临床上肝病患者常常合并有肝硬化,大量研究表明硬化肝脏再生过程的启动、进展及终止均较正常肝脏有明显的不同,研究硬化肝脏行部分切除术后的再生机制,促进术后余肝再生及其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农卡特;袁晟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脑卒中患者重心平衡功能训练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重心平衡检查治疗仪对脑卒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40例平衡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重心平衡功能训练,采用静态姿势图的外周面积和单位面积轨迹长分析平衡功能.结果 治疗组外周面积和单位面积轨迹长优于对照组,步行能力明显改善.结论 重心平衡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

    作者:李静;张艳玲;岳冬梅;樊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动态心电图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价

    目的 应用动态心电图(Holter)心率变异(HRV)及心率震荡(HRT)指标评价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价值.方法 将9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传统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测定结果 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两组患者行Holter检查,对HRV及 HRT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阳性组HRV指标均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T指标震荡斜率(TS)阳性组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震荡初始(TO)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中HRV各项指标及TS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测定评分相关.结论 Holter记录HRV、TS等指标可准确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作者:张苏明;郭冠军;彭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后路减压钉棒固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32例腰椎滑脱

    目的 探讨采用后路减压钉棒固定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和注意事项.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对32例腰椎滑脱患者行后路全椎板减压、椎间盘摘除加钉棒固定Cage植骨融合术,术后定期复查和随访.结果 随访时间12~54个月,平均32个月,3~7个月达到植骨融合,融合成功率为100%;治疗效果按Macnab标准评定,优19例,良7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1.3%.结论 后路全椎板减压钉棒固定Cage植骨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的良好方法 .

    作者:夏世银;王全美;薛治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上唇V形皮瓣联合下唇Abbe瓣修复12例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

    目的 通过对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特点的分析,探索矫治双侧唇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的一种理想方法 .方法 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12例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患者在前唇设计上唇V形皮瓣,延长鼻小柱、增加前唇高度;同时在下唇设计Abbe瓣,转移至上唇修复唇珠,协调上下唇宽度,从而改善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结果 所有皮瓣存活,术后鼻唇外形明显改善.结论 采用上唇V形皮瓣联合下唇Abbe瓣可以较好地修复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

    作者:赵运流;黄伟光;牙祖蒙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神经肽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 是一种位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分为原发性(特发性)和继发性(症状性)两种.关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各种文献报道提出了多种学说或假设,包括中枢病变学说(三叉神经脊束核内的癫痫样放电改变)[1]、周围病变学说(神经血管压迫)[2]、免疫因素等[3].有文献报道罕见的家族性三叉神经痛,推测可能与遗传及环境因素有关[4-5].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组化研究的进展,现已发现多种神经肽类物质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密切关系.本文就神经肽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病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朱遵燕;杨晓秋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抗癌平丸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在30例中晚期肝癌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抗癌平丸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在中晚期肝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肝癌患者按住院先后随机分为(1)治疗组30例:TACE术后第3天加抗癌平丸1.0 g口服,3次/天,总量60 g;(2)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TACE治疗.两组均以30~40 d为1个周期,每例至少化疗2个周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66.67% ,生活质量改善率73.33%,中位生存期11.6个月.对照组总有效率56.67% ,生活质量改善率53.33%,中位生存期8.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癌平丸联合TACE对中晚期肝癌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作者:张杰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伴肠穿孔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1例报道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malignant atrophic papulosis)又称为Degos病,临床非常罕见,该病为血管性疾病,表现为血管炎性和血管栓塞性病变,血管内皮增生,主要累及皮肤、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少数尚可累及心脏、眼、肾脏、膀胱、阴茎等脏器.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特征性皮疹及组织病理学检查,预后多较差,死亡率高,无特效治疗手段,目前主要针对免疫功能异常和凝血功能进行治疗.现将本科收治的1例恶性萎缩性血疹病伴肠穿孔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陈胤;杨日高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儿童鼻腔异物的简单取出方法

    鼻腔异物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异物种类多种多样,其中以外生性类圆形异物多见,多滞留于鼻道前段.鼻腔异物经前鼻孔为常见,常因儿童的好奇玩耍,误将细小异物塞入鼻腔所致[1].到目前为止仍无一种理想的治疗器械,在治疗中,多数需由临床医师临时制作,如用回形针、齿科刮匙等,这些器械,虽可将异物顺利取出但总感到不太理想,当遇到大而光滑坚硬的物体时取出就非常困难,如果遇到小儿哭闹不予配合更容易发生将异物推向咽喉部而滑入气管内的危险.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作者使用牙龈分离器取出106例儿童鼻腔异物,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柴养倬;宋建明;顾同保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32例全髋表面置换术疗效观察与失败分析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THSR)的病例选择、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 2006年3月至2008年1月对32例患者36个髋关节进行了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手术方法 按照Amstutz和Nelson提出的标准方法 进行.术后患者均进行定期临床与放射学随访,平均随访19个月.结果 所有病例切口均Ⅰ期愈合.Harris评分由术前46.2(38~53)分增加到术后92(83~98)分.评价:优28髋,良6髋,中1例,失败1髋,优良率94.44%.影像学分析假体位置良好.结论 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假体植入治疗中青年髋关节病变,近期随访结果 满意.

