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春;胡美庭
癫痫持续状态是指持续、频繁的癫痫发作,形成了一个固定的癫痫状况,包括1次发作持续30min以上,或连续好几次发作、间隙期意识不恢复者[1].不及时处理,可因生命功能衰竭而死亡或造成持久性脑损害,必须立即抢救,终止发作.本文就我院神经内科2007~2009年收治的29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真真;黄圣明;孙耀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以及诊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急诊科2007年1月~2010年5月接诊的低钾血症患者28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低钾血症如得到积极诊治,预后较好.结论 低钾血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电解质紊乱疾病,宜及时治疗,并积极治疗原发病.
作者:谢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参麦与黄芪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衰,既能减低心脏前后负荷,又能逆转心肌重构,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陈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兴安盟卫生学校并入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后,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为学校老师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中专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现状与差距,我们要适时采取措施和办法,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水平和要求,才能使学院在改革和市场竞争中乘风破浪,创造辉煌.
作者:张玉环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封闭负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对治疗创伤后感染创面的疗效,以及相关护理方法.方法 自2008年9月~2010年7月采用VSD技术治疗感染创面22例.结果 术后均随访至所有创面完全愈合后1个月,无感染复发,自使用VSD至手术关闭创面时间平均为(20±8.9)d,此期间患者平均经历手术3.5次.结论 VSD技术能明显促进创面愈合过程,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医护人员工作量,减少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是治疗感染创面安全有效的方法,准确、有效、及时的护理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作者:朱亚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套扎术(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EVL)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对498例手术患者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讲解术中配合要点,加强术中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结果 461例患者术后出血停止,止血率达92.6%.结论 合理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套扎术治疗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
作者:罗建红;邝慧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研究绿色通道在突发群体伤急救中的应用.方法 对68起突发群体创伤事件的患者,应用急救绿色通道应对突发性群体伤.结果 院前、院内急救通道高效快捷,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结论 利用院前院内急救绿色通道,完善急救组织管理,提供高效快捷的急救护理,保障急救绿色通道畅通无阻,使突发性群体伤患者得到准确及时的救治.
作者:罗松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头孢曲松钠为半合成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对脓毒血症、脑膜炎、腹腔、骨、关节、软组织、皮肤、泌尿系统、呼吸系统感染均有效,是较强的杀菌药物.临床使用广泛,其不良反应少见,主要表现为皮肤过敏;胃肠道不适;血液学改变;也偶有致胆囊假性结石报告,广大临床医师应引起重视,避免因胆囊结石假象手术误治.
作者:王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乳癌是女性为常见的恶性疾患,手术治疗是主要方法.但乳癌根治术切除范围较大,造成术后病人的胸部明显畸形,患侧上肢功能障碍,心理上承受体形改变的重大压力,病人往往出现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特别是晚期病人,常悲观失望而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宋希荣;刘敬波;丁秀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及康复功能锻炼等方面的综合性护理.方法 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及康复功能锻炼等方面的综合性护理,引导患者进行心理调节.结果 经过护理治疗,出院后坚持功能锻炼,坚定信念,回归社会.结论 做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及康复功能锻炼等方面的综合性护理,提高患者治愈及好转率的保证.
作者:钱春头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术后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 对术后顽固性呃逆应用中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服用中药后2~3d症状缓解.结论 中药治疗术后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
作者:张玲;马俊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按照我国卫生部制订的<我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规定,凝血因子血样收集与操作间隔时间应为室温2h,2~8℃ 4h,-20℃ 2周,-70℃ 6个月,但根据临床经验,这些条件在很多情况下难以满足,因此有必要对血凝四项试剂检测贮存室温下0h,4h,6h,12h的血凝因子血样结果进行研究,以达到初步了解室温保存血凝因子血样对血凝四项检测结果是否有影响的目的.
作者:王景芬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长期卧床并发肺炎的临床特点并提出预防及治疗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脑卒中后长期卧床并肺炎患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此类患者症状多种多样,并发症及合并症多,混合感染多见,细菌易耐药,治愈率低,病情易反复,死亡率高.结论 脑卒中后长期卧床并发肺炎患者有其自身特点,我们应积极完善检查,及时合理治疗、加强预防,是改善预后、减少死亡的关键.
作者:许田英;王玉香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研究经皮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术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TIA患者58例行DSA全脑血管造影术,观察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颅内、外段血管有无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结果 行DSA检查58例中54例(93.1%)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重度狭窄(狭窄程度≥50%)47例(81.0%).狭窄在颅外段40例(69.0%),颅内段14例(24.1%).结论 DSA检查在诊断TIA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从而可以明确TIA患者血管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狭窄程度,对指导临床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衡铁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A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临床与免疫抗体变化.方法 随机选择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204例,对照组100例,给予一般抗炎及对症处理,观察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A,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同时检测治疗前后免疫抗体的变化.结果 维生素A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维生素A治疗后较治疗前IgA及IgG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维生素A可通过增强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阻止淋巴细胞过度凋亡来提高治疗小儿RRTI临床疗.
作者:范红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门诊注射室发生护患纠纷及护理差错的原因,通过各种防范措施,努力实现护理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人性化,不断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减少甚至杜绝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凌素环;赖爱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不合理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如何正确采集标本,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血标本2248,尿标本2090份,大便标本448份,细菌培养标本134份.结果 血标本合格率99.6%,尿标本门诊合格率95.5%,住院患者合格率75%,大便标本合格率82%,细菌培养标本合格率82%.结论 护理人员应重视合格的标本采集,掌握正确的标本采集方法,才能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李宏伟;郑华;董淑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研究剖腹产术后病人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总结我院进行剖腹产术的患者共80例,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所有患者再通过手术治疗和整体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加强剖腹产整体护理的研究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少琼;聂玉敏;伍靓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本文从临床诊疗、医学影像、检验处理、知识库系统等方面描述了我国医院数字化建设的现状,对数字化建设中的意识观念、应用层次、数据规范化、标准化以及建设法规等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如何根据医院实际走有自己特色的数字化医院之路.
作者:黄晓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内科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后痊愈或有效者45例,无效4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88.2%.结论 老年性PU患者应早确诊、早治疗,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作者:董自宇;乔艳春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