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癌因性疲乏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程龙霞

关键词:肿瘤, 癌因性疲乏, 护理干预
摘要:本文综述了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CRF)干预措施的研究,它是伴随癌症患者的一个主要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癌因性疲乏的机制、护理干预措施作一综述.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从五脏六腑皆令人咳浅谈慢性咳嗽的诊治

    目的 探讨从五脏六腑皆令人咳浅谈慢性咳嗽的诊治.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老年性支气管扩张咳嗽的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划分,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呼吸科常规治疗,以中成药桂龙咳喘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选用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治疗,加强脾胃功能调整,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在咳嗽的控制率和治疗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临床症状改善上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治疗咳嗽的起效时间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调整脾胃方面入手诊疗老年性支气管扩张咳嗽,可以显著改善预后,提高控制率和治疗率,有效改善症状并间断起效时间,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卡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及预防

    目的 提高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水平,做好预防水平. 方法 总结43例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经验,探讨如何预防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结果 提高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质量.结论 全面系统的护理及时控制了症状,降低了死亡率.

    作者:朱青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乳腺纤维瘤与周围组织粘连超声误诊为乳腺癌1例报道

    1临床资料1.1病例患者,女,48岁,发现右乳肿块1a余,近6个月来自觉肿块长大.查体右乳外侧象限扪及大小约30mm×20mm质硬包块,活动度一般.1.2超声检查右乳9点处探及实质性低回声团块,大小约20mm×10.7mm,肿块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整,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散在分布的钙化灶,肿块后方回声衰减不明显;CDFI:肿块周边见少许血流信号,内部未探及血流.左乳未见明确异常.双侧腋窝未探及明显肿大淋巴结.超声诊断:右乳外侧象限实质性占位(乳腺癌可能).见图1.

    作者:徐继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例成人腭裂修补术后突发窒息成功抢救及护理

    腭裂修补术后引起的并发症很多,笔者遇见成人腭裂修补术后出现突发呼吸困难窒息1例,病历摘要患者女,22岁,患者父亲代诉患者出生后家人发现其上腭裂开,查体可见一约“v”型裂隙从悬雍垂至前牙床.发音不清,哭闹时鼻音较重.因当时患者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未能早期手术本次入住我院要求手术,术前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出凝血时间、乙肝两对半、心电图、胸片均正常.既往体健,无家族遗传病史.

    作者:赵海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科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已成为致盲的重要原因.DR的发病是一个很复杂的病理过程,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视网膜新生血管和慢性视网膜水肿是DR威胁视力的两种主要原因,新生血管与视网膜缺血、缺氧关系密切.近年研究发现,细胞因子在DR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因子是对细胞分化、生长、增殖及功能等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多肽,它们有很强的生物学效应,缺血的视网膜可分泌细胞因子来刺激残存血管增生,其中主要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转化生长因子(T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肿瘤坏死因子(TNF)及其受体等.从细胞因子的角度探讨DR的发病机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现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细胞因子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张芳;刘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女性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女性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主要的心理特征是:恐惧、孤独、歧视、自卑、悔恨和自杀倾向.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我们通过全面的心理护理,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讲解艾滋病、结核病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方法;应用护理放松技术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家庭、社会、同伴支持系统,关心、尊重患者,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及宽容的社会环境,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家庭及社会给予的温暖、支持及尊重,增强她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能力,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春萍;陆怡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谈2009~2011年我院住院病历缺陷分析与对策

    目的 提高医务人员对住院病历档案书写的责任意识,增强法律、病历档案证据意识,进一步提高病历档案质量.方法 对我院2009~2011年住院归档病历档案逐份进行终末质量检查.结果 对存在质量问题的缺陷病历档案及时通知科室负责人返修整改,保证了归档病历档案质量.结论 通过对归档病历档案的终末质控,将结果进行归纳分析并采取整改措施,提高了病历档案质量.

    作者:李霭怡;刘俏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内科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目的 对内科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以及对心理护理进行探讨.方法 收集近3a来内科老年患者,随机抽取32例作详细的研究和分析,通过对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观察研究,首先建立良好的信任友爱关系,在这个基础上,护士在对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进行心理上、临床上以及用药的护理和贴心.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有96%的患者和家属对贴心的护理感觉到满意.结论 对内科老年患者进行基础的临床护理时,加注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在治疗上达到了佳的心理状态.

