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育前人工流产与继发性不孕症的病因探讨

寿菊朵;蒋利红;吴东方

关键词:人工流产, 继发不孕症, 生育前
摘要:目的 探讨生育前人工流产与继发性不孕的病因.方法 对门诊不孕来院就诊者进行全面检查,以尽可能确定原因.结果 不孕原因生殖道炎症占大部分,另外内异症,排卵功能障碍等也较常见.结论 各级医疗机构及计生部门应加强婚前保健教育,避免婚前妊娠,降低婚前人流率.术前、术中、术后严格把关,按规操作.术后以健康保健知识宣教,降低继发性不孕症发生率.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生育前人工流产与继发性不孕症的病因探讨

    目的 探讨生育前人工流产与继发性不孕的病因.方法 对门诊不孕来院就诊者进行全面检查,以尽可能确定原因.结果 不孕原因生殖道炎症占大部分,另外内异症,排卵功能障碍等也较常见.结论 各级医疗机构及计生部门应加强婚前保健教育,避免婚前妊娠,降低婚前人流率.术前、术中、术后严格把关,按规操作.术后以健康保健知识宣教,降低继发性不孕症发生率.

    作者:寿菊朵;蒋利红;吴东方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基层医院供应室清洗人员现状的调查分析及管理探讨

    清洗是消毒灭菌必要的前期工作,是决定消毒灭菌质量的关键,尤其是祛除残血污迹是保证灭菌质量的第一关.基层医院清洗人员不再是单纯的洗洗涮涮,还应包括对清洗知识的全面掌握,为保证清洗的质量,提高综合素质,作者对基层医院33名清洗人员作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章灵芝;郑爱珍;林云琴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化脓性心包炎至心脏穿孔2例

    1 临床资料例1:患儿,男,8岁.以发热4d,胸痛3d入院.查体:T38.7C°,R50次/min,P150次/min.呼吸急促,三凹征明显,唇周发绀,双肺叩浊、叩痛.双肺呼吸音降低,腹部饱满,全腹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肝脾未明显扪及.实验室检查:X线胸片示两下肺野大片状致密影,右上肺中外带可见浅淡的片状影,两侧肋膈角及膈面显示不清,右侧叶间胸膜显示呈线状.

    作者:吴春;杨杰先;潘征夏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Fahr病广泛颅内钙化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72岁.因四肢震颤进行性加重伴反应迟钝50余年,于2006年8月20日入院.患者自20余岁开始出现四肢震颤,反应较迟钝,性格孤僻,近2~3年迟钝加重,睡眠增多,记忆力差,听力差,无眩晕、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症状,50余年来从未进行检查治疗.否认家族遗传史.

    作者:田洪;刘磊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腺嘌呤核苷酸转移酶与凋亡的研究进展

    线粒体是机体的能量工厂,机体所需 ATP 的 95%由线粒体内氧化磷酸化作用而产生;而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是调控细胞凋亡的关键步骤和限速步骤.腺嘌呤核苷酸转移酶(adenine nucleotide translocase,ANT)作为细胞线粒体上含量丰富的能量转运载体蛋白,既是将细胞的产能和耗能过程耦联起来的主要载体,也是组成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复合物(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complex,mtPTPC)的关键组分,参与调节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与细胞凋亡紧密相关.

    作者:黄增荣;兰春慧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云克注射液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体会

    类风湿关节炎是以慢性对称性、侵蚀性滑膜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病,可反复迁延导致进行性关节破坏、畸形和功能丧失.由于病因不明,临床上尚缺乏阻断疾病进展及根治的有效方法.锝[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注射液(云克注射液)主要由锝[99Tc]和MDP(亚甲基磷酸盐)螯合而成,99Tc能增强人体抗类风湿疾病的能力[1],MDP是一种盐类化合物,对破坏的软组织和软骨有修复作用,二者结合可通过调节人体自身免疫功能,抑制和修复骨组织的某些病理变化[2] ,从而达到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目的.本科室于2005年10月底至今,对50例患者采用云克注射液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治疗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魏敏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T、B细胞双表型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分类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因为它关系到该肿瘤的治疗和预后.从免疫功能分类来说,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见的是B细胞淋巴瘤和T细胞淋巴瘤,而T、B细胞双表型淋巴瘤极其少见.本文报道2例如下.

    作者:林颖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总结78例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患儿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术前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给予患儿镇静、吸氧,防止缺氧发作.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呼吸、循环监护,预防肺不张和肺部感染,防止低心输出量等并发症,做好出院健康指导.结果 治愈出院69例,术后早期因低心输出量综合征死亡7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结论 小儿法洛四联症是心脏并存多种畸形,手术危险性大,术后的并发症和病死率较高,围手术期护理非常重要,是保证手术成功、术后恢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彭利娟;余良英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腹腔镜术中联合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石症致急性胆管炎的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联合术中十二指肠纤维镜括约肌切开术(intraoperative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IOEST)治疗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疾病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LC联合IOEST治疗18例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疾病临床效果.结果 LC联合IOEST治疗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疾病手术成功率为94.44%(17/18),取净结石率88.89%(16/18).因十二指肠乳头狭窄无法插入乳切刀致失败1例,术中转剖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并发症:术后因胆总管残石再次行EST取石2例(11.12%)、轻度急性胰腺炎1例(5.56%)、漏诊十二指肠乳头癌1例(5.56%)、胃潴留1例(5.56%).手术时间110~200(141.66±26.40)min;术后住院时间1~9(2.66±1.14)d.结论 LC联合IOEST可安全、有效治疗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总管炎、胆总管结石疾病,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袁兴贵;俞仕梅;马阿火;王荣泉;任培土;洪德飞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3年5月~2006年5月我院冠心病患者共299例,进行经股动脉或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例.结果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疗效与经股动脉途径相同,手术时间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管并发症、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低于后者.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如无禁忌证PCI手术宜常规采用经桡动脉途径.

