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湘梅
目的 通过对计算出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与测定的血清胱抑素C(CysC)浓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得出血清胱抑素C与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关系.方法 选择门诊及住院患者504例,收集24h尿液,静脉采血,分别测定尿肌酐、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利用公式计算出内生肌酐清除率,与血清胱抑素C进行比较.结果 504例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与相应的内生肌酐清除率之间有较好的相关关系,用回归方程可以表示为:Ccr=228.606/e0.84cysc,相关系数r=0.784.结论 血清胱抑素C与内生肌酐清除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是评价肾功能的一种敏感性好、特异性高的指标,是测定GFR的一种理想的标志物.
作者:张立英;张丹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职业暴露是指医护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工作时,意外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皮肤和黏膜,或被污染的针头、玻璃片等锐器刺破皮肤而导致感染的可能性.随着血源性传染病发生率的增高,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及损伤也呈上升趋势,职业危害也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本文提出对产科护士要强化职业暴露损伤的安全教育,提高职业安全及防护意识;加强职业危害的防护及处置措施,以大限度地降低职业暴露及损失的危险.
作者:刘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1].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所致者常见,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现就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翠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全麻后留置导尿管男性患者在苏醒期引起躁动的原因分析与护理体会.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在全麻下采用常规方法留置导尿管,实验组在留置尿管的过程中实施心理、生理等预防性护理,减少导尿管对尿道的刺激和损伤,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躁动反应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苏醒时躁动反应比较,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躁动反应轻于对照组.结论 对全麻下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利于加强对患者的人性化护理,使患者安全度过全麻苏醒期.
作者:张晓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哮喘的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在儿童哮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儿科2010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符合哮喘诊断并采用哮喘的规范化治疗和管理的哮喘患儿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采用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前后哮喘控制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轻度、中度、重度患儿ACT评分分别为(17.12±1.32)(16.17±1.42)(15.18±1.84),治疗后轻度、中度、重度患儿ACT评分分别为(21.02±2.34)(19.54±1.84)(18.86±2.24),患者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治疗和管理有助于控制患儿哮喘发作,促进病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泰;龚涛;张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外源性PS的应用对早产儿SP-A、SP-D的影响.方法 自2011年6月~2012年1月于本院住院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的早产儿共15例,测定其应用PS前、应用后3d血清内SP-A、SP-D的活性,并以健康足月儿6名为对照组.结果 ①早产儿应用PS前,血清SP-A、SP-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早产儿应用PS后3dSP-A、SP-D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外源性PS治疗,促进患儿SP-A和SP-D产生,有效提高早产儿先天免疫系统的功能.
作者:王成祥;常绍鸿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晚期产后大出血临床分析,提出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3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60例晚期产后大出血临床资料,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并且总结诊治经验.结果 60例晚期产后大出血占同期产后出血9.20%,总出血量大于400ml,其中胎盘胎膜残留40例,子宫复旧不良14例,胎盘胎膜残留是晚期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 重视第3产程的处理及剖宫产切口的选择和缝合方法的改进是预防晚期产后大出血的重要措施.
作者:卢金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并比较硝酸甘油与吲哚美辛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2月~2012年9月间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210例接受ERCP诊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硝酸甘油组术前5 min给予硝酸甘油片0.5mg舌下含服、术后以硝酸甘油针剂15μg/(kg·min),静脉维持6 h;吲哚美辛组术前30 min给予吲哚美辛栓剂100 mg直肠给药;对照组不予任何预防药物.检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比较三组患者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患者ERCP术前血清淀粉酶均为正常值.硝酸甘油组与吲哚美辛组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分别为10.61%、11.94%,无显著差异 (P>0.05),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酸甘油组与吲哚美辛组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分别为36.36%、35.82%,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酸甘油组与吲哚美辛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ERCP术前预防性应用硝酸甘油与吲哚美辛都可有效降低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且安全性好.
作者:罗成彪;张先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测定降钙素原(PCT)对毛细支气管炎抗生素使用的指导意义.方法 将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PCT指导治疗组(PCT组,54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6例),比较两组的抗生素使用率、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结果 ①两组患儿均病愈出院,两组间住院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②PCT组抗生素使用率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监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液PCT水平有助于指导抗生素的使用.
作者:邓湘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对骨折患者手术康复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收治入院的骨折患者中抽取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术后功能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自理患者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可以对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产生有利的影响.
