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糖对小鼠足细胞表达Smad7的影响

徐建伟;刘丽秋;吕海琳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Smad7
摘要:目的 观察高糖对足细胞表达Smad7的变化,探讨高糖对足细胞的损伤机制及与葡萄糖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将足细胞分为五组:正常糖组,300mg/dl、450 mg/dl、600mg/dl高糖组、甘露醇组.应用RT-PCR和Western技术检测Smad7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高糖培养48h后,Smad7 mRNA和蛋白较对照组减少(P<0.01).②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Smad7 mRNA和蛋白逐渐减少(P<0.01).结论 高糖对足细胞的损伤与诱导Smad7表达减少有关,且损伤程度与高糖浓度正相关.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儿科门诊费用结构分析

    目的 对综合性医院儿科建设及少儿居保政策的调整提供建议.方法 收集2009~2011年上海市某区综合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少儿居保患者门诊费用结算数据,通过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综合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少儿居保的门诊人次数仅为儿童专科医院的10%左右,医保费用持续增长,综合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放射费用持续下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检验费用持续下降,但治疗费用持续处于高位.结论 加强二三级综合性医院儿科的建设,进一步完善现有医保政策,有效引导患儿至综合性医院就诊.同时加强对少儿居保费用的监管,保证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

    作者:王现;洪阵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护理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MPCNL)是腔内泌尿外科手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展开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结石的新技术.有超声/气压弹道碎石系统(EMS)和钬激光等腔内碎石器.是通过建立皮肤到肾集合系统下的手术,通过输尿管硬镜或肾镜进入肾盂和肾盏内.用钬激光产生的光热反应引起瞬间高能量所产生的高温引起结石热化反应,同时局部水汽化反应,产生的能量使光纤和结石之间的水汽化产生微小的气泡,将能量传到结石,使结石粉碎即钬激光碎石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定位准确、手术时间短等优点[1].已成为治疗复杂肾结石的首选方法.本院泌尿外科自2008年11月~2011年3月,采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138例,效果满意,现将肾结石术的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袁迎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德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知晓率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德阳市旌阳区新农合的知晓率情况,针对该地区农民的认知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新农合政策更好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 以调查问卷形式,对德阳旌阳区圣风村、秦宓社区、北海路社区、黄山路社区村民进行新农合相关政策知晓率的抽样调查.结果 当地村民对新农合知晓率受到文化、年龄及收入等因素影响,对于较高的覆盖率来说,知晓率明显偏低.结论 政府可加大宣传与资金投入,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从而提高知晓率.

    作者:唐亮;刘亮;刘倩;邓超;帅师;袁冬;刘俊梅;杨益;汪俊宇;张陈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腰-联合麻醉在老年人下肢手术中应用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0月我院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以往采用连续性硬模外麻醉的同类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改良Bromage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与老年人下肢手术具有阻滞起效快,麻醉平面控制简便、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可完全满足手术要求.

    作者:冯景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加强对医院血糖床旁测定(POCT)的管理

    目的 加强对医院床旁血糖仪(POCT)使用人员操作规范化培训和管理,保证检测结果与检验科测定结果的一致性,提高血糖床旁测定结果的质量.方法随机抽取医院未经过培训的50名护士,分别让每人用合格血糖仪床旁检测住院患者100名,将检测结果与检验科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对该50名护士进行血糖床旁检测操作规范化培训,培训后每人血糖床旁检测住院患者100名,将检测结果与检验科检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要求血糖仪测定值>4.2mmol/L时与检验科检测之间的差异应<15%;血糖仪测定值<4.2mmol/L时差异应<0.83mmol/L,所有血糖床旁检测结果超出上述要求的判为不合格.结果 50名护士培训前血糖床旁检测结果与检验科检测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8,P<0.05).独立比较,46名护士血糖床旁检测结果与检验科检测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培训后,仅2名护士血糖床旁检测结果与检验科检测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护士检测结果与检验科检测结果在统计学在无显著差异;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7,P>0.05).培训前有3648个床旁血糖结果超出要求范围,不合格占72.9%;培训后有81个结果不合格,占15.6%.结论 对于血糖床旁检测(POCT),应由医院建立规范操作规程,并实施岗前培训和有效的临床管理,对提高血糖床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刘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两组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对比及护理

