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殖系统腺瘤样瘤临床及超声表现

曹小玲;郑元义;卢岷;贺雪梅;谢昭鹏;张欲晓

关键词:生殖系统, 腺瘤样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摘要:目的 探索生殖系统腺瘤样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 对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生殖系统腺瘤样瘤的声像图进行分析,观察病灶大小、回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特点,并将结果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14例患者(15个病灶),低回声病灶2例(3个病灶),中等回声10例,强回声病灶1例,稍强回声病灶1例.2例(14%)为Ⅱ~Ⅲ级血流,12例(13个病灶,85.7%)为Ⅰ级血流.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诊断生殖系统腺瘤样瘤肿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2~2006年重庆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2002~2006年重庆市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感染状况,以提高血液质量,保障输血安全.方法 用赖氏法检测血液ALT,ELISA法检测血液HBsAg、抗-HCV、抗-HIV、梅毒等可经输血传播的病原体;结果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共检测349 398人次,不合格13 012人次,总不合格率为3.72%;HBsAg、梅毒、抗-HCV和抗-HIV阳性率分别为1.16%、0.99%、0.56%和0.012%,ALT异常率为1.00%;各年检测总不合格率在3.36%~4.11%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无偿献血人群中,引起血液不合格以HBsAg比例高(1.16%),其次为ALT和梅毒,不合格率均在1.0%左右;无偿献血人群也有一定比例感染HCV和HIV.应不断加强血液质量控制,保障血液安全.

    作者:秦伟斐;王珍贤;李小红;韩继姝;陈鹏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目的 探讨如何对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实施全程质控,以保证产品质量.方法 通过人员上岗资格确认、操作方法确认、材料的控制、过程的控制,以达到全程质控的目的.结果 通过随机抽检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产品,其质量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01).结论 只要保证全程质量控制,就能够保证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产品的质量[1].

    作者:杨冬燕;樊小蓉;潘冀雅;朱静;海鸥;黎美君;王娟娟;余梅贵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加致康胶囊外敷手术伤口疗效观察

    对2004年8月~2006年8月在中山市中医院住院行腹部手术的妇科及产科妇女:腹部用可吸收4-0可吸收线连续皮内缝合,通过观察其腹部伤口在住院期间,经过致康胶囊粉外敷,通过量表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的伤口愈合情况,说明此两种方法结合处理伤口既可美容减少疤痕又可减少伤口感染,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马兰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血小板释放的生长因子与组织皮肤创伤愈合的关系

    创伤愈合是一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许多因素以及感染均能导致创面难以愈合;即使伤口愈合,所产生的瘢痕,也会给患者、家属带来一定的困扰.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生长因子在创伤修复中作用的研究后,它使创伤愈合和组织修复这一传统的研究课题上了一个新台阶.

    作者:李静;赵树铭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Sysmex KX-21N自动血液分析仪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Sysmex KX-21N自动血液分析仪是由日本生产的在临床检查室使用的多项目自动血球计数仪器.该仪器具有1h 60个标本的处理能力,并将所测量标本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粒度分布曲线和19个项目的测量数据作为测量结果显示在LCD画面上.具有方便、快速、准确、所需标本量少(50μl)的优点.通过实践,作者总结了该仪器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作者:任君慧;庞众多;张丽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高血压脑出血后高压氧早期治疗的探讨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行高压氧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高血压脑出血161例,按术后开始高压氧治疗时间分为早期治疗组(≤10d)89例和晚期治疗组(对照组)(≥20d)72例.两组患者高压氧治疗前按GCS意识状态评分量化.治疗措施相同,随访12个月用GOS和KPS进行治疗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1)早期治疗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提高,良好率为65.16%,对照组为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次数与疗效的关系,高压氧治疗在3~5个疗程时疗效为显著.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行高压氧治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治疗次数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张香菊;王强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纳络酮吗啡伍用于腹部手术硬膜外术后镇痛中的观察

