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脂联素的信号转导通路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钟西琳;陈东风

关键词:脂联素, 信号转导通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摘要:近来研究表明,内脏脂肪组织是引起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危险因素,脂源性因子参与胰岛素抵抗(IR)导致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而脂联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之一,体内不正常的脂联素水平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能参与了胰岛素抵抗,肝纤维化的发生,在促使单纯脂肪肝发展为脂肪性肝硬化过程中也发挥了作用[1].但确切的关系及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就脂联素的信号转导通路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作一综述.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代谢综合征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显著增高.脂肪肝是一个病理学概念,指肝脏弥漫性脂肪浸润,肝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储积大于肝湿重的5%,光镜下每单位面积>30%的肝实质细胞出现脂变,称为脂肪肝(fatty liver,FL).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a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脂肪肝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和肝硬化[1].

    作者:朱超慧;陈东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氧疗法对先天性无肛患儿术后护理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氧疗法对新生儿先天性无肛术后的疗效.方法 对26例行肛门成形术的先天性无肛患儿(实验组),术后给予氧疗加常规护理方法,将其治疗效果同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先天性无肛患儿(对照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住院时间缩短,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先天性无肛术后氧疗效果较好,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日期,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一种理想的护理方法.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总结78例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患儿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术前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给予患儿镇静、吸氧,防止缺氧发作.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呼吸、循环监护,预防肺不张和肺部感染,防止低心输出量等并发症,做好出院健康指导.结果 治愈出院69例,术后早期因低心输出量综合征死亡7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结论 小儿法洛四联症是心脏并存多种畸形,手术危险性大,术后的并发症和病死率较高,围手术期护理非常重要,是保证手术成功、术后恢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彭利娟;余良英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认知治疗合并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认知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疗效. 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认知疗法合用抗抑郁药组(合用组)与单用药物组(药物组)治疗.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4周时,除人际关系和精神病性因子外,两组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等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8周时,两组的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4周和8周后的HAMD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且8周后合用组评分显著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后合用组痊愈29例,显著好转12例,好转8例,无效3例;药物组痊愈18例,显著好转1l例,好转14例,无效7例,两组显效率(痊愈加显著好转)分别为78.8%和58.0%,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0,P<0.05).结论 认知疗法与药物联合治疗抑郁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疗效优于单用药物治疗.

    作者:陈大坤;吕东惠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小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诊治

    目的 探讨小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小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均由CT或MRI确诊,根据积液量和病程采取保守或手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14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48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2例行前囟侧角穿刺持续引流,14例行颅骨钻孔硬膜下腔置管外引流,12例行开颅清除积液、切除脏层囊壁,10例行蛛网膜造瘘及颞肌填塞术.术后痊愈36例,好转8例,无效4例,无死亡.结论 小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儿可根据不同的积液量和病程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原发脑损伤不重,治疗及时合理,预后良好.

    作者:翟瑄;夏佐中;梁平;李映良;周渝冬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三氧化二砷治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砷是一种细胞原浆毒物质.在祖国传统医学中,小剂量砷剂被用于治疗牛皮癣、梅毒、类风湿性关节炎、食道癌和淋巴瘤等.据报道AS2O3可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且近期疗效高.上海血液研究所对AS2O3治疗APL的机制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作了研究,证实AS2O3能下调APL细胞bcl-2的表达,降低K-562细胞的BCR/ABL蛋白的PTK活性,减少蛋白酪氨酸磷酸化,阻断BCR/ABL抗凋亡信号的传导,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蔡明;王国斌;陶凯雄;蔡昌学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Fahr病广泛颅内钙化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72岁.因四肢震颤进行性加重伴反应迟钝50余年,于2006年8月20日入院.患者自20余岁开始出现四肢震颤,反应较迟钝,性格孤僻,近2~3年迟钝加重,睡眠增多,记忆力差,听力差,无眩晕、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症状,50余年来从未进行检查治疗.否认家族遗传史.

