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混合性子宫内膜间质及平滑肌肿瘤1例报告

张珂;曾飞

关键词:混合性, 子宫内膜, 平滑肌肿瘤, 低回声结节, 盆腔包块, 浆膜下肌瘤, 后穹窿穿刺, 子宫后壁, 囊性包块, 卵巢囊肿, 附件, 妇科检查, 辅助检查, 病例介绍, 子宫外, 活动度, 头晕, 凝血, 患者, 腹腔
摘要:1病例介绍患者,女,48岁,因头晕、乏力15d余,发现盆腔包块13d于2011年5月9日入院.妇科检查:子宫前位,稍增大,质地中等,活动度好.右侧附件区一囊性包块,边界欠佳.后穹窿穿刺抽出1ml不凝血.辅助检查:CA125示99.06μ/ml,AFP、CEA正常.妇科彩超:前位子宫63×56×58mm,宫底部可探及一约85×63mm低回声包块向子宫外突出.考虑浆膜下肌瘤可能,子宫后壁可探及一大小约12×6mm低回声结节,考虑小肌瘤可能.右侧附件区可探及一大小约26×30mm无回声区,考虑卵巢囊肿.盆腔可见20mm深的液暗区,腹腔可探及深约24mm的液暗区.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行胆囊期切除术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的C反应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的影响创伤性较小,术后不会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恢复较快,可作为胆囊良性病变的首选治疗方式.

    作者:朱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疗效、流产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50例自愿要求药流者,让其服用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的药物流产后将其随机分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采用不同方法治疗药流后的阴道出血症状,其中研究组8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对照组70例,采用西医治疗法.对比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阴道出血时间以及流量,研究两组的流产效果.结果 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缩短了阴道出血时间并且增大了完全流产的概率.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疗效显著,可以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吴艳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中青年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应急措施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青年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应急措施;方法 将我院在2009年4月~2011年4月间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按照年龄进行分组,探讨各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高血压以及冠脉血管病等对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结果 与中青年组相比,老年组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较多,而中青年组急性心衰的发病率比老年组要高,病死率两组相似;结论 中青年组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导致心脏疾病以冠心病为主,预防重点是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

    作者:曹华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的临床观察

    结肠镜检查术,是一种时间较短,刺激强度较小的侵袭性操作.其对麻醉的要求是操作简便、镇静镇痛满意,苏醒迅速,安全无并发症,苏醒后即可自行离院等.丙泊酚已被广泛应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但其镇痛作用弱,易于出现体动反应等并发症.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u受体激动剂,镇痛作用强,被非特异性水解酶水解,作用持续时间短,可控性强,苏醒迅速,我院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取得了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

    作者:王淑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加强数字化心导管室护理管理完善优质护理

    目的 探讨在心导管室护理管理过程中的管理方法,加强数字化心导管室整体规范管理,强化心脏介入专科护理综合能力,充分利用数字化导管室的优势,使其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把人性化渗透到每一个工作环节,确保每台手术顺利完成,从而完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法 对2011年6月~2012年6月近1a的心导管室护理工作(共配合完成平均5000多例心脏介入手术),进行恰当的心导管室护理管理,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和有效的优质护理管理措施,从而高效地做好每一个护理环节.结果 数字化心导管室护理管理工作开展顺利,使其护理管理环节中人性化体现明显,使其优质护理工作贯穿其中,确保5000多例心脏介入手术得到高效安全护理,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结论 有效合理的数字化心导管室护理管理、人性化的优质护理管理措施、恰当的介入护士岗位管理,是确保心血管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安全及进一步促进心导管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

    作者:娄志洋;丰小星;马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CT诊断及介入治疗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CT诊断及介入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0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CT诊断及介入治疗结果.结果 经CT诊断,30例病例出血前均进行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检查与化验.30例病例中,28例行介入手术治疗,2例入院2~4h死亡,病死率为6.7%.结论 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多见于肝细胞肝癌,其临床特点不典型,易导致误诊.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者,临床治疗中一旦发现患者出现相关症状,应迅速对患者进行CT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措施.

