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尹慧;宋卫东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 呼吸道疾病, 细胞介导, 作用机制, 致炎因子, 因果关系, 炎症反应, 免疫反应, 慢性炎症, 消化道, 相关性, 感染率, 白细胞, 综述, 增强, 文献, 特征, 评估
摘要:近年的一些研究发现在消化道外疾病中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率增加,包括不同的呼吸道疾病。与Hp感染相似,很多呼吸道疾病也是以慢性炎症和免疫反应增强为特征。近来的一些研究评估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Hp感染的关系,多数研究结果提示Hp感染和COPD之间存在某种相关性。但是,至今仍没有得出Hp感染和COPD之间的确切因果关系。已知Hp感染和COPD都是以释放致炎因子,引起白细胞及T细胞、B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为特点。本篇综述旨在通过仔细查阅相关文献发现Hp感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恶性肿瘤诊疗中血液流变学检验的应用

    有关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研究,早在1973年Dint enfass在研究黑色素瘤时就发现早期的黑色素瘤与转移后的黑色素瘤血液流变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即后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性及红细胞的脆性明显增高,随后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因黑色素瘤转移导致死亡的患者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性明显增高,且增高程度与从检测开始到死亡之间的存活时间呈明显负相关关系。1应用现状恶性肿瘤的血液流变性研究,目前有报道报告了55例头颈部肿瘤患者的血液流变性,结果显示红细胞聚性、脆性、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明显增高。43例女性二期乳腺癌术前的血液流变性,以及针对卵巢肿瘤、肾脏恶性肿瘤、消化道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及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临床研究、指标检测与分析、手术前后的变化、诊断治疗与预后判断中的价值。血浆肿瘤标志物含量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在临床治疗方面有化瘀灵对恶性肿瘤高粘滞血症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恶性肿瘤辨证分型与血小板聚集和血液流变学的临床研究等报道。研究的主要结论是,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患者普遍存在着高黏、高凝、高聚集状态及微循环障碍[1]。曾有报道,60%的恶性肿瘤患者并发血栓形成和高凝状态,患者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紊乱,导致血液黏滞度的升高[2]。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存在血液流变学的多项参数异常[3],其中恶性肿瘤包括:多发性骨髓瘤、肺癌、肝癌、胃癌、肠癌、乳腺癌、卵巢癌、鼻咽癌、胰腺癌、淋巴瘤、白血病等。报道中均排除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脏病、肾脏病等对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影响的疾病。

    作者:龙文彬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高职高专医学生诚信教育研究

    高职高专培养的医学生面对基层,诚信教育是构成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棱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系统的诚信缺失乃至整个社会的诚信缺失都体现了诚信教生群体之间的强烈不信任,更使大学生就业陷入了“恶性循环”。本文探讨了医学生对诚信的认知、加强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加强医学生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医学生实习期间的诚信教育,培养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作者:李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黄芪注射液联合干扰素为对手足口神经系统受累期患儿的免疫调节作用

    目的:观察手足口患儿免疫功能改变及其黄芪注射液及干扰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收集手足口神经系统受累期患儿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黄芪联合干扰素治疗组3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联合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及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观察患儿一般情况改变并检测治疗过程中患儿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变化,评价黄芪注射液及干扰素的联合治疗作用。结果黄芪联合干扰素治疗组神经系统症状缓解时间、热程及疗程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时,对照组CD3、CD4、IgM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黄芪联合干扰素治疗组免疫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干扰素可有效治疗手足口病,机制与免疫调节相关。

    作者:逯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消除麻疹阶段一例2月龄婴儿麻疹病例的调查报告

    市儿童医院于2012年12月31日,通过疫情网订正报告澂江籍一例麻疹病例,疫情管理员立即向疾控中心及卫生院领导进行汇报。按照县疾控中心的要求对病例进行核实详细情况,做好可能发生疫情的处置措施,防控疫情暴发。为处置潜在爆发的疫情情况,镇卫生院防保组人员2名会同县疾控中心2名专业技术人员2013年1月4日15时18分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置,现将调查处置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付乾坤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解析同伴健康教育在学生预防结核病中的应用

    在当今社会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一定的群集性特点,且大多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将同伴健康教育应用于学生预防结核病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了解这种预防方式的可行性、可接受性、应用效果和应用前景,为学校更好的展开健康教育提供条件。文章将对同伴健康教育在学生预防结核病中的应用做出分析和研究。

