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卉;苏卫红;王青
目的 探讨富士能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在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的患者108例,发现隆起性病变452个,用FICE放大内镜观察表面有无腺管开口以及腺管开口的形态,初步诊断隆起性病变的性质,同时取活检,比较FICE放大内镜下的诊断与病理的符合性率.结果 452个隆起性病变中,炎性息肉及增生性息肉的符合率为97.88%,腺管开口ⅢL型腺瘤性息肉的符合率为81.48%,Ⅳ型的符合率为100%,ⅤN型腺管开口的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FICE放大内镜对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的观察可以准确判断并可作出近似于病理学的诊断,有利于医生选择相应的内镜下治疗措施.
作者:王玉波;熊俊光;孙平;钟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应用邻近扩张皮瓣与保留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后胸壁缺损的手术方法、手术后效果.方法 4例患者患侧胸壁新辅助化疗期间植入扩张器,给予扩张器持续注水,扩张邻近皮瓣进行乳癌术后胸壁缺损修复;2例患者直接转移保留背阔肌肌皮瓣修复乳癌术后胸壁缺损.结果 扩张器组出现1例皮瓣小许坏死,1例胸壁血清肿,1例扩张器切口裂开;背阔肌组无皮瓣坏死,1例背部血肿,两组患者均对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扩张邻近皮瓣的扩张器植入术与保留背阔肌肌皮瓣转移术是修补晚期乳癌术后胸部缺损的有效手段,手术修复效果满意,其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胡小戊;夏婷;曹腾飞;贾海霞;章乐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135.2±28.5mg/d)和利培酮组(5.7±0.8mg/d)各56例,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8w,随访6个月.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于治疗6个月前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定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PANSS评分治疗前后均有显著下降(P<0.05或者P<0.01).齐拉西酮组GQOLI总分及各维度与利培酮组GQOLI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维度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GQOL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后随访,在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但是,齐拉西酮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利培酮.
作者:张顶强;唐雪萍;朱自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使用阿希米联合硝酸咪唑阴道软胶囊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2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第一个疗程结束停药后1w疗效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73.3%(P<0.05).两组第二个疗程结束停药后1w疗效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3.5%、70%(P<0.05).结论 阿希米不影响正常阴道菌群及酸碱度,联合硝酸咪唑阴道软胶囊治疗减少了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复发,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唐红英;王文华;张福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护理及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 术后进行体位护理及生命体征监测;疼痛护理;饮食指导;功能锻炼指导;呼吸道管理;并加强并发症防治及护理.结果 40例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经3~4w系统化护理措施与健康教育均痊愈出院.结论 科学有效的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是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及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爱英;张长美;魏丽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内分泌治疗后前列腺癌腰椎骨转移灶致下肢瘫痪的疗效.方法 对 4例老年前列腺癌骨转移灶致下肢瘫痪患者采用内分泌治疗,行MRI对比观察腰椎骨转移灶前后变化以及下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4例治疗后平均在 2 个月前列腺原发病灶缩小,其中1例消失.3例 PSA 在 4 个月内恢复至正常水平,其中 1 例下降50%;4例患者下肢功能开始恢复时间在2~4月,2例恢复持续时间2a,1例恢复持续1a,另1例6个月后再次瘫痪.MRI 显示腰椎病灶区不规则状的T1低信号,T2高低混杂信号,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变.结论 前列腺癌腰椎骨转移灶致下肢瘫痪患者进行内分泌治疗后,腰椎骨转移灶可以明显好转,下肢功能部分改善.
作者:毛文文;田伟盟;武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剖宫产后远期子宫出血原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63例,结合镜下活检,均得到明确诊断,部分患者还直接通过宫腔镜手术或宫腔镜辅助手术治疗.结果 宫腔镜检查明确诊断了剖宫产术后远期子宫出血的病因,并单独或辅助阴式手术或腹腔镜手术进行有效治疗,恢复了正常的宫腔形态,缓解了异常出血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 宫腔镜在剖宫产术后远期子宫出血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严格剖宫产指征,提高剖宫产技术,尤其是切口选择及缝合技术,非常重要.
作者:何健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我院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应用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8~2011年NSAIDs的用药频度(DDDs)、每日药费(DDDc)、购药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SAIDs的销售金额逐年增长;用药频度高为拜阿司匹林、氯诺昔康、塞来昔布.结论 我院NSAIDs应用基本合理,高效低毒的COX-2抑制剂应用逐年增多,发展前景好.
作者:郭雪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全麻后留置导尿管男性患者在苏醒期引起躁动的原因分析与护理体会.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在全麻下采用常规方法留置导尿管,实验组在留置尿管的过程中实施心理、生理等预防性护理,减少导尿管对尿道的刺激和损伤,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躁动反应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苏醒时躁动反应比较,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躁动反应轻于对照组.结论 对全麻下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利于加强对患者的人性化护理,使患者安全度过全麻苏醒期.
