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朝辉
2例患者在蝇撞击眼部后发生眼疼痛、流泪、异物感、分泌物多,奇痒查体:裂隙灯下可见蝇蛆幼虫活体,确诊为眼结膜囊内蝇蛆病.经镜下虫体取出及局部治疗有效.
作者:范旭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析空腹血糖和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交互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2012年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04例参检人,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对心血管疾病,空腹血糖升高和高血压的乘积项Wald卡方值为1.72,P>0.05,说明二者对心血管疾病无作用;对脑卒中,空腹血糖升高和高血压的乘积项Wald卡方值为1.82,P>0.05,说明二者对脑卒中无作用;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加和RERI、AP的置信区间>0,且S置信区间>1,说明二者对心血管疾病存在交互作用 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空腹血糖和血压对心脑血管类疾病无交互作用.
作者:黄文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压疮也称压力性溃疡,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多年来一直是临床工作中的棘手问题[2],有研究[4]表明一旦有压疮发生,护士的工作量将增加50%.而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伤的不断增高,神经外科手术比例也随之增加.神经外科患者往往由于长时间卧床,使得压疮发生率逐渐增高.压疮的发生,轻者可给患者带来痛苦,重者可并发败血症而危及生命4].本研究通过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6例患者压疮护理情况,观察了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患者乐疮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颖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脑出血院前急救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脑出血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现场处理,重视搬运技术及运输途中的安全及护理减少了脑出血患者死亡率和伤残率.病情平稳后转入医院治疗,无1例院前死亡.结论 脑出血患者在院前急救中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秋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罗伊适应模式在减轻乳腺癌患者焦虑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11月~2011年11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4例,采取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进行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护理前后的心理焦虑情况.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的焦虑情况评价为(70.32±1.21)分,对照组的焦虑情况评价为(71.21±1.09)分.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情况评价为(52.32±1.01)分,对照组的焦虑情况评价为(65.32±1.14)分.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按照罗伊适应模式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心理焦虑程度,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于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双侧同期置换术中的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22例双侧同期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前心理护理、手术中护理配合.结果 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并发症发生,术后均康复出院.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双侧同期置换术中护理配合的关键包括术前患者心理护理,尽可能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手术护士掌握手术流程,完善术前准备,术中确保各种器械的正常使用,协助医生缩短手术时间;增强手术室人员感染控制意识,降低感染风险.
作者:郭静;刘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心电图改变对孕妇的影响.方法 选择五年期间12580例初次到我所领取围产期手册的孕妇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 在12580例受检孕妇中,查出阳性体征1572例,发病率12.5%.结论 临床心电图检查便于孕妇及时了解本人的心脏情况,为日后顺利生产提供依据
作者:郭良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108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CHD)患者,按临床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5例;另选30例非CHD者作对照组.均于入院时测定血清中BNP 、hsCRP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MI组血浆BNP、及hsCR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P<0.05),UAP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SAP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NP与hsCRP水平变化呈正相关.结论 不同临床类型CHD患者的血浆BNP 、hsCRP水平不同,BNP较CRP更敏感的指标.
作者:闫慧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联合社区护理对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00例植入起搏器患者按住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临床路径联合社区护理.分别统计两组入院时及术后1、3、6、12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入院时比较,实验组术后1、3、6、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结论:临床路径联合社区护理可明显改善植入起搏器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丁研;刘春霞;侯胜芳;张盼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消除老年幽闭恐惧症患者在核磁共振检查时的恐惧心理,提高对老年幽闭恐惧症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老年幽闭恐惧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并采用相应的心理干预及对应措施.结果 有62例通过心理干预后再次进入检查室(有19例患者由家属或工作人员陪同)完成了扫描检查,其中6例由于多种原因虽经心理干预后仍拒绝配合继续检查.结论 采用相应的心理干预及对应措施,能够减轻老年幽闭恐惧症患者的恐惧心理,使其能够配合完成核磁共振检查.
作者:廖新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婴儿肠套叠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腹症患儿180例的超声资料,其中经手术或灌肠确诊为肠套叠者106例,通过分析肠套叠B超影像学及肠壁血流信号特征在诊断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探讨腹部彩超在肠套叠的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结果 106例中,超声证实肠套叠,93例,漏诊8例,误诊5例,其中82例CDFI显示肠壁血流信号,11例未显示到血流信号,其中9例手术证实为肠坏死.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肠套叠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可评价病变肠管的血供,同时可整复肠套叠,并为肠套叠的治疗提供参考,是诊断肠套叠的首选方法.
作者:刘铁军;林剑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疗效、流产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50例自愿要求药流者,让其服用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的药物流产后将其随机分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采用不同方法治疗药流后的阴道出血症状,其中研究组8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对照组70例,采用西医治疗法.对比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阴道出血时间以及流量,研究两组的流产效果.结果 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缩短了阴道出血时间并且增大了完全流产的概率.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疗效显著,可以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吴艳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观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68例泌尿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将68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泌尿外科疾病常规护理,干预组34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将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术后血压控制情况、伤口疼痛感、感染率以及眩晕程度.结果 对照组有2例患者术后感染(感染率为2/34≈5.88%),干预组有3例患者术后感染(感染率为3/34≈8.8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伤口疼痛感明显重于干预组,患者的术后血压控制情况及眩晕程度都高于干预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 05).结论 对泌尿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有效减轻患者的血压控制和疼痛感,值得推广.
作者:陈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本课题主要研究探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混血穴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性及可能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混血穴位注射,疗程6个月,并与对照1组(自血穴位注射)及2组(单纯注射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从肝功能、免疫功能、实验动物肝活组织检查、肝纤维化指标项目检测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显示治疗组在在抑制HBV复制、减轻及改善肝组织病理损伤和纤维化进展、改善肝炎预后等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1、2二组比较,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混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确能提高单纯自血穴注及注射HBV-IRNA的治疗效果,肯定本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可作为一种免疫过继疗法、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作者:李烨;卢梅生;张奉学;赖洪康;劳绍祥;张耀辉;王新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患有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采用中医药配合心理调试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疗效.方法 通过对比分析法对我院自2011年7月~2012年11月收治的200例患有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以及对照组,对试验组的患者采取中医药配合心理调试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仅采用西医药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每组患者各100例,通过患者满意度、治疗成功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我院治疗的效果显示,中医药配合心理调试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具有良好的疗效,治愈效率更高一些,两组治疗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的差异,拥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药配合心理调试治疗更年期综合症具有良好的疗效,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具有显著临床实践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陈雪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肠造口由于改变了原有的排便通道,且不能随意控制,给患者生理、心理带来了压力,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做好术后护理康复指导十分重要,已成为肛肠专科护理发展的重点课题之一[1].我院自2008年~2012年共开展了肠造口手术21例.现将肠造口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培颖;翁萍萍;林金金;陈丽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发生的,由非运动性脑损伤所致的中枢运动障碍及姿态异常为特征的综合征,是儿童时期主要的致残疾病之一,治疗较困难[1].我科以高压氧作为婴儿脑瘫的主要辅助治疗,取得一定的效果,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韦晓玲;彭美姣;韦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过对肺栓塞患者临床观察和分析,提高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对肺栓塞疾病的认识,为医生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依据,同时加强肺栓塞患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党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控制血糖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1年6月~12月收住的17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8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控制血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活血化瘀、补充气血的中药配合治疗,水煎服2次/d,1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 两组患者均有规律地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见明显的副作用.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值得在临床诊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蒋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文综述了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CRF)干预措施的研究,它是伴随癌症患者的一个主要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癌因性疲乏的机制、护理干预措施作一综述.
作者:程龙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