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案编号系统与病案打包存放关联的探讨

宋俊;陈宇邦;郑映苹;张恒;杨瀚坤

关键词:病案编号系统, 病案打包存放, 存放空间
摘要:当前病案存放空间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病案数量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随之产生的病案打包存放已成为缓解这一矛盾普遍使用的方法,而病案打包存放病案编码系统的使用密切相关,在病案打包存放这一特定过渡时期选择一种实用的病案编码系统有利于解决病案打包存放工作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提高了病案打包工作的效率和准确率,实践表明单一编号系统配以冠年编号类型比较适合病案打包存放.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之我见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一种素质,本文探讨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利用自身优势加强信息道德教育的途径.

    作者:鲁红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为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对临床护理工作中患者护理各环节易发生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形成原因,分析护理不安全因素,针对性防范干预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关键,提出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护士教育和技术培训的措施;同时提出护理管理者要重视细节管理,落实安全预警制度,才能提高护理质量,消除隐患,确保患者安全.

    作者:杨莲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评估不同的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

    目的 评估不同的蓝光疗法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小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连续组和间断组各50例,连续组采用蓝光治疗24h后停12h,视病情是否再次治疗;间断组采用连续组采用蓝光治疗12h后停12h,视病情是否再次治疗.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有效率、总蓝光治疗时间、胆红素下降值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在有效率、总蓝光治疗时间、胆红素下降值及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蓝光疗法与间断蓝光疗法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相同,但连续组在不良反应高于间断组,综合考虑,建议临床选用间断蓝光疗法.

    作者:郑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47例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异位妊娠各保守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第一组:未用药,住院观察.第二组:甲氨蝶呤50mg/m2肌内注射,单次给药.第三组:甲氨蝶呤50mg/m2肌注,同时给予米非司酮片口服,50mg/次,2次/d,共服3d.第四组:甲氨蝶呤50mg/m2肌注,同时口服中药异位妊娠方共7d.结果 治愈率分别为一组100%,二组80%,三组94.7%,四组90.9%.结论 联合用药治愈率较单一用药效果好,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司翠芬;郭若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新活素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新活素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近期疗效.方法 4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新活素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标准的抗心力衰竭治疗.新活素组加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首次负荷剂量为1.5ug/kg静脉注射,然后按0.01 ug/(kg.min)剂量持续静脉泵入,连续用药48h.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的临床症状、心率、血压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钠素(BNP)等情况.结果 显示新活素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1w心率、LVEF、BNP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新活素组治疗后1w各项指标的变化较对照组改善得更加显著(P<0.05).结论 新活素可以显著改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降低血浆中BNP的浓度.

    作者:孙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浅谈医院计算机网络维护及常见故障排除的技巧

    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讨论了医院计算机网络的管理维护问题,对医院局域网容易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详细说明了医院局域网故障的排除经验技巧.

    作者:隋宝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心肺复苏程序多样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总结心搏呼吸骤停患者个体化心肺复苏(CPR)抢救程序,分析心肺复苏程序不同组合对心肺复苏成功率影响.方法 总结分析2001年01月~2010年01月我院收治心肺复苏462例患者,针对心肺复苏程序不同组合对心肺复苏成功率影响进行探讨.结果 2001年01月~2005年01月接诊217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均按指南要求采用ABCD心肺复苏程序,心肺复苏成功39例.2005年01月~2010年01月接诊245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采用优化组合心肺复苏程序.心肺复苏成功56例.结论 辩证准确的组合CPR程序,可以提高心肺复苏质量.

    作者:王学义;马承君;黄天立;马永才;王栓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盐酸氨基葡萄糖与美洛昔康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和美洛昔康片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7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组(观察组40例)和美洛昔康片组(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1次 750 mg,2 次/d,8w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片,1 次15 mg,1次/d,8w1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5%,副作用发生率7.5%;对照组分别为88.9 %,25%.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 > 0.05),副作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5).结论 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和美洛昔康片均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药物,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的副作用较美洛昔康片少,因此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国阳;陈永旺;张清平;苏松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和常规根管治疗术治疗根尖周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患有根尖周炎的患者使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常规根管治疗的效果比较,并加以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间患有根尖周炎的患者共60例,这些患者年龄均为18~66岁之间,男性患者是36例,女性患者为24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A组(观察组)和B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A组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常规的去除腐质,进行相关根管准备,根管需要冲洗和消毒彻底,使用氢氧化钙糊剂;B组患者进行常规根管术治疗,对于急性炎症期的患者要施行开放引流,接着进行根管准备,使用甲醛甲酚液棉捻、水门汀和丁香油暂封,1w观察期后复诊.结果 A组患者有1例治疗无效,但是两组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通过本文的探讨研究得出,根管治疗术式保存和治疗患牙有效的方法,也是临床牙齿修复的基础治疗学.在A组中存在一例患者治疗失败,其引起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不恰当的病例选择和不良操作技术都会造成治疗无效.综上所述,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和常规根管治疗术相对比,首者更能降低患者复诊次数和治疗时间,临床效果也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黄少战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VSD引流结合游离皮瓣植皮治疗小腿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VSD引流结合游离皮瓣植皮术治疗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本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80例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病例,创面面积约3cm×5cm~15cm×21cm,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小16岁,大75岁,平均35.6岁.结果植皮全部成活,创面21d一期愈合,伤口无感染.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随访9.5个月,观察伤口愈合、植皮区对小腿功能影响的情况.结论 VSD治疗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满意.