    作者:周和太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空勤人员角膜屈光手术疗效的研究

    屈光不正影响视觉质量乃至生活质量,而对于空勤人员来说,优秀的视觉质量则更为重要。空勤人员对不同角膜屈光手术的选择会对其术后视觉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对各种角膜类型屈光手术进行评述,并展望了角膜屈光手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适合空勤人员工作生活需要的角膜屈光手术类型。

    作者:刘欢;申芙蓉;王益蓉;赵世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α-msh在严重烧伤早期的抗炎作用研究进展

    严重烧伤早期以全身炎症反应(SIRS)为主要特征,机体的炎性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6、8(IL-1,、6、8)等在极短时间内出现不同程度升高[1]。并通过级联反应和“瀑布效应”扩增,导致SIRS和脓毒症,甚至MODS ,其中SIRS被认为是烧伤死亡的主要原因[2]。积极探索重度烧伤患者早期炎症因子的释放调控对烧伤“抗炎”治疗及临床复苏具重要意义。α-msh(α-meianocyte stimulating hormone,α-msh)是一种内源性神经免疫调节肽,主要由下丘脑、垂体和多种外周组织细胞产生,分布于脑、腺垂体、皮肤、胃肠道,以在表皮的浓度高,与黑皮素受体(melanocortin receptor, MCR)结合发挥作用。具有促进色素沉着、神经修复,抗发热,抗炎,调控机体免疫等生理效应。本文就α-msh在重度烧伤动物早期的炎症反应过程中所发挥的抗炎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何英;廖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数据迁移方案探讨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医院HIS系统更换或升级不可避免,而历史数据的迁移是信息系统升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通过我院在实施更换新HIS系统过程中如何保证重要业务数据的完整和延续性,探讨了数据迁移中方案的制定、实施和校验等环节要素。

    作者:邢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如何避免儿科护理工作中存在不安全因素,对其实施护理风险安全管理摆在儿科护理人员面前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儿科护理中存在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避免护理纠纷。1儿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1.1由于儿童年龄、经历、知识缺乏等,常常不能理解各项护理操作、检查、治疗配合,不遵医行为增加了护理风险。

    作者:胡晓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肝脏肿瘤免疫病理诊断临床探讨

    肝细胞肝癌(HCC )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隐匿,恶性程度高,病死率高,因此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随着肝脏外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肿瘤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肝脏肿瘤临床病理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中在肝细胞肝癌(肝癌)生物学特性的演变规律、肝脏肿瘤免疫病理诊断、肝癌克隆起源方式、肝癌抑癌基因杂合性缺失和微卫星不稳定性以及肝癌转移机制等领域的研究尤为引人关注。近几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的进展,免疫组织化学及众多分子生物学手段的应用,使肿瘤诊断水平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成为肝癌研究的热点,并有望改变肝癌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的现状。

    作者:张桂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公立医院实施住院患者费用一日清单的管理

    国家卫生部曾于2000年8月发布住院患者的费用必须做到一日一清,目的就是让百姓明明白白花费,明明白白看病,同时也督促医院不断发展和提高自身,使治疗方案更合理,杜绝各种乱收费行为,提高医院的信用度,终在医疗市场的竞争中站稳脚步。我们医院自2008年实行清单制,通过运行,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融洽了护患关系,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运行体会总结如下。运用计算机实施患者费用一日清管理,是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廉政建设、医务公开的具体体现;是医院正当竞争,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植根于整体护理的深化,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清单的运行,提高了护理安全,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树立起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

    作者:韩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婴幼儿使用滴鼻净中毒1例

    萘甲唑啉滴鼻液(滴鼻净又称鼻眼净),系拟肾上腺素类药物,局部滴鼻可改善鼻塞等症状。由于其毒性较大,若用药不当可致中毒,严重者可致死。又该药引起儿童中毒的病例临床上时有报道。我院今年4月收治1例滴鼻净中毒患儿,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男,62 d,主因“滴鼻净”滴鼻后嗜睡、纳差6 h入院。患儿入院前6h,因受风寒后鼻塞,家长给予滴鼻净2滴滴鼻,此后患儿入睡,入院前1h发现患儿叫不醒,精神萎靡,拒奶,随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萘甲唑啉”中毒收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85次/min,体重5.8 Kg。精神萎靡,嗜睡,面色灰白,反应差,呼吸节律欠平稳,全身皮肤发花,四肢冰冷。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音较低,心率80次/min,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脏右肋下1.0 cm,质软,边缘锐利,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吸吮反射、觅食反射、拥抱反射迟钝,病理反射未引出。