    目的 观察纳络酮与吗啡伍用于硬膜外术后持续给药PCEA方式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用硬膜外术后吗啡镇痛的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M组(n=40)、MN组(n=40),在手术结束前30min两组分别给予负荷剂量均为吗啡2mg+0.375%布比卡因6ml,设置和控制参数以吗啡浓度为设置依据,即两组均为0.05mg/ml吗啡,其中MN组另含纳络酮2.5μg/ml.PCA剂量为2ml,持续剂量2ml/h,锁定时间15min.观察术后48h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VAS评分M组高于M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A有效按压总次数以M组为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瘙痒发生率M组为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纳络酮与吗啡伍用于硬膜外持续给药模式PCEA,能增强吗啡镇痛效果,减少吗啡耗量,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赵刚;蔡建明;路牧;周维肖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MTT法探讨改良五黄油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 MTT法探讨改良五黄油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为烧伤创面外用药物五黄油的改良目的之一--抑制瘢痕增生,寻求确切有效的实验依据.方法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比色法检测不同终浓度(0.10、0.15、0.20、0.25、0.30g/ml)改良五黄油作用下增殖状态下成纤维细胞72h后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程度,主要指标,细胞形态,吸光度(A)值.结果 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空白对照组成纤维细胞大小均匀,生长密集,改良五黄油实验组和五黄油对照组细胞生长及形态明显改变,增殖缓慢,生长差,贴壁能力减弱.MTT比色法结果表示:0.10~0.30g/ml浓度药物作用人成纤维细胞,其增殖抑制程度与改良五黄油的浓度存在正相关性;与五黄油相对照,改良五黄油增殖抑制率以0.30g/ml浓度显著(P<0.01).结论 体外抑制人成纤维细胞增殖,改良五黄油比五黄油更有效.

    作者:罗旭;林才;邱泽亮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机采血小板细菌污染的控制体会

    任何血液制品都有可能被细菌污染,20世纪80年代,在室温条件下保存的血小板细菌污染的报道日渐增多,尽管改善了无菌采血技术,但污染的血液成分造成的菌血症仍保持在一个固定的水平,并且时有致死的病例发生[1].因此,必须加强机采血小板采集的感染控制,减少细菌污染的机会.

    作者:周素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18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中央性前置胎盘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1年12月~2007年4月收治的18例中央性前置胎盘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均以剖宫产术终止妊娠.产后出血17例,胎盘植入7例,子宫全切除4例,围产儿死亡3例(含双胎1例),新生儿窒息5例.无孕产妇死亡.结论 中央性前置胎盘的病因与多孕、多产及宫腔操作有关.B超是目前诊断中央性前置胎盘好的手段.期待疗法是中央性前置胎盘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央性前置胎盘只能以剖宫产术终止妊娠.

    作者:任卫红;张家芬;陈欧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IgM、IgG性质抗-M 1例阳性报道

    作者在1例交叉配血不合试验中,发现患者血清中含有IgM并IgG性质抗-M抗体,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男,汉族,44岁,左股骨颈骨折,术前备血,发现配血不合,送本中心血型参比室检查.

    作者:何跃;郭萍;王姗姗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1 785例老年患者中段尿培养与药敏分析

