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内静脉置管在肾移植术后液体管理中应用的体会

康平;李黔生;方玉华;万江华

关键词:静脉置管, 肾移植术后, 液体管理, 尿毒症患者, 经验
摘要:1997年1月以来,我院对80例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术中颈内静脉置管对术中及术后的液体及静脉置管的管理,取得一定经验.现介绍如下.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转基因基质细胞对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及早期祖细胞的影响

    自1989年Broxmeyer和Geuckman等证实脐血富含造血干/祖细胞,并有可能用于临床造血细胞移植以来,至今在世界范围内已开展了对脐血干/祖细胞及其造血重建、体外扩增的研究,有报道的脐血干/祖细胞移植已达500多例.尽管脐血具有价廉、易获得、富含干/祖细胞等优点,但由于其量的限制而使其应用受限.因此,建立一个理想的脐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体系以保证干细胞存在,同时有大量祖细胞扩增是脐血干/祖细胞移植和以脐血干/祖细胞为靶细胞而进行基因治疗的关键.

    作者:杨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国产三腔管1例

    患者,男,39岁,体重86kg,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入院后进行了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抗炎等治疗,36天后合并胰腺周围脓肿,病情依然危重,但建立外周静脉极为困难.为此,经右侧颈部前路(胸锁乳头肌中点内侧)以导丝引导法置入国产三腔管,导管末端分别以肝素帽封闭.白色端专用于输入血液制品,褐色端用于补液,蓝色端用于测压.每天使用完毕,以25u/ml肝素注入管腔抗凝.使用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每日常规消毒创口2次以上.病情稳定后于出院前拔除导管,导管尖端无血凝块,共留置25天.在此期间未发现不明原因发热、寒颤等细菌或霉菌感染征象,创口周围无明显炎症表现;白细胞计数波动在12.4×109~7.6×109之间;普通血培养无菌生长.

    作者:陶国才;王秀琼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过熟期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2例报告

    例1:患者,女,75岁,左眼失明数月入院.眼科检查:视力2分,光定位佳,角膜水肿等,瞳孔4mm,欠圆,光反应差,晶体皮质混浊,核下沉,眼后段看不进.眼压10/2.5~7.29kPa,诊断为左过熟期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入院后经控制眼压等治疗,10天后手术,术前讨论认为可根据术中情况作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中情况较好,无晶体脱位,后囊完整,故置入单凸人工晶体.术后恢复好,视力达4.3,晶体位置正,眼压正常,眼底视盘色淡.

    作者:崔永弘;李民建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重庆市学龄前儿童体能测试调查结果分析

    有关学龄前儿童体能测试的报道很少,为掌握我市3~5岁儿童体能状况,并获得基本数据资料,由此找到儿童体能训练的更好方法和佳年龄,以促进儿童体能的提高,我们对本市两所公办幼儿园进行了此项调查.

    作者:张高东;王继林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成都地区人群腺病毒中和抗体调查

    腺病毒(AdV)是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1],也可作为基因工程疫苗载体[2].1990年以来,我们与首都儿研所进行合作,对成都地区人群腺病毒中和抗体进行调查,为本地区呼吸道感染病因和基因工程疫苗载体制备轮状病毒的口服疫苗、预防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提供了流行病学资料.

    作者:邱练芬;胡开华;赵锦铭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颈内静脉置管在肾移植术后液体管理中应用的体会

    1997年1月以来,我院对80例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术中颈内静脉置管对术中及术后的液体及静脉置管的管理,取得一定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康平;李黔生;方玉华;万江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甲型肝炎合并面瘫1例

