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日
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因具有手术创伤小、风险低、康复快、能保留肛门且术后无性功能障碍及消除永久性肠造口所带来的极大不便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患者和医生的欢迎[1]。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是一种集内镜、腹腔镜和微创三种先进技术于一体的新手术方式。突破了传统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时遇到的诸如显露困难、切除不彻底、损伤过大等技术难点[2],主要适用于肿瘤距肛缘5~20cm范围内的良性疾病和早期直肠癌的局部切除。2013年1月~8月,我科共为20例直肠肿瘤患者施行了TEM术,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涂艳琴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心理教育支持对宫颈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科行宫颈癌根治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教育支持,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进行焦虑、抑郁评价。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总体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掖0.01)。结论心理教育支持可显著改善宫颈癌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任亮;杨绍平;彭天婧;杜杨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急诊冠脉介入术(PCI)的护理干预措施是否有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100例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结果经过积极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明显减轻,并发症明显减少,术后恢复良好,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手术成功,观察组与对照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的认真落实术前、术后护理干预,是减少急诊冠脉介入术围手术期意外和并发症的关键,实施护理干预,提高对PCI患者的护理质量,可以有效提高急诊冠脉介入术的成功率。
作者:赵素丽;刘媛媛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及围生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并根据其发病孕周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两组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产妇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生长受限(FGR)的比例和新生儿窒息率及低出生体重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00)。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较之晚发型发病早,病情重,母婴预后差,应引起产科医护人员高度重视,做好预防保健及治疗护理工作。
作者:李小清;廖念权;肖友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服用甲羟孕酮(MPA)对放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100例接受化疗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MPA加放化疗组)54例及对照组(单纯放化疗组)46例,放疗结束后评价骨髓抑制状况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化疗后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I+I 度骨髓抑制发生率没有差别(P>0.05),但治疗组I I-IV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未见MPA明显不良反应。结论MPA可有效减轻食管癌同步放化疗后骨髓抑制。
作者:张欣平;何朗;世民;付曦;别俊;潘荣强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以及健康宣教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50例实施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实验组则增加舒适护理以及健康宣教,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4%,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72%,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以及健康宣教干预,疗效理想,安全可靠,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韩瑞芬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索信息网络平台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信息网络平台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之前、后护理工作、护理管理效率。结果信息网络平台在护理管理中应用后,护士的幸福指数、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未建立信息平台时明显提高。结论信息网络平台在护理工作、护理管理、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分配中,起到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护理工作中值得推广和完善。
作者:唐中兰;雷方慧;赵丹丹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比较新生儿桡动脉和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操作所需时间和血管损伤情况。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桡动脉穿刺组(A组)55例和股静脉穿刺组(B组)45例。 A组采用桡动脉穿刺采血,B组采用股静脉穿刺采血,并对两组采血成功率、穿刺采血损伤程度及操作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桡动脉穿刺采血成功率比股静脉采血成功率提高了10%,达到了95%;桡动脉采血时间比股静脉采血时间平均缩短了5min。结论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比股静脉穿刺采血一次成功率高,操作时间少,损伤程度轻,可推广采用。
作者:屈海丽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分析探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产科患者的影响。方法本文将采用随机抽取本院在2013年10月~2014年4月所收治的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的方式,其人数控制在200例,并将200例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通过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效果,从而得出结果。结果产科患者经过实验组的护理后,疼痛感有所减轻,焦虑值也有所降低,两组数据有较为明显的差异,<005,差异方面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产科患者实行手术室人性护理对降低疼痛感和不好的情绪有显著效果,因此值得被推广。
