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红
目的 通过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与单纯肺结核治疗效果的比较,进而研究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将120例已经经过影像学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的肺结核患者,根据是否同时合并糖尿病,分为合并组与单纯组,其中合并组60例,单纯组60例,遵照医嘱规律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病情转归情况、痰菌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合并组轻、中、重型患者病灶吸收比例分别为72.00%,64.29%,45.45%;单纯组吸收比例分别为91.30%,80.95%,87.5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时,两者相互影响,预后差,对于中、重型患者,应在控制血糖的水平的同时,适当延长抗结核疗程.
作者:王贵成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实施电子叫号系统,更好地执行一医一患一诊室制度、为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提供了保障.方法 护士问诊,根据患者的主诉及病情在分诊控制系统中找到相应的专家,为患者取号,排队.结果 解决患者排长队混乱的情况,节省了患者就诊时间,降低患者投诉及护理工作缺陷发生率.结论 实施电子叫号系统,节省人力资源,提高了服务、管理质量.
作者:吴春燕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综合管理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收治高血压病患者200例,配对信息相近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管理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自行就医治疗.管理组定期进行药物治疗、运动管理、饮食控制、健康教育等.1年后,对两组血压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值均低于管理组,其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 综合管理社区高血压患者,有助于控制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
作者:罗基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2010)年1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9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年龄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结果 观察组患者死亡、恶变、穿孔、幽门梗塞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等临床表现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明显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合并心、肺、血管等慢性疾病率、HP感染率、易患因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明显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据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疾病的临床特点,医务人员在对该患者进行消化性溃疡治疗的同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基础疾病.
作者:龚双秋;张建如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对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方法 通过加强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互动、强化医护人员的人文素质培训、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健全相关护理条例,以体现人性化护理的内涵.结果 医院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有效减少医患纠纷,医护人员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意识都有很大的进步,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沟通和理解也加强了.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提高了患者对医护服务的满意程度,还能提高妇产科护理人员的主人翁意识,促使其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张金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益肾化湿颗粒对慢性肾脏病(CKD)2-3期患者hs-CRP和IL-6的影响,探讨益肾化湿颗粒对CKD2-3期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 78例CKD2-3期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Scr、Lp(a)、hs-CRP、IL-6等指标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相比,24h尿蛋白定量、Scr等改善,hs-CRP、IL-6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化湿颗粒对CKD2-3期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CKD进展.
作者:李庆珍;刘佩佩;宋卫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原因,进一步指导临床医疗工作.方法 选取我院外科行腹部手术,发生术后切口裂开的患者70例进行分析,对其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年龄、营养不良、并发症、切口感染和术后激素的不当使用等因素是导致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主要原因,采取针对性的积极预防治疗措施,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切口裂开,本组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医护理人员需要对普外科术后切口裂开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对不同原因导致的腹部术后切口裂开进行针对性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黄亚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我国中药有很悠久的历史,上下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都从未摒弃过对中药的应用.中药原始的使用办法是直接运用草药.随着人类水平的不断提升,中药的治疗是根据患者的病情,按照一定的比例,将不同的药材熬成汤药给患者使用.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中药一直延续着传统的治疗手段,同时出现在各个医院中,与西医治疗方式并存.在医院中,西药与中药的管理方式不同.由于当下,西医的疗效快,运用简单的特点受到医院的重视度更高,西医的的管理相较便于中药的管理更具完善,导致医院中药在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本篇将对中药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作者:白桦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对南宁市二中凤岭校区的H3N2亚型流感暴发疫情进行分析,从而追踪疫情溯源,找到有效措施进行控制.方法 采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实验室标本检测、统计学分析对学校中流感暴发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为医院治疗提供理论性依据.结果 该校患病学生共有123例,其中121例为学生,在10例患者咽拭子检测结果中,呈现A(H3N2亚型)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的7例,阴性3例.结论 首例患者的不及时就医引发了续发流感疫情,因此应该在流感暴发前阻断其传播途径,并对学生进行科学宣教,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与控制流感
作者:黄中学;占钧瑜;韦振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鉴于临床骨科常见病四肢长骨骨缺损的治疗尚有不足之处,本文概括的描述了近年来长骨骨折治疗的一些研究进展,包括有自体,异体,胚胎骨移植和新的基因治疗,后提出对长骨骨缺损治疗领域的展望,希望能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作者:孙海滨;郭宜姣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艾素联合氟尿嘧啶以及顺铂用于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共45例,采用周剂量艾素联合氟尿嘧啶以及顺铂进行治疗,评价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本组45例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53.3%,初始治疗有效率为65.6%,复治有效率为231%;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1.2月,1年生存率为42.2%;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以及脱发等.结论 采用艾素联合氟尿嘧啶以及顺铂治疗可有效缓解晚期胃癌,值得推广.