    目的 观察2组不同方式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58例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组(CSII组30例)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DI组28例).观察两种治疗方式在控制血糖稳定性,达到靶值血糖浓度所需时间、住院天数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并在治疗同时配合心理、用药、饮食、运动等护理方面的强化,提高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方式均能较平稳的控制患者的血糖(P>0.05).CSII组在达到靶值血糖浓度所需时间比MDI组更为迅速(P<0.01).低血糖发生率也更低(P<0.01).结论 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更能有效快速的控制血糖,缩短患者住院天数.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在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治疗上具有迅速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相应的护理工作是有效治疗的保证,同时也是对此类治疗护理工作的提高.

    作者:刘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误诊1例报告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简称IM)是由EB病毒(EBV)引起的淋巴细胞增生性急性自限性传染病.EBV进入口腔内可能先在咽部淋巴组织内增殖,导致渗出性咽扁桃体炎,局部淋巴管受累、淋巴结肿大,继而入血循环产生病毒血症,进一步累及淋巴系统的各组织和脏器.临床上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脾肿大为特征,伴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并有异性淋巴细胞出现,血清中嗜异性抗体及EB病毒抗体阳性.现将我院所见疑似风疹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如下.

    作者:潘良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包装中药饮片临床应用利弊分析

    通过1a多的药房实践,探索分析小包装中药饮片临床使用利弊,发现小包装中药饮片优点明显,剂量准确、饮片纯净、质量易控、效率提高、容易监管等;同时也存在缺点,成本提高、剂量受限、容易霉变、增加使用麻烦和环境污染等.利弊同时关注,有利于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发展.

    作者:朱金段;刘香英;黄伟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患者的心理影响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2月~2012年6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成护理干预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 护理干预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护理干预组在紧张、焦虑、恐惧以及抑郁等方面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详细了解患者病情,针对不同患者给予不同的健康教育,并根据患者的心理给予不同的疏导,能很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盘雪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

    目的 总结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49例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尺骨鹰嘴骨折Schatzker分型,A型横行骨折15例,B型横行-压缩性骨折4例,C型斜型骨折16例,D型粉碎性骨折4例.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约40~60min,术后患肢悬吊固定,术后第1d行前臂肌肉等张收缩锻炼,7d后行肘关节屈伸功能锻炼,14d行伤口拆线,术后随访1~2a,平均1.4a,根据肘关节功能HSS评价:优秀率达96.7%.术后并发症:克氏针退出1例.结论 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具有固定可靠有效、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少、费用低廉等优点.

    作者:李嘉荣;黄际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护理锐器损伤风险分析及防范

    锐器损伤是医疗护理工作者面临着与血液和体液接触的高职业风险,这将会导致病原菌的传染,造成疾病的感染,对医护人员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经皮损伤危险性高,加之该项未设立相关防范及安全产品的措施,而医务人员不可避免要与之打交道.由于工作因素护士群体在所有受损人群中所占的比例高接近50%,其次为医生、化验人员、清洁人员等.为了避免感染发生保障,医护人员安全应引起高度的重视与防范.

    作者:蒙廷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松龄血脉康胶囊对更年期妇女高血压和高脂血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松龄血脉康胶囊对更年期妇女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更年期女性患者60例,给予松龄血脉康胶囊口服,8w后复查血压和血脂.结果 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血压显著下降(P<0.01),经治疗后患者TC、TG、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5),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 松龄血脉康胶囊能有效降低血压,且有良好的调整血脂作用.

    作者:周家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精神科护理的安全问题与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法律的日趋完善,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由于精神患者的特殊性,精神科的护理工作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本文中,作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精神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精神科护理安全问题的对策.

