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晖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浆蛋白Z(protein Z,PZ)水平的变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通过Gensini评分系统评分)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的80例冠心病患者和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20例对照者血浆PZ的浓度.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心病组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进行定量评分并根据评分将其分为A(G≤30)、B(30<G≤70)、C(G>70)三组.比较各组研究对象中PZ水平差异并分析PZ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血浆PZ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810.75 ±290.21)ng/ml比(1105.15±275.08)ng/ml,P<0.05].冠心病组中A组、B组和C组的血浆PZ水平分别为(855.18±300.15)ng/ml,(680.34±287.39)ng/ml和(610.85±228.08)ng/ml,呈逐渐下降的趋势,B、C组血浆PZ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B组与C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直线相关分析发现冠心病组血浆PZ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290,P=0.017).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浆PZ水平明显下降.血浆PZ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提示了血浆PZ下降水平可能反映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
作者:张伟伟;吴新东;胡彬;崇爱国;罗秀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长骨骨折及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原因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76例长骨骨折及行髋膝关节置换患者临床资料,观察不同手术术式、患者接受治疗时间对发生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影响.结果 切开内固定手术发生术后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18.18%(8/44)明显低于手法复位牵引治疗、全髋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h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23.81%(10/42)明显低于于(8h~2d)h、>2d患者(P<0.05).结论 手术时间、手术术式可能是影响长骨骨折及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原因,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及手术时间能够大限度地预防术后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龙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消除老年幽闭恐惧症患者在核磁共振检查时的恐惧心理,提高对老年幽闭恐惧症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老年幽闭恐惧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并采用相应的心理干预及对应措施.结果 有62例通过心理干预后再次进入检查室(有19例患者由家属或工作人员陪同)完成了扫描检查,其中6例由于多种原因虽经心理干预后仍拒绝配合继续检查.结论 采用相应的心理干预及对应措施,能够减轻老年幽闭恐惧症患者的恐惧心理,使其能够配合完成核磁共振检查.
作者:廖新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设立临床院感监控护士对提高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方法 在全院24个临床科室设立院感监控护士,制定院感监控护士的职责,6个月后进行跟踪测评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水平、手卫生依从性及半年内医院感染发生率三个指标,与设立院感监控护士前的基线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设置院感监控护士全院科室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知识考核平均成绩由(79.55士4.26)分提高到(85.16士4.22)分,手卫生依从性由32.74%上升为59.35%,6个月内医院感染发生率由7.72%下降到3.84%.结论 临床科室设立院感监控护士可提高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的效果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张丽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讨论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的术中配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方法 对18例接受手术的患者,在DSA引导下,利用胆道穿刺针、导丝、导管等精密器材进行治疗,让胆汁通过内外引流管排出,实施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及时发现不适,尽早给予引流是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所有病例均穿刺成功,顺利引出胆汁.结论 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手段,术中积极有效地护理配合,是手术取得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娟;杨运红;杨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经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36例在内镜直视下行高频电息肉切除的患者,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结果 36例中共切除息内65枚,其中食道息肉5例,胃息肉13例,肠息肉18例,术后无出血、穿孔发生,由此得到佳的护理方法.结论 经内镜高频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是一种痛苦小、创伤轻、疗效好、并发症少的治疗技术[1].而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周孟如;陈天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行自体回输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25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行腹膜穿刺术引出腹水经单血泵中空纤维透析器进行单纯超滤,然后将浓缩腹水回输患者体内,整个过程注意做好患者的治疗前准备、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严格控制腹水的引流及超滤速度、注意不良反应.结果 25例次患者腹水回输均顺利完成,腹水压迫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自体腹水浓缩回输术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经济实用.加强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护理可确保治疗顺利进行.
作者:张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乳腺肿块的患者大多术前患有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手术作为一种强烈的应激原使身体产生应激反应,当反应过于强烈时,会严重影响手术和麻醉的顺利进行、术后恢复.因此,我院对乳腺外科门诊手术患者进行术前的心理治疗,结果表明可明显减少术中麻醉药异丙酚用量,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作者:周玮;李爱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情况,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降低并发症危害.方法 对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15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15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3,37%.术后见并发症:皮下气肿3例,腹腔内出血2例,内脏损伤2例,腹胀3例,腰背部酸胀不适1例,咽喉部不适1例,术后呕吐2例.结论 应加强腹腔镜护理及加强新技术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业务水平.
作者:蒋平平;黄静华;陶志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的改变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0月期间诊断的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结果 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常见的有窦性心动过速、SⅠQⅢTⅢ、QⅢTⅢ、V1-V3T波呈现缺血性改变、完全或不完全的右束支传导阻滞、房颤及房扑等改变,经过溶栓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检查在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断中表现出非特异性的特点,但是能够及早发现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因此,在临床中应紧密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做出诊断.
作者:张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析空腹血糖和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交互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2012年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04例参检人,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对心血管疾病,空腹血糖升高和高血压的乘积项Wald卡方值为1.72,P>0.05,说明二者对心血管疾病无作用;对脑卒中,空腹血糖升高和高血压的乘积项Wald卡方值为1.82,P>0.05,说明二者对脑卒中无作用;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加和RERI、AP的置信区间>0,且S置信区间>1,说明二者对心血管疾病存在交互作用 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空腹血糖和血压对心脑血管类疾病无交互作用.