    目的 2002~2006年本科对收治在本院的 1 785例老年患者的中段尿培养与药敏试验进行分析,观察所致尿路感染的菌株及耐药状况.方法 尿培养为入院后随即留取清洁中段尿或导尿采集标本,采用血平板、伊红、美蓝染色;药敏试验:按纸片扩散法进行试验.结果 1 785例患者,阳性1 454例,占81.5%,其中大肠杆菌792例,占阳性标本54.6%,金黄色葡萄球菌91例,占6.2%,不动杆菌171例占11.7%,铜绿假单孢菌127例,占8.7%,粪链球菌101例,占6.9%,变形杆菌61例,占4.2%,真菌111例,占7.6%.药敏:头孢菌素类(除真菌外)98%;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100%敏感,耐药:氨苄青霉素、占68%.结论 老年人普通中段尿或导尿作尿培养阳性结果高,头孢菌素类药敏感率较高,而氨苄青霉素耐药较高,故此对临床诊治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王正良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MRI心肌延迟增强扫描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 初步评价MRI心肌延迟强化在诊断心肌梗死中的价值.方法 2005~2006年对本院9例确诊为心肌梗死的患者,8例疑诊患者进行MRI多技术扫描.结果 9例确诊患者MRI延迟增强扫描心肌都有不同程度强化.8例疑诊患者中2例心内膜下心肌梗死,2例心肌缺血,1例肥厚型心肌病伴多灶性心肌坏死,1例广泛心肌损害,2例心肌显示正常.结论 MRI心肌延迟增强扫描对冠心病急慢性心肌梗死坏死心肌诊断是准确和可靠的.

    作者:曾平;史若飞;舒楠;黎凤莲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尿失禁患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1例临床诊断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自由尿流率测定、压力流率同步测定、漏尿点压测定(ALPP)结果.结果 在211例患者中,经尿动力学检查确诊为急迫性尿失禁2例,真性压力性尿失禁者160例,伴低顺应性膀胱者26例,ALPP阴性23例.169例真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大尿流率(Qmax)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大尿流率逼尿肌压则低于正常参考值(PdetQmax).GSUI组ALPP值16~142cm H2O,与Stamey分级成直线负相关(r=-0.588,P<0.01)).结论 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膀胱功能、尿失禁分型及程度的评价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雪梅;杨景;方强;宋波;金锡御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微波治疗子宫颈糜烂120例疗效观察

    子宫颈糜烂是慢性子宫颈炎的一种形式,是妇科常见病,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本院从2003年11月~2005年11月对120例子宫颈糜烂患者采用南京庆海微波电子研究所生产的MTC-3.SUN多功能微波手术治疗仪进行治疗,其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绍琼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下颌冠周炎致颌面部皮瘘12例临床分析

    颌面部皮肤瘘管主要是牙源性感染的并发症,如果不仔细询问病史和进行各项检查,易导致误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此病已日趋少见.作者对12例冠周炎所致颌面部皮肤瘘管进行牙体牙髓牙周治疗加病灶根治术,疗效确切,现临床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李辰或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采供血机构HIV筛查方法和策略的应用及评价

    目的 对采供血机构使用第4代HIV检测试剂后出现的检测结果变化进行分析,探讨适合献血者HIV筛查的新策略.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版)》规定的要求对本中心64 003名献血者进行检测,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223例第3代和第4代试剂检测的阳性结果.结果 使用第4代试剂,献血者HIV初筛阳性人数有较大增加.经统计学检验其与第3代试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造成了较多的血液报废和结果确认的困难.结论 有必要对现有的筛查策略进行调整,探索和建立适应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的筛查策略.

    作者:寸伟;杜霞;向往;段友斌;杨通汉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降低输血风险确保输血安全

    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抢救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输血的安全性已成为医学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但是任何一种治疗措施都是有风险的,临床输血亦不例外.输血的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二是输血相关疾病的传播.输血可引起个别受血者出现程度不同的输血反应,也可能将某些疾病经输血传播.因此,预防和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相关疾病的发生,已经成为临床医师和输血医学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和研究课题.

    作者:余梅贵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 800例护理体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目前多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因其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较开腹胆囊切除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患的首选方法.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微创手术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青睐.本院于1998年3月~2006年6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 80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春玲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盐酸氨溴素治疗新生儿肺炎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素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8例新生儿肺炎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釆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盐酸氨溴素每次7.5mg,每天2次静滴,连用7d.结果 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P<0.05)、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有效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与盐酸氨溴素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氨溴素治疗新生儿肺炎具有显著的疗效和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杨英 刊期: 2007年第21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