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

夏琼辉;黄雪梅

关键词:膝关节, 置换术, 护理
摘要:目的 通过对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康复指导,加快和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方法 55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从术后早期即行以CPM机被动锻炼为主的综合锻炼,以受累膝关节的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作为膝关节功能恢复的评定标准制.结果 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进行综合康复锻炼后,所有患者患膝ROM均大于90°.结论 通过加强心理护理,指导功能康复锻炼,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关节疼痛,恢复或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小学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疫情的调查处置

    目的 通过对一起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分析,总结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控制的有效经验.方法 采取个案调查的方法调查病例,并对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及疫情处置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32例,病例分布在一小学九个班级,该校罹患率2.68%,其中男21例、女11例,主要集中在6~13岁,发病时间为2009年3月19日~4月6日,分布于一乡四个村.结论 该县此次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疫情病例较多,由于疫情前期未及时发现至疫情蔓延,后期处置及时有效,疫情得到控制.应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监测,特别是学校应切实落实晨检制度,掌握学生因病缺课情况并及时向卫生部门报告,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作者:杨健平;钟小荣;杨静;邓海智;陈祥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粒细胞肉瘤1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对粒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及上海瑞金医院血液科近4年来确诊的14例GS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确诊为原发性GS14患者中,2年内转化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7例.淋巴结,皮肤,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是GS常见的髓外发生部位;经典的GS肿瘤细胞形态具有不同阶段髓细胞分化的特点,免疫组化示MPO,NAE(氯化醋酸AS-D萘酚酯酶),CD43和CD68等阳性.传统的ANLL化疗方案疗效明显优越于恶性淋巴瘤方案和单独放疗.结论 细胞肉瘤各年龄组均可发病,男性多见,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免疫组化,治疗关键在于早期采用ANLL方案全身化疗、放疗、手术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

    作者:李长顺;魏炜;张凤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胆结石术前术后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术前术后护理对胆结石患者手术治疗的作用.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胆道系统检查被确诊为胆石症并入住我院治疗的患者90名,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的患者普通基础护理,干预组则采取系统护理干预的方法,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结论 系统的术前术后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胆石症的治愈率和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率,有效的保证了患者术后的恢复.

    作者:毛彦丽;王小刘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观察组加用氯雷他定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氯雷他定能显著缓解过敏性鼻炎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方法.

    作者:胡文红;郭亚琴;周秀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社区卫生服务的经济学思考及发展建议

    社区卫生服务是当前卫生改革的重要内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优化城市卫生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有利于降低疾病经济负担.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是低投入、高产出的服务,目前迫切解决与大医院的双向转诊、社区医院的人才培养、药品零差价、坚持公益性的问题;同时政府要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

    作者:周君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预防留置针静脉炎的防治进展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轻者引起静脉周围红肿、热痛;重者可导致静脉发生硬结或条索状改变,造成功能障碍.主要针对输液引起静脉炎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采取积极预防及护理的相关措施.

    作者:郭伟娟;李慧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关于降低唐氏产前筛查假阳性率的讨论和几点建议

    目前国内外临床上广泛应用孕中期母血清生化指标测定,结合孕妇年龄、体重以及超声检查推算的孕龄,计算唐氏综合征胎儿的风险值,再对高风险的孕妇进行确诊,但是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发现许多假阳性的检查结果,而对于其影响因素,目前仍然没有定论,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正致力于探索出能降低产前筛查假阳性率的方法.在本研究中发现,孕妇在做唐氏筛查前有流产倾向并有服用保胎药史,以及孕妇的身体健康状态(感冒服药史)等因素在高风险人群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加.

    作者:王亚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国产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国产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我院从2011年5月~2012年1年间,收治的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这些患者进行国产瑞替普酶溶栓治疗,仔细观察患者的心电图、胸疼、肌酶谱上的变化,以及冠脉的再通率.结果 2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冠脉再通有19例,再通率为95%,其中发病12h的溶栓再通率为92%,24h内的溶栓再通率为629%,这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其中年龄小于70岁与大于70岁没有显著性的差异.这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治疗后没有发生胃出血、恶性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国产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能够取得比较好的疗效,具有安全、无严重副作用、针对性强等特点,这种治疗非常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昌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病患者糖脂代谢的主要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对策.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入本院治疗的1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服用药物的类型即奥氮平、利培酮、氯氮平、氯丙嗪、其他分成5组,每组32名精神病患者,分别加以研究.结果 23.1%的患者发生糖代谢异常,60.6%的患者发生血脂代谢异常.精神分裂症患者因服用氯氮平而导致糖脂代谢异常的可能性大,并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同时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精神病药物的时间越长,血脂、血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越高(P<0.05).结论 入院的慢性精神病患者血脂、血糖代谢异常互相影响,而且不同类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影响程度不同,在患者在治疗期间应该定期检测其体质量、血脂、血糖等与糖脂代谢相关的指标,同时要注意对药品的类型进行预测性评估,对患者进行定期监测和提早干预.用药的类型,一旦发现异常,及时给予治疗.

