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小强
高职药学专业培养的是能从事药品的经营、生产、检验、管理和使用等工作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在药理学教学中,通过学习目的 和方法的介绍、医疗案例的展示、调研、课前任务布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作者:周媛祚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多因素、多途径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的影响.方法根据佝偻病的诊断标准、家长对防治佝偻病的知晓程度判断多因素影响佝偻病形成,骨碱性磷酸酶检测对佝偻病防治有指导价值.结果通过各方面因素有无的对比、母亲的文化程度影响佝偻病的数量,早期利用骨碱性磷酸酶检测作为临床指导用药及宣教.结论 因多种因素影响佝偻病的形成,母亲孕期和婴儿从出生后都要有干预,对防治效果更理想.
作者:鲁红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探讨外伤性前房积血的综合治疗效果.85例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采用患眼冰敷,双眼包扎、半卧位,静滴、口服药物等综合治疗.及时有效的治疗,预后较好.
作者:储红;杨惟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慢性咽喉炎为咽部粘膜、粘膜下及其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弥漫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炎症的一部分,而局限性炎症则多为咽淋巴组织的炎症,本病极为常见,多见于成年人.近年来本院采用透明质酸酶药导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慢性咽喉炎158例,经临床观察疗效确切,介绍如下:
作者:李元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VSD负压吸引技术的护理方法,供同仁参考.方法 回顾我科从2010年5月引进VSD负压吸引技术以来,7例患者的VSD负压吸引护理方法.结果 7例中4例经一次VSD负压吸引术后肉芽生长良好,二期转瓣植皮成功,3例经2~3次VSD负压吸引术后二期植皮成功.结论 VSD负压引流术在治疗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皮肤缺损并感染时,通过正确使用和围手术期细致观察及全方位护理,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蒋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糖尿病足部护理在临床中的价值及护理特点.方法 选择符合Wagner溃疡分级的糖尿病足患者38例.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38例接受临床和护理治疗的DU中,痊愈13例(34.21%)、好转15例(39.47%),总有效率73.68%.结论 加强宣教,正确护理,对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淑云;高志磊;鄂淑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绿脓杆菌感染是各种烧伤病人感染中多见、严重的问题,探讨引起烧伤创面绿脓杆菌感染的原因,为临床护理及防治绿脓杆菌感染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金勇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方法 实验室检查,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结果 45例均证实为妇产科急腹症,全部治愈,无l例死亡.结论 本组病例的共同特点以及漏诊误诊原因.
作者:聂玉敏;谭静;伍靓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含左氧氟沙星的新四联方案补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方法 168例HP感染初次三联疗法根除失败的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8例,用左氧氟沙星0.2g,阿莫西林1.0g,枸橼酸铋钾0.22g,埃索美拉唑20mg po,tid,连服10d.对照组80例,用四环素1.0g,呋喃唑酮0.2g,胶体果胶铋0.24g,埃索美拉唑20mg po,tid,连服10d.4周后复查14C-UBT.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补救治疗HP感染的根除率分别为88.6%和62.5%(P<0.01).结论 新四联方案为安全有效的抗Hp的补救治疗方案.
作者:吴丕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分析70例外伤性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其临床救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近15a收治的70例外伤性脑室内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70例外伤性脑室内出血具有以下临床特点: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伤,患者多有脑膜刺激征表现及发热,所有患者CT表现为脑室内出血,21例合并原发性脑干损伤.结论 早期诊治能降低外伤性脑室内出血患者的病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郭方;吴锦坤;陈当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胸后外侧小斜切口的优点.方法 90例病人均采用胸后外侧小斜切口,切口顺肋间方向,位于腋前线与腋后线间,长约10~13cm,不切断胸大肌和背阔肌.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中失血100~300ml,平均200ml,术后胸腔引流150~600ml,平均375ml.术后随访疼痛轻,无上肢运动、感觉功能障碍.结论 胸外侧小斜切口组织损伤小、部位隐蔽,尤其适合老年、青少年及女性病人.