作者:张晓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杜仲舒筋丸的药效作用.方法 以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法、小鼠疼痛扭体法、小鼠耳肿胀法观察杜仲舒筋丸的药效作用.结果 杜仲舒筋丸能改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减少由醋酸引起的小鼠疼痛反应,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结论 杜仲舒筋丸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丁伟姣;尹松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分析梗阻性黄疸的多层螺旋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病例均采用飞利浦Brilliance 16层螺旋CT扫描,患者扫前6~8h禁食,扫描前30min口服1%碘水充盈胃肠道,扫描范围从膈顶至两侧髂嵴水平,层厚及间隔2mm,随后以3ml/s的速度用高压注射器经患者肘静脉注射造影剂75ml(25s)后对肝胰区进行扫描.60s后对肝胰区再次进行扫描.原始数据传入工作站后进行MPR、SCTC处理,对胆道梗阻进行定位及定性评价,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多层螺旋CT对梗阻性黄疸定位和定性准确率分别为100%和90%.结论 多层螺旋CT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对梗阻性黄疸定位和定性准确率高,是一种很好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作者:韦铭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鹤壁市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对社区护理的需求.方法 采用自制的问卷,对140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68.6%的老人认为自己综合健康状况比较好;80%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以心脑血管疾病占首位;大部分老年人对自己健康情况及生活状况持乐观态度;87.1%的老人认为有必要开展社区护理.结论 老年人对社区护理需求日益强烈,维护老年人的健康是今后社区护理工作的重点,应加强对社区护理服务宣传,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针对老年人需求调整社区护理机构及工作重点.
作者:赵湘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结合病理与临床特征,分析与评价影像学检查对骨内腱鞘囊肿诊断价值.方法 对21例经病理证实的骨内腱鞘囊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1例均进行了X线照片,17例进行了CT扫描.结果 本组病例中发现病灶27个,其中单发15例,多发6例.发生于髂骨髋臼缘7例,其中3例病灶与关节腔相通,股骨头6例,股骨颈4例,距骨、掌骨头各2例.结论 骨内腱鞘囊肿是一种骨的良性疾病,该病相对少见,X线平片结合CT检查能够对大多数骨内腱鞘囊肿做出正确的术前诊断,对少数非典型病例则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特征和病理学检查三方面综合分析方能确诊.
作者:黎钢;谭四平;张凯;徐洪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防止帕金森患者跌倒的影响.方法 将我科180名帕金森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Fugl-Meger运动功能、功能综合评定量表( FCA)评分和跌倒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干预组Fugl-Meger评分为(51.81±12.43)、FCA评分为(42.99±14.02),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而对照组的评分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干预组的跌倒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11.25%(P=0.029).结论 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防止患者跌倒的发生.
作者:庄泽微;陈良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采用商环环切包皮手术治疗包茎、包皮过长138例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总结2010年5月6日~2012年10月7日十堰市郧县人民医院门诊手术的138例包茎、包皮过长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准备,器械准备,术前心理护理,手术后舒适护理等.结果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护理人员在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强化专科舒适护理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掌握相关的康复要领,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确保了手术的成功,提高了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
作者:兰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为适应新的形势,更好的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医院管理方面,需要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等方面,以人为本,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人性化管理,需要进一步创新思维、适应形势,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强化新的医院管理理念,抓好重点环节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打造特色服务品牌,构建和谐发展环境,使医院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赢得良好声誉.
作者:康兴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对盆底重建术后患者的有效护理的临床方法.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3a间95例,进行盆底重建术的患者采用必要有效的临床护理,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镇痛泵加强疼痛护理方法.结果 对盆底重建术后患者95例均采用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镇痛泵加强护理,不仅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而且能明显提高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本研究探讨对盆底重建术后患者加强疼痛护理的临床方法,获得满意效果,简单有效,方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英华;袁德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职业暴露是指医护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工作时,意外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皮肤和黏膜,或被污染的针头、玻璃片等锐器刺破皮肤而导致感染的可能性.随着血源性传染病发生率的增高,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及损伤也呈上升趋势,职业危害也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本文提出对产科护士要强化职业暴露损伤的安全教育,提高职业安全及防护意识;加强职业危害的防护及处置措施,以大限度地降低职业暴露及损失的危险.
作者:刘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针对孕产期母乳喂养进行相关教育所产生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从而提高婴儿母乳喂养率.方法 抽取本院在2011年10月~2012年3月期间建卡分娩的孕产妇98例,随机化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系统性的孕产期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孕产期教育,比较两组孕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及母乳喂养率.结果 两组孕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均较前提高(P<0.05,P<0.0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孕产妇进行系统性的产前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孕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广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深入分析和研究单侧腰麻在一侧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提高疾病的治疗水平.方法 收集2009年3月~2011年9月在我院进行一侧下肢手术的93例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疾病类型的不同分为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组、硬膜外阻滞组和蛛网膜下腔阻滞组各31例.所有患者在手术之前使用肌肉注射苯巴比妥药物,在用药数量、穿刺体位都各有不同.对三组当中的的麻醉开始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和用药数量进行有效记录,对手术过程当中的并发症做好记录.结果 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组与蛛网膜下腔阻滞组相比,在用药数量、麻醉起效开始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 硬膜外阻滞组与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组相比,在用药数量、麻醉起效开始时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单侧腰麻在一侧下肢手术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在临床中可以广泛推广.
作者:徐月秀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