    作者:易慧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探讨对新生儿脐带的护理

    目的 探讨对新生儿脐部的护理.方法 将4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取相同的方式对脐带进行结扎和消毒.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脐部护理,实验组进行专门的脐带部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状况,脐部有无潮红、渗血的现象以及分泌物的性状等状况.结果 将对照组与实验组新生儿脐部3~7h内的脱落状况,脐部有无潮红、渗血的现象以及分泌物的性状等状况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分娩时对新生儿采取正确的结扎和消毒方法并在48h后对新生儿的脐部脐带残端进行修剪和脐带包包扎能促进脐带脱落,减少脐部潮红、渗血的现象的发生,促进脐部创面的愈合.

    作者:肖文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锁定加压接骨板在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2011年12月~2013年1月本院骨科确诊并收治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4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行锁定加压接骨板手术,对所有患者术后的效果展开观察及分析.结果 术后均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18个月,所有患者的骨折均得以愈合,通过Kuderna评分评估,结果如下:48例优,11例良,1例可,总优良率为98.3%.结论 临床上,给予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行锁定加压接骨板手术,手术的时间短,固定可靠,而且并发症少,愈合率比较高,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王朝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骨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护理

    总结127例骨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骨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主要护理措施有:心理护理、正确的体位和制动、良好的护患关系、自控镇痛泵和用药护理、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及时有效的止痛,对促进患者术后顺利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琼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充分发挥机能学实验室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作用

    机能学实验室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在于它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机能学实验室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教师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平台、有利于实验教学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和有利于实验室的科学管理等方面.

    作者:黄念芳;杨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椎体间融合相关局部因素研究及进展

    自Albee于1911年首次使用脊柱融合来治疗脊柱结核以来,脊柱融合术现阶段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脊柱退变性疾病、结核、创伤、畸形以及肿瘤等脊柱外科疾病,脊柱融合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众多.随着人们对脊柱融合机制的不断研究,以及手术入路、内固定系统以及植入材料的不断进展和改进,脊柱融合术的融合率已明显提高.由于脊柱的前柱及中柱承受脊柱压力的80%,椎体间融合可以有效的分担内固定负荷,防止内固定的松动、断裂[1],椎体间植人物受到的轴向压力负荷可促进融合,在影像学上判断融合情况亦较后外侧融合更加容易可靠[2].理论上椎体间植骨的效果较脊柱其他部位植骨好[3].本文就近些年来椎体间融合相关局部因素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李鑫;曹广如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泌尿外科引流管护理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管道的护理.方法 根据泌尿科疾病和尿管性能的不同而决定拔管时间,掌握冲洗的要点,拔管后要注意尿量、颜色、性质及有无自主排尿.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成功,未出现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护理人员掌握尿管冲洗的要点,熟悉泌尿外科疾病术后的拔管时间,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是预防泌尿路上行感染,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新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ICU护士心理护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集危重、抢救、大手术后患者于一体并对其集中监护的治疗场所.ICU实施无陪护制度,且环境封闭,家属与患者完全隔绝.危重患者往往是从急诊、手术室或医院的其他科室转入ICU,由于ICU在设置仪器配备管理上与普通病房不一样,患者在接受复杂的综合性治疗与护理的同时,面对的是陌生而复杂的环境,往往在生理上,心理上受到刺激而心理变化复杂.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需求,护士就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1].因此,我们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同时,也要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整体护理,对ICU护士的心理素质也是一个实际性的考验.

    作者:翟巧花;王淑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126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os)≤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行高压氧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神经生长因子,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行高压氧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2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95%,联合组和治疗组比较结果显著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76%,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联合组优于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昏迷苏醒快,意识恢复快,疗效明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作者:李树良;史焕昌;王东;张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瑞舒伐他汀应用研究进展

    瑞舒伐他汀在20世纪80年代末合成,于2002年11月在荷兰首先上市,2007年4月在我国上市.众多多中心临床试验证明其有独特的强效调脂作用,且具有多效性,如逆转斑块、抗炎、改善内皮等.1药代动力学瑞舒伐他汀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甲磺酰胺基,高选择性进入肝细胞而不易进入其他组织细胞,肌肉毒性小.主要是通过CYP2C9同工酶代谢,发生药物间相互作用几率小[1].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约20%,年龄、性别、服药时间对代谢吸收无明显影响,但在体内经OATPIB1转运,OATPIBI基因位点521T→C突变对其药代动力学有显著影响,参考基因位点的突变情况指导用药可能更合理[2].

    作者:邹克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结核病健康教育在基层的应用研究

    结核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结核病的低发现率一直被认为是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难点,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对于结核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等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探索结核病健康教育在应用中的主要相关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更合理、科学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柳以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

    我国逐步走进了一个老龄化社会中,由于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越来越受到我们的重视.中老年高血压由于得病时间长,痊愈的机率低,因此针对中高年高血压病的特点,加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的心理干预、膳食指导、健康教育、体重控制干预、家庭护理等.进一步提高人们对高血压认识,使高血压病得到更好的控制和治疗,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珊;张婷;王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