    作者:陈功;刘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宫术宁胶棒与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在绝经取器术中的应用

    目的 对比宫术宁胶棒与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在绝经取器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服务中心2010年3月~2012年11月妇产科门诊接收的绝经后取器女性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女性于取器术前宫颈内运用宫术宁胶棒,对照组给予盐酸利多卡因宫颈外口注射,观察两组女性取器效果及宫颈软化程度.结果 实验组取器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为87%,两组取器成功率对比,P<0.05,且实验组宫颈软化程度明显较对照组提高,两组宫颈软化优良率对比P<0.05,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术宁胶棒为山莨菪碱与利多卡因复合制剂,作用效果明显较单纯利多卡因注射液理想,且剂型易操作,可作为临床绝经取器术中首选宫颈软化药物.但加大宫内节育器相关知识宣传,尽量降低绝经后取器术率,是减轻女性痛苦,保证女性健康的关键.

    作者:梁洁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乌司他丁预防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造影剂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能否有效降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患者的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率.方法 将住院治疗拟行PCI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W组)和常规治疗组(C组),每组49例 C组给予常规水化治疗,W组PCI开始前30 min静脉滴注乌司他丁300000U,术后3d静滴乌司他丁300000U/d,记录患者术前以及术后第1、2、3d晨空腹血肌酐(Scr)、尿素氯(BUN),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 PCI术后第3dC组血Scr水平显著高于W组且较术前基础值明显增高;C组PCI术后CIN的发生率高于W组.结论 乌司他丁能有效降低行PCI患者术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

    作者:任杰;魏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贝前列素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贝前列素进行治疗,对其凝血功能与肾功能的疗效影响.方法 60例患有糖尿病肾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下,并采取复方a-酮酸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与上,再给予贝前列素与复方a-酮酸片联合治疗.结果 治疗之后,两组患者在24h尿蛋白、血肌酐Scr与尿素氯BUN方面均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疗效更为明显.结论 应用贝前列素治疗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可有效缓解老年患者糖尿病肾病DN进程,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刘敏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人工流产后立即口服优思明1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后立即口服复方短效避孕药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2年1月~2012年6月本院行人工流产术后的3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①对照组160例,单纯抗生素及五加生化胶囊5d;②实验组160例,采用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方短效避孕药优思明(每片含屈螺酮3mg,炔雌醇0.03mg),1片/d,连用21d为1周期,共3个周期.观察和比较两组的阴道流血时间及流血量,规律月经周期的建立时间,生殖道感染,宫腔粘连情况及再次妊娠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阴道流血量及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规律月经周期的建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殖道感染与宫腔粘连发生率及重复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工流产后立即口服复方短效避孕药可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减少流产后出血量,促进规律月经周期的建立;预防感染,减少生殖道感染与宫腔粘连的发生率;有效的减少非意愿妊娠率及重复流产率.

    作者:严崴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AECOPD伴严重Ⅱ型呼吸衰竭应用BiPAP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程呈缓慢进行性发展.近年来,无创正压通气(BiPAP)在临床上不断地推广和应用,尤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呼吸衰竭治疗中取得了一定效果[1,2].我科应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VISION呼吸机治疗80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秋梅;赵庆;王永;黄泽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临床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不同降压药物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不同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2年5月间入院进行降压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应用洛活喜、代文、倍博特分别进行抗压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一月后,A、B、C三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96.7%和96.7%,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三个月后,三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A、B、C三组患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6.7%和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倍博特对比洛活喜和代文治疗高血压患者的降压幅度较大,其临床应用价值还需进一步加强研究.

    作者:刘铁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腹部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通过疼痛评估等方法评价芬太尼与舒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患者术后解除疼痛寻求一种满意方法.方法 择期腹部手术8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A组)和舒芬太尼组(B组)各40例,分别手术后接受静脉自控镇痛(PCIA)治疗.观察术后6h、12h、24h、48h疼痛、镇静、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均可获得有效的镇痛效果,舒芬太尼VAS评分低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目前舒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优于芬太尼.

