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红星
目的探讨姜黄素、脱甲氧基姜黄素和双脱甲氧基姜黄素等3种姜黄色素单体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1)采用噻唑兰还原实验(MTT)检测系列药物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对两种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2)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双脱甲氧基姜黄素作用24h后内皮细胞的增殖周期改变.结果(1)MTT实验表明.3种姜黄色素作用72h后对内皮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IC50值分别为0.525μg/ml、0.399μg/ml和0.125μg/ml;在浓度为4μg/ml时,3种姜黄色素作用48h后均导致内皮细胞出现明显的增殖抑制(P<0.05),作用72h时达高值;(2)FCM检测结果表明,浓度为4μg/ml时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可将内皮细胞阻止于S期(P<0.05);浓度增至8μg/ml以上时不但可引起S期细胞阻滞(P<0.01),同时又有明确的诱导凋亡作用.结论(1)3种姜黄色素均可明显抑制人内皮细胞的分裂与增殖;三者的生物学活性相差显著:双脱甲氧基姜黄素>脱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P<0.05);(2)影响细胞增殖周期和诱导凋亡是姜黄色素抑制内皮细胞增殖的主要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李剑明;杨和平;刘松青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由于反复发作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常导致循环、呼吸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变.我院于2000年8月起开展OSAS病人在全麻下施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14例,现将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姚洪林;周力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作者:刘竞丽;董为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改善负性情绪对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及焦虑症状患者18例作为观察组.除常规糖尿病治疗外辅以抗抑郁剂和抗焦虑剂治疗4周,对照组19例,仅进行常规糖尿病药物治疗,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抑郁及焦虑指数、血糖、血糖下降率及糖化血红蛋白(HBAIC).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后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而对照组不明显,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平均血糖及HBAIC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显示抗抑郁及焦虑剂的使用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的情绪,负性情绪的改善,有助于患者糖代谢的改善,利于血糖的控制.
作者:瞿玮;孟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健康教育是一门涉及医学、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美学等多种学科的边缘学科.自1998年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健康教育已成为日常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增强了病人对健康投资的意识,受到病人及其家属的欢迎.健康教育的开展对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调动了广大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刘小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统计分析我科艾滋病初筛实验室HIV抗体检测结果及人群分布,总结工作经验和体会.方法收集所有检测结果,分别统计各类人群HIV感染阳性率,分析HIV抗体阳性分布情况.结果1 134份血清共检出7例HIV抗体阳性(0.62%),其中性痛门诊患者阳性率0.58%(4/1 038)、劳教人员阳性率1.04%(1/96)、男0.71%(5/707)、女0.47%(2/427).结论HIV在普通人群中有较高感染率,以性传播为主要感染途径,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艾滋病防治工作应加强对普通人群的有关宣传,对有性病者更不能忽视HIV的筛查,以便及时查出并有效控制传染源;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与技术工作一样同等重要.
作者:王毅;聂红;石姜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提高医务人员对十二指肠球部癌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收集国内医学杂志中有关短篇和个案报道23篇文章,共30例.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本资料显示误诊率高达73.3%.结论提高对二十指肠球部癌的认识,有其重要意义.
作者:周汉勇;王立;古赛;万大尧;章德伟;李兴华;杨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为了保存更多窦道性根尖周炎惠牙和缩短疗程.方法对175颗此类患牙进行根管通过、窦道内炎性组织的消除、根管充填术的综合治疗.结果95.4%的患牙消除了根尖周病灶,恢复了咀嚼功能.结论保留了患牙,且方法简单,疗效短,安全可靠.
作者:许燕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地威胁着母儿的安全,迄今为止,它仍然是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小于胎龄儿(SGA)是妊高征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对我国围产儿影响为严重的情况,死亡率高达77.67%.
作者:邝英;汪稚容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利用噬茵体抗体库技术制备抗CEA的人源性单抗的可行性.方法以纯化的CEA为抗原,应用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通过3轮亲和富集及2轮淋巴细胞吸附实验,从已构建好的人源性噬茵体抗体库中筛选出抗CEA的人源性单抗,随机挑出10株单克隆在大肠杆茵中进行表达,并采用ELISA、SDS-PAGE及基因测序进行初步鉴定.结果ELISA显示有9株单抗具有与CEA特异性结合的能力,挑选其中2株具有较高亲和力的单克隆,经12%SDS-PAGE蛋白电泳,在分子量约为25kd处可见一新增蛋白带,与基因编码蛋白的理论计算值相符合,基因测序结果与Gene Bank等相比对具有较高的序列同源性.结论噬茵体抗体库技术是研制人源性单抗的有效途径.
