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任小玲;岳联勤;聂娟;梁萍;王娟

关键词:循证护理, 手术室, 满意度, 护理质量, 环境合格率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自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手术患者3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则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以及环境合格率等.结果 治疗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及环境合格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采用美沙拉嗪和柳氮磺砒啶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2010年10月~2012年10期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研究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71.7%,两组临床疗效具有明显差异;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小于对照组的19.6%,并且差异明显.结论 相比于柳氮磺砒啶,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恩峰;李颖华;张亚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关于ICD-10常见错误和疑难编码的解析

    本文总结了ICD-10编码的基本原则,讨论了ICD-10疑难编码和常见错误编码的原因.论述了影响疾病分类编码准确性的因素.提高临床医师对国际疾病分类的认识,选择正确的主要诊断;详细、完整的书写病案,规范疾病诊断及正确填写病案首页诊断名称,对提高国际疾病分类编码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提高编码人员ICD-10分类技能素质,对提高编码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徐晓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龙井市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效果评估

    通过在项目乡(镇)开展形式多样的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了病区群众对碘缺乏病危害的认识,使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改变了居民的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

    作者:李哲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中耳气压伤48例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发生中耳气压伤的预防对策.方法 对我院2012年7月~2013年2月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发生中耳气压伤的48例患者的原因和类型进行分析.结果 气压伤发生的原因有:调压操作不正确的23例,鼻咽部有慢性炎症的12例,上呼吸道感染的6例,不明原因的7例;首次治疗导致中耳气压伤28例,占58.3%;48例耳气压伤患者均发生在升压阶段,主要集中在表压0.03~0.07MP时段.结论 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严格掌握进舱标准、入舱前做好安全宣教和调压动作的示教、治疗时按规范做调压动作和严格执行的操作规程是避免发生中耳气压伤和减少中耳气压伤的主要措施,同时需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尤其是鼻咽部的炎症,预防患者呼吸道感染.

    作者:秦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

    我国逐步走进了一个老龄化社会中,由于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越来越受到我们的重视.中老年高血压由于得病时间长,痊愈的机率低,因此针对中高年高血压病的特点,加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的心理干预、膳食指导、健康教育、体重控制干预、家庭护理等.进一步提高人们对高血压认识,使高血压病得到更好的控制和治疗,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珊;张婷;王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会阴伤口自护手册用于产后康复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会阴伤口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2年8~11月来450例会阴伤口产妇实行的护理.结果 通过产前孕妇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应用自制的产妇会阴伤口自护手册对伤口进行严密护理和康复指导,使产妇早日康复.结论 通过对本院450例会阴伤口护理,伤口愈合良好出院,降低了顺产分娩的风险.避免医疗纠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戴智慧;范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内镜下支架置入与化疗粒子缓释剂植入治疗晚期食道癌疗效比较分析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肿瘤的第6位,吞咽困难是其临床常见症状,如果出现进行性的吞咽困难,60%~70%的患者已无外科手术指征.对于无外科手术切除指征的患者,根治性放疗联合化疗仍然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仍有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不能耐受放化疗或拒绝放化疗.随着病情的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解除梗阻、恢复进食功能,提高生存期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张清;郭爱华;黄鹿;冯凯;涂金杰;潘翠荷;王剑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利尿排石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统结石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并掌握利尿排石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疗效,为泌尿系统结石的治疗寻找出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 选取240例实验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实施利尿排石汤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两组实验治愈疗效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在治疗后其治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利尿排石汤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能够明显的提高疗效,使得更多的患者得到治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周春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

    综合分析脑卒中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认为原发疾病的存在、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患者及家属相关医学健康知识缺乏、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等因素是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为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及康复提供依据,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防止脑卒中的复发.

    作者:杨红霞;金宇;陈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P波特征在预测阵发性房颤发生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P波特征在预测阵发性房颤(PAF)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10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及100例无PAF的对照组患者,测定窭性心律时12导联心电图P波离散度(Pd),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超声心动图测定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P波离散度(Pd),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预测PAt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PAF组、无PAF组LAD分别为(33.6±3.9)mm、(32.7±4.2)mm,LVD分别为(44.6±4.1)mm、(42.7±4.3mm),LVEF分别(56.6±4 9)、(59 7±5 2),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ttv1≥0.03mm.s、Pd≥40ms预测PAF的敏感性分别为78%、60%,预测PAF的特异性分别为85%、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左房内径大小正常情况下,PtfV1与Pd相比,预测PAF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韦开福;覃绍明;林英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和脑卒中的关系

    目的 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在高血压病患者和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中浓度的差异.方法 采用酶法对84例高血压病患者和69例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分别检测Hcy,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值.结果 高血压组Hcy水平(21.35±19.03) umol/L与合并脑卒中组Hcy水平(32.17±25.08)umol/L,均明显高于正常值上限,高血压组与合并脑卒中组两组间比较Hc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纯高血压病患者与合并脑卒中患者Hcy水平均较高,需药物干预治疗,防止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游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实习护士职业防护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 了解我市综合医院实习护士职业防护情况,旨在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和行为.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实习护士职业防护调查”问卷,对我市综合医院的200名实习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实习护士经常暴露在锐器伤、患者体液等职业危害中,职业防护知识掌握情况较差,防护行为执行率低;尤其是锐器伤,发生率达89.5%; 42.5%未接受过职业防护教育,53.5%希望得到职业防护教育.结论 实习护士职业防护知识缺乏、意识淡漠,管理者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和管理.