    作者:余惠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细胞性肝癌中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

    用ABC免疫组化方法,对30例肝细胞性肝癌(HCC)及其癌旁组织、15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H)穿刺活检组织石蜡标本进行了突变型p53蛋白和HBsAg表达的检测.结果发现:在HCC:和癌旁组织中,突变型p53阳性和HBsAg均阳性者分别为13例(43.3%)和15例(50%);突变型p53阳性、HBsAg阴性者分别为5例((16.7%)和8例(26 7%);突变型p53阴性、HBxAg阳性者分别为4例((13.3%)和1例(30%)卡方检验结果,P值均小于0.05在15例CH中,有3例出现突变型p53蛋白阳性染色,2例出现HBsAg阳性染色.这些结果表明:突变型p53蛋白与HBsAg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提示HBV感染与p53基因突变密切相关,p53基因突变可能是HBV致肝癌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马丽国;徐兴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酒精中毒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2012年6月来我科就诊的132例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6例(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66例(西医治疗组)两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清醒时间,并做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平均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期患者疗效较好,患者的清醒时间明显缩短,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何红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依达拉奉对颅脑损伤后创伤半暗带的影响

    目的 探析依达拉奉对颅脑损伤后创伤半暗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8年11~2011年11月,所医治的100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1:1的比例随机将他们分为治疗组(A)与对照组(B).治疗组(A)实施依达拉奉治疗,对者受伤后的1d、15d后实施MRI检查,检测创伤半暗带的体积.结果 对照组(B)患者在颅脑损伤后15d的半暗带体积相比受伤后的第1d有着明显的增大,治疗组(A)患者的半暗区体积有着比较明显的减少.结论 颅脑损伤的早期,及时使用依达拉奉能够有效地减少创伤半暗带的体积,能够减轻颅脑损伤后组织上的继发性的损伤,有助于保护神经细胞的功能.

    作者:覃桦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肛提肌缺损与盆腔器官脱垂相关性研究进展

    肛提肌(Levator ani)缺损在经阴道分娩女性的发生率为13~36%,目前已有证据支持肛提肌缺损与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之间的相关性,并有导致粪失禁的可能.肛提肌缺损将导致肛提肌强度减弱、生殖裂孔扩大以及盆腔器官脱垂.临床上通常通过核磁共振成像、三维超声技术等对其进行评估.通过影像学手段所进行的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需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的研究以明确诊断及分级,鉴别高危人群,在临床工作中预防肛提肌损伤的发生.

    作者:宋振坤;陈递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产前诊断中应用彩色超声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和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的3028例孕中期、孕晚期孕妇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声检出率为37.02%(1121/3028),其中包括脐带绕颈811例,胎儿畸形67例,胎位不正161例,羊水过多42例,羊水过少19例,前置胎盘15例,胎盘早剥3例,脐带囊肿2例,死胎1例,本组检查结果多数在院内分娩或引产后证实.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发现大多数胎儿的形态结构异常,从而尽早的对致命畸形胎儿终止妊娠,而非致死性的畸形胎儿也有了选择空间,降低了围生儿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了生育质量.

    作者:黄献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结核性包裹性腹腔积液致上腹部多囊性病变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2岁.因上腹部胀痛、食欲不振、乏力、消瘦5个月来就诊.查体;神志清,面色萎黄,体型消瘦,血压、呼吸正常,上腹部偏右可扪及一约10 cm大小肿块,有囊感,稍活动,无压疼及波动感,胸透示未见异常.彩色超声检查示:肝脏、胆囊、胰腺、脾、双肾均未见异常影像,于上腹部见一大小约11.4×2.6cm的多囊性病变,位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前方及胰腺、肝左叶的前方(对后方的器官无明显压迫),上起于剑突下,下至约脐上5cm,边界清晰,形态不规整,内部见多条强回声光带形成分隔呈蜂窝状,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腹腔扫查:未见游离液性暗区及明显肿大淋巴结,未见腹膜增厚.

    作者:孙晶;张玉春;蔡淑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58例白癜风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白癜风患者心理状态及探讨心理护理.方法 采用了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对来诊的白癜风患者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并与健康者(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58例自癜风患者在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白癜风患者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临床上须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护理.

    作者:邱煊;华冬英;周蓓;陈用军;石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