    作者:贾玉森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急诊科年轻护士的带教培养

    目的:探讨急诊科年轻护理人员的带教培养方法。方法制定以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应急意识、训练专业语言应用和技巧等项目的学习和辅导,并将此作为基础,再重点考察和检验年轻护士通过规范培训和带教后,实地救护患者的综合能力。结果18名年轻护士培训后急诊护理综合技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结论根据急诊科护理特点制定培训项目及考核计划,有助于正确引导急诊护理人员急救意识和专业护理能力的持续提高。

    作者:苏立梅;刘静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高频彩超在颈部淋巴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颈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的常见疾病,超声是诊断颈部肿大淋巴结常用的检查手段。二维超声及多普勒超声在观察淋巴结病变中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新技术的发展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更加巩固了超声在诊断淋巴结疾病中的地位。

    作者:田付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失神癫痫发作临床脑电信号非线性分析进展

    脑电信号非线性方法对于分析大脑工作机制及失神癫痫发作机理研究都是强有力的工具。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在脑电非线性研究中的成果进行了综述,详细阐述脑电非线性的研究进展及其与失神癫痫发作的联系,并对脑电非线性研究的存在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讨论及发展展望。

    作者:周永平;欧阳高翔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优势及特点,为其有效的管理提供帮助及指导。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体系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结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极大地服务了社区的居民群众,得到了他们一致的肯定。结论虽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因地制宜的存在较大的区别,但是其发展形势良好,如若强化好其管理体系,改善管理制度,可良性的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效率,方能有效的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作者:孙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口腔科控制院内感染举措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口腔卫生保健意识愈来愈强,各大医院口腔门诊的就诊人数也与日俱增。口腔门诊是医院易造成交叉感染的场所,因其特殊性,造成交叉感染的因素和环境十分复杂。而存在于口腔诊疗过程中的严重污染问题以及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被感染的危险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口腔科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关系到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健康。口腔门诊感染控制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口腔门诊的医疗质量。

    作者:贾玉森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降钙素原在儿科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降钙素原(PCT)是一种急性感染早期诊断的炎性标志物,作为新兴的、具有创新意义的细菌感染等疾病的实验指标,它有助于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快速诊断,将它作为儿科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应用,可大大较少抗生素的滥用,减少耐药菌群的产生,有重要的临床和经济学意义。1降钙素原(PCT)生化结构、来源、生物学特性降钙素原(PCT)是一种由肺和小肠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含有11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3KD,其分子由CT、下钙素和一个含57个氨基酸的N-末端碎片组成。其结构稳定,体内半衰期为25~30h,不受体内激素影响。1993年Assicot等[1],作为一个细菌感染的新的炎性指标首次报道,近年来已得到临床越来越广泛的的应用与认可。正常情况下PCT是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经细胞内蛋白水解酶水解后形成的活性物质,在人体内的含量是极其微量的(<0.1ng/ml),且在体内外的稳定性非常好,半衰期25~30h。病理情况下,PCT的产生部位还不甚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可能由神经内分泌细胞、肺、肝脏及白细胞产生。PCT在全身性炎症反应(2~3h后)早期即可升高,因此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在局部感染、病毒、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癌性发热、移植物宿主排斥反应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时PCT浓度不增加或轻微增加,而只在严重的全身系统性感染时才明显增加。这是它的特异性,这种特性使其在临床的鉴别诊断中具有可靠的参考价值。

    作者:高瑞宁;孙慧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超声刀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进展

    甲状腺手术是一种高难度的精细手术。自从1998年Vou t ilain en[1]首次报道甲状腺手术中应用超声刀以来,超声刀作为一种新型手术器械逐渐在国内推广。近年来应用于外科临床的高频超声刀是一种通过超声频率发生器使金属刀头进行机械振荡,使与刀头接触的组织内的水分子汽化、蛋白质氢键断裂、细胞崩解、组织被切开或者凝固、血管闭合,达到切割组织和止血的目的,其热损伤范围小于3mm[2]。因其有良好的切割和止血功能,切割和止血同时完成,简化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缩小了手术切口,无明显并发症,被广泛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下面就其应用和护理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何晶;袁媛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病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随着医学科研管理事业的发展,医疗质量的不断发展与提高,病案管理已经成为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病案服务范围日益扩大,对病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病案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日常修养直接影响工作热情和服务质量。

    作者:朱秀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