    作者:田洪;刘磊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舌瓣修复软腭缺损

    软腭缺损常见于肿瘤切除术后,因其造成了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或丧失,导致患者语言、吞咽功能异常,重建软腭外形、恢复腭咽闭合功能,是修复软腭缺损的基本原则.由于软腭的解剖结构与功能的特殊性,可选择带蒂皮瓣、游离皮瓣、皮片等多种方法,自1909年Lexer介绍舌瓣的应用以来,舌瓣在其修复中具有了独特的价值.我们从1986年以来应用舌瓣修复5例软腭组织缺损,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磊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1例火棉胶样先天性鱼鳞病的临床护理

    先天性鱼鳞病(congenital ichthyosis)是一组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性皮肤脱屑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皮肤发硬和脱屑,组织学上表现为表皮增生和角化过度,有的类型出现颗粒样皮层.在新生儿期发病的有下列几种类型:火棉胶样婴儿、寻常型鱼鳞病、层状鱼鳞病、性联性鱼鳞病、先天性疱疹性鱼鳞病[1].本科于2006年3月收治了1例火棉胶样先天性鱼鳞病新生儿,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显兰;伍剑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小儿网膜囊肿2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网膜囊肿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2007年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21例小儿网膜囊肿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资料.结果 男女比例大致相等.发病年龄3岁以内52.4%,6岁以内76.2%,10岁以内95.2%.腹胀、腹块、贫血、腹痛、呕吐是本病主要临床特点.全组入院诊断符合率38.1%,误诊为腹水待查(19.1%)、肠系膜囊肿(14.3%)及中度以上贫血待查(14.3%).CT检查57.1%,诊断符合率83.3%;腹部X线平片检查19.1%,诊断符合率25.0%;B超检查90.5%,诊断符合率78.9%.囊肿位于大网膜80.9%,小网膜19.1%.行囊肿完整切除术90.4%,囊肿大部分切除、残余与血管粘连处囊肿内表面用碘酊烧灼9.6%.结论 10岁以内儿童有腹胀、腹块、贫血表现者应警惕本病可能.B超和CT检查诊断价值高,手术治疗作为首选.近期随访疗效满意,8年随访15例(71.4%)无复发.

    作者:李长春;王珊;章均;郭春宝;代江涛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Mckay术及其改良治疗多关节挛缩症马蹄内翻足

    目的 探讨Mckay手术及其改良治疗小儿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的马蹄内翻足畸形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1998~2005年间采用Mckay术及其改良治疗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中马蹄内翻足畸形13例(共24足),术中采用Mckay术内后外长U形切口7例(14足)或改良后之跟腱外侧弧形/直切口加内侧弧性切口6例(10足),加大后内侧松解范围,充分延长跟腱和屈拇长肌腱,胫前肌腱部分切断,以克氏针固定距下关节,术后石膏固定6~8周.结果 随访1~5年,平均3.3年,根据术后足的外观形态、足印、踝部功能、有无疼痛及X 线检查进行评价:优6例11足;良3 例6足;可4 例7 足,优良率70.8%.结论 多关节挛缩症病因不清,伴发畸形多且重,其马蹄畸形的矫治较为困难,疗效多不理想.Mckay术及其改良是矫正小儿僵硬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有效手术方法,其优点是纠正彻底、手术时间短而矫形效果好,伤口愈合可,恢复时间快,同样可用于多关节挛缩症之马蹄畸形的矫治,但疗效较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稍差.

    作者:覃佳强;李明;张德文;刘传康;刘星;曹豫江;王忠良;封林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接受胃镜下治疗患者焦虑的心理干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胃镜下治疗已广泛应用于胃息肉,胃、食管异物取出,Barrett食管等.胃镜下治疗属侵入性操作,患者往往产生焦虑,对内镜治疗有恐惧感.为提高接受内镜治疗患者的依从性,体现人文关怀的服务理念,作者对非全麻胃镜下治疗患者的焦虑进行心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燕;严丽丽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高频超声用于儿童皮肤厚度测量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应用于儿童皮肤厚度测量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 应用13mHz的高频超声对34例儿童的7个部位皮肤进行厚度测定.结果 13 mHz的高频超声能较精确地测量所扫查部位的表皮和真皮的厚度,并清晰地显示真皮-皮下的分界线.结论 13 mHz的高频超声可以使皮肤结构清晰显像,将其用于儿童皮肤厚度的检测切实可行,数据可靠,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无创测量儿童皮肤厚度的方法.