作者:黄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的实施对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2013年9月外科收治的100例患者,2011年5月~2012年5月未实施优质护理50例,为对照组,2012年5月~2013年9月实施优质护理5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非常满意患者41例,非常满意率为82%,对照组非常满意患者27例,非常满意率为5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6%,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优质护理措施应用于临床护理过程中,能将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率,建立起良好的护患信任度,能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梁桂林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究胸腔镜下进行小切口手术对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1年~2013年来我院就诊的肺癌患者中随机抽选100例,按照随机方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进行胸腔镜下小切口手术,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开胸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等。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具有统计意义(P<0.05);另外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等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胸腔镜用于肺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微创、出血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旸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运用团队追踪评估对恶性肿瘤复发后患者抑郁情绪及生命质量方面的干预效果,观察患者对医务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取样,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2月收住我院的癌症复发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医生、心理科医生、专科护士及营养师组成团队,经过系列评估后与患者针对性沟通,并追踪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的动态变化,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临床一般评估沟通。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项指标均无差异,(基线可比>0.05)。干预后,观察组抑郁程度低于对照组,对医务人员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定优于对照组。结论团队追踪评估沟通模式能有效地减少恶性肿瘤患者复发后的抑郁程度,优化其应对方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对医务人员服务满意度。
作者:陶志芳;何莉;窦晓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马蹄肾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抽取2009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确诊的9例马蹄肾患者,对其进行超声检查,分析马蹄肾的声像图特点及超声探测技巧。结果9例患者均有特征性超声图像表现。结论超声在马蹄肾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佼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通过临床资料,分析子宫肌壁间妊娠的病因、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
作者:刘佳;严旭东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嵌顿疝中的应用比较。方法将2009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腹股沟嵌顿疝患者69例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无张力修补术组(A组)及传统修补术组(B组),A组36例患者行无张力修补术,B组33例患者行传统修补术,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复发情况方面差异。结果A、B两组临床指标如表1所示,A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复发率均优于B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后并发症院A组阴囊水肿1例,切口液化2例,B组阴囊水肿2例,切口出血1例,鞘膜积液2例,肠梗阻1例。结论对于老年腹股沟嵌顿疝选择无张力修补术及传统修补术均为理想的术式,但无张力修补术较传统修补术具有术式简单、快捷、有效、痛苦小等优点,适用于手术耐受能力低的老年人。
作者:陈卫军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对比血清sCD40L水平在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探讨sCD40L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冠心病患者sCD40L水平[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心绞痛组分别为(785.42),(833.85)ng/ml]显著高于稳定性冠心病组[(711.83)ng/ml,<0.05]和正常对照组[(608.52)ng/ml,<0.05],而在稳定性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sCD40L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CD40L水平明显升高,这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关,且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一个标志。 ACS患者sCD40L水平明显升高。提示炎症反应在冠脉粥样斑块破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黄青;徐清斌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纠正患者注射致敏性药物后不配合留院观察30min的不良遵医行为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0例需连续注射苄星青霉素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试验组除进行常规的护理宣教外,还采取让患者签字确认必须在注射后继续留院观察30min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试验组100例中有100例配合留院观察30min后离开,对照组100例中有85例配合留院观察,试验结果经χ2检验有差异性(﹤0.01)。结论采取让患者签字确认必须留院观察30min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患者对发生药物过敏的认知度,有效纠正了患者不配合留院观察30min的不良遵医行为,从而减少了可能发生药物过敏造成伤害的风险。
作者:黄明珠;何观深;傅慧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是一种客观的临床能力考试模式。我院在2003~2012年中对临床麻醉学专业学生毕业考试实行OSCE,同时结合PBL,认为临床麻醉学专业学生更需综合培养、综合考核与评价。
作者:古博;闵苏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分析临床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75例乳腺癌患者,并按照护理措施实施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A组37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B组38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并就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得分进行比对,同时调查患者出院时的生活质量。结果 A、B组患者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明显的改善,组间比对,B组患者较A组患者改善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比对,B组患者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情绪,这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海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通过对CT增强扫描高速注射碘对比剂的观察,提高对CT增强扫描患者的认识,采取必要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150例CT增强扫描注射碘对比剂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过敏等不良反应实行有效护理,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碘对比剂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通过针对常见不良反应的有效护理,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刘媛媛;赵素丽 刊期: 2014年第33期