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醉肠镜下112粒广基息肉内镜黏膜切除术临床研究

何俊;何庆玲;陈忠华;刘雪梅

关键词:麻醉肠镜, 广基息肉, 内镜黏膜切除术
摘要:目的 探讨麻醉肠镜下是否优于常规肠镜下切除广基息肉.方法 将55例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的结直肠息内患者分为常规组(25例,在常规肠镜下进行)和麻醉组(30例,在麻醉肠镜下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每粒息肉切除操作时间、术中出血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常规组切除每粒息肉所需时间为(8.5±3.4)min,麻醉组切除每粒息肉所需时间为(6.3±2.7)min,麻醉组所需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术中出血发生率为12.0%,麻醉组术中出血发生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组100%患者愿意接受下次检查及治疗,常规组仅2O%患者愿意接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麻醉肠镜下切除广基息肉所需时间更短,耐受性更好,更易被患者接受.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在肿瘤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肿瘤光动力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通过灵活运用沟通技巧,对22例接受光动力治疗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实施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结果 患者能消除焦虑、恐惧心理,增强自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 实施有效健康教育能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促进疾病恢复.

    作者:刘红;吴娅莉;杨莎;李雪梅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急诊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蛇咬伤428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蛇咬伤的具体方式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6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428例蛇咬伤患者病例资料,横、纵向对比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蛇咬伤较单一方法(单纯中医或单纯西医)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较单一方法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并大大缩短病程,较好地避免了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一方法治疗更完善,效果更明显,能有效减轻毒素对内部脏器的损害,从而缩短病程,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钟兴波;刘波;聂凌;史忠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高压氧治疗162例急性有害气体中毒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急性有害气体中毒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5年来收治的162例急性有害气体中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压氧治疗急性有害气体中毒效果良好,不仅可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而且还可减少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提高治愈率.结论 对急性有害气体中毒的治疗应采用综合治疗方法,除对症支持治疗外,应积极提倡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

    作者:卢玉宝;李霞;尤在春;史忠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成人哮喘长期疗效观察

    目的 了解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成人哮喘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70例年龄20~70岁的成人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定期随访1年,观察比较两组药物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布地奈德组临床控制率(77.6%)明显高于丙酸倍氯米松组(49.4%).结论 吸入布地奈德防治成人哮喘长期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龚震明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护士长临床管理初步经验

    护士长是医院基层科室护理工作的具体领导者和组织者.护士长工作责任重大、技术性强、涉及面广,既繁琐又具体.作为护士长不仅要具有不断创新、全面提高护理质量的能力,并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现代医院护理工作的职责与功能明显超出了传统观念,而护士长作为医院管理者之一,要想成为一名新时期合格的护理管理者,则既要注意行使一定的管理职能权力,学会运用一定的领导技巧;又要善于转变管理观念,使用管理策略.

    作者:邓艳;袁吉钊;谭小玲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新生儿实习护生的带教管理体会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由理论向实践转化、培养护生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培养其认知、合作和生存能力的关键环节,临床实习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护理教育水平和质量[1].

    作者:周莲娟;马美丽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全麻下椎体病灶清除术后发生反常呼吸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16岁,体重46kg,因胸背部疼痛6个月,进行性加重伴双下肢乏力5d,以胸2-5椎体结核伴椎旁冷脓肿、第4胸椎病理性骨折、双下肢不全瘫、左下肺结核收入院.

    作者:赵宝生;陶国才;顾健腾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毒蛇咬伤268例救治分析

    目的 总结毒蛇咬伤救治经验,探讨分析毒蛇咬伤救治中有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268例毒蛇咬伤患者临床救治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疗效均较理想,凡就诊时间短、处治及时、毒蛇咬伤后6h内注射抗蛇毒血清者疗效更为满意.结论 毒蛇咬伤后应尽快就诊,综合救治,尽早使用抗蛇毒血清.

    作者:郭忠杰;高全杰;刘波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前列康致凝血功能障碍1例诊治分析

    1 临床资料患者,男,因牙龈出血10余天,加重3d余人院.经详细询问病史患者半年前曾因前列腺肥大服用前列康胶囊1月余.人院检查:T 36.7℃,神志清楚,全身皮肤无淤点、淤斑,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牙龈可见渗血,颈软无阻抗,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无扩大,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全腹无压痛,肝脾未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脊柱,关节无异常,余无特殊.

    作者:程绩;刘波;高全杰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重庆市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现状调查研究

    目的 通过对重庆市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进一步了解重庆市恶性肿瘤流行趋势、危险因素、肿瘤类别及顺位情况,为制定肿瘤防治研究策略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整理重庆市近9年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登记数据,采用国际编码ICD-10进行登记,统计、分析不同职业、年龄、性别恶性肿瘤发病情况.结果 1999~2007年恶性肿瘤平均新发病率为122.37/10万,肺癌排第一,占34.44/10万;前三位职业分别为工人/农民、干部及离退休人员、家务及待业人员;35~85岁为肿瘤发病高峰期,45~50岁、65~75岁为肿瘤发病高峰年龄段;2003年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14.51/10万,2006年全国第3次死因调查,重庆市恶性肿瘤死亡率为26.8%.结论 重庆市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癌症高发地区多在农村和西部地区,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开展癌症的早诊早治工作是提高生存率及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策略之一.