作者:陈永锋;胡建林;何凤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又称姜黄素-3)对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1)采用Giemsa染色法观察浓度分别为4μg/ml、8μg/ml和12μg/ml的双脱甲氧基姜黄素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效果;(2)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浓度分别为4μg/ml、8μg/ml的双脱甲氧基姜黄素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效果;(3)采用丫啶橙荧光染色观察内皮细胞在8μg/ml双脱甲氧基姜黄素诱发凋亡后发生的形态结构改变.结果(1)Giemsa染色实验表明,双脱甲氧基姜黄素作用24h后,4μg/ml组细胞凋亡率为1 5.8%,与阴性对照组(13.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8μg/ml组和12μg/ml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0.6%和38%,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和P<0.001),凋亡细胞多表现为胞体缩小、变圆,核浓缩,呈紫黑色;(2)透射电镜分析表明,4μg/ml组的内皮细胞形态结构与阴性对照组基本相同,无明显异常改变,8μg/ml组有大量凋亡小体形成,并观察到较多的典型凋亡细胞;(3)丫啶橙荧光染色可较细致地显示细胞凋亡时的多种结构、形态改变,能够发现较早期的凋亡细胞,因而其敏感度可能更高.结论(1)双脱甲氧基姜黄素诱导内皮细胞凋亡作用的有效剂量为8μg/ml;(2)丫啶橙荧光染色是研究细胞凋亡的一种较好的形态学实验方法,同时也适于定量分析.
作者:李剑明;杨和平;刘松青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自发性小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但因小脑出血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往往被误诊.我院1996年10月~2001年10月共收治小脑出血16例,依据1986例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度标准.明确诊断,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扫描证实.现将16例小脑出血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郑光荣;韩东菊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选择一种简便、有效、快捷的手术方式,减少其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入下腹结扎输尿管下段.结果经下腹行输尿管下段结扎,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建立的成功率高于常规背部入腹行输尿管上段结扎的术式.结论经下腹行输尿管下段结扎是一种建立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的较好术式.
作者:滕丽新;张璟;刘胜学;曹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患儿,男,1岁半,因发热,咳嗽10余天,皮下气肿2h,于2001年2月13日入院.入院前10余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咳嗽,在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体温降至正常,咳嗽无缓解,频繁的单声干咳.2h前,患儿哭吵后,颈部出现皮下气肿,迅速漫延至右胸及腋下,且气急,急转入我院.既往体健,否认异物吸入史及结核接触史.
作者:胡玉泉;魏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1概况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是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所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ALI和ARDS具有性质相同的病理生理改变,严重的ALI或ALI的终严重阶段被定义为ARDS.ALI/ARDS主要病理特征为肺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而导致的肺泡渗出液中富含蛋白质的肺水肿及透明膜形成,并伴有肺间质纤维化.
作者:钱桂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PCEA)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ASA Ⅰ~Ⅱ级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镇痛组.对照组为自然分娩,镇痛组于宫口开至3~5cm时,常规L2~3硬膜外穿刺,向头侧置管3.5cm.0.1%罗哌卡因+芬太尼1μg/ml持续硬膜外注入.观察并记录两组疼痛评分、产程时间、注药前后宫缩间隔时间、宫缩持续时间、胎儿心率、计算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持续监测产妇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镇痛组镇痛效果良好,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观察指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0.1%罗哌卡因+芬太尼1μg/ml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良好,对产妇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作者:罗云;吴诗琦;盛传洪;王兰;贺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梅毒是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的疾病(STD),主要由性传播,也可通过胎盘传播,危害极大.笔者在1年前曾接诊1例获得性二期梅毒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雷山川;余艺;叶玉鸿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评价用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治疗肺部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例肺部感染患者使用帕尼培南/倍他米隆500/500mg,每12h1次,静脉点滴,疗程3~7d治疗.通过细菌培养、检测血药浓度动态变化,以探讨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对肺部感染患者的适用价值.结果致病茵阴转率为77.8%,治疗有效率为75%,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血药峰值浓度为(30.25±5.43)mg/L,用药6h后血药浓度为(0.66±0.34)mg/L,血分布半衰期为(0.34±0.18)h,血消除半衰期为(1.42土0.31)h.结论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对肺部感染有较好疗效,安全性好.
作者:刘刚;杨和平;何菊英;胡建林;刘松清;周盛祥;唐春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纤维支气管镜下病灶分布部位及形态与病理类型关系.方法通过对明确诊断肺癌的262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心型肺癌分布在主支气管及双侧上叶上升支较多(占58.8%,P<0.05),其次为左舌段、右中间支气管和右中叶(占21.4%),双侧下叶(占26.3%);鳞癌在中心型肺癌中所占比例大(占60.3%),腺癌比例小(占8.4%);鳞癌镜下以粘膜上肿物形式为多见(占81.1%,P<0.05);小细胞癌常表现粘膜浸润生长、粘膜下及腔外压迫(占60.0%),腺癌表现形式不一.结论熟悉不同类型肺癌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常见分布情况及形态,在检查时进行综合考虑,有利于在检查中对重点部位的有目的观察及取材,特别是对于放射学结果不明确的病例,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宫亮;杨和平;沈渝菊;周沪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空气进入胸膜腔,使胸膜腔内的肺组织被气体压缩,影响患者的气体交换,称为气胸.把完全或近乎完全的肺复张定义为治疗成功,总结文献报道的总成功率约为55%,其中原发性自发气胸约为75%,而继发性自发气胸要低得多,约为37%.由于穿刺抽气治疗继发性气胸的高失败率,及在治疗原发性气胸时,不能预知对哪些病人有效,并且自发性气胸(SP)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作者:徐绍萍;胡建林;刘小华;文礼红 刊期: 200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