    作者:邱文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后血管的护理

    冠心病介入治疗首选经股动脉途径,随着心导管器械的不断更新换代,国内外开始采用经皮穿刺桡动脉的入径,其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可减少周围血管并发症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2011年9月~10月收治冠脉介入治疗患者851例,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796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丰小星;张琦;马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观察中风防治验方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中风防治验方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80例脑梗死恢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风防治验方;对照组40例患者仅给予常规的基础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等变化情况,进而对中风防治验方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证候的积分有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40例患者,总有效率90%;对照组40例患者,总有效率67.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40例患者中医症候的临床总有效率95%;对照组40例患者,中医症候的临床总有效率7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P<0.05).结论 中风防治验方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中医症状、体征,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疗效肯定,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覃著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临床路径联合社区护理对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联合社区护理对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00例植入起搏器患者按住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临床路径联合社区护理.分别统计两组入院时及术后1、3、6、12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入院时比较,实验组术后1、3、6、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结论:临床路径联合社区护理可明显改善植入起搏器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丁研;刘春霞;侯胜芳;张盼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临床对于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抽选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临床常规治疗,再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10mg雷贝拉唑,1次/d,晨服;对照组患者给予20mg奥美拉唑,1次/d,晨服.疗程为1月.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w后观察组临床症状如泛酸、腹痛等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3w后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为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采用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均有效且安全,但是雷贝拉唑起效时间短,治疗的效果相比于奥美拉唑更加确切,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药物,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红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与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效果.方法 分别对48例和5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行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和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观察两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本后疗效.结果 施行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施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组(P<0.05),但两者术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相比,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且术后疗效也不亚于后者,对非单纯下鼻甲骨性肥大者尤为适用.

    作者:李薇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混合性子宫内膜间质及平滑肌肿瘤1例报告

    1病例介绍患者,女,48岁,因头晕、乏力15d余,发现盆腔包块13d于2011年5月9日入院.妇科检查:子宫前位,稍增大,质地中等,活动度好.右侧附件区一囊性包块,边界欠佳.后穹窿穿刺抽出1ml不凝血.辅助检查:CA125示99.06μ/ml,AFP、CEA正常.妇科彩超:前位子宫63×56×58mm,宫底部可探及一约85×63mm低回声包块向子宫外突出.考虑浆膜下肌瘤可能,子宫后壁可探及一大小约12×6mm低回声结节,考虑小肌瘤可能.右侧附件区可探及一大小约26×30mm无回声区,考虑卵巢囊肿.盆腔可见20mm深的液暗区,腹腔可探及深约24mm的液暗区.

    作者:张珂;曾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3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及护理

    目的 加强对妊娠糖尿病的护理,做好饮食指导,心理护理,预防低血糖和感染,出院指导等,有利于妊娠糖尿病的良好控制而达到发育健康婴儿的目的.方法 入院后对她们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配合饮食控制临床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果 23例患者中剖宫产9例,自然分娩14例,其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轻度)2例,泌尿系感染3例,胎婴并发症6例,其中巨大儿1例,高胆红素血症和胎儿宫内窘迫各2例,新生儿感染1例.结论 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在妊娠,分娩,产后各阶段及新生儿的护理,积极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可使患者的分娩期并发症及胎婴的并发症显著下降,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张秀娟;董青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观察改善内科患者睡眠状况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于改善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0年1月~2012年1月到我院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失眠症状,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干预,为其创造好的睡眠环境,减轻身体不适症状、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后进行问卷调查,并使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进行评分,对干预前后患者的失眠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调查问卷发放92份,收回90份,问卷有效率为97.83%.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平均睡眠时间明显增长,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失眠程度方面与干预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实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其失眠程度,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祥艳;林振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经颅多普勒监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目的 探讨应用经颅多普勒(TCD)监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应用TCD(Transcranial Doppler)监测52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与30例健康对照者的大脑中动脉(MCA)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及血管搏动指数(PI),对两组数据结合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中重型颅脑损伤后大多发生脑血管痉挛,脑血流动力学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中重型颅脑损伤后1~3d开始出现血管痉挛、7d左右达到高峰期、l4d以后逐渐消退,伤后不同时间段的血管痉挛程度也有差异,且血管痉挛的恢复要晚于影像学上的恢复时间.结论 TCD检查发现中重型颅脑损伤后的脑血管痉挛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以弥补单一依靠影像学的不足,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冯磊;王茂德;于祎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思考

    医患关系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医疗卫生领域实践活动的开展与良性运转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对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是医患共同战胜疾病、促使病员康复的必备条件.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作者:胡建华;于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 对23例晚期胃癌患者,应用全身化疗: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1h,应用前口服地塞米松预处理.静脉滴注奥沙利铂,按130mg/m2计算给药,替吉奥80mg/(m2·d),分早晚2次餐后口服第1~14d,每3w为1周期.评价近期疗效、生活质量以及毒副反应.结果 所有患者均可进行客观疗效评价及安全性评价,均完成2周期以上化疗,有效率62%,其中16例PR,5例SD,5例PD,疾病控制率(DCR)为77%,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有22例,不同程度的改善了临床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能较好地控制病情,减轻临床症状.化疗药物联合治疗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张玲;张海燕;闫文娴;高小清;程广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68例俯卧位脊柱后路手术的体位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俯卧位脊柱后路手术的体位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于2011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68例行脊柱后路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总结其护理措施及相关体会.结果 68例脊柱手术患者在行以上俯卧位护理情况下均达到预期手术要求,均未发生任何严重并发症及护理不当事件,其中仅有3例因受压表现有轻微面部肿胀及4例股外侧皮神麻痹,但经术后给予相应处理均很快恢复,因此整体结果令人满意.结论 精确且细致的体位护理是有效免除脊柱后路手术并发症发生,积极改善手术预后的重要措施.

    作者:龚启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