    作者:袁志平;林碧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珠海市2008~2012年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目的 对珠海市2008~2012年间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苯丙酮尿症(PKU)以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3种新生儿先天性疾病与遗传病筛查的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并找出其中的问题和提出解决对策.方法 对全部新生儿使用干滤纸片法进行测定,检测项目为全血中的促甲状腺素、G6PD活性以及苯丙氨酸.结果 在5年当中,一共筛查了新生儿血样本122479份,平均筛查覆盖率为92.65%,检查发现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73例,G-6PD缺乏症3277例,苯丙酮尿症(PKU)7例.结论 通过对新生儿疾病进行筛查,从而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苯丙酮尿症(PKU)以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进行早期诊断与及时的预防、治疗,进而能够有效避免上述病症对新生儿的体格以及智能发育造成严重损害.珠海市的新生儿疾病筛查覆盖率应该引起相关卫生管理部门的重视,从而减少残疾患儿的发生率.

    作者:赵慧贞;戚小兵;张泓;程黎;熊琴;林燕妮;杨海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理实习生带教体会

    目的 探讨医院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新方法、新观念.方法 采用小讲课、病例分析、实践操作、案例演习、护患沟通、文件书写、专科特点、实践讨论等方式对126名实习生进行临床护理带教,并对带教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习期护士工作主动、积极,能够系统地、循序渐进地完成护理部的培训内容和目标,对护理带教评价满意.实习生获得良好的实习培训.结论 现代护理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出更加合格的、优秀护理专业人员.

    作者:张铁军;杨洪波;姜晓艺;斗章;王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产科护理风险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 分析与探讨医院产科的护理在病房中的风险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各种形式,各种方法为患者进行医院产科的护理,从医院设备、医疗条件、医生的业务能力、护士护理理念及业务水平、患者自身身体条件等各方面综合分析产科的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针对不同的风险,医院及护理人员应当采取什么对策.结果 提高患者防病治病的卫生保健意识,增强医生及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这些对策都可以有效的预防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减少医患纠纷.结论 综合分析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王丽丽;李燕;郑莉;李雪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曲马多对垂体后叶素致大鼠心肌缺血的影响

    目的 观察曲马多对垂体后叶素所致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曲马多低、中、高剂量组和硝酸甘油组,每组10只,各组灌胃给药3d后,用垂体后叶素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曲马多对大鼠心电图S-T段和T的波变化及血清LDH 、CK的影响.结果 中、高剂量曲马多能明显抑制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心电图S-T段的上移和T波的抬高,降低血清LDH、CK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 曲马多有明显的抗心肌缺血的作用.

    作者:吕建英;包长顺;包文朝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析医院药学服务的管理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改革的进一步的深入,药学服务的管理模式正逐步从以“药品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因此准确化、人性化的医院经营理念是发展的一种必然变化,能否具备全方位的药学服务是医院成长发展的关键点,本文重点从药学服务的发展以及医院药学管理模式方向提供个人几点拙劣的建议,以期对医院药学发展有所贡献.

    作者:赵剑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毒蕈中毒58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分析临床护理方案的制定对毒蕈中毒患者治愈和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58例毒草中毒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了抢救治疗,根据患者出现的不同中毒症状对其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主要包括加速排毒护理、肠胃护理、心脏功能保护、肝肾功能保护和心理精神护理、血液透析后护理.结果 经过抢救和护理治疗,本组58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住院时间为6~22d,平均为11.5d.结论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而制定的护理方案科学合理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熊成霞;廖廷芳;袁晓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通过比较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归纳出各自在临床的应用特点.方法 选取近3年来我院就诊的妊娠妇女,共378例,做新式剖宫产术者267例,称之为A组;做传统剖宫产术111例,为B组.其中孕妇的妊娠时间,胎儿的体重,平均孕产次等无明显差异.比较A,B两组的临床效果并记录下来.结果 A组结果与B组相比,不管是手术持续时间,还是胎儿娩出时间,A组均小于B组;且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排气时间A,B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而且胎儿娩出困难发生率,盆腔粘连,新生儿窒息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黎娣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脑出血患者早期应用三七总皂甙的氙CT变化分析

    目的 观察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病症情况,应用三七总皂甙,观察其CT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过的脑出血患者3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9例患者,38例患者均在发病的24h内及15d的时候采用Xe-CT进行检查,对镜像区的局部血流量以及血肿周边的消肿区采用感兴趣区进行测定.结果 38例患者均能见到血流减低区,而血肿中心rCBF平均值的绝对值则处于坏死区间,比较于对侧镜像区的rCBF平均值,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肿周边脑血流间差异也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在脑出血早期,对患者采用三七总皂甙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血种周边的血流量,同时血种周边发生的缺血情况还能得到相应的改善,神经功能也能进一步得到改善.

    作者:姚晓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