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文
目前,我国医院电子病历质量管理模式主要是以终末质量管理模式为主,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很多内涵质量、规范性、准确性等问题.本文主要探索、建立和完善新的全过程质量管理监控体系,使其电子病历的生成更加精确、迅速、规范、完整和全面,并在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中加以实施,从而逐步取代传统的终末质量管理模式,以解决医院病历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并使其有一个质的飞跃.
作者:孙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施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并观察其疗效,对患者治疗中的具体护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结果 5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经有效的功能训练及精心护理后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 正确的功能训练及护理有利于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康复.
作者:龙良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重型肝炎中医辨证护理方案,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试验组33例,对照组33例.试验组男26例,女7例,平均年龄(38.54±12.24)岁,试验组男28例,女5例,平均年龄(37.13±10.52)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60d后肝功能、凝血功能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病死率,平均住院日.结果 试验组显效11例,有效15例,无效7例(其中死亡4例),总有效率78.8%(26/33);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14例,无效16例(其中死亡10例),总有效率51.5%(17/33),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医辨证施护方案能显著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降低患者证候积分,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重型肝炎中医辨证护理方案,规范了重型肝炎中医临床护理工作,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提高了护理质量及临床疗效.
作者:谭柳纯;李向真;黄雪霞;邹优兰;韦衡秋;邱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21例因重度外伤性脾破裂而急诊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该术式的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1例患者均于腹腔镜下被顺利实施全脾切除术,手术时间71~92min,平均75min,术中失血量200ml~1000ml,平均350ml,住院时间为6~17d,平均9d,无死亡病例,无严重肺部或腹部及手术伤口感染病例.结论 腹腔镜下全脾切除术治疗重度外伤性脾破裂是可行的,具有较好效果.
作者:刘国生;蔺晖琦;王友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南通市是全国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地区之一,养老护理员的素质问题一直是制约南通地区养老事业发展的瓶颈,市政府非常重视养老护理员的培训问题,现我校已成为省级培训基地,我们在培训内容、方式与教学模式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使学员能在规定时间内学到真正实用的知识与技能.
作者:沈爱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在外科术后肺不张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对93例外科术后肺不张患者在监护条件下早期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对治疗前后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胸片或胸部CT、体温、血常规中白细胞数目的 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其疗效.结果 93例患者行112次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后所有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均有减轻,全部病例未见体温继续上升,其中39例发热患者经0.5~3d后体温降至正常;43例白细胞增高者24~48h恢复至正常.所有患者治疗后24~72h复查床旁胸片或胸部CT,其中72例在24h后肺完全复张;21例在48~72h后复张.治疗前后1h比较心率、呼吸频率降低、SaO2明显改善(P<0.05).结论 对外科术后肺不张患者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是安全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曾茄;石平;马兵;杨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脑出血后高钠高氯血症的临床病发原因、临床特点及预后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入院的374例脑出血患者按其血电解质平衡情况分为两组,观察组由高钠高氯血症患者组成,对照组由非高钠高氯血症患者组成,对两组患者的病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预后情况明显较对照组差,病死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出血情况以丘脑出血居多,且明显多于对照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钠高氯血症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高钠高氯血症患者,其发病原因较多,出血部位、昏迷状况及临床并发症状对其预后均有明显影响.故当临床上发现发现相应指证出现变化时应引起足够重视,积极、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旭;郑小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在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大范围推广的背景下,我院进行了一系列护理改革,其中突出的是规范整体护理理念,包括患者的入院介绍、饮食指导、用药指导、术前指导、术后指导及出院指导等一系列服务措施.为更好的为手术患者服务,我科从2011年12月至今,在开展术前访视的同时应用术前评估单,对患者的基本情况、术前的各项护理项目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评估,不仅使患者对手术有了更明确的了解,同时使护士对患者术后的护理重点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做到了重点观察,重点预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建中;李静;刘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患者使用奥美拉唑治疗前后食管pH值的变化,探讨24 h食管动态pH值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7年2月~2008年4月对我院20例食管GERC患者(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40 mg/d,晚上顿服,连服8w).治疗前后动态监测其24 h食管pH值,采用Johson和Demeester 6种参数指标进行评价,进行治疗前后比较,并与文献报道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患者pH<4的总时间百分比、立位pH<4的总时间百分比、卧位pH<4的总时间百分比、pH<4的反流次数、反流持续>5 min次数、长反流时间(min)分别为13.5±8.5,12.2±4.0,15.8±4.1,56±13,4.15±1.87,26.2±16.5,治疗后分别为2.7±1.3,3.9±1.9,1.9±1.0,18±11,1.24±0.65,7.4±2.1.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各参数诊断阳性率采用配对资料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4 h食管pH值的监测显示,奥美拉唑治疗能降低食管pH值,从而有效地治疗GERC.
