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专科培训的迫切性

陈继川;姬长友;杨成;李明栋;刘兆华

关键词:耳鼻咽喉科, 头颈, 外科医师, 专科医师培养, 培养制度, 医学教育, 医师培训制度, 医疗服务质量, 全球一体化, 个人和社会, 准入制度, 有效机制, 世界各国, 人才素质, 教育制度, 国内, 委员会, 规范化, 标准化, 中国
摘要:随着新世纪脚步的迈进,全球一体化的问题在各个方面越发突出.医师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动不断增加,不可避免地加速了世界各国医学教育规范化与标准化的进程.目前专科医师培养制度已成为国际医学界公认的医学毕业后高等教育制度,早在1924年美国耳鼻咽喉科专科委员会成立并推行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20世纪中期,德国、英国、法国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也积极建立并推行了专科医师培养制度[1].实践证明该制度不仅可以提高和确保医学人才素质,也是保障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机制,对个人和社会均产生了良好效益.鉴于目前国内尚无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的情况,并针对国内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的现状,提出以下认识.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不典型肺部感染3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肺部感染临床表现的特殊性,提高对老年人不典型肺部感染的认识.方法 对1998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的31例不典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肺部感染在临床表现与医技检查之间有明显的不一致性.结论 老年人肺部感染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肺部体征不明显,早期胸部X线检查对诊断老年人不典型肺部感染具有很大价值.

    作者:范贵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23例临床分析

    甲亢周期性麻痹是甲亢患者较常见的神经肌肉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迟缓性骨骼肌无力或瘫痪,并伴有血清钾降低,严重者造成呼吸肌麻痹,危及生命.有时是甲亢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容易造成甲亢的误诊和漏诊.本文对2003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的23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贺传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髌骨骨母细胞瘤伴病理性骨折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2 岁.因左膝关节外伤后疼痛、肿胀、功能受限8d而就诊.8d前左膝因体育活动而受伤,摄片提示:左髌骨骨母细胞瘤伴病理性骨折,骨折对位、对线好,髌股关节面光滑平整,行石膏制动.1d前至我院就诊,CT提示:左髌骨骨母细胞瘤伴病理性骨折,收住入院.住院后追问病史,发现患者在受伤前3个月已出现左膝隐痛,未予重视.查体:左膝轻度肿胀,髌骨压痛,活动受限,未及明显骨檫音、骨檫感.

    作者:贾小林;杨阜滨;张彬;岳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金刚烷胺、甲基多巴及其两药合用抗吗啡依赖大鼠催促戒断症状的机制初步探讨

    目的 了解金刚烷胺(以下简称G)、甲基多巴(以下简称D)及两药对吗啡依赖动物尾状核-纹状体多巴胺受体(DAR)和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吗啡依赖大鼠模型观察G、D和G+D对其尾状核-纹状体DAR和AC活性的影响.结果 G25mg/kg可上调吗啡依赖大鼠尾状核-纹状体DAR数量,对其亲和力影响不大,对AC活性无影响,D50mg/kg可抑制吗啡依赖大鼠尾状核-纹状体的AC活性,对DAR影响不大;两药合用可上调吗啡依赖大鼠尾状核-纹状体DAR数量,抑制AC活性.结论 D及G、D合用可以上调尾状核-纹状体的DAR数量、抑制AC活性.

    作者:莫党生;轩若亮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钾离子浓度对离体毛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钾离子浓度对离体毛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采用胶原酶制备离体耳蜗毛细胞,模拟病理状态下的钾离子浓度(100mmol/L)环境,用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毛细胞凋亡改变.结果 病理状态钾环境下离体耳蜗毛细胞的凋亡改变类似于Hank′s液下毛细胞的凋亡改变,即胞核皱缩;纤毛泡状或倒伏;胞质内可见布朗运动.荧光显微镜下凋亡毛细胞呈红色或红黄色荧光,毛细胞形态完整,无胞膜破裂或胞质溢出.随着时间延长毛细胞凋亡数逐步增多,二者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离体环境下,此种病理状态下的钾离子浓度(100mmol/L)对离体毛细胞的凋亡无显著性影响.

