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议达托霉素在环境放线菌中的抗性机制

倪慧慧

关键词:达托霉素, 环境放线菌, 抗性, 机制
摘要:本文通过对所有环境放线菌耐受达托霉素的程度上,进行了药性、药理的研究,并且为出现临床耐药机制提供了预警,从而说明了达托霉素在环境放线菌中具有很高的抗性频率,其中它的主要抗性机制之一是灭活达托霉素。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细胞内吞在VEGFR2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近期研究发现细胞内吞在VEGFR2信号转导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种调控作用能够直接影响由VEGF引起的血管生成。由胞膜转运介导 VEGF/VEGFR2信号转导的机制和EGFR相类似,本文就细胞内吞在VEGFR2信号转导中的调控作用作一概述。

    作者:余洁;刘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关于加强卫生事业单位党员档案管理的探讨

    加强卫生事业单位党员档案管理,是提高基层党员管理水平,适应新时期卫生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需要。本文从卫生事业单位党员档案管理中的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和措施。

    作者:刘青青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急诊护理中薄弱环节的安全管理

    总结在从事急诊护理管理的四年中所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隐患,有针对性的采取具体措施,加强学习和管理,从而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的目的。

    作者:李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急诊科预检分诊研究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健康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提升了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而且对服务速度与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使急诊工作需要面临更多挑战。本文对急诊科预检分诊的现状进行研究,并对国际预检系统进行了介绍,以对我国的预检系统进行完善。

    作者:吴婉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国内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

    卒中后抑郁是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显著增加了卒中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和认知功能障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就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相关因素、治疗、预后等问题做一简要回顾。

    作者:孙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议达托霉素在环境放线菌中的抗性机制

    本文通过对所有环境放线菌耐受达托霉素的程度上,进行了药性、药理的研究,并且为出现临床耐药机制提供了预警,从而说明了达托霉素在环境放线菌中具有很高的抗性频率,其中它的主要抗性机制之一是灭活达托霉素。

    作者:倪慧慧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医之气分类梳理

    气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组成,但是对其概念的描述至今仍然含糊不清,更有很多人将中国古代哲学所谓哲学之气与其相混淆。中医所谓之气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之气,但二者具体所指是有所差别的。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气是构成自然界的本源的物质,即气一元论。气的运动变化孕育出了自然界万物,万物的生长变化更是离不开气的运动。而中医所指气结构比较复杂。但总体来说,包涵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人体之气,是生命之源动力;另一方面所指与人体生命健康活动相关的体外之气,即自然界的各种大气。

    作者:狄舒男;王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多数学者主张对急性髓性白血病(AML)进行强力联合化疗,以提高缓解率。自1995年,日本学者Yamada等[1]首次报道CAG方案应用于难治、复发和继发性AML患者取得良好疗效后,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于临床。大量临床病例疗效观察表明CAG方案较标准诱导方案相比,其不良反应少,粒细胞缺乏期短,感染发生率低且易于控制。现临床上CAG方案用于治疗复发难治、老年、初治年轻典型低增生以及一些脏器功能不全无法耐受标准化疗的AML。本文将对CAG方案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进行进一步探讨。

    作者:钟文玲;夏瑞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巨噬细胞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世界性公共健康问题,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首位病因,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第一原因[1]。由于DN患者机体存在极其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进展到终末阶段治疗非常棘手,因此探索其发病机制,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是目前学科发展的紧迫课题。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不同分型的巨噬细胞的浸润、增殖在DN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1-3]。现就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李江(综述);钟玲(审校)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积极参加学会建设推动军队医院学科建设

    学会属于NGO的范畴。NGO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公益性或互益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独立的民间组织,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志愿公益性的基本属性[1]。负有孕育创新思想,激发创造活力的职能。近年来,我院注重积极参加各类兼职专业学会建设、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等活动,在强化职业神圣感、社会责任感中,更新医院和学科建设理念,提高了医院学术技术水平、知名度、公信力,促进了医院全面建设。

    作者:徐国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PBL教学在医学电子学实验中的应用初探

    医学电子学实验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难以满足当代医学教育发展的要求。文章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医学人才为出发点,分析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现状,并结合教学实践,深入探讨了PBL在医学电子学实验中的应用土壤和遇到的典型问题,探索适用于医学电子学实验教学的 PBL新模式。目的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和发展创新能力。

    作者:王强;赵瑞;周正诚;张翼;唐锋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窥镜室的消毒管理

    目的对窥镜室进行消毒管理,提高窥镜室消毒的质量。方法本文对我院自2012年2月~2013年1月对窥镜室进行消毒管理的记录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资料分析与对比,从而做好窥镜室消毒管理工作,提高管理质量,改进管理方法。结果从消毒管理的记录来看,我院改进消毒管理的方法后,患者感染率得以明显下降,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满意率。结论对窥镜室进行消毒管理,有利于预防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出现,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防线,提高我院窥镜室的消毒质量,防止感染问题的出现。

    作者:李桂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支气管哮喘研究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技术是伴随着人类基因图谱的实施发展起来的前沿分子生物学技术,具用快速、高效和多参量的特点。基因芯片在支气管哮喘基因水平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有利于进一步阐明哮喘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董明;项小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以需求为出发点,提高期刊利用率

    期刊作为图书馆的主要信息情报来源,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本文以需求为出发点,从期刊资源的合理构建,完善检索等方面论述了提高期刊利用率的方法。

    作者:董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传统时间针法治疗痛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目的系统分析传统时间针法治疗痛证的临床研究文献,探讨时间针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查找近50年国内有关传统时间针法治疗痛症的临床研究文献,按纳入及排除标准再以手检筛选,对有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59篇有效文献。总体结果显示,采用传统时间针法治疗痛症,无论是临床疗效或是指标检测,治疗组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传统时间针法治疗痛症的疗效显著。今后的临床研究应该采用严格的科研设计,进一步确定传统时间针法治疗痛症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桂青;李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糖尿病前期的健康指导

    对糖尿病前期的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健康饮食教育和运动指导等工作,能有效阻止或减缓疾病向糖尿病转化的进程,甚至恢复到正常状态。

    作者:汤朋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略谈系统解剖学教学实践

    目前,在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合理运用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使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用于医学教学,有利于帮助教师和学生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作者:黄海兵;关改新;陈元武;解秋菊;潘娟;冯晓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成功抢救链霉素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

    目的了解链霉素过敏性休克,为过敏性疾病的抢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给予强心、利尿、脱敏、升压、调节电解质紊乱、改善呼吸循环衰竭、控制体温等急救措施。结果抢救效果明显,救治成功。结论重视在休克中升压药,碱性药物,高渗脱水剂的应用,旨在纠正休克,纠正代谢性酸中毒,防治脑水肿和急性心肺肾功衰竭。

    作者:贾铁轶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刍议思想政治工作与医院管理的关系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加强和改进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卫生事业健康、协调、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忠诚于人民健康事业的高素质队伍的重要保证。我们在谈到医院管理时,首先想到的是医疗质量和行政管理,而思想政治工作却往往被忽视。任何一所医院要把全体职工凝聚在一起,要求得到自身发展,除健全制度、完善管理外,还依然需要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针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就如何使思想政治工作适应当前的形势,如何把思想政治工作溶于医院管理之中,笔者谈谈一些粗浅认识。

    作者:蔡正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升至第3位和第5位[1]。随着外科手术及辅助治疗手段不断改进,患者总体预后有一定改善,但大部分患者在3年内复发或转移,淋巴结微转移(micrometastasis)是导致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主要原因[2]。及时发现微转移对准确判断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进而提高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目前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介绍。

    作者:韦皓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