    作者:章跃滨;傅跃先;唐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108例颅脑创伤患者血清胆固醇与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研究

    目的 研究颅脑创伤患者血清胆固醇与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反应蛋白(CRP)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采用直接测定法,总胆固醇(TC)采用酶法,TC与CRP相关分析采用直线相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轻型颅脑创伤患者血清TC、LDL-c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型和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血清TC、LDL-c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型、中型和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血清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轻型与中型比较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型与重型比较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型与重型比较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颅脑创伤患者血清TC浓度与CRP浓度呈负相关(r=-0.31,P<0.05);特别是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血清TC浓度与CRP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64,P<0.01).颅脑创伤患者入院时和治愈出院时TC和C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胆固醇和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颅脑创伤患者一个常规检测项目,其水平有助于评价颅脑损伤的程度及预后,并对治疗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吴志浩;汤汇明;杨吉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认知能力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认知能力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30例3岁以内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别在术前1d、术后60d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进行认知能力评估,其结果分别与年龄、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复温时间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与术前相比,<1岁组各能区认知能力变化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岁组语言能力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岁组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岁组各能区以及1~2岁组语言能增加的幅度大于2~3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能力变化与年龄相关.结论 CPB对婴幼儿认知能力无明显影响,认知能力变化与年龄有一定关系.

    作者:李大珍;叶茂;徐颖;蒋志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重庆市基层卫生人员产前保健知识教育的必要性

    目的 通过了解重庆市基层卫生人员妇幼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强调产前保健知识教育的必要性.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对4个教学班的244名参加重庆市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人员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收集的数据输入EPI,用SAS8.12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基层卫生人员产前保健知识缺乏.平均得分高低与学历、从事专业和年龄有关.大专以上学历的得分高于大专以下学历的人员,从事妇幼专业的得分高于其他专业,30岁以下学员的得分高于30岁以上的学员.结论 要完善基层卫生服务就必须加强产前保健知识的教育.

    作者:周洪敏;崔凤容;钟朝晖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小气道疾病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小气道病变是指吸气时内径≤2mm的周围细支气管(主要包括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的病变,为儿童常见的一组呼吸道疾病,也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早期病理阶段[1].包括儿童哮喘、毛细支气管炎、闭塞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某些支气管肺先天性发育畸形、肺早期播散性结核等;其发病率高,如哮喘美国发病率为4.8%~7.3%,我国成年人发病率1%~4%,儿童发病率10%~20.3%[2].目前对这组疾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困难.本文收集相关文献,就小气道的影像学检查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何玲;魏光辉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新生儿腹股沟嵌疝的护理

    目的 总结新生儿腹股沟嵌疝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提高新生儿腹股沟嵌疝手术治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分析我院1999~2006年收治的34例新生儿腹股沟嵌疝患儿的护理记录及临床资料,总结新生儿腹股沟嵌疝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结果 34例新生儿腹股沟嵌疝患儿,2例肌注镇静剂后体检时自行复位,Ⅱ期手术治愈.急诊手术32例,8例发生肠管坏死而行了肠切除肠吻合术.术前合并新生儿肺炎7例,新生儿硬肿症1例.经积极抗感染、营养支持、保暖等治疗,30例均在术后7~8d康复出院,2例因术后合并并发症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 新生儿腹股沟嵌疝是小儿外科的常见急症,早诊断、早治疗及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新生儿腹股沟嵌疝治疗的关键.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骨桥蛋白研究进展与肝脏疾病的关系

    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 )是一种分泌性磷酸化糖蛋白,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中,结构上与多种细胞外基质蛋白相似,功能上具有细胞因子的特点,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OPN与肝脏疾病的关系密切.

    作者:刘萍;陈东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临床医生获取临床信息的行为分析

    目的 临床医生获取信息的主要目的 是解决临床的疑难问题.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有效问卷184份.结果 临床医生的信息需求与临床实践是息息相关的,65.76%的临床医护人员查找信息的目的 是为解决临床疑难问题,71.74%的临床医护人员会经常遇到疑难问题.获取临床信息的方式以查询专业书籍为主,占66.30%,利用网络解决问题的占39.68%.86.41%的医务人员有上网查询过资料;80.43%的人使用家里的电脑获取专业信息;超过80%的人是下班后利用业余时间查找.结论 临床医生获取信息的主要目的 是解决临床的疑难问题,传统查阅专业书籍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渠道.超过1/3的医务人员利用业余时间通过上网查询资料解决问题.

    作者:唐娅佳;赵文龙 刊期: 2007年第15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