    作者:刘波;王愉思;康亦锋;何畔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新形势下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强化策略

    护理安全强化策略探讨,提升临床护士长管理能力,重视培训、强化思想教育,加强督促与引导,提高风险识别能力,让护理人员自觉遵守制度和操作规范是保障护理安全工作的新策略.

    作者:杨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总结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变部位大多位于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具体病因目尚不甚明了.近年来我国发病率明显增多,广大患者深受病痛的折磨.目前西医对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而传统医学因其具有副作用小、远期评价疗显著,日渐突出不可替代的优势[1].

    作者:卢宏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复方甘草酸单胺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及复方甘草酸单胺在治疗肝硬化所致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选择肝硬化所致肝性脑病患者86例,男性53例,女性29例,年龄25~78岁,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予复方甘草酸单胺及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10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x2=7.63,P<0.01),肝功能好转及血氨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用复方甘草酸单胺对肝硬化所致肝性脑病患者在改善症状、促进肝功能恢复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作者:孙伟;安桂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新兵集训期的心理服务模式探讨

    本文对新兵集训期的心理服务模式进行了初步设计,认为需从心理服务骨干队伍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监测网络的建立、心理咨询、心理行为训练等多方面着手,建立针对入伍新兵集训期间的心理服务工作.

    作者:杨晓枝;周葆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4h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入选60例临床已确诊为心肌缺血的患者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有缺血性ST-T改变51例,占总数的85%,51例中共检出322阵次缺血发作,其中254阵次(78%)为SMI发作,71阵次(22%)为有症状发作,ST段压低0.1~0.4 mV.结论 24 h动态心电图是临床监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重要手段,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评估及预后评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叶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健康教育需求

    目的 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坦然面对并规范的进行血液透析,提高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命.方法采用单人跟踪教育,并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50例长期透析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及掌握情况.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对血液透析健康知识掌握有明显提高.结论护理人员对50例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再住院率及死亡率而达到患者的需求,同时护士自身的素质也得到提高.

    作者:黄永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超声对19例宫颈妊娠疾病的诊断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宫颈妊娠超声图像并结合其产生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提高对误诊率高,危害大的罕见部位宫颈妊娠的诊断.方法对19诊断宫颈妊娠患者进行性分析.结果典型宫颈妊娠患者超声图像为:在宫颈口处可见妊娠囊,囊壁相对较薄,其内可见胚胎组织,甚至心管搏动,部分患者卵黄囊较好,胚胎可见环形血流信号,子宫稍增大,呈桶装,子宫颈内口关闭.结论宫颈妊娠是一种严重的异位妊娠类疾病,宫颈妊娠的治疗结局与早期诊断有关.

    作者:李伟;韩海燕;杨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一对一责任护理产科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一对一责任护理与产科常规传统护理模式对分娩的影响,寻找安全有效的产科护理模式.方法 将2008-2012年5月在某院产科就诊的428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14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传统护理模式,实验组在给予一对一责任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产程短、新生儿Apgar评分高,各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于 (P<0.05).结论 实施一对一责任护理可以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保障母儿安全.

    作者:赵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的研究

    目的 测定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并探讨其与血总睾酮(TT)、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促黄体生成素/卵泡生成素(LH/FSH)和雌二醇(E2)等的相关性.方法 30例PCOS患者和25名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空腹血清PSA水平,同时检测TT、DHEAS、LH、FSH和E2水平.结果 PCOS组血清PS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0.21±0.17 vs 0.04±0.03)ng/ml,P<0.05);PCOS组TT、DHEAS和LH/FSH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E2低于对照组(P<0.05).在PCOS组患者血清PSA水平与血清TT、DHEAS和LH/FSH水平有明显的正相关,r值依次为0.78、0.75和0.63(均P<0.05);与E2呈负相关,r值为-0.47(P<0.05);与BMI无相关性(P>0.05)结论 PSA在诊断PCOS中是一个具有重要价值的指标.

    作者:俞奇;蔡春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笑气吸入法下植牙术的护理

    目的 观察植牙时笑气吸入的护理.方法将需植牙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实验组在笑气清醒镇静加局麻下植牙,对照组只在局麻下植牙,观察植牙过程中,两组患者血压、呼吸、心率等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的血压、呼吸、及心率变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笑气吸入清醒镇静法具有良好的抗焦虑、止痛、遗忘作用,能够减轻或缓解患者焦虑的心理,安全性较大,有效降低植牙患者的危险性.

    作者:肖锦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