    作者:钟发明;肖伟平;黄军;叶超;吕劲;李勇;汤敏予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青少年近视性屈光不正原瞳孔电脑验光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青少年近视性屈光不正原瞳孔电脑验光的可行性.方法 将130例首次验光的青少年近视患者散瞳前后的电脑验光结果 分别与复查结果 相减(以复查结果 为金标准,并且认为差值小于或等于0.50 D(或轴向小于或等于5度)为临床上有效的检查),对其两者的差值进行有效性的比照分析.结果 原瞳电脑验光和散瞳电脑验光的有效性比较柱镜和柱镜轴向没有差异,而球镜有差异,散瞳的有效性更高.但原瞳电脑验光与复查的结果 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复查结果 随原瞳电脑验光结果 增加而增加,且原瞳结果 每增加1 D,复查结果 平均增加0.787 D.结论 尚不能用原瞳电脑验光直接给配镜处方.

    作者:唐颖;孙强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45例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5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保肛手术45例,均采用Dixon术.结果 全组45例无手术期死亡,术后1年局部复发率为6.67%,均发生在Dukes C期.吻合口瘘1例,狭窄1例,经保守治疗愈合.术后3年生存率为73.3%(33/45).结论 绝大多数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保肛手术是可行的,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杜俊义;张耘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柱固定治疗成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29例

    目的 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柱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柱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并获得随访,所有病例均行后路经尺骨鹰嘴截骨,内侧柱内侧使用1/3管形钢板固定,外侧柱后侧用重建钢板固定.术后早期行肘关节的主动功能锻炼.结果 29例随访12~36个月,平均19个月,骨折全部愈合.3例植骨患者术后伤口有渗出液,经换药愈合; 1例因内侧柱远端固定螺钉刺激尺神经,于术后8周取出远端1枚螺钉后症状缓解.1例合并颅脑外伤患者术后4个月发生异位骨化.无切口皮肤坏死、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定量肘关节的功能活动范围,优9例,良16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6.20%.结论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柱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可较好地保留伸肘装置完整性,双柱固定可获得较为坚强的稳定;二者均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可较好地挽救肘关节功能.该法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较好方法 .

    作者:胡如印;田晓滨;孙立;杨先腾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外科治疗中两种手术方法 的优缺点.方法 分析鼻内镜电视系统监视下腺样体切割吸引术加双侧扁桃体剥离术(剥离组)和腺样体加双侧扁桃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消融组)两种手术方法 治疗90例OSAHS的病例资料,并比较手术指标和术后疗效.结果 消融组各项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剥离组.术后并发症亦少于剥离组.术后6个月多导睡眠监测(PSG)检查,两组患儿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值及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2)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腺样体加双侧扁桃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具有微创、出血少、术后痛苦小、康复快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儿童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旭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24例,根据血清CRP浓度分为正常组(A组)和高浓度组(B组),并检查确定两组患者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发病率及血压、血脂、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控制水平.结果 B组的血压、血脂、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发病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和血压、血脂、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一样,与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有显著的关系,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作者:杨国斌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4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4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均为轻型,经过治疗,4~8 d后复查血三酰甘油(TG)降至5.65 mmol/L以下,住院10~21 d,平均14 d. 结论 高脂血症是急性胰腺炎(AP)的危险因素之一,它是继胆源性、酒精性之后AP的常见病因.因此及时清除血浆中高浓度的TG,控制体质量,降低血脂有助于AP的症状缓解,改善预后.

    作者:张茂生;吴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高频超声对14例浅表神经鞘瘤的诊断体会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浅表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浅表神经鞘瘤患者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14例神经鞘瘤患者中,超声诊断神经鞘瘤11例,诊断符合率78.6%.神经鞘瘤的超声特征:14例均发生在颈部和四肢神经主干周围,有高回声包膜的低回声区,其中42.8%(6/14)肿物内有不规则囊性变,64.2%(9/14)在肿物的长轴切面两端可探及与之相连的条状低回声神经干.结论 浅表神经鞘瘤声像图具有一定的特征,高频超声是临床诊断浅表神经鞘瘤值得推广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作者:贾志红;徐光;陈宝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Ki-67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表达及与病理学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前后Ki-67的表达,探讨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45例乳腺癌患者经空心针穿刺获取组织学证实,经2~4个周期采用表柔吡星加紫杉醇(ET方案)或长春瑞滨加顺铂(NP方案)新辅助化疗后进行病理学反应评价,并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化疗前后Ki-67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新辅助化疗后病理组织学反应评价:病理完全缓解(pCR)为6.67%(3/45),病理部分缓解(pPR)为64.44%(29/45),pSD为28.89%(13/45),总有效率(pCR+pPR)为71.11%.化疗前后Ki-67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C后Ki-67阳性表达者病理学缓解有效率高于阴性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方案(或NP方案)新辅助化疗有较好的疗效,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Ki-67下降患者显示较好的疗效,可作为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独立有效指标.

    作者:钦传辉;黄平;莫军扬;庄亚强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不同治疗方案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科1997~2008年收治的可评估的老年AML患者67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标准化疗组、姑息治疗组及保守支持组,并进行治疗效果、毒副作用的比较和单因素的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 67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4.2个月.20例(29.9%)获得完全缓解(CR),中位生存期为7.5个月;未缓解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7例采用标准剂量诱导化疗的有14例(51.9%)获得CR,中位生存时间为5.5个月;31例采用姑息治疗的有6例(19.4%)获CR,中位生存时间为3.9个月;9例仅给予保守支持疗法的CR率为0%,中位生存时间为0.9个月;缓解率的比较及生存分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标准方案组毒副作用较姑息治疗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AML患者采用标准化疗可取得较高的CR率及长期生存率,但毒副作用也大;治疗需个体化.

    作者:林文远;莫东华;陈蓓莉;王晓桃;刘冯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