作者:李毅;王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抗结核药物胃肠道副作用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9月对我院16岁以上260名肺结核患者采用了护理干预.结果 与结论全院各科对16岁以上260名患者进行护理干预,92%患者可以通过护理干预减轻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对控制结核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孟桂云;杨风琴;陈慧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本文通过使用多普勒超声对正常新生儿肺动脉压的监测,从而分析正常新生儿肺动脉压力情况,为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病的诊断提供超声学鉴别依据.方法采用东芝660A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69例新生儿肺动脉压力进行监测.用多普勒测定右室收缩前期与右室收缩期时间的比值(PEP/RVET).结果被监测的69例新生儿中,右室收缩前期与右室收缩期时间的比值(PEP/RVET)59例在0.2至0.35之间,10例在0.35~0.42之间.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以在不同情况下针对不同患者进行测量与评价,为鉴别是否为肺动脉高压疾病提供很好的依据.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低位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急诊行一期切除吻合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救中心自2005 年1 月至2010 年3 月76例低位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急诊一期切除吻合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76 例病人均经急诊术中结肠灌洗后行一期切除吻合.术后发生吻合口瘘3例,2例保守治疗痊愈,1例行横结肠造瘘;11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肠梗阻,经保守后痊愈;无死亡病例.切口感染10例.结论 老年低位结直肠癌并急性梗阻需要围手术期的综合整体治疗,急诊经术中结肠灌洗后行用吻合器一期切除吻合和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周兵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简易标准化病人(simple standerdized patients,SSP)应用在于临床教学和住院医师培训,在发达国家已经有40年的历史,在美国和加拿大,70%的医学院都不同程度地使用标准化病人教学,甚至还用于住院医师的毕业后教育[1].1992年我国开始应用,但由于各种原因限制,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在此,我倡议简易标准化病人应用在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学中,保证和提高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学质量,实现非直属附属医院救死扶伤和教书育人的职能.
作者:黄艳兰;苏兴桂;陈小龙;罗光辉;吴国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药清肝安神汤口服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择失眠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自拟清肝安神汤配合耳穴贴压,对照组口服舒乐安定片,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25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临床治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9.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中药清肝安神汤口服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效果优于西药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提示口服中药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为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王福玉;程远钊;曹永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患者疾病构成,为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ICD-10疾病分类编码,以出院第一诊断进行统计.结果 我院2006~2009年间共出院108881人次.其中<14岁占13.5%,15~40岁占33.1%,41~59岁占20.2%,≥ 60岁占33.2%.结论 人口日趋老龄化对社会医疗的需求越来越大,生活习惯、环境、食品卫生、交通安全也是某些疾病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
作者:祝文岩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例(25只眼)青光眼施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术+前房穿刺+丝裂霉素C+巩膜瓣可调缝线),观察术后前房、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其他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术后浅前房、低眼压、视力下降等并发症减少,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疗效确切,是一种值得推广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鄂眉馨;孙敬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对老年女性患者应用大头棉签进行会阴抹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个老年女性卧床患者160例会阴抹洗按住院的先后顺序分组,实验组应用大头棉签+配好的PP水会阴抹洗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的会阴抹洗方法.结果 实验组舒适度为81.25%,对照组为16.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大头棉签会阴抹洗舒适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棉球会阴抹洗法,既能有效清洁会阴皮肤,又能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而且经济实惠,节约成本.
作者:刘付珍妙;招彩玲;谭清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教学医院大部门管理机制改革,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方法 整合我院原有17个管理职能科室为5大管理办公室,规范部门名称并明确职责;回顾性对比分析大部门管理机制改革前后1年内院级会议次数、医教研防管成果、医院满意度.结果 院级会议次数大幅度减少,医教研防管成果指标大幅度上升,医院满意度大幅度提高.结论 大部门管理整合了机构,推进了职能统一与资源共享;提高了效率,保证了教学与激活了科研;促进了部门内外协调,优化了部门结构.
作者:程华刚;江智霞;童冬梅;李元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