    作者:邱惠;周琦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罗格列酮钠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钠(ROS)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将48例已口服磺脲类(SU)和双胍类(BG)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血糖仍控制不良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OS组为磺脲类和双胍类加用ROS,对照组为磺脲类和双胍类,两组患者在观察期间磺脲类和双胍类药物剂量保持不变,在此基础上,ROS组加用ROS 4mg/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Ins)、C肽(C-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PG×Fins/22.5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1/(FPG×Fins)、肝脏酶谱、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谷氨酰转移酶(γ-GT).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ROS组FPG、2hPG、HbAlc、Ins、C-P、TG、HOMA-IR均比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ISI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S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应用不仅能有效降低长期控制不佳T2DM的血糖、血脂水平,还能降低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改善胰岛素功能和预防血管并发症发生,并有良好安全性.

    作者:曾兆良;熊红霞;李锦华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3种不同中期引产方法的比较

    目的 探讨利凡诺羊膜腔注入引产法与米非司酮法联合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80例中期妊娠妇女随机分为A组(联合用药组)与B组(米非司酮组)及C组(利凡诺羊膜腔注入组).A组与B组口服米非司酮150mg后,A组经腹羊膜腔注入利凡诺100mg,B组继续服用米非司酮150mg,次日依据官缩情况,阴道内放置米索前列醇100~300μg,C组单用利凡诺100mg羊膜腔内注入.结果 3组引产成功时间、引产腹痛、宫颈撕裂及不良反应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比B、C组的不良反应少,但引产效果一样.结论 利凡诺100mg羊膜腔注入配伍米非司酮联合引产是用于中期妊娠引产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别荔;李莉;蒋玉霞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浅谈服毒自杀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服毒自杀者大都由于婚姻、家庭、事业、认知等因素引起不同程度心理障碍和精神创伤,有的甚至多次服毒.对待此类患者作者从服务态度着手,用亲切的语言、真诚的爱心、精湛的技术帮助、鼓励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正确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积极配合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罗兰霞;陈雍华;冯芸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急性中毒救治的时效性

    急性中毒是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是急诊科常见急症之一.全世界每年有数百万中毒患者,中毒发生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较大差异,以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落后地区居多.近年,我国中毒事件发生呈上升趋势,急性中毒占综合性医院同期急诊患者1.2%~3.39%,在一些城市医院已上升到急诊总数6%~8%,在农村和基层医疗单位所占比例更高.据卫生部2005年全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数据显示,在造成我国人口死亡原因中,中毒居第5位,死亡率为44.7/10万,实际上自杀性中毒患者在短时间内有更高死亡率.

    作者:史忠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脑卒中患者心理反应与心理干预

    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死亡率约占所有疾病10%,致残率高,其发生率为90%~95%,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并且脑卒中患者合并抑郁等心理障碍比例大,直接影响着患者康复效果.作者对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江淑蓉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麻醉肠镜下112粒广基息肉内镜黏膜切除术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麻醉肠镜下是否优于常规肠镜下切除广基息肉.方法 将55例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的结直肠息内患者分为常规组(25例,在常规肠镜下进行)和麻醉组(30例,在麻醉肠镜下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每粒息肉切除操作时间、术中出血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常规组切除每粒息肉所需时间为(8.5±3.4)min,麻醉组切除每粒息肉所需时间为(6.3±2.7)min,麻醉组所需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术中出血发生率为12.0%,麻醉组术中出血发生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组100%患者愿意接受下次检查及治疗,常规组仅2O%患者愿意接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麻醉肠镜下切除广基息肉所需时间更短,耐受性更好,更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何俊;何庆玲;陈忠华;刘雪梅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腹腔镜术时气体栓塞性并发症

    1 临床资料本院于2000年共进行腹腔镜手术200余例.多数患者恢复顺利,其中1例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男性,75岁,在建立气腹时出现心率加快,心律不齐,心律失常,随后出现血压下降、双瞳散大、无光反应,口唇四肢发绀,经抢救无效,死亡.患者术前心电图无异常,死亡诊断:急性心衰,气体栓塞?

    作者:廖泽良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百草枯中毒的损伤机制和治疗进展

    百草枯(paraquat,PQ)又称对草快、克无踪,化学名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及除草剂,对人畜具有较强毒性,可经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等3种途径进入体内,产生多系统毒性,尤其对肺组织有较强亲和力,对局部可产生明显刺激和腐蚀作用.人口服致死量为30~40mg/kg,有害浓度大于0.1 mg/m3,由于目前尚缺乏特效解毒剂及明确有效治疗措施,急性中毒死亡率仍高达50%~80%[1].

    作者:陈国柱;史忠;高全杰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亚硝酸盐中毒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临床确诊的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患者中毒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转归.结果 32例中毒患者经采用亚甲蓝及维生素C等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以皮肤、黏膜、甲床呈现不同程度发绀,且发绀与呼吸困难不成比例,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阳性为主要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加强饮食卫生宣传教育及饮食行业的检查、监督、管理与健全亚硝酸盐生产、销售、保管制度是预防亚硝酸盐中毒的有效措施.

    作者:邓小飞;高全杰;史忠;陈国柱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药物治疗相关性出凝血障碍3例

    随着临床用药种类的增多,滥用药物屡见不鲜,药物治疗相关性出凝血障碍亦随之增多.现将本科收治的药物治疗相关性出凝血障碍3例报道如下,以期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作者:吕晓红;高全杰 刊期: 2008年第22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