    作者:陈梦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知识管理模式在医院信息科的应用

    知识管理是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建设学习型组织的重要的手段之一,是网络新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潮与方法.本文介绍了运用知识管理的理论对某医院信息科进行科室管理的方法.

    作者:李洁;毕占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动静脉内瘘并发皮下血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在临床中常用的血管通路,各种原因所致血肿难以避免.本人复习文献,总结了动静脉内瘘发生皮下血肿的原因、预防,及发生血肿后如何护理,以尽快恢复内瘘功能,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作者:樊学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荧光定量PCR检测3种常见性病病原体结果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在我区常见性传播疾病性病病原体的检出率,为临床诊治总结经验.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1329例女性及1128例男性,所有患者均疑似性病病原体感染,操作程序严格按照PCR试剂盒操作规范执行.结果 所有患者经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阳性检出率高的三种病原体为淋病奈瑟菌(NG)21.94%、沙眼衣原体(CT)17.09%、解脲支原体(UU)10.74%,其中CT感染率女性患者17.91%略高于男性患者16.13%,其他两种病原体感染率无明显差异.男性患者混合感染常见CT+UU组合阳性率23.76%高于女性患者15.27%,UU+NG混合感染率女性16.63%高于男性9.30%.结论 荧光定量PCR技术具有准确定量分析、选择性强,检测周期短,灵敏度高等特点,适用于性病病原体检测领域.

    作者:鲜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锁骨骨折术后钢板断裂原因分析

    目的 本文将对采用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给予临床回顾性分析,从而探讨锁骨骨折术后患者体内钢板断裂原因,为降低锁骨骨折患者术后钢板断裂率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187例锁骨骨折并进行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钢板断裂发生率、钢板断裂发生原因分析以及有效预防措施等.结果 187例锁骨骨折进行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钢板断裂情况分析可知,共发生钢板断裂患者7例,断裂率为3.74%,发生断裂与手术完成间隔时间在4w~8个月之间,平均间隔时间为2.93±0.35个月.结论 锁骨骨折并进行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发生钢板断裂原因主要为:钢板使用不当、手术过程中未进行规范操作、骨折端未进行良好复位、患者发生骨缺损、未遵循张力带固定原则、骨折端愈合不良、重复使用钢板、除去外固定时间过早、进行大强度功能锻炼、患者再次受伤、未进行有效跟踪随访、金属疲劳等.临床上应根据钢板断裂相关原因采取有效避免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锁骨骨折患者体内出现钢板断裂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廖恒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互动一体化护理模式在直肠癌肠造口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将互动一体化护理应用于直肠癌肠造口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可行性.方法 将120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实验组60例,成立术后护理小组,将互动一体化护理贯穿于术后康复的始终.分别在患者术后1~2w及出院后2个月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新模式下肠造口患者术后身心健康状况较传统护理模式下明显改观.结论 互动一体化护理模式优于传统护理模式.

    作者:黄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10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治分析

    目的 旨对临床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治疗方法进行客观的分析与探讨,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02例CAG病患随机分为CAG组(51例)及对照组(51例);分别予以养胃冲剂进行治疗;而CAG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将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以及枸椽酸铋钾联合应用14d.两组于治疗结束进行胃镜复查,观察记录胃黏膜组织学变化特点以及疗效.结果 14d治疗结束后,对照组51例病患:显效16例,有效14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58.8%.CAG组51例病患:显效36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2%.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极为显著P<0.01,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根除幽门杆菌基础之上再结合中药活血化瘀、滋阴养胃法治疗CAG,得到了极佳的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高荣凯;樊和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氟比洛芬脂镇痛在下肢骨折手术腰硬联合麻醉摆放体位中的应用

    许多下肢创伤患者虽然没有椎管内麻醉禁忌证 ,却因为疼痛的刺激而无法摆放椎管内麻醉体位而采取其他的麻醉方式,这增加了患者的麻醉费用,对机体的内环境的平衡也有很大的[1]的影响 ,因此麻醉前消除此类患者的搬移痛有积极的意义[2].本文旨在探讨在改变体位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脂对此类患者镇痛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作者:鲁利峰;丁国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