    作者:陈继川;卢永德;任基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绿激光治疗老年人合并心血管疾病前列腺增生的麻醉体会

    目的 探讨合并心血管疾病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的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以减少心血管危象,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及意外的发生率.方法 186例患者分为硬膜外阻滞组、蛛网膜下腔阻滞组、骶管阻滞组及静脉复合全麻组,对异常的心功根据不同的病因及严重程度及时给予有效的处理,并评估术中可能出现不良因素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围术期加强心电监测,完善术后管理.结果 186例患者麻醉均属满意,平稳度过围术期,无1例严重并发症和死亡,3例患者出现险情经紧急抢救后恢复.结论 (1)认识到PVP围麻醉期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及意外发生的主要危险性因素,术前充分的准备和积极的治疗是围术期安全的前提.(2)合理的麻醉选择及术中严密监测和严格、平稳的管理是关系到患者安危及手术成败的

    作者:彭世明;赵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CT表现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CT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45例经病理证实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CT表现.结果 鼻腔鼻窦癌20例,多为密度不均匀肿块(14/20),直接侵犯腔内(34/20)及腔外结构(20/20)并形成软组织肿块;18例骨质破坏明显,可见骨壁碎裂、缺失,鼻面部软组织肿胀不常见(2/20).T细胞性淋巴瘤16例,多起源于鼻前庭(11/16),以混合表现为主(11/16),多数密度均匀(12/16),主要累及腔内结构(36/18),但鼻面部肿胀常见(8/16);骨质破坏不明显或轻微,5例可见骨质吸收.1例恶性神经鞘瘤和2例B细胞性淋巴瘤表现与癌肿相似.1例骨肉瘤病灶内可见骨样组织影.4例恶性黑色素瘤表现无特异性.结论 CT能有效观察鼻腔鼻窦肿瘤的病变范围并对良、恶性进行鉴别,对NHL等具有一定特征性的肿瘤能进行提示性诊断.

    作者:李必强;黄显龙;王新玉;胡源浩;张洪;杨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专科培训的迫切性

    随着新世纪脚步的迈进,全球一体化的问题在各个方面越发突出.医师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动不断增加,不可避免地加速了世界各国医学教育规范化与标准化的进程.目前专科医师培养制度已成为国际医学界公认的医学毕业后高等教育制度,早在1924年美国耳鼻咽喉科专科委员会成立并推行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20世纪中期,德国、英国、法国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也积极建立并推行了专科医师培养制度[1].实践证明该制度不仅可以提高和确保医学人才素质,也是保障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机制,对个人和社会均产生了良好效益.鉴于目前国内尚无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的情况,并针对国内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的现状,提出以下认识.

    作者:陈继川;姬长友;杨成;李明栋;刘兆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自杀的神经生物学研究近况

    自杀是人类有意自我毁灭而采取的伤害自身的一种行为,常导致躯体受伤,甚至造成死亡,因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研究结果表明,自杀不是一种简单的应激反应,日益增多的证据表明自杀行为与神经生物学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对近年自杀行为的神经影像学、神经生化、神经电生理学、神经内分泌及分子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艾明;况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bcl-2与鼻咽癌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华南地区、东南亚国家的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首位,在高发地区(如:我国广东、广西、湖南、福建、四川、重庆等地)甚至占到全身恶性肿瘤的首位.传统的治疗手段(放射治疗、化疗)易出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因此,寻求积极有效的鼻咽癌治疗的新方法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李兵;李少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紫杉醇135~150mg /m2,卡铂300~350mg/m2,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进行2~3个周期.结果 CR 3%(2/63),PR 38%(24/63),NC 51%(32/63),PD 8%(5/63),总有效率41%,平均生存期10.2个月,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未见严重过敏反应.结论 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率高,耐受性好.

    作者:张力;熊德明;邓超;王贤德;何德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手术治疗

    胆脂瘤型中耳炎是慢性中耳炎的一种常见类型,它能破坏中耳内结构及周围的颅骨,造成听力下降及严重的颅内并发症.现对于胆脂瘤型中耳炎采取手术治疗已经没有争议,其手术的目的在于:(1)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包括鼓室、鼓窦和乳突腔内的胆脂瘤及病变的骨质和黏膜等;(2)重建听力.但其手术方式多种多样,各有优缺点,疗效不一.

    作者:徐洁;李朝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早相胰岛素分泌缺陷在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2型糖尿病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具有双重病理机制: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过去人们普遍重视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早相胰岛素分泌缺陷是其早也是主要的特征.早相胰岛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餐后高血糖症和第2时相高胰岛素血症的重要环节,而餐后高血糖具有毒性作用,可加重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使早相胰岛素分泌进一步受损,直至消失并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如何早期发现早相胰岛素分泌缺陷在糖尿病一级预防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早相胰岛素分泌研究现状以及早相胰岛素分泌缺陷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和干预措施做一综述.