    患者女,22岁,因乏力、纳差、尿黄两周,肤目黄4天入院.患者两周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发热,测体温39℃,伴有头昏、乏力,食纳下降为正常时的1/3,厌油恶心及呕吐,为胃内容物日2~6次,尿黄如茶,大便正常,经服用感冒通及螺旋霉素三天体温降至正常.入院前4天发现皮肤及双眼发黄并逐渐加深而入院.体检T37.1℃,R20次/分,P90次/分,BP14/9kPa,神清,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腹平软,肝脾肋下未扪及,肝区无叩痛,腹水征(-).实验室检查:TP68g/L,AIb34g/L,TB120μmol/L,DB92μmol,ALT>200u,AST39u,GGT94/L,ALP187u/L,LDH227u/L,抗HAVIgM(+),HBsAg、抗HEV、抗HCV均为阴性,PT14.3秒(正常12秒),尿pH6,GLU(-),PRO+-,BLD0.6mg/L,KET200mg/L,BIL17.1μmol/L,URO5.1μmol/L.B超提示肝脾大,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逆钟向转位,胸透心肺无异常.入院诊断病毒性肝炎甲型急性黄疸型,给予10%GS500ml、Vitclg、门冬氨酸钾镁30ml、10%氯化钾 10ml、支链氨基酸250ml,每日一次,口服肝炎一号(中药),蒂达胶囊等支持治疗.患者入院当日体温升高达39.3℃,给予柴胡4ml肌肉注,次日体温降至正常,于入院第20天晨起突然出现右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开大闭合不全,面部运动被牵向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不能皱眉、露齿、鼓腮、噘嘴等动作,不伴有面部感觉障碍,无上下肢感觉和运动障碍,无发热、头痛及呕吐.即到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内科就诊,诊断为右侧面神经炎,给予地塞米松10mg、10%GS250ml,静脉输入以及能量合剂VitB1100mg,VitB120.5g肌肉注射每日一次,甲氰米呱0.4g每日三次口服,患者症状逐渐好转,在入院第34天复查肝功TB12μmol/L,DB4μmol/L,ALT及AST均正常,面神经瘫痪明显好转出院,出院后一月复查肝功正常,面瘫已完全恢复正常.

    作者:何西林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善得定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观察

    我院在1996年2月至1998年2月间,对善得定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作了较详细的观察,并与传统的垂体后叶素作对比.

    作者:张攸龄;黄庆山;何祥盛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

    米索前列醇(以下简称米索)作为抗早孕药物应用已久,但其用于足月妊娠引产近几年才开始研究.国内外现已公认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有效.我们应用米索前列醇对41例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进行引产,并与催产素引产40例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史晓梅;黄宇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糖尿病败血症误诊死亡2例

    例1:患者,女,50岁.糖尿病史10年.腹痛、恶心、呕吐4天,呕吐咖啡色样液体1天入院.6年前因中上腹疼痛胃肠钡餐检查诊断为胃粘膜脱垂.查体:体温36.8℃,脉搏110次/分,血压16/12kPa,重病容,消瘦,轻度脱水貌,皮肤、巩膜无黄染、无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腹软,肝脾未及,中上腹深压痛.辅助检查:血红蛋白13.7g/L,红细胞4.04×1012/L,白细胞18.3×109/L,中性粒细胞0.88,血小板176×109/L,血糖17.4mmol/L,血钾4.28mmol/L,血钠137mmol/L,血氯104mmol/L,血气分析:pH7.38,HCO223mEq/L,血肌酐89.6mmol/L,尿素氮4.90mmol/L,尿糖(),酮体(+),尿蛋白(-),大便隐血实验(),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入院诊断:(1)胃粘膜脱垂伴上消化道出血,(2)2型糖尿病.入院后给予输血(合计输血1200ml),及立止血、凝血酶等止血药物治疗,消化道出血不止,持续反复小量呕吐咖啡样液体,入院后第4天逐渐出现意识障碍,昏迷、血压下降、代谢性酸中毒,终因抢救无效死亡.血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

    作者:李正芳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丝虫病合并血性胸水1例报告

    丝虫病合并血性胸水者甚少报导,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于后:

    作者:赵芝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ENA多肽抗体谱在检测风湿类疾病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抗可溶性核抗原抗体是针对核内可提取性核抗原(ENA)的一种自身抗体.抗ENA多肽抗体谱的检测常用于风湿类疾病(即结缔组织病)的诊断.测定抗ENA抗体的个别成份,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及有利于对病情的分析.我们对风湿病专科病人常规进行ENA多肽抗体谱的检测,避免了以往对风湿类疾病仅作RF检测,而忽略了对ENA抗体的检测,这样就减少了以往对风湿类疾病检测项目不全所造成的漏诊及误诊.本室于1995年4月至今对一组疑为风湿类疾病的患者进行了常规抗ENA系列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江渝;王传英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病毒性心脏病心肌能量代谢变化

    病毒性心脏病(VHD)是指与病毒感染有关的心脏病,包括病毒性心肌炎(VMC)及部分扩张型心肌病(DCM).其预后与组织学改变的好转或加重并无相关性,而与心脏功能状况关系密切[1].本文就VHD能量代谢变化的研究加以综述.

    作者:陈建斌;饶帮复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

    近来,笔者对21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安庆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普瑞博思改善糖尿病患者消化道症状30例报道

    促胃肠动力药普瑞博思(西沙比利、Cisapridel)是一种新型全胃肠促动力剂,它通过非多巴胺,非血清素能通路选择性作用于肠肌间神经丛,促进乙酰胆碱释放,从而诱导和刺激胃窦和十二指肠蠕动,加速胃排空,恢复结肠推进性蠕动[1].本研究旨在观察普瑞博思对糖尿病伴胃肠功能紊乱患者消化道症状的疗效.

    作者:徐秋;杨刚毅;邓华聪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酚妥拉明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

    有研究报告酚妥拉明能显著降低急性肝损害动物门脉血管阻力(PVR)、门脉压(PVP);明显增加门脉血流量(PVF)、门脉供氧量(DPVO2)、肝氧摄取量(VO2)及氧摄取率[1].据此我院自1994年1月至1997年12月用酚妥拉明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29例,本文报道酚妥拉明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临床效果.

    作者:丰志才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拔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5例报告

    拔除T管所致的胆汁性腹膜炎并非少见.它是胆道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自1982年1月至1996年12月,作者医院施行总胆管探查术981例,拔除T管后发生胆汁腹膜炎5例,占0.5%.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31~76岁,5例均为原发性总胆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急诊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术后T管引流14~24天,平均17天.5例患者拔管后即刻出现上腹部疼痛,且疼痛逐渐加重,瘘口有胆汁溢出,5小时至3天后出现腹膜刺激征,2例呈全腹膜炎表现,剖腹探查见腹腔内胆汁1000ml以上,再度T管引流,一月后拔除T管,治愈出院.另外3例为局限性腹膜炎表现,其中2例由瘘道放入引流管,引流半月后拔管;另1例行右下腹穿刺置引流管,引流12天后拔管,均治愈出院.

    作者:向征;张才全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经尾后路肛门成形术治疗高位肛门闭锁6例报告

    我院1988年~1997年共收治先天性肛直肠闭锁21例,其中高位闭锁6例,对高位闭锁患儿,均行尾后路正中矢状切口Ⅰ期肛门成形术,收到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雷令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FHIT基因与肿瘤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发现了多种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的过程中,癌基因的激活和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加深对肿瘤发生分子机制的认识.现已公认肿瘤是一种基因性疾病,多种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协同作用而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FHIT基因是1996年才被分离出来的一种新的候选肿瘤抑制基因,已在多种肿瘤中发现它有异常改变.

    作者:黄平;姚榛祥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小儿糖尿病误诊2例报告

    例1:患者男,5岁,1990年9月17日入院,腹胀,口渴,神萎20天,发烧,腹泻1天.检查:体温38.8℃,神志清、唇樱红,双肺呼吸音粗,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8mmol/L.入院诊断:①小儿肠炎,②上呼吸道感染.经抗炎,补液,补碱治疗,病情无好转,患者逐渐昏迷,呼吸深大,急促,入院后第三天查血糖29mmol/L,尿糖,尿酮+,CO2-CP4mmol/L,追问病史有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用胰岛素治疗,患者意识逐渐清醒,好转出院.

    作者:张前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