作者:何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复方樟柳碱(compound anisodine,CA)对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作用.方法 收集确诊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46例.随机分为CA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分别接受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和常规眼肌麻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CA组治愈率(78.26%)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38.2d)短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樟柳碱能显著缩短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治疗疗程,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小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护理风险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护理纠纷或事故的事件,对患者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1].通过对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查找护理工作中风险产生的原因,增强护理管理者和临床护士的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
作者:党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射频技术治疗子宫肌瘤,保全女性生殖器官的完整性.方法 将射频治疗源通过热凝固器传导,在B超介导下,将热凝固器的头端经子宫颈、宫腔定点介入到子宫肌瘤体内,在病变组织局部产生60~85℃高热效应后,发生不可逆的凝固、变性坏死,后被机体吸收和排出.共治疗子宫肌瘤130例,术后给予桂枝茯苓胶囊三粒tid3个月,并在3个月、6个月观察肌瘤的大小、形态变化.结果 3个月随访子宫肌瘤治愈80例,显效10例,有效l8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83.08% ;6个月随访子宫肌瘤治愈86例,显效9例,有效2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0.77%.结论 超声引导射频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经济,是一种能保全子宫的微创技术.
作者:张芹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在彩色多普勒检查中应用BI-RADS分级诊断标准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对于进行穿刺活检67个乳腺病灶进行回顾性分析,67个病灶BI-RADS分级在3~5级的,将穿刺病理结果与超声诊断进行比较.结果 67个病灶中,BI-RADS分级3级21个,组织病理学证实良性20个,恶性1个;BI-RADS分级4级29个,组织病理学证实良性18个,恶性11个; BI-RADS分级5级17个,组织病理学证实良性2个,恶性15个.结论 在乳腺超声检查中,引入BI-RADS分级诊断标准对乳腺疾病的定性诊断及后续诊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冯杰;钟炳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遍应用给专科医院图书馆服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转变,也引发了一些新问题,这就要求专科医院图书馆转变观念,创新服务工作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手段,采取新措施新对策以提高服务工作的质量.
作者:李少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将14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72例,常规西药加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照组70例,单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2.7%,对照组80.3%;心电图改善率分别为80.9%和69.4%;治疗组明显改善血脂,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廖祖发;韦晓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影响猝死患者心肺复苏(CPR)成功率的因素.方法 对43例猝死患者心肺复苏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将43例猝死者分为两组,A组为心脏呼吸骤停至CPR开始时间、气管插管时间、电击除颤时间均小于5 min者24例,B组为心脏呼吸骤停至CPR开始时间、气管插管时间、电击除颤时间均大于5 min者1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情况.结果 A组复苏成功率为79.17%,而B组复苏成功率为0,肾上腺素的用量A组明显少于B组.结论 猝死患者能否急救成功,重要的是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CPR),熟练快速的气管插管,早期电除颤,故及时迅速准确判断且抓住心脏骤停(CA)4min抢救的黄金时间,是提高CPR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黄伟;张文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基于现状建立三级医院医保新农合信息系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保新农合质量管理工作,方便患者.方法 梳理、整合患者整个住院过程中涉及到的医保新农合政策方面与院内多信息系统有机结合,以一家三级医院医保信息化系统设计为例,设计从患者入院联网登记到出院即时报销结算一条龙服务信息流程.结果 实现规范医保新农合管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便捷清晰服务的信息系统;并对有关这方面的设计有清楚的认识和规划.结论 将国家及地市医保、农合的政策落实与信息流程中,提供与临床一线的交流平台,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并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
作者:李颖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与卫生事业的发展,医院当前信息处理量不断增加,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断复杂化,数字化医院系统的平台化融合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从业务、架构上改变当前医院信息系统,从而符合新医改中的政策要求,以及医院自身利益需求.将虚拟化技术引入到医院信息管理中可实现医院内部多种异构信息系统的有效整合,节省信息化的总体拥有成本,终为医院信息管理提供更高的资源利用率和更有效的管理灵活性.
作者:沈建良;孔建伟;唐德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判断静脉滴注加雾化吸入沐舒坦的方式对新生儿肺炎是否有效.方法 采用对比分析法将我院自2011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100例病患按照随机抽取法分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两组患者人数各为50例,对对照组的患者实施进行静脉滴注沐舒坦的常规治疗,试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雾化吸入沐舒坦的治疗方法,通过观察两组治疗疗效,从而进行效果分析.结果 将住院时长、症状好转时间以及临床症状消失表现作为疗效判定依据,试验组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优势,两组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静脉滴注加雾化吸入沐舒坦对新生儿肺炎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缓解患儿的症状,缩短住院时长,减少患儿家属所支付的医疗费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疗效,因此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周福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