作者:王玉春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其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187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主要有心理和饮食以及胎儿监测等综合护理措施.对患者护理前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和胎动次数以及尿蛋白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在治疗和护理之前存在高血压症状,在对患者治疗并采用综合护理之后,患者的血压降到正常水平,并且胎心率和胎动次数等和治疗之前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患者的血压和胎儿窘迫等情况有明显的改善,治疗效果明显.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治疗率.在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石秀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地西泮注射液终止14~20w有剖宫产史中期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0例孕14~20w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前次剖宫产手术距离本次妊娠2.5~12年不等),随机分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治疗组),米非司酮口服配伍米索前列醇及地西泮注射液20 mg用于子宫后穹隆(对照组)各50例,观察两组孕妇的临床体征及效果.结果 两组比较明显说明治疗组临床疗效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临床实践,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4~20w妊娠,米索前列醇联合地西泮用于子宫后穹隆的临床效果比口服米索前列醇效果好、流产成功率高、胎盘残留率低、总产程短、出血量较少、副反应小,安全性高.
作者:吴学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压疮预防的影响.方法 对125例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法进行护理,通过危险因素的前瞻性预防、科学的护理评估、给予护理措施.结果 采用预见性护理预防压疮,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在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预防压疮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可减少压疮的发生.
作者:黄萍芳;叶小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不完全性子宫破裂指子宫肌层仅部分或全层破裂,患者合并妊娠,且包块较大,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在术前误诊为附件包块,经本案病例术后证实为子宫陈旧性不完全破裂实属罕见,提出讨论.
作者:文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胰岛素增敏剂,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排卵率以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雄烯二酮A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增加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可有效提高妊娠率和排卵率.
作者:张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探讨过敏性鼻炎(AR)的炎症机制.方法 对58例AR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sVCAM-1)和白细胞介素-1(IL-1β)水平进行检测,将其结果与57例本院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 AR组患者血清水平IL-1β、TNF-α和sVCAM-1分别为13.65±4.52(pg/ml)、39.53±19.68(pg/ml)和124.53±36.63(ng/ml),对照组分别为6.28±3.71(pg/ml)、21.28±10.82(pg/ml)和39.64±13.58(ng/ml),AR组的平均水平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 炎症机制参与AR患者的发生与发展,巨噬细胞被活化,有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
作者:施永光;李近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皮肤感染护理的有效性.方法 将2008年~2012年收住我院的2型糖尿病皮肤感染的患者14例的治疗护理经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0例患者愈合出院及出院后愈合,1例转上级医院治疗,3例好转出院.结论 认真细致地做好糖尿病皮肤感染的全面治疗护理,有效防治了皮肤感染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感染创面愈合期的缩短,降低了致残率,减少截肢率.
作者:杨燕 刊期: 2013年第15期
肝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miRNA是一类非编码调控RNA,通过转录后来调控靶基因表达,参与细胞发育、增殖、分化、凋亡等一系列重要生物学进程.近期的研究发现,miRNA具有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发现若干miRNA直接参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miRNA表达谱与肝细胞癌的诊断、分期、进展和预后等相关.本文就mRNA及其靶基因在肝癌发生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杨静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冠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病症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心脏康复医学在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发展,发现运动疗法既可以改善冠心病症状,又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其作用机制还未完全明确.本文将运动对冠心病影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孙林桥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