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治疗婴儿迁延性腹泻52例临床观察

黄秀璋;刘云娥

关键词:中药治疗, 婴儿迁延性腹泻, 婴幼儿迁延性腹泻, 合理用药, 综合症, 胃肠道, 疗效
摘要:婴幼儿迁延性腹泻是由不同原因引起并以腹泻为主的胃肠道紊乱综合症.合理用药极为重要,我院采用中药治疗5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流行性乙型脑炎70例临床分析

    目的流行性乙型脑炎70例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收集70例临床确诊的乙脑住院病例,综合相关资料,对本组病例的发病特点、临床特点,不典型表现及治疗中的几个问题等,结合相关文献报道,作了临床分析.结果该病发病年龄以10岁以下儿童为多,发病季节以8月份为高峰,在诊断上注意与乙脑及其它相似疾病的鉴别,避免误诊.结论总结临床工作经验,提高诊治水平,降低死亡率.

    作者:钟译苇;刘晓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85例牙龈出血的急诊治疗

    急性自发性牙龈出血是口腔急症之一.本文对近1年在我院急诊就诊的85例急性自发性牙龈出血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出血原因、部位、治疗方法和效果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就临床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张一;宋锦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血液及血制品细菌和病毒污染现状

    现代医疗技术正在不断迅速发展和进步,目前血液及血制品的应用仍然是临床治疗不可替代的方法之一.但是血液及血制品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污染也带来了血源性疾病传播的问题,这些血源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可以造成治疗失败,甚至造成接受输血的患者死亡等严重后果.因此血液及血制品的病原体污染情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王思雄;熊鸿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Fas配体在人类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提示肿瘤反杀伤机制

    Fas配体(Fas ligand,FasL)为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成员,当与其受体Fas结合后将导致Fas阳性的靶细胞凋亡.在肿瘤免疫中人们过去认为,FasL表达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表面,是CTL杀伤肿瘤细胞的重要机制.但近研究发现人类结肠癌、食管癌、黑色素瘤及某些肺癌细胞株表面亦表达FasL蛋白,但它并不介导这些肿瘤细胞自身的凋亡.我们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了FasL蛋白和mRNA在32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情况(以远癌正常肺组织为对照),结果发现NSCLC中FasL特异性的高表达.FasL蛋白平均阳性表达百分数为(62.0±32.0)%,FasL mRNA阳性表达率为71.9%,仅2例正常对照组织中FasL表达于支气管腔面被覆上皮表面.我们取8例FasL阳性表达的肺腺细胞及其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然后以淋巴细胞作为靶细胞进行体外杀伤实验(MTT法),发现肿瘤细胞可以反杀伤激活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这种反杀伤途径可被中和性抗FasL抗体特异性阻断.我们的实验提示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可以通过FasL-Fas凋亡途径反杀伤激活的淋巴细胞,阻断这一途径可能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因此,肿瘤免疫治疗的策略不仅应着眼于激活淋巴细胞还应注重保护激活的淋巴细胞免受肿瘤细胞的反杀伤.

    作者:蒋耀光;林一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输血致过敏性紫癜1例

    敏性紫癜是一种好发于儿童和青年人的多器官损害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多数认为与感染或口服异体蛋白、药物等有关.而由输血引起该病的目前尚未见报道.我院发现1例输血引起过敏性紫癜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永平;苟正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生殖道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异位妊娠

    目的探讨生殖道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异位妊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49例患者(病例组)的输卵管、宫颈及宫腔标本中HCMV DNA;同时选择38例正常足月妊娠行剖宫产妇女作为对照.结果病例组宫颈、宫腔及输卵管标本中均检出HCMV DNA,且宫颈检出率为14.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位妊娠与生殖道HCMV感染存在相关性.

    作者:王瑞菊;朱前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发生的原因浅析(附5例报告)

    目的探讨LC术后胆漏的原因,尽量减少LC术后胆漏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4年12~2001年3月间施行1018例LC手术所发生的5例术后胆漏发生的原因.结果 1例肝总管电凝热灼伤,1例钛夹脱落胆囊管漏胆,1例为胆囊管周围组织分离不彻底,致使胆囊管外径粗而钛夹夹闭胆囊管不全漏胆,均与手术者的操作技术和使用材料有关,2例为胆囊肝管,与解剖有关.结论提高LC手术者的操作技术和使用先进材料可以降低胆漏的发生,而LC术中细小胆管损伤是术后胆漏发生的另一重要原因,难以避免.

    作者:易先武;李洪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3例(39.1%)乳头内陷:45例(40.9%)误诊为乳腺癌;术后8例(7.3%)切口感染,其中5例形成乳管瘘.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极易误诊为乳腺癌;乳头内陷畸形是引起该病的重要原因;病灶彻底切除及手术时机的正确选择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宏江;赵扬冰;敬静;徐卫云;陈国经;陈佩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观察

    轮状病毒肠炎,是小儿常见疾病,至今无肯定特别有效治疗药物,我们应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得到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成慧;陶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行纤支镜检查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索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应用于纤支镜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和1%丁卡因喉头喷雾麻醉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利多卡因组麻醉时间8~10min,满意率96.7%;对照组麻醉时间20~30min,满意率75%,利多卡因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是纤支镜检首选的麻醉方法.