    作者:李颖;刘东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c-Met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 及其受体c-Met 蛋白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5例正常喉黏膜,46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GF及c-Met蛋白的表达.结果 (1)正常喉黏膜HGF及c-Met低表达或阴性.(2)喉鳞状细胞癌c-Met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明显相关(P<0.05),Ⅰ、Ⅱ期低于Ⅲ、Ⅳ期.无淋巴结转移低于有淋巴结转移(P<0.05).半定量分析:HGF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Ⅲ+Ⅳ期有关(P<0.05).结论 HGF/c-Met系统在喉鳞状细胞癌的侵袭进展中起重要作用,c-Met可能成为判断喉鳞状细胞癌预后的良好参考指标.HGF及c-Met联合检测对于判断喉鳞状细胞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冰;姬长友;关力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女性性工作者生殖器部位传染性软疣调查

    目的 了解女性性工作者(FSW)人群生殖器部位传染性软疣(MC)的情况,以便对性传播疾病(STD)的防治及对艾滋病(AIDS)的控制起到重要的干预作用.方法 对女性性工作者进行性病(包括生殖器部位传染性软疣)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对照性病门诊就诊人中生殖器部位传染性软疣患病情况.结果 379例女性性工作者人群中有31例患生殖器部位的传染性软疣,其感染率为8.2%;在调查出患性传播疾病的302例女性性工作者中其构成比占10.3%;女性性工作者人群生殖器部位传染性软疣与同期性病门诊就诊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生殖器部位的传染性软疣已成为女性性工作者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加大对该人群的监测和治疗力度,有利于控制性病的传播,尤其是对艾滋病传播的干预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代晓琴;吴音;张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327例神经阻滞麻醉下膝关节镜手术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 介绍坐骨神经阻滞联合腰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膝关节镜手术的体会.分析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关节腔内麻醉对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统计327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坐骨神经联合腰丛神经阻滞麻醉,术中用止血带.麻醉完成后30min内进行手术,手术时间30~90min.记录患者术中切口疼痛、止血带反应,麻醉持续时间.术后关节腔内注射0.1%吗啡注射液20ml保留12h.结果 97.9%患者对术中麻醉效果满意,7例(2.1%)患者因止血带反应需加用静脉麻醉或笑气(N2O)吸入麻醉.所有患者不需术后持续镇痛,在麻醉后5~14h开始感觉到切口疼痛,平均8.3 h.所有患者对麻醉效果满意.结论 神经阻滞麻醉对下肢关节镜手术有良好麻醉效果,术中及术后处理简单,是一种优良的关节镜手术麻醉方式.

    作者:郭林;杨柳;唐康来;陈光兴;戴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宫腔电切镜锥形电切宫颈出血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 探讨宫颈锥形电切术中及术后脱痂期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2000年1月~2005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应用宫腔电切镜锥形电切治疗慢性宫颈炎(肥大组和无肥大组)及宫颈肌瘤(肌瘤组)共1 158例.对3个组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并分析发生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 术中出血发生率5.79%,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脱痂期出血发生率7.08%,肥大组脱痂期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肥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该两组与肌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或(和)术后宫颈局部有感染者脱痂期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宫颈锥形电切术中出血发生率与病变类型无关;宫颈肥大者切割深度不易掌握,致脱痂期出血发生率高,术前或(和)术后宫颈局部感染者易发生脱痂期出血.宫颈局部压迫、热凝、止血药物及抗生素的应用是治疗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蒋兴伟;钟玲;胡丽娜;曾飚;王勇;况明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晚期肝癌伴频发低血糖反应1例

    晚期肝癌患者易发生低血糖反应,甚至低血糖昏迷.我们对1例频发低血糖反应的晚期肝癌患者进行了连续观察,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主因肝区不适10个月,乏力、纳差6个月,于2006年2月15日收入我科.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20余年,无糖尿病及其他病史.入院查体:神志清楚,面色晦暗,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右上腹饱满,腹壁静脉隐约可见,肝脏于右肋缘下8cm可及,质硬,脾肋缘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轻度指凹性水肿.实验室检查:生化:谷丙转氨酶125 IU/L,谷草转氨酶96 IU/L,转肽酶138IU/L,碱性磷酸酶196IU/L,总胆红素46.3mmol/L,直接胆红素26.4μmol/L,白蛋白25.4g/L,总胆固醇2.48μmol/L,胆碱酯酶1 988U/L;乙肝5项:HBsAg(+),HBeAg(+),HBcAb(+);AFP》60 500ng/ml.

    作者:施英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随着机械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抢救过程中的日益推广应用,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越来越常见,并成为呼吸机依赖和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现对我科NICU近2年68例机械通气患儿中并发VAP 33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易明;段娓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国听器冲击伤研究现状与展望

    在暴露于冲击波的环境下,听觉器官(以下简称听器)是容易发生损伤的器官,引起听器损伤的强度较弱的冲击波往往对肺部内脏器官还没有明显影响,所以,听器冲击伤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的相关学科研究工作者也十分重视听器冲击伤的研究,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我国自行研制的原子弹爆炸实验以及70年代末,进行了大量的现场实验和临床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宝贵资料.80年代中期开始,对于听器冲击伤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验研究,取得了颇多的研究成果.以下主要就国内近20多年来对于听器冲击伤的研究进行回顾,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一概括性展望.

    作者:李朝军;刘兆华;朱佩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