作者:黄文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后立即口服复方短效避孕药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2年1月~2012年6月本院行人工流产术后的3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①对照组160例,单纯抗生素及五加生化胶囊5d;②实验组160例,采用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方短效避孕药优思明(每片含屈螺酮3mg,炔雌醇0.03mg),1片/d,连用21d为1周期,共3个周期.观察和比较两组的阴道流血时间及流血量,规律月经周期的建立时间,生殖道感染,宫腔粘连情况及再次妊娠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阴道流血量及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规律月经周期的建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殖道感染与宫腔粘连发生率及重复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工流产后立即口服复方短效避孕药可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减少流产后出血量,促进规律月经周期的建立;预防感染,减少生殖道感染与宫腔粘连的发生率;有效的减少非意愿妊娠率及重复流产率.
作者:严崴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断指再植术是指在显微镜下将完全或不完全分离断指体的血管和神经重新吻合,重建血液循环,使其获得再生并恢复一定功能的一项精细手术.可以使患者生理和精神上得到满足,提高生活质量.而术后周密的病情观察,精心的护理是保证微循环建立的基础,对断指的成活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安莉;谷明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幕上胶质瘤与急性脑梗塞MRI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幕上胶质瘤及经临床证实的急性脑梗塞各10例的MRI表现,观察病变的部位及累及范围,病变的信号强度,病变周围水肿的形态,病变的占位效应,病变内是否合并出血的形态,Gd-DTPA增强MRI的表现等. 结果 10例胶质瘤均有明显的瘤周水肿,水肿呈指指状或树枝状,形态不规则 10例均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10例脑梗塞均表现为大片长T1、长T2信号区信号强度均匀 病变周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水肿形态较为规则,无指样突起. 结论 MRI对于对于幕上胶质瘤与脑梗塞的MRI鉴别诊断显示出CT无法比拟的多种优点,对脑部胶质瘤的临床术前方案或放疗计划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作者:白秀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脑肿瘤摘除手术中使用综合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提供临床护理工作借鉴.方法 将我院2005年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脑肿瘤摘除手术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中护理,实验组采用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前焦虑状态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脑肿瘤摘除手术中进行手术室综合护理的效果较好,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缩短手术时间,值得应用.
作者:张命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5岁,因孕1产0孕40w待产,胎膜早破,于2012年9月4日入院,9月5日行剖宫产术.入院当天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皮试阴性后0.9%氯化钠250ml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2.4g,静脉滴注,1次/d.9月9日患者四肢及腹部出现皮疹,伴瘙痒,立即停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给予对症治疗.2d后患者全身皮肤出现成片状红色皮疹,瘙痒,无破溃.请皮肤科医生会诊,诊断为毒性红斑.用5%葡萄糖氯化钠250ml加甲基强的松龙80mg,0.9%氯化钠100ml加硫代硫酸钠0.64g,静脉滴注,1次/d.第2d,四肢及腹部斑疹消失,头面部和足部仍散在红色斑丘疹.1w后,全身斑疹消退,无新生斑疹.期间每天甲基强的松龙由80mg逐渐减至20mg,后停药,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伍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观察分析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4/5、L5/S1水平受累神经根相关影像学测量指标,研究探讨导致患者下腰痛的根本原因及其相关病理改变.方法 收集近期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腰椎间盘突出累及L4/5、L5/S1水平椎间盘患者58例,正常志愿者30例,均行腰椎CT平扫检查.依据椎间盘突出病变位置分为L4/5、L5/S1两组,再依据其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角度将上两组分别分为强阳性组、阳性组和弱阳性组三组.分别测量各组L4/5、L5/S1水平受累侧神经根周围组织CT值、神经根CT值、神经根直径.对所得数据进行计算及统计学处理,患病各组与正常对照组间进行方差分析及t检验,患病各组间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患病组与对照组组间方差分析得出神经根周围组织CT值、神经根CT值、神经根直径测量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角度与神经根受压、水肿及其神经根周围炎性改变密切相关.临床诊疗过程中积极结合影像学检查,实施辩证分期,避免不适当的治疗方法导致神经根终粘连,以达到影像学检查指导临床诊疗的目的.
作者:杜乃瑄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及护理效果.方法 分析我院25例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措施及护理过程.结果 25例患儿经及时抢救和有效护理后,全部治愈.结论 心肺复苏是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关键,正确、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患儿治愈的成功率,减少患儿死亡.
作者:颉小云;江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四川省规范化护士培训中指导教师任职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调查了四川省16家医院300名规范化护士培训中指导教师的现状,并对3名省卫生厅护理专干以及20名护理负责人进行了访谈.结果 指导教师学历结构多元化,以中专和专科为主;职称结构以初级和中级职称为主;年龄结构主要分布在20~39岁年龄段;指导教师队伍现状影响规范化护士培训的教学满意度和培训质量.结论 建立健全规范化护士培训指导教师的准入制度,加强对指导教师教学理念、教学能力、人文关怀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作者:陈丽;陈晨;文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文介绍医疗设备管理系统软件的功能.
作者:常立祥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