    作者:庞小华;牟华明;杨建军;邵江;张建明;涂雪梅;冯促进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认知能力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认知能力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30例3岁以内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别在术前1d、术后60d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进行认知能力评估,其结果分别与年龄、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复温时间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与术前相比,<1岁组各能区认知能力变化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岁组语言能力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岁组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岁组各能区以及1~2岁组语言能增加的幅度大于2~3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能力变化与年龄相关.结论 CPB对婴幼儿认知能力无明显影响,认知能力变化与年龄有一定关系.

    作者:李大珍;叶茂;徐颖;蒋志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915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个体化治疗分析

    目的 总结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 探讨其个体化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2~2006年间收治的91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采取内科治疗者717例,死亡85例,遗留残疾481例;采取微创穿刺治疗者47例,死亡7例,遗留残疾27例;采取开颅手术治疗者73例,死亡13例,遗留残疾45例.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有效地降低了死亡率及致残率.

    作者:黎成禄;杨秀江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三氧化二砷治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砷是一种细胞原浆毒物质.在祖国传统医学中,小剂量砷剂被用于治疗牛皮癣、梅毒、类风湿性关节炎、食道癌和淋巴瘤等.据报道AS2O3可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且近期疗效高.上海血液研究所对AS2O3治疗APL的机制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作了研究,证实AS2O3能下调APL细胞bcl-2的表达,降低K-562细胞的BCR/ABL蛋白的PTK活性,减少蛋白酪氨酸磷酸化,阻断BCR/ABL抗凋亡信号的传导,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蔡明;王国斌;陶凯雄;蔡昌学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临床医生获取临床信息的行为分析

    目的 临床医生获取信息的主要目的 是解决临床的疑难问题.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有效问卷184份.结果 临床医生的信息需求与临床实践是息息相关的,65.76%的临床医护人员查找信息的目的 是为解决临床疑难问题,71.74%的临床医护人员会经常遇到疑难问题.获取临床信息的方式以查询专业书籍为主,占66.30%,利用网络解决问题的占39.68%.86.41%的医务人员有上网查询过资料;80.43%的人使用家里的电脑获取专业信息;超过80%的人是下班后利用业余时间查找.结论 临床医生获取信息的主要目的 是解决临床的疑难问题,传统查阅专业书籍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渠道.超过1/3的医务人员利用业余时间通过上网查询资料解决问题.

    作者:唐娅佳;赵文龙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代谢综合征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显著增高.脂肪肝是一个病理学概念,指肝脏弥漫性脂肪浸润,肝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储积大于肝湿重的5%,光镜下每单位面积>30%的肝实质细胞出现脂变,称为脂肪肝(fatty liver,FL).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a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脂肪肝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和肝硬化[1].

    作者:朱超慧;陈东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1例先天性巨结肠回流灌肠肠穿孔的护理

    先天性巨结肠是以便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消化道发育畸形.回流灌肠不仅是一种治疗手段,也是巨结肠根治术前必不可少的肠道准备.其目的是清除肠腔积存的粪便,改善肠内微生态环境,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防止结肠继发性扩张加重,使部分扩张结肠恢复正常,减少术中结肠切除范围,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新生儿腹股沟嵌疝的护理

    目的 总结新生儿腹股沟嵌疝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提高新生儿腹股沟嵌疝手术治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分析我院1999~2006年收治的34例新生儿腹股沟嵌疝患儿的护理记录及临床资料,总结新生儿腹股沟嵌疝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结果 34例新生儿腹股沟嵌疝患儿,2例肌注镇静剂后体检时自行复位,Ⅱ期手术治愈.急诊手术32例,8例发生肠管坏死而行了肠切除肠吻合术.术前合并新生儿肺炎7例,新生儿硬肿症1例.经积极抗感染、营养支持、保暖等治疗,30例均在术后7~8d康复出院,2例因术后合并并发症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 新生儿腹股沟嵌疝是小儿外科的常见急症,早诊断、早治疗及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新生儿腹股沟嵌疝治疗的关键.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氧疗法对先天性无肛患儿术后护理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氧疗法对新生儿先天性无肛术后的疗效.方法 对26例行肛门成形术的先天性无肛患儿(实验组),术后给予氧疗加常规护理方法,将其治疗效果同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先天性无肛患儿(对照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住院时间缩短,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先天性无肛术后氧疗效果较好,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日期,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一种理想的护理方法.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108例颅脑创伤患者血清胆固醇与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研究

    目的 研究颅脑创伤患者血清胆固醇与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反应蛋白(CRP)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采用直接测定法,总胆固醇(TC)采用酶法,TC与CRP相关分析采用直线相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轻型颅脑创伤患者血清TC、LDL-c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型和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血清TC、LDL-c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型、中型和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血清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轻型与中型比较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型与重型比较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型与重型比较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颅脑创伤患者血清TC浓度与CRP浓度呈负相关(r=-0.31,P<0.05);特别是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血清TC浓度与CRP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64,P<0.01).颅脑创伤患者入院时和治愈出院时TC和C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胆固醇和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颅脑创伤患者一个常规检测项目,其水平有助于评价颅脑损伤的程度及预后,并对治疗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吴志浩;汤汇明;杨吉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医学图书馆网站建设的思考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人们可以通过Internet访问世界各地的信息,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医学图书馆作为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馆藏资源服务的重要专门机构,建立自己的网站,开展网上信息服务,拓展医学图书馆服务的时间和空间,充分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已成为当前必由之路.

    作者:康琳;丁宗贤 刊期: 2007年第15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