    作者:罗小玲;钟守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自发性气胸10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自发性气胸的不同临床表现及抢救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08例自发性气胸诊断和治疗.结果单纯穿刺抽气23例;胸腔闭式引流85例;外科手术9例;因慢阻肺并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肺性脑病而死亡6例.结论自发性气胸需及时诊断,并区分原发性或继发性,选择正确治疗方法,能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李华;蒋强;刘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医院大输液两种包装优缺点及展望

    目前,医院自制大输液的包装仍以玻璃瓶包装为主,也有部分医院采用塑料软包装袋(一般为PVC材质)代替玻璃瓶装输液的.本文拟对玻璃瓶与塑料软包装的优缺点、生产工艺及发展前景等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李新生;廖成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重庆市青少年错GFDA1畸形的调查

    错牙合畸形是常见的口腔病,危害青少年口腔功能和口腔健康、影响牙合、颌、面的发育和美观.为有利于错牙合畸形的预防、宣传和治疗,我们对重庆市1 455名青少年的错牙合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杜跃华;戴红卫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国产与进口妥布霉素(托百士)滴眼液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评价国产与进口妥布霉素(托百士)滴眼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77例外眼细菌性感染患者,分为国产妥布霉素组(试验组)41例,托百士组(对照组)36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92.7%、94.4%,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1.3%、93.3%,统计学分析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产妥布霉素滴眼液在临床疗效上与托百士滴眼液相似.

    作者:杨殊力;黄长武;李立;赵春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儿童淋菌性尿道炎5例报告

    我科自1999年3月~2000年7月治疗儿童淋菌性尿道炎5例,现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例均系门诊病人,男2例,年龄分别1岁、5岁.女3例,年龄分别为4月、3岁和12岁.

    作者:孙仁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治问题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全部恶性肿瘤的9%,居第四位.在我国结直肠癌居全部恶性肿瘤的第五位,而在上海,结直肠癌居全部恶性肿瘤第三位.而且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率高,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效果是改善结直肠癌预后的关键.

    作者:傅仲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甲硝唑氢氧化钙糊剂治疗深龋及牙髓炎的疗效观察

    甲硝唑作为一种抗生素,其抗厌氧菌效果有一定特效,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氢氧化钙糊剂作为一种口腔内科常用安抚剂,近几年它作为深龋的垫底材料和盖髓材料在临床已广泛应用,笔者从1998年起对门诊随机所遇的深龋意外穿髓及牙髓炎的95名患者(105颗患牙)用甲硝唑氢氧化钙糊剂治疗经1个月~近2年的随访观察,效果较为理想,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永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血管紧张素转移酶(ACE)与肺部疾病的关系

    1 ACE生物学特征ACE是一种膜结合糖蛋白,分子量为150 000,含锌,属二肽羧肽酶,能使血管紧张素Ⅰ(十肽,由肾素转化而来)肽链C末端的组氨酸和亮氨酸残基水解,形成具有增压作用的血管紧张素Ⅱ(八肽),后者通过与血管、气管平滑肌作用,引起血管、支气管收缩.ACE使具有降血压作用及参与炎性作用的缓激肽、P物质等多肽性物质灭活.ACE还能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促进醛固酮分泌.因此,ACE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以及缓激肽系统的重要调节因素,影响人体多种生理机能.ACE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以肺、副睾、睾丸高,其次为十二指肠、胰、卵巢、主动脉、甲状腺、脾,肾与肝的含量甚微.此外,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人胎膜、胎盘、羊水和脐静脉血也含此酶.各组织ACE主要定位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由于肺组织具有丰富的血管床,且肺毛细血管床内皮细胞所含的ACE位于细胞外(外周血管床内皮细胞所含的ACE位于细胞内),促使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强,且肺循环是体内唯一不使血管紧张素Ⅱ灭活的血管床,肺循环流出的血液中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高.一般认为血管内皮细胞的ACE与胞膜密切结合,几乎不释放ACE.而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的ACE大部分释放入血.故当ACE升高时应考虑为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系统的产生亢进.多数报道血清ACE活性无性别、年龄、吸烟、体位变化、时间变化,清醒、睡眠状态不影响ACE的活性,早产儿、足月儿新生儿及健康成人的血清ACE活性无明显差别.但李平生等、Ucar G报道ACE活性男大于女.Ucar G[1]等报道血清ACE活性与吸烟、年龄、性别有关,与氧分压呈负性相关.

    作者:江程澄;张楠华;吴亚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肺癌骨转移性癌痛放射治疗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肺癌骨转移性癌痛的佳时间--剂量分割模式.方法 1996年6月~2000年5月我科放射治疗的肺癌437例,有骨转移的136例,占31.1%(136/437),符合研究条件的78例,占17.8%(78/437).按不同的时间--剂量分割模式分为Ⅰ、Ⅱ、Ⅲ三组,分别比较它们放疗前后的骨痛分值、生活质量评分、止痛起效时间、止痛有效率、止痛显效率差别.结果放射治疗肺癌骨转移性癌痛总有效率96.2%,各组间治疗有效率无差别.其他各项指标Ⅲ组优于Ⅰ、Ⅱ组.结论放射治疗肺癌骨转移性癌痛疗效确切,建议采用500~600cGy/次,总剂量 2 500~3 000cGy/5~6次/5~6d的放射治疗分割模式.

    作者:郭剑锋;吴永忠;陈晓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同源盒基因与血管生成

    同源盒基因初是Mcginnis等在果蝇中发现的,在哺乳动物的同源盒基因中,有一类是成簇排列在染色体上,按前后轴方式表达,称为A-P型同源盒基因,分为A、B、C、D四簇,分别位于7、17、12、2号染色体上,称为共线性,每簇又按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为13个组.另一类同源盒基因含有歧异的同源盒系列,包括许多散在的含同源盒基因及Oct家簇、en家簇、evx家簇等.

    作者:张晓启;刘旭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