作者:胡尔西旦木·哈力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使更多的同志知道,要想提高干休所医疗保健水平,必须提高慢病管理认知水平,要从基础抓起.方法 首先加强健康教育,让大家都认识慢性病及它的形成原因及危害,做到医生、家庭、患者携手共管,才能达到患者受益的目标.结果 只要健康教育到位,知识普及到人,多方密切合作,慢病管理就会很好落实.结论 生活方式病在每个单位都是严重影响和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原因,对这类可管可控的非传染性疾病的认知和管理目前发展不平衡,加强宣传教育和提高大众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加强慢病管理迫在眉睫,也是提高老干部生存质量的迫切需要.
作者:李长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评定微创手术对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推广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4月~2010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位疝气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对疝气患儿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选用传统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疝气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与传统手术治疗相比,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切口小、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金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心脑血管介入术致迷走神经反射临床护理措施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在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112例经心脑血管介入术致迷走神经反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所有患者均给予肾上腺素、多巴胺、阿托品药物进行急救.结果 经过抢救治疗仅有1例患者血压、心率未回复,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患者不仅心率、血压恢复,且临床症状消失.结论 临床上减少牵拉、压迫、空腔器脏刺激,及时补充血容量并给与患者适当的心理护理,可有效的提升抢救的成功效率.
作者:郭艳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MRI将椎管内占位的病变表现的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对椎管内的占位性病变使用MRI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对65例使用手术诊断为椎管内的占位性疾病使用MRI的SE、TSE的序列,进行平扫和加强,部分进行脊髓的血管成像.结果 髓内的肿瘤有10例,室管的膜瘤有5例,星形的细胞瘤有3例,血管的母细胞肿瘤有1例,成神经管的细胞瘤有1例.47例的脊髓外硬膜的下肿瘤中,神经源性的肿瘤有36例,脊膜瘤有11例.神经源性的跨硬膜的内外生长肿瘤有2例.硬膜外部转移的肿瘤有2例.椎管内的不属于肿瘤性质的占位病变有4例.结论 椎管内的占位病变使用MRI进行诊断的优点是:定位准确,诊断的价值高.
作者:郭玲;胡彬欣;崔建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踏入医疗护理活动的第一步,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充实、巩固和提高的过程,是护生转变为一名合格护士的必经之路.急诊科是护生临床实习的一个重点科室,提高临床带教质量,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是临床带教工作的目标.如何提高临床护理带教水平,培养适应现代医院的专业护理人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我院急诊科按照实习大纲的要求,结合实际工作的特点,对实习护生带教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品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回顾总结应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52例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我科于2009年7月~2011年5月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52例.结果 本组52例均临床治愈,治愈率100%.术后胸部疼痛显著减轻,呼吸功能恢复,胸壁稳定,胸廓塌陷畸形明显改善,术中、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多发肋骨骨折行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具有固定可靠、创伤小、安全、易行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孙勇攀;张庆斌;梅宏;许川;刘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于诊断各种子宫异常出血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临床诊断、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36.25%和78.75%.结论 宫腔镜诊断子宫异常出血准确性较高.
作者:郭絮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本文提出了脑溢血患者在昏迷期间的护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早日得以康复.
作者:吴寿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D-二聚体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5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及50例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确定斑块类型,并行抽血检验hs-CRP和D-二聚体.结果 观察组hs-CRP为 (8.72±2.52)mg/L、D-二聚体为(0.67±0.18)mg/L;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 (3.76±0.79) mg/L、(0.32±0.13)mg/L;脑梗死对照组分别为 (11.45±2.63) mg/L、(1.41±0.40)mg/L.结论 观察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梗死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
作者:徐庆东;贺光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NICU使用PICC控制血管插管相关感染发病率的效果.方法 2012年取消股静脉置管,使用PICC置管,观察2012年血管导管相关感染月平均千日发病率与2011年使用股静脉置管时的血管导管相关感染月平均千日发病率的比较.结果 2012年血管插管相关感染平均月千日发病率为(1.389±2.018)‰,明显低于2011年血管插管相关感染平均月千日发病率为(3.183±5.269)‰.结论 在NICU中使用PICC导管能够有效控制血管插管相关感染发病率.
作者:刘婧桓;霍春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患者用法律来衡量护理行为和后果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护理人员一旦侵犯了患者的权利,不管其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都可能引起护患纠纷,如何理性地看待这些纠纷,积极防范纠纷,并在纠纷发生后恰当处理